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魏晉陶淵明的《形影神三首》
貴賤賢愚瞳秽,莫不營營以惜生瓣履,斯甚惑焉;故極陳形影之苦练俐,言神辨自然以釋之袖迎。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腺晾。
形贈影
天地長不沒燕锥,山川無改時。
草木得常理悯蝉,霜露榮悴之归形。
謂人最靈智,獨復(fù)不如茲泉粉。
適見在世中连霉,奄去靡歸期榴芳。
奚覺無一人,親識豈相思跺撼。
但余平生物窟感,舉目情凄洏。
我無騰化術(shù)歉井,必爾不復(fù)疑柿祈。
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茍辭哩至。
影答形
存生不可言躏嚎,衛(wèi)生每苦拙。
誠愿游昆華菩貌,邈然茲道絕卢佣。
與子相遇來,未嘗異悲悅箭阶。
憩蔭若暫乖虚茶,止日終不別。
此同既難常仇参,黯爾俱時滅嘹叫。
身沒名亦盡,念之五情熱诈乒。
立善有遺愛罩扇,胡為不自竭?
酒云能消憂怕磨,方此詎不劣喂饥!
神釋
大鈞無私力,萬理自森著癌压。
人為三才中仰泻,豈不以我故。
與君雖異物滩届,生而相依附集侯。
結(jié)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語帜消。
三皇大圣人棠枉,今復(fù)在何處?
彭祖愛永年泡挺,欲留不得住辈讶。
老少同一死,賢愚無復(fù)數(shù)娄猫。
日醉或能忘贱除,將非促齡具生闲?
立善常所欣,誰當為汝譽月幌?
甚念傷吾生碍讯,正宜委運去。
縱浪大化中扯躺,不喜亦不懼捉兴。
應(yīng)盡便須盡,無復(fù)獨多慮录语。
人無論貴賤賢愚倍啥,都戮力勞心,操持經(jīng)營澎埠,愛惜自己的生命虽缕。這種做法是實在是很困惑很糊涂的。因此極力陳述形影對此的抱苦含怨之辭蒲稳,講述神辨析自然之理來開釋它們彼宠。關(guān)心此事的人們可以于此獲取普遍的道理。
形贈影
天地長久弟塞,永遠不會湮滅,山川走形拙已,永遠不會變更决记。
我們平時隨處可見的草木,雖然生命短暫倍踪,但它們卻擁有大自然恒久不變的道理:盡管冬霜使它們枯萎系宫,然而當春天的露水降臨時,它們又會重新煥發(fā)建车。
人類是所謂的萬物靈長扩借,在生命這個話題上,卻反而不能像那些植物一樣得到永恒缤至。
適才還在世間相見潮罪,可轉(zhuǎn)眼就去了另一個世界,永無歸期领斥。
對于這個大世界來說嫉到,走了一個人,不會引起他人的注意月洛,但是親戚朋友何恶,哪有不思念的!
放眼望去嚼黔,只看到了他生前使用的物品细层,而這只能引起無限傷感惜辑。
我只是一個形體,沒有騰化成仙的法術(shù)疫赎,必然也會死去盛撑,這沒什么可懷疑的!
希望你能聽從我說的話虚缎,得到了美酒撵彻,千萬不要推辭。
影答形
長生不老地留存生命是不可能的实牡,也就沒什么可說的了陌僵,但是衛(wèi)護生命保持健康,也讓人很苦惱创坞,沒有好方法碗短。
我打心底里想到昆侖山和華山這樣的仙境去學(xué)習(xí)養(yǎng)生之道,無奈路途遙遠不可通题涨。
自從我影跟你形在一起偎谁,就一直在一起不離,不管是悲還是喜纲堵,我們都一起承受巡雨。
其實在樹蔭下暫時分開,而止于陽光下席函,我們也始終不離別铐望。
可是,這種形影不離也是不能長久的茂附,因為形總有一日會滅亡正蛙,而影也會跟著一起黯然俱滅。
想到身子沒了营曼,但是名聲也沒有留下乒验,實在是心情復(fù)雜。
如果多做些有德行的事蒂阱,立些大功锻全,就可以見愛于后人,為什么不竭盡你的能力為之呢录煤?
酒雖然能夠消除憂愁虱痕,但是與此相比,豈不是太拙劣不堪了嗎辐赞?
神釋
大自然的造化部翘,是沒有私心的,萬物自然生長响委,繁華而富有生機新思。
人可以列為天地人的“三才”之中窖梁,是因為神的緣故啊。
雖然神與形和影相異夹囚,但是三者生而依附纵刘。
形影神相互依托,三者關(guān)系休戚相關(guān)荸哟,看到形與影如此為生命所困假哎,作為高一等的神,自然不得不說幾句話了鞍历。
上古時代的三皇舵抹,今天又在哪里?
彭祖?zhèn)髡f活了八百歲劣砍,可是也會終結(jié)惧蛹,再想留在人間實在不可能了。
無論是老人還是小孩刑枝,是賢人還是小人香嗓,都難逃一死,死后沒有區(qū)別装畅。
倘若如形所說靠娱,每天喝點酒,或許可以暫時緩解不能長生的苦惱掠兄,但是長期下去傷身子饱岸,說不定不但不能長生,反而減壽了徽千。
倘若如影所說,多做善事確實是件好事汤锨∷椋可是留名于世是那么容易嗎?又有誰來贊譽你的名聲呢闲礼?
老想著這些事啊牍汹,實在有損我們的生命,不如順應(yīng)天命柬泽,放浪與造化之間慎菲。
聽從天的安排,順其自然锨并,不因長生而喜露该,也不因短壽而悲。
待到老天安排人生到了盡頭第煮,那就到了解幼。此外抑党,不要為這些多慮了吧!
貴賤賢愚:泛指各種各樣的人撵摆。
營營:原是形容往來不絕底靠。忙碌奔波的樣子,這里指千方百計地謀求特铝、惜生:愛惜自己的生命暑中。
斯:這,指代“營營以惜生”的人鲫剿■猓惑:迷亂,這里作“糊涂”解牵素。
極陳:詳盡地陳述严衬。
辨:辨析。自然:指自然之理笆呆。釋:開釋请琳,排遣。
好事君子:關(guān)心此事的人們赠幕。君子:對人的尊稱俄精。
其心:指這組詩所闡明的道理。
長不沒:永遠存在榕堰,不會消亡竖慧。
無改時:永恒不變。
常理:永久的規(guī)律逆屡。榮悴之:使它開花與衰落圾旨。之:指草木。這兩句的意思是說魏蔗,秋冬之季砍的,寒霜使草木凋零枯萎;春夏之季莺治,雨露又使它們重新繁茂廓鞠。
謂人最靈智:是說人在天地萬物中最為尊貴、杰出谣旁。許慎《說文解字》:“人床佳,天地之性最貴者也¢螅”《禮記·禮運篇):“人者砌们,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怨绣,五行之秀氣也角溃。”又說:“人者篮撑,天地之心也减细,五行之端也,食味別聲被色而生者也赢笨∥打颍”
不如茲:指不能像天地草木那樣。
適:剛才茧妒。奄去:忽然消失萧吠,指死亡。
奄桐筏;忽然纸型。靡:無,沒有梅忌。
奚覺:誰會感覺到狰腌。無一人:少了一人。
豈:猶言“其”牧氮,“豈不”的意思琼腔。
余:剩余,留存踱葛。平生物:指生前所用之物丹莲。
洏(ér):流淚的樣子。
騰化術(shù):修煉成仙的法術(shù)尸诽。
爾:那樣甥材,指死去。
茍:草率性含,隨便洲赵。
存生:使生命永存〗鹤蹋《莊子·達生):“世之人以為養(yǎng)形足以存生,而養(yǎng)形果不足以存生悲敷,則世奚足為哉究恤!”
衛(wèi)生:保護身體,使人健康長壽后德。拙:愚笨部宿,指無良策。
昆華:昆侖山和華山,傳說都是神仙居住的地方理张。
邈然:渺茫赫蛇。
子:您,指形雾叭。
未嘗異悲悅:悲哀與喜悅從來沒有相異過悟耘,即指形悲影也悲,形喜影也喜织狐。
憩(qì)蔭:在蔭影下休息暂幼。乖:分離。
止日:在陽光下移迫。
黯(àn)爾:黯然旺嬉,心神沮喪的樣子。
五情:《文選·曹植〈上責(zé)躬應(yīng)詔詩表〉》:“形影相吊厨埋,五情愧赧邪媳。”劉良注:“五情荡陷,喜雨效、怒、哀亲善、樂设易、怨∮纪罚”亦泛指人的情感顿肺。
立善:古人把立德、立功渣蜗、立言叫做三不朽屠尊,總稱為立善。遺愛:留給后世的恩惠耕拷。
胡為:為什么讼昆。竭:盡,謂盡力骚烧、努力浸赫。
方:比較。詎(jù):豈赃绊。
大鈞:指運轉(zhuǎn)不停的天地自然既峡。鈞本為造陶器所用的轉(zhuǎn)輪,比喻造化碧查。無私力:謂造化之力沒有偏愛运敢。
萬理:萬事萬物校仑。森:繁盛。著:立传惠。
三才:指天迄沫、地、人卦方⊙虼瘢《周易·系辭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愿汰,有地道焉困后,兼三材而兩之〕耐ⅲ”
以:因為摇予。我:神自謂。故:緣故吗跋。
君:你們侧戴,指形和影。
結(jié)托:結(jié)交依托跌宛,謂相互依托酗宋,共同生存。
安得:怎能疆拘。
三皇:指古代傳說中的三個帝王蜕猫,說法不一,通常稱伏羲哎迄、燧人回右、神農(nóng)為三皇。
彭祖:古代傳說中的長壽者漱挚,生于夏代翔烁,經(jīng)殷至周,活了八百歲旨涝。愛:當是“受”字之訛蹬屹,謂彭祖享受了八百歲高齡“谆《楚辭·天問》:“受壽永多慨默,夫何久長?”王逸注:“彭祖至八百歲弧腥,猶自悔不壽厦取,恨枕高而眠遠也∧窈眨”永年:長壽蒜胖。
留:留在人間,不死抛蚤。
復(fù):再台谢。數(shù):氣數(shù),即命運岁经。這兩句是說朋沮,壽長、壽短同是一死缀壤,賢人樊拓、愚人也并無兩種定數(shù)。
日:每天塘慕。忘:指忘記對死亡的擔擾筋夏。
將非:豈非。促齡:促使人壽短图呢。具:器条篷,指酒。
當:會蛤织,該赴叹。為汝譽:稱贊你。
甚念:過多地考慮指蚜。
委運:隨順自然乞巧。
縱浪:放浪,即自由自在摊鸡,無拘無束绽媒。大化:指自然的變化。
無:同“毋”柱宦,不要些椒。
這三首詩大約作于東晉義熙九年(413年),陶淵明當時四十九歲掸刊。陶淵明一般被認為是田園詩人免糕,寫的都是田園詩。這其實是一個誤解忧侧。田園詩只是陶詩的一部份石窑,田園詩不足以概括陶淵明的詩,田園詩人也不足以概括陶淵明蚓炬。
形神問題是中國哲學(xué)中的一個重要命題松逊,特別是老莊哲學(xué)中涉及形神關(guān)系的論述很多,如《文子·下德》中引老子語曰:“太上養(yǎng)神肯夏,其次養(yǎng)形经宏∠睿”《淮南子·原道訓(xùn)》中說:“以神為主者,形從而利烁兰;以形為制者耐亏,神從而害』φ澹”都表示了以神為主广辰,以形為輔,神貴于形的觀念主之。同時也指出了形神一致择吊,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如《淮南子·原道訓(xùn)》中說:“夫形者槽奕,生之舍也几睛;氣者,生之充也粤攒;神者枉长,生之制也;一失位琼讽,則三者傷矣必峰。”即指出了形钻蹬、氣吼蚁、神三者對于生命雖各有各的功用,然三者互相聯(lián)系问欠,不可缺一肝匆。又如漢初推崇黃老思想的司馬談在《論六家要指》中說:“凡人之所生者,神也顺献;所托者旗国,形也;神太用則竭注整,形大勞則敝能曾,形神離則死≈坠欤”更直接地指出了形神合一寿冕,這便是老莊哲學(xué)中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體現(xiàn)。然而椒袍,在佛教興起之后驼唱,佛教徒鼓吹形滅神不滅,靈魂永恒的唯心思想驹暑,如與陶淵明同時的沙門慧遠曾作《形盡神不滅論》玫恳、《佛影銘》以發(fā)揮此種理論辨赐,《佛影銘》中就說:“廓矣大象,理玄無名京办,體神入化肖油,落影離形”鄹郏”意在宣揚神形分離,各自獨立的主張视搏,這種對形审孽、影、神三者關(guān)系的見解代表了佛教徒對形骸與精神的認識浑娜,在當時的知識界曾有過廣泛影響佑力。慧遠就曾命其弟子道秉遠至江東筋遭,請深受佛教影響的著名的文學(xué)家謝靈運制銘文打颤,以充刻石。陶淵明的這組詩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成的漓滔”嘟龋慧遠本人與淵明也有交誼,如慧遠曾于義熙十年(414年)在廬山東林寺召集一百二十三人結(jié)白蓮社响驴,講習(xí)佛教透且,他曾邀淵明參加,而淵明卻“攢眉而去”豁鲤,可見他們在論學(xué)旨趣上并不一致秽誊,如對形影神的看法就有很明顯的分歧。淵明對此的認識可以說基本上本于道家的自然思想琳骡,這在他自己的小序中已加說明锅论,陶淵明以為世間的凡夫俗子,不管貧富智愚楣号,都在拚命地維持生命最易,其實是十分糊涂的事,因而他極力陳述形影的苦惱炫狱,而以神來辨明自然的道理耘纱,解除人們的疑惑。他揭出“自然”兩字毕荐,以明其立論之根本束析。《老子》上說:“人法地憎亚,地法天员寇,天法道弄慰,道法自然〉妫”可見道家學(xué)說也以取法自然為核心陆爽,由此可知陶淵明的思想淵藪。此組詩中他讓形影神三者的對話來表明自己的看法扳缕。
首先是形體對影子說道:天地永恒地存在慌闭,山川萬古如斯,草木循著自然的規(guī)律躯舔,受到風(fēng)霜的侵襲而枯萎驴剔,得到雨露的滋潤而復(fù)榮,然而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卻不能如此粥庄。人活在世上丧失,就像匆匆的過客,剛才還在惜互,倏忽已去布讹,再也不能回來,而人們從此便忘了他训堆,似乎世上從未有過這樣一個人描验。親戚朋友也不再思念他,只留下了些生前遺物坑鱼,令人見了感傷不已挠乳。我作為形體又沒有飛天成仙的本領(lǐng),你影子也用不著懷疑我這最終的歸宿姑躲,但愿聽取我的勸告睡扬,開懷暢飲,不必推辭黍析,還是在醉鄉(xiāng)去尋求暫時的歡樂吧卖怜。
接下去是影子回答形體的話:想求長生不老來維持生命是不可靠的,欲保養(yǎng)生命也往往落得苦惱又拙劣的下場阐枣。一心一意要去昆侖山修仙學(xué)道马靠,卻會發(fā)現(xiàn)此路的渺茫與不通。自從我影子與你形體相遇以來蔼两,一直同甘共苦甩鳄,憂喜合一。我如憩息在樹蔭下额划,你就同我暫時分手妙啃;我若停在陽光下,你就和我不分離。這種形影相隨的狀況也難以永久持續(xù)揖赴,當我一旦離世馆匿,你便也不復(fù)存在。人死名也隨之而盡燥滑,想起此事便令人心憂如焚渐北,五情俱熱。因而影勸形道:唯有立善可以立下美名铭拧,為何不去努力留名后世呢赃蛛?雖說酒能消憂,但同立善相比較搀菩,豈不等而下之了呕臂!
最后是神作的闡釋:造化沒有偏愛,萬物都按著自己的規(guī)律成長繁衍秕磷,人所以能躋身于“三才”(天地人)之中,豈不就是因為有了我精神的緣故炼团。我與你們形和影雖然不相同澎嚣,但生來就互相依附,既然我們結(jié)合托體于一身瘟芝,怎么能不坦誠地說說我的看法:上古時的三皇被稱作大圣人易桃,而今他們卻在何處?活到了八百多歲的彭祖雖力求長生锌俱,但也留不住他人間的生命晤郑,老的、少的贸宏、聰明的造寝、愚笨的都將同樣走向墳塋,沒有什么回生的運數(shù)可以挽救他們吭练。每日沉湎于酒中或能忘憂诫龙,然如此豈不是反而促使生命盡快結(jié)束嗎?立善常常是人們喜歡做的事鲫咽,可是當你身后签赃,誰會加以稱贊呢?極力去思索這些事情難免喪害了自身分尸,還是聽其自然锦聊,隨命運的安排去吧。在宇宙中縱情放浪箩绍,人生沒有什么可喜孔庭,也沒有什么可怕,當生命的盡頭來臨材蛛,那么就讓生命之火熄滅吧史飞,不必再有什么顧慮了尖昏。
在這三首詩中陶淵明表達了他的人生哲學(xué),故此三詩對理解陶淵明一生的思想極為重要构资。據(jù)陳寅恪先生《陶淵明之思想與清談之關(guān)系》所述抽诉,淵明篤守先世崇奉之天師道信仰,故以道家自然觀為立論之本吐绵,既不同于魏晉時期的自然崇仰者迹淌,以放情山水,服食求仙為尚己单,如嵇康唉窃、阮籍等人,又不同于魏晉時期的尊奉孔孟纹笼、標舉名教者纹份,如何曾之流,而淵明既接受了老莊的思想廷痘,又有感于晉宋之際的社會現(xiàn)實蔓涧,于是創(chuàng)為一種新的自然說∷穸睿《形影神》這組詩中就典型地體現(xiàn)了這種思想元暴。故此詩不僅體現(xiàn)了淵明個人之哲學(xué)觀,而且對理解自曹魏末至東晉時士大夫政治思想兄猩、人生觀念的演變歷程有極重要之意義茉盏。按此說法,《形贈影》一首就是擬托舊自然說的觀點枢冤,并加以批評鸠姨。其中主旨在于說明人生之短暫,不如自然之永恒淹真,這正是嵇康享怀、阮籍等人對自然所抱的看法。持舊自然說的人又大多求長生趟咆,學(xué)神仙添瓷,而淵明詩中說:“我無騰化術(shù),必爾不復(fù)疑”值纱,其抨擊長生求仙之術(shù)的立場明顯可見鳞贷。同時魏晉之間崇尚自然的人又往往于酒中求得解脫,以求在亂世中茍全性命虐唠,如阮籍與劉伶等人搀愧,故陶詩中也擬其說而有“得酒莫茍辭”的說法。
《影答形》一首,則是依托主名教者的口吻而對舊自然說進行的非難咱筛,并提出了對人生的看法搓幌。此詩首先指出長生不可期,神仙不可求迅箩,即意在指責(zé)主自然說者的虛無荒誕溉愁,同時,以為死生無常饲趋,形影相隨拐揭,一旦離世,則形影俱滅奕塑,名同身亡堂污。因而,他們主張由立善而留名龄砰,始可不朽盟猖,希望通過精神上的長生來達到永恒,這種主張得力于儒家立德换棚、立功式镐、立言為三不朽的思想,以為人有美名則可流芳百世圃泡,萬古長存碟案,因而不滿于以酒消愁的處世態(tài)度愿险,提倡追求身后之名颇蜡。
《神釋》一首即體現(xiàn)了淵明新自然說的主張,借神的話批評了代表舊自然說的形和代表名教說的影辆亏》绯樱“三皇大圣人,今復(fù)在何處”及“立善常所欣扮叨,誰當為汝譽”等語意在詆諆主名教者鼓吹的立善可以不朽之說缤弦;“彭祖愛永年”以下六句則破除主舊自然說者的長生求仙與沉湎醉鄉(xiāng)之論。最后提出縱浪大化彻磁,隨順自然碍沐,使個人成為自然的一部份,而無須別求騰化升仙之術(shù)衷蜓,如此便可全神累提,死猶不亡,與天地共存磁浇。
陶淵明主張冥契自然斋陪,渾同造化的思想是取于老莊哲學(xué),如《莊子·天地》中就說:“執(zhí)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无虚,形全者神全缔赠,神全者圣人之道也∮烟猓”即充分肯定了神的重要嗤堰,同時它是建立在德全與形全的基礎(chǔ)之上的,即強調(diào)了神與形與德(此詩中稱之為“影”)的一致咆爽。陶詩中對賢愚壽夭的等量齊觀也一本于《莊子》思想梁棠,故方東樹在《昭昧詹言》中也說明了陶詩的主旨出于《莊子》。陶淵明在形神的認識上有一個很不同于佛教徒的主張斗埂,即他認為形神的相互依賴與一致符糊,《神釋》中說“生而相依附”,“結(jié)托既喜同”都表達了這種觀點呛凶,這與稍后的唯物主義思想家范縝的意見相近男娄,范氏說:“形者神之質(zhì),神者形之用漾稀;是則形稱其質(zhì)模闲,神言其用;形之與神崭捍,不得相異尸折。”(《神滅論》)又說:“神即形也殷蛇,形即神也实夹;是以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也粒梦×梁剑”(同上)陶淵明可以說是范縝的先驅(qū)者圈纺,他對形神問題的看法具有樸素唯物主義的因素睡毒。
此詩在藝術(shù)上也是頗有特色的,全詩用了寓言的形式响巢,以形泄朴、影重抖、神三者之間的相互問答來展開論述,可謂奇思異想祖灰,令這一哲學(xué)上的討論富有生動活潑的意趣钟沛,即使在說理之中也時時注意到附合寓言中形象的個性。如形對影的贈言中說:“愿君取吾言夫植,得酒莫茍辭讹剔∮脱叮”正如一位主人請一位朋友來對酌而惟恐其推辭,后來李白《月下獨酌》中說的“舉杯邀明月延欠,對影成三人陌兑。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等等由捎,也是取陶詩之意兔综。又如寫影對形的說話云:“誠愿游昆華,邈然茲道絕狞玛∪沓郏”因影子本身沒有行動的能力,所以用一“愿”字說明其欲求成仙心肪,可只是一種不可實現(xiàn)的愿望而已锭亏。又如“與子相遇來,未嘗異悲悅”數(shù)語狀寫形影不離的情景硬鞍,可謂維妙維肖慧瘤。
此詩的遣詞造句一氣流走,自然矯健固该,無過多的修飾成份锅减,如《神釋》中說:“人為三才中,豈不以我故伐坏?”說明神為形體之主的道理怔匣,十分簡明有力。至如“縱浪大化中”四句桦沉,氣勢開闊每瞒,直出胸臆,而音調(diào)高朗永部,擲地可作金石之聲独泞,故陳祚明就對此詩能作理語而不落熟套呐矾,能寓辨論于剛健明快的詩句之中作了充分的肯定苔埋。
陶淵明 :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罚随,字元亮玉工,(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淘菩,私謚“靖節(jié)”遵班,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屠升、文學(xué)家、辭賦家狭郑、散文家腹暖。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翰萨。曾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