出自魏晉陶淵明的《飲酒·其七》
秋菊有佳色婿失,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憂物啄寡,遠我遺世情豪硅。
一觴雖獨盡,杯盡壺自傾挺物。
日入群動息懒浮,歸鳥趨林鳴。
嘯傲東軒下识藤,聊復得此生砚著。
秋天的菊花顏色美好,采摘下沾著露水的菊花痴昧。
把菊花泡在酒中稽穆,使我避俗之情更深濃。
一揮而盡杯中酒剪个,再執(zhí)酒壺注杯中秧骑。
日落之后各類生物都已歇息版确,歸鳥向林歡快鳴。
縱情歡歌東窗下乎折,姑且逍遙度此生绒疗。
這首詩主要寫賞菊與飲酒,詩人完全沉醉其中骂澄,忘卻了塵世吓蘑,擺脫了憂愁,逍遙閑適坟冲,自得其樂磨镶。
裛:通“浥”,沾濕健提。
掇:采摘琳猫。英:花。
泛:浮私痹。意即以菊花泡酒中脐嫂。此:指菊花。
忘憂物:指酒紊遵。遠:這里作動詞账千,使遠。
遺世情:遺棄世俗的情懷暗膜,即隱居匀奏。
壺自傾:謂由酒壺中再往杯中注酒。
群動:各類活動的生物学搜。
息:歇息娃善,止息。
趨:歸向恒水。
嘯傲:謂言動自在会放,無拘無束饲齐。
軒:窗钉凌。
得此生:指得到人生之真意,即悠閑適意的生活捂人。
關于《飲酒二十首》的寫作年代御雕,至今尚無定論。歷來大致有六種說法:元興二年癸卯(公元403年)說滥搭、元興三年甲辰(公元404年)說酸纲、義熙十年&甲寅(公元414年)說、義熙二年丙午(公元406年)說瑟匆、義熙十二三年(公元416闽坡、公元417年)說、義熙十四年戊午(公元418年)說。
此詩寫對菊飲酒的悠然自得疾嗅,實際蘊藏著深沉的感傷外厂。
秋天是菊花的季節(jié)。在百花早已凋謝的秋日代承,惟獨菊花不畏嚴霜汁蝶,粲然獨放,表現(xiàn)出堅貞高潔的品格论悴。惟其如此掖棉,作者非常愛菊,詩中屢次寫到膀估,而且常常把它同松聯(lián)系在一起幔亥,如《和郭主簿》:“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察纯。懷此貞秀姿紫谷,卓為霜下杰【枇龋”《歸去來辭》:“三徑就荒笤昨,松菊猶存∥湛遥”此詩首句“秋菊有佳色”瞒窒,亦是對菊的傾心贊美∠缤荩“有佳色”三字極樸素崇裁,“佳”字還暗點出眾芳凋零,惟菊有傲霜之色束昵,如果換成其他秾麗字眼拔稳,比如“麗”、“粲”锹雏、“絢”之類巴比,反倒惡俗不堪。前人稱此句“洗盡古今塵俗氣”(宋李公煥《箋注陶淵明集》引艮齋語)礁遵,并非虛譽“裛露掇其英”轻绞,帶露摘花,色香俱佳佣耐。采菊是為了服食政勃,菊可延年益壽。作者《九日閑居》就有“酒能祛百慮兼砖,菊解制頹齡”之旬奸远。曹丕《與鐘繇九日送菊書》云:“輔體延年既棺,莫斯(指菊)之貴。謹奉一束懒叛,以助彭祖之術援制。”可見服食菊花芍瑞,是六朝的風氣晨仑。屈原《離騷》說:“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拆檬『榧海”故服食菊花不僅在強身,還有志趣高潔的喻意竟贯,而通篇之高遠寓意答捕,亦皆由菊引發(fā)。
秋菊佳色屑那,助人酒興拱镐,作者不覺一杯接著一杯,獨自飲起酒來持际∥掷牛《詩經(jīng)·邶風·柏舟》“微我無酒,以遨以游”蜘欲,毛《傳》:“非我無酒可以遨游忘憂也益眉。”又曹操《短歌行》:“何以解憂姥份,惟有杜康郭脂。”(相傳杜康是開始造酒的人澈歉,這里用作酒的代稱展鸡。)如果心中無憂,就不會想到“忘憂”埃难,這里透出了作者胸中的郁憤之情莹弊。“遺世”凯砍,遺棄箱硕、超脫俗世拴竹,主要是指不去做官悟衩。明黃文煥《陶詩析義》說:“遺世之情,我原自遠栓拜,對酒對菊座泳,又加遠一倍矣惠昔。”分析甚確挑势。不過镇防,結合“忘憂”看,這里的“遺世”潮饱,也含有憤激的成分来氧。因為淵明本來很想做一番“大濟于蒼生”(《感士不遇賦》)的事業(yè),只是后來在官場中親眼看到當時政治黑暗香拉,這才決計歸隱的啦扬。
后面六句具體敘寫飲酒的樂趣和感想,描繪出一個寧靜美好的境界凫碌,是對“遺世情”的形象寫照扑毡。這里寫的是獨醉。他既沒有孔融“坐上客常滿盛险,尊中酒不空”(《后漢書·鄭孔荀列傳》載孔融語)那樣的豪華氣派瞄摊,也不像竹林名士那樣“縱酒昏酣”,而是一個人對菊自酌苦掘。獨飲本來容易使人感到寂寞换帜,但五、六兩句各著一“雖”字鹤啡、“自”字膜赃,就洗去孤寂冷落之感,“自”字顯得那壺兒似也頗解人意揉忘,為詩人手中的酒杯殷勤地添注不已跳座。“傾”字不僅指向杯中斟酒泣矛,還有酒壺傾盡之意疲眷,見出他自酌的時間之長,興致之高您朽,飲酒之多狂丝。所以從這兩句到“日入”兩句,不僅描寫的方面不同哗总,還包含著時間的推移几颜。隨著飲酒增多,作者的感觸也多了起來讯屈。
再下二句蛋哭,“日入群動息”是總論,“歸鳥趨林鳴”是于群動中特取一物以證之涮母;也可以說谆趾,因見歸鳥趨林躁愿,所以悟出日入之時正是群動止息之際』ε睿“趨”是動態(tài)彤钟,“鳴”是聲音,但惟有在特別空曠靜寂的環(huán)境中跷叉,才能更加顯出飛鳥趨林逸雹,更加清晰地聽到鳥兒的聲音,這是以動寫靜云挟、以聲寫寂的表現(xiàn)手法峡眶。而環(huán)境的寧靜優(yōu)美,又襯托出作者的閑適心情植锉。這二句是寫景辫樱,同時也是淵明此時志趣的寄托。淵明詩中寫到鳥的很多俊庇,尤其歸隱以后狮暑,常常借歸鳥寓意。除此詩外辉饱,他如“翼翼歸鳥搬男,相林徘徊。豈思天路彭沼,欣及歸棲”(《歸鳥》)缔逛,“翼翼歸鳥,戢羽寒條姓惑『峙……矰繳奚施,已卷(倦)安勞”(《歸鳥》)于毙,“羈鳥戀舊林敦冬,池魚思故淵”(《歸園田居》),還有“云無心而出蚰唯沮,鳥倦飛而知還”(《歸去來辭》)脖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飲酒·結廬在人境》)介蛉,“眾鳥欣有托萌庆,吾亦愛吾廬”(《讀山海經(jīng)》),等等币旧。這些詩中的歸鳥践险,都是作者的藝術化身。趨林之鳥本來是無意中所見,但它卻喚起了作者的感慨深思:“群動”皆有止息之時捏境,飛鳥日落猶知還巢于游,人生何獨不然毁葱?鳥兒始飛終歸的過程垫言,正好像是作者由出仕到歸隱的生活歷程。這里既是興倾剿,也是比筷频,又是即目寫景,三者渾然一體前痘,使人不覺凛捏,表現(xiàn)手法非常高妙。
末尾寫所以歸隱之故芹缔,表達了隱居終身的決心坯癣。“嘯”是撮口發(fā)出長而清越的聲音最欠,是古人抒發(fā)感情的一種方式示罗。“嘯傲”謂歌詠自得芝硬,無拘無束蚜点。《飲酒》第五首《飲酒·結廬在人境》有“采菊東籬下拌阴,悠然見南山”绍绘,知東軒即在此東籬內(nèi),東籬之下種有菊花迟赃。對菊飲酒陪拘,嘯歌采菊,自是人生之至樂纤壁≡宥“得此生”是說不為外物所役使,按著自己的心意自由地生活摄乒,也就是蘇東坡所說的“靖節(jié)以無事自適為得此生悠反,則凡役于物者,非失此生耶馍佑?”(《東坡題跋·題淵明詩》)“得此生”和“失此生”實指歸隱和做官斋否。嘯傲東軒,是隱居悠閑之樂的形象描繪拭荤,它是贊美茵臭,是慶幸,也是意愿舅世。然而旦委,“聊復”(姑且算是)一詞奇徒,又給這一切罩上了一層無可奈何的色彩,它上承“忘憂”缨硝、“遺世”摩钙,仍然表現(xiàn)出壯志難酬的憾恨,并非一味悠然陶然查辩。
陶淵明 :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萍倡,(又一說名潛身弊,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jié)”列敲,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阱佛、文學家、辭賦家酿炸、散文家瘫絮。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填硕。曾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