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清照的《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父泳。仿佛夢魂歸帝所般哼。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惠窄。
我報路長嗟日暮蒸眠,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杆融。風休住楞卡,蓬舟吹取三山去!
水天相接脾歇,晨霧蒙蒙籠云濤蒋腮。銀河轉(zhuǎn)動,像無數(shù)的船只在舞動風帆藕各。夢魂仿佛回天庭池摧,聽見天帝在對我說話。他熱情而又有誠意的問我要到哪里去激况。
我回報天帝路途還很漫長作彤,現(xiàn)在已是黃昏卻還未到達膘魄。即使我學詩能寫出驚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宦棺?長空九萬里瓣距,大鵬沖天飛正高。風按獭蹈丸!千萬別停息,將我這一葉輕舟呐芥,直送往蓬萊三仙島逻杖。
星河:銀河。
轉(zhuǎn):《歷代詩余》作“曙”思瘟。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荸百。
天語:天帝的話語。
嗟:慨嘆滨攻。
報:回答够话。
謾有:空有。謾:徒光绕,空女嘲。驚人句,化用《江上值水如海上勢聊短述》有“語不驚人死不休”詩句诞帐。
九萬里:《莊子·逍遙游》中說大鵬乘風飛上九萬里高空欣尼。
鵬: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大鳥。
蓬舟:像蓬蒿被風吹轉(zhuǎn)的船停蕉。古人以蓬根被風吹飛愕鼓,喻飛動。
吹然燮稹:吹得菇晃。
三山:《史記·封禪書》記載:渤海中有蓬萊,方丈完慧,瀛洲三座仙山谋旦,相傳為仙人所居住,可以望見屈尼,但乘船前往,臨近時就被風吹開拴孤,終無人能到脾歧。
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春間,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 演熟,歷盡風濤之險鞭执。此詞中寫到大海司顿、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詞人自己兄纺,都與這段真實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關(guān)大溜。根據(jù)陳祖美《李清照簡明年表》,此詞就作于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估脆。
這是一首記夢詞钦奋,形象奇幻,意境縹緲疙赠,富有濃郁的浪漫氣息付材。
詞一開頭,便展現(xiàn)一幅遼闊圃阳、壯美的海天一色圖卷厌衔。這樣的境界開闊大氣,為唐五代以及兩宋詞所少見捍岳。寫天富寿、云、霧锣夹、星河页徐、千帆,景象已極壯麗晕城,其中又準確地嵌入了幾個動詞泞坦,則繪景如活,動態(tài)儼然砖顷》∷“接”、“連”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滤蝠、洶涌的波濤豌熄、彌漫的云霧,自然地組合在一起物咳,形成一種渾茫無際的境界锣险。而“轉(zhuǎn)”、“舞”兩字览闰,則將詞人在風浪顛簸中的感受芯肤,逼真地傳遞給讀者。所謂“星河欲轉(zhuǎn) ”压鉴,是寫詞人從顛簸的船艙中仰望天空崖咨,天上的銀河似乎在轉(zhuǎn)動一般∮涂裕“千帆舞”击蹲,則寫海上刮起了大風署拟,無數(shù)的舟船在風浪中飛舞前進。船搖帆舞歌豺,星河欲轉(zhuǎn)推穷,既富于生活的真實感,也具有夢境的虛幻性类咧,虛虛實實馒铃,為全篇的奇情壯采奠定了基調(diào)。
“彷佛夢魂歸帝所轮听,聞天語骗露,殷勤問我歸何處”,夢魂仿佛回到了天庭血巍,天帝殷切地問我:你打算到何處去萧锉?詞人在如夢似幻的海上航行,一縷夢魂升入天國述寡,見到慈祥的天帝∈料叮現(xiàn)實中,南宋高宗皇帝置人民于水火鲫凶、只顧自己一路奔逃禀崖,李清照南渡以來,一直飄泊天涯螟炫,備受排擠與打擊波附,嘗盡了人間的白眼。這種遭遇昼钻,讓詞人渴望關(guān)懷掸屡,渴望溫暖,但現(xiàn)實中卻不能得到然评,也只有將之寄托在幻想之中了仅财。因此,詞人以浪漫主義的手法碗淌,塑造了態(tài)度溫和盏求、關(guān)心人民疾苦的天帝,以此表達自己美好的理想亿眠。
在一般雙疊詞中碎罚,通常是上片寫景,下片抒情纳像,并自成起結(jié)魂莫。過片處,或宕開一筆爹耗,或徑承上片意脈耙考,筆斷而意不斷,然而又有相對的獨立性潭兽。此詞則上下兩片之間倦始,一氣呵成,聯(lián)系緊密山卦。上片末二句是寫天帝的問話鞋邑,過片二句是寫詞人的對答。問答之間账蓉,語氣銜接枚碗,毫不停頓≈荆可稱之為“跨片格”肮雨。“我報路長嗟日暮”句中的“ 報”字與上片的“問”字箱玷,便是跨越兩片的橋梁怨规。“路長日暮”锡足,反映了詞人晚年孤獨無依的痛苦經(jīng)歷波丰,然亦有所本。詞人結(jié)合自己身世舶得,把屈原在《 離騷》中所表達的不憚長途遠征掰烟,只求日長不暮,以便尋覓天帝沐批,不辭“上下求索”的情懷隱括入律纫骑,只用“ 路長 ”、“日暮”四字珠插,便概括了“上下求索”的意念與過程惧磺,語言簡凈自然,渾化無跡捻撑。其意與“學詩謾有驚人句”相連磨隘,是詞人在天帝面前傾訴自己空有才華而遭逢不幸,奮力掙扎的苦悶顾患。著一“謾”字番捂,流露出對現(xiàn)實的強烈不滿。詞人在現(xiàn)實中知音難遇江解,欲訴無門设预,唯有通過這種幻想的形式,才能盡情地抒發(fā)胸中的憤懣犁河,懷才不遇是中國傳統(tǒng)文人的命運鳖枕。李清照雖為女流魄梯,但作為一位生不逢時的杰出文學家,她也有類似的感慨宾符。
“九萬里風鵬正舉酿秸,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魏烫,九萬里長空大鵬鳥正展翅高飛辣苏,風啊哄褒!千萬別停息稀蟋,快快將這一葉輕舟直接送往蓬萊三島。在上闕呐赡,天帝“殷勤問我歸何處”退客,這里,詞人給予了回答罚舱,她夢想的地方是蓬萊井辜、方丈、贏洲三座仙人居住的山管闷。詞人化用《莊子·逍遙游》中的句子粥脚,說“九萬里風鵬正舉”,要像大鵬那樣乘萬里風高飛遠舉包个,離開這讓人傷痛的現(xiàn)實社會刷允,因此,詞人叫到“風休住碧囊,蓬舟吹取三山去”树灶,風,你不要停止糯而,把“我”輕快的小舟吹到仙山去天通,讓“我”在那里過自由自在的生活。在這一問一答之中熄驼,詞人通過“天帝”和“三山”這兩個形象像寒,將自己美好的夢想表達了出來,渴望有好的帝王和好的居所瓜贾,渴望有人的關(guān)心和社會的溫暖诺祸,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
這首詞把真實的生活感受融入夢境祭芦,把屈原《離騷》筷笨、莊子《逍遙游》以至神話傳說譜入宮商,使夢幻與生活、歷史與現(xiàn)實融為一體胃夏,構(gòu)成氣度恢宏轴或、格調(diào)雄奇的意境,充分顯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羈的一面构订。
李清照 :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审胸,漢族亥宿,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砂沛,婉約詞派代表烫扼,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碍庵,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映企,后期多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