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萍摊,著名詞人、詩人如叼、散文家冰木,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zhèn)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笼恰,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jié)級)踊沸,是當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挖腰,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练湿。
晏詞集中沒有朋友之間的合作泣港,沒有一首是“次韻”之作。這可見晏殊填詞价匠,純?yōu)槭銓懽约旱男郧榈鄙矗皇菫閼甓鳎ㄌ娓枧畬懽鞑皇瞧胀ㄋ^“應酬”)。因為不是敷衍朋友霞怀,故有真性情惫东。不象南宋時以詞作為進身之階或交友之贄,沒有把詞當作“敲門磚”毙石,所以有好作品廉沮。
晏殊詞中也沒有如柳永、張先等人作品中的那種羈旅愁苦徐矩,這是由于他一生富貴滞时,仕途坦蕩決定的。
《東都事略》說他有文集240卷滤灯,《中興書目》作94卷坪稽,《文獻通考》載《臨川集》30卷,皆不傳鳞骤。傳者惟《珠玉詞》3卷窒百。汲古閣并為1卷,為《宋六十名家詞》之首集豫尽,計詞131首篙梢,清人輯有【晏文獻遺文】收入【宋四人集】中。
年少德高
晏殊從小聰明好學美旧,5歲就能創(chuàng)作有“神童”之稱渤滞。景德元年(1004年),江南按撫張知白聽說這件事榴嗅,將他以神童的身份推薦妄呕。次年,14歲的晏殊和來自各地的數(shù)千名考生同時入殿參加考試嗽测,晏殊的神色毫不膽攝绪励,用筆很快完成了答卷。受到真宗的嘉賞唠粥,賜同進士出身疏魏。宰相寇準說道:“晏殊是外地人”皇帝回答道:“張九齡難道不是外地人嗎?”過了兩天厅贪,又要進行詩蠢护、賦、論的考試养涮,晏殊上奏說道“我曾經(jīng)做過這些題葵硕,請用別的題來測試我眉抬。”他的真誠與才華更受到真宗的贊賞懈凹,授其秘書省正事蜀变,留秘閣讀書深造。他學習勤奮介评,交友持重库北,深得直使館陳彭年的器重。三年们陆,召試中書寒瓦,任太常寺奉禮郎。
宦海沉浮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任光祿寺丞坪仇,他父親去世杂腰,他回到臨川(今江西撫州)服喪,服喪期未了就被召回任職椅文,跟從皇上到太清官祭祀喂很。皇上令他編修寶訓皆刺,做了同判太常禮院少辣。不久,母親去世羡蛾,他請求等服期結(jié)束后再任職漓帅。皇上沒有允許林说。又被調(diào)任為太常寺丞煎殷,被提升為左正言屯伞、直史館腿箩,做了升王府記室參軍,掌書寫箋劣摇。年中時珠移,遷升為戶部員外郎,做了太子舍人末融,不久又做了知制誥钧惧、判集賢院。過了很長時間勾习,做了翰林學士浓瞪,遷升為左庶子∏缮簦皇上每次向晏殊詢問事情乾颁,都是用方寸小字把所問的內(nèi)容寫在小紙片上給他涂乌。晏殊把自己的建議寫好后,連同那個小紙片都裝在一起呈給皇上英岭,皇上對他的謹慎嚴密很欣賞湾盒。乾興元年(1022年),年僅12歲的仁宗繼位诅妹,劉太后聽政罚勾。宰相丁謂、樞密使曹利用想獨攬大權(quán)吭狡,朝中眾官議論紛紛尖殃,束手無策。晏殊提出“垂簾聽政”的建議划煮,得到大臣們的支持分衫。為此,遷右諫議大夫兼侍讀學士般此、加給事中蚪战,后任禮部侍郎知審官院、郊禮儀仗使铐懊、遷樞密副使邀桑。因反對張耆升任樞密使,違反了劉太后的旨意科乎,加之在玉清宮怒以朝笏撞折侍從的門牙壁畸,被御史彈劾。
創(chuàng)辦教育
天圣五年(1027年)茅茂,以刑部侍郎貶知宣州捏萍,后改知應天府。在此期間空闲,他極重視書院的發(fā)展令杈,大力扶持應天府書院,力邀范仲淹到書院講學碴倾,培養(yǎng)了大批人才逗噩。該書院(又稱“睢陽書院”)與白鹿洞、石鼓跌榔、岳麓合稱宋初四大書院异雁。這是自五代以來,學校屢遭禁廢后僧须,由晏殊開創(chuàng)大辦教育之先河纲刀。慶歷三年在宰相任上時,又與樞密副使范仲淹一起担平,倡導州示绊、縣立學和改革教學內(nèi)容芥挣,官學設教授。自此耻台,京師至郡縣空免,都設有官學。這就是有名的“慶歷興學”盆耽。
扭轉(zhuǎn)戰(zhàn)局
明道元年(1032年)蹋砚,晏殊升任參知政事(副宰相)加尚書左丞。第二年
因諫阻太后“服袞冕以謁太廟”摄杂,貶知亳州坝咐、陳州。五年后召任刑部尚書兼御史中丞析恢,復為三司使墨坚。時值李元昊稱帝,建立西夏國映挂,并出兵陜西一帶泽篮,而宋將屢屢敗退。晏殊全面分析當時的軍事形勢柑船,從失利中找原因帽撑,針對存在的問題,奏請仁宗后鞍时,辦了四件加強軍備的大事:撤消內(nèi)臣監(jiān)軍亏拉,使軍隊統(tǒng)帥有權(quán)決定軍中大事;召募逆巍、訓練弓箭手及塘,以備作戰(zhàn)之用;清理宮中長期積壓的財物锐极,資助邊關(guān)軍餉笙僚;追回被各司侵占的物資,充實國庫溪烤。由此味咳,宋軍很快平定了西夏的進犯庇勃。
晚年生活
慶歷二年(1042年)檬嘀,晏殊官拜宰相,以樞密使加平章事责嚷。第二年鸳兽,以檢校太尉刑部尚書同平章事,晉中書門下平章事罕拂,集賢殿學士揍异,兼樞密使全陨。慶歷四年(1044年),因撰修李宸妃墓志等事衷掷,遭孫甫辱姨、蔡襄彈劾,貶為工部尚書知穎州戚嗅,后又以禮部雨涛、刑部尚書知陳州、許州懦胞。60歲時以戶部尚書替久、觀文殿大學士知永興軍節(jié)度使(今陜西西安)。后調(diào)到河南府躏尉,官銜被轉(zhuǎn)到兵部蚯根。至和元年(1054)六月,晏殊因病請求回京城醫(yī)治胀糜,待病好以后颅拦,再出京任職,仁宗特意把他留下來教藻,讓他為自己講經(jīng)釋義矩距,讓他五天到自己這里來一次,按宰相的規(guī)格對待他怖竭。過了一年锥债,晏殊的病情加重了,仁宗想前去看他痊臭。晏殊知道后就立刻派人捎信給仁宗哮肚,信中說:“我老了又重病在身,不能做事了广匙,不值得被陛下您擔心了允趟。”不久即于至和二年正月二十八日(1055年2月27日)去世鸦致。仁宗雖然親自前去哀悼潮剪,但仍因沒能在他臥病時來看望他感到遺憾,特地二天沒有上朝分唾。贈給晏殊司空(三公之一)兼侍中(官名抗碰,門下省長官)的官爵,賜謚號為“元獻”绽乔,在碑文的首款篆寫了“舊學之碑”四個字弧蝇。晏殊雖多年身居要位,卻平易近人。他唯賢是舉看疗,范仲淹沙峻、孔道輔、王安石等均出自其門下两芳;韓琦摔寨、富弼、歐陽修等皆經(jīng)他栽培怖辆、薦引祷肯,都得到重用。韓琦連任仁宗疗隶、英宗佑笋、神宗三朝宰相;富弼身為晏殊女婿斑鼻,但殊舉賢不避親蒋纬,晏殊為宰相時,富弼為樞密副使坚弱,后官拜宰相蜀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