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1·晚止昌樂館寄姊妹2
淚濕羅衣脂粉滿3,四疊陽關(guān)4酵熙,唱到千千遍狞洋。人道山長山又?jǐn)啵捠捨⒂曷劰吗^5绿店。
惜別傷離方寸亂6吉懊,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假勿。好把音書憑過雁7借嗽,東萊不似蓬萊遠(yuǎn)8。
與姐妹們分手時转培,惜別的淚水打濕了衣衫恶导,洇濕了雙腮,送別的《陽關(guān)曲》唱了一遍又一遍浸须,縱有千言萬語惨寿,也難盡別情。而今身在異鄉(xiāng)删窒,望萊州山長水遠(yuǎn)裂垦。寄宿館所,秋雨瀟瀟肌索,不禁感到無限凄清蕉拢。
被離情別緒攪得心亂如麻,竟不知在餞行時姐妹們送別酒是如何喝下去的诚亚,那杯中酒是深是淺晕换,都全不知道了。最后囑咐姐妹站宗,你們要將音訊讓過往的大雁捎來闸准,以慰我心,東萊畢竟不像蓬萊那樣遙遠(yuǎn)梢灭。
蝶戀花:原唐教坊曲名夷家,后用作詞牌名腕唧。原名“鵲踏枝”,又名“鳳棲梧”等瘾英。雙調(diào)六十字枣接,上下片各四仄韻。
昌樂館:昌樂縣驛館缺谴,故址在今山東昌樂西北十里但惶。
淚濕羅衣脂粉滿:四印齋本自注云:“別作‘淚搵征衣脂粉暖’。”滿:同“漫”湿蛔。
陽關(guān):這里指王維的《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膀曾,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jìn)一杯酒阳啥,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添谊。”后人樂,曰《陽關(guān)曲》察迟,亦稱《陽關(guān)》斩狱。蘇軾論《陽關(guān)三迭》唱法云:“余在密州,文勛長官以事至密扎瓶,自云得古本《陽關(guān)》所踊,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疊概荷。乃知古本三疊蓋如此”秕岛。《四疊陽關(guān)》蓋按蘇軾之言推之误证,或者第一句也疊继薛,故稱四疊。究竟如何疊法愈捅,說法不一遏考。宋劉仙倫《一剪梅》:“唱到陽關(guān)第四聲,香帶輕分改鲫。”
蕭蕭:一作“瀟瀟”诈皿。孤館:孤獨寂寞的旅館林束。宋周邦彥《繞佛閣》:“樓觀迥出像棘,高映孤館。”
方寸:即“方寸地”壶冒,指人的心缕题。《三國志·諸葛亮傳》(徐庶)云:“今已失老母胖腾,方寸亂矣烟零。”宋孔平仲《大風(fēng)發(fā)長蘆詩》:“紛然方寸亂瘪松,魂干久不集。”
把:四印齋本自注:“別作有锨阿。”
東萊:即萊州宵睦,時為明城為官之地,今山東萊州市墅诡,曾名掖縣壳嚎。蓬萊:指蓬萊山,也稱醫(yī)壺末早,傳說中的海上仙山名烟馅。《史記·秦始皇本紀(jì)》:“齊人徐芾(fú)具書言然磷,海中有三神仙山郑趁,名為蓬萊、方丈姿搜、瀛洲寡润。”
《蝶戀花·晚止昌樂館寄姊妹》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詞通過描寫詞人自青州赴萊州探望丈夫趙明誠途中的感受舅柜,表達(dá)她希望姊妹寄書東萊悦穿、互相聯(lián)系之意以及姊妹間的深厚感情。上片通過“脂粉滿”的描繪业踢,“千千遍”的夸張栗柒,“山又?jǐn)?rdquo;的比喻,“聞微雨”的氣氛烘托知举,表現(xiàn)雨中傷別的境界瞬沦;下片從正面對詞人的心理作了更細(xì)膩的刻畫,結(jié)尾故作通脫語雇锡,極力排遣心中的痛苦逛钻。全詞感情深摯,語言淺近锰提,設(shè)句巧妙曙痘,音韻流轉(zhuǎn),堪稱易安詞中佳作立肘。
此詞寫作背景有兩說边坤,一是以為作者在滯留青州時寫給移守萊州的丈夫;一是以為作者在赴萊州途中的昌樂館寫給留居青州的姊妹們。龔克昌《談〈蝶戀花·晚止昌樂館寄姊妹〉》以為谅年,當(dāng)以后說為勝茧痒。理由是:一、元代劉應(yīng)李《事文類聚翰墨大全》后丙案卷四收此詞融蹂,題為《晚止昌樂館寄姊妹》旺订。但劉氏對作者失考弄企,歸入無名氏;其實,在此之前区拳,也即在宋代曾慥的《樂府雅詞》里拘领,已標(biāo)明此詞為李易安作;曾氏生活年代與作者同時,其說當(dāng)較可信樱调,正可補正劉氏將此詞編入無名氏之誤院究。而以為此詞為清照思夫念舊之作均出后代,殊無實據(jù)本涕。二业汰、詞中出現(xiàn)的“人道山長山又?jǐn)啵捠捨⒂曷劰吗^”句菩颖,與所標(biāo)“晚止昌樂館寄姊妹”題意正合样漆,以詞中所流露的也恰是作者身處旅途中的口氣,和寄宿孤館中的心境晦闰。因此放祟,斷此詞為作者寄姊妹之作,當(dāng)較近是呻右。
根據(jù)陳祖美《李清照簡明年表》跪妥,此詞作于宣和三年辛丑(1121年)九月中旬。北宋宣和二年庚子(1120年)趙明誠知萊州声滥,李清照未與之同去眉撵,仍居青州。宣和三年秋天次年起身赴萊州與丈夫團(tuán)聚落塑,行到昌樂纽疟,遇雨宿于旅館中,一時難以見到久別的丈夫憾赁,又思念家中姊妹污朽,在寂寞凄苦中寫了這首《蝶戀花·晚止昌樂館寄姊妹》。而平慧善《李清照詩文詞選譯》認(rèn)為龙考,宣和三年辛丑(1121年)八月間蟆肆,李清照自青州赴萊州,途經(jīng)昌樂宿館晦款,作此詞寄姊妹炎功。
《蝶戀花·晚止昌樂館寄姊妹》一開頭就寫她想念家中姊妹想得厲害,以至珠淚漣漣柬赐,浸濕身上羅衣亡问,并且連臉上的脂粉也沖落下來沾滿了羅衣;這時,她不由得想起了家中姊妹送她出行時肛宋,一遍遍吟唱《陽關(guān)曲》時的情景州藕。《陽關(guān)曲》酝陈,又名《渭城曲》床玻。唐代著名詩人兼音樂家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沉帮。勸君更盡一杯酒锈死,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后被作為送別曲譜人樂府穆壕,以詩的首句“渭城朝雨浥輕塵”得名《渭城曲》待牵,或稱《陽關(guān)曲》,又因歌詞要反復(fù)吟唱三遍而名《陽關(guān)三疊》喇勋。宋人在送別時是否必歌此曲未曾詳考缨该,但“賦陽關(guān)”已成為表示惜別的代用語,在中國古代的語言文化中積淀下來川背。因此贰拿,李清照以唱陽關(guān)來寫離別,本無甚新奇熄云,但妙處在于數(shù)詞的使用上膨更。《陽關(guān)曲》本是三疊缴允,詞中說成“四疊”荚守,已存人們心個多加了一層烙印,然至此還不盡意练般,還要將這“四疊陽關(guān)”“唱到千千遍”健蕊,一遍即四疊.“千千遍”又該是多少疊呢?這長長的山路已將親人隔于兩地了,她孤身一人在這異地的旅館中踢俄,聽著這凄苦的蕭蕭雨聲缩功,心里無比憂傷,竟使自己的心緒全亂了都办,亂得忘記了姊妹們送她時嫡锌,餞行宴上酒杯斟得是淺還是滿。不管多么想念琳钉,親人已經(jīng)別于兩地了势木,只好靠鴻雁來傳遞音信了。好在東萊是個實實在在的地方歌懒,不像蓬萊仙山那樣遙遠(yuǎn)飄渺啦桌,可望而不可即。古代傳說,蓬萊與方丈甫男、瀛洲并為海上三神山且改,都在渤海中,世人不能登及板驳,所以說它“遠(yuǎn)”又跛。
這是一首開闔縱橫的小令,以淺近之語寫深摯之情若治。雖所用皆為平字慨蓝、陳字,但卻見出新意端幼,見出精巧礼烈。如“四疊陽關(guān),唱到千千遍”婆跑,極夸張此熬,卻又極親切、真摯洽蛀。通首寫惜別心情一層比一層深入摹迷,但煞拍“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yuǎn)”郊供,出人意料地作寬解語峡碉,能放能收,小令詞能用這種變化莫測的手法是很不容易的驮审,這就是所謂善方情者不盡情鲫寄。
從詞中可以看出,李清照當(dāng)時內(nèi)心十分痛苦疯淫,但又在極力排遣這種痛苦地来,致使有人誤以為這首詞是她在青州寫給在萊州的丈夫的。這恰恰說明了詞中的傷離情緒似乎已超出了姐妹相別的程度熙掺。
李清照 :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未斑,漢族,山東省濟(jì)南章丘人币绩。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蜡秽,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缆镣。所作詞芽突,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詳細(x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