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 宋代 李清照 《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
天接云濤連曉霧雨席,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菩咨。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抽米。
我報路長嗟日暮特占,學(xué)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fēng)鵬正舉云茸。風(fēng)休住是目,蓬舟吹取三山去!
水天相接标捺,晨霧蒙蒙籠云濤懊纳。銀河欲轉(zhuǎn),千帆如梭逐浪飄亡容。夢魂仿佛回天庭嗤疯,天帝傳話善相邀。殷勤問:歸宿何處請相告萍倡。
我回報天帝說:路途漫長啊身弊,又嘆日暮時不早。學(xué)做詩列敲,枉有妙句人稱道。長空九萬里帖汞,大鵬沖天飛正高戴而。風(fēng)啊!千萬別停息,將我這一葉輕舟翩蘸,直送往蓬萊三島去所意。
星河:銀河。
轉(zhuǎn):《歷代詩余》作“曙”催首。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扶踊。
天語:天帝的話語。
嗟:慨嘆郎任。
報:回答秧耗。謾:徒,空舶治。驚人句分井,化用《江上值水如海上勢聊短述》有“語不驚人死不休”詩句。
九萬里:《莊子·逍遙游》中說大鵬乘風(fēng)飛上九萬里高空霉猛。
鵬: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大鳥尺锚。
蓬舟:像蓬蒿被風(fēng)吹轉(zhuǎn)的船。古人以蓬根被風(fēng)吹飛惜浅,喻飛動瘫辩。
吹取:吹得。
三山:《史記·封禪書》記載:渤海中有蓬萊伐厌,方丈承绸,瀛洲三座仙山,相傳為仙人所居住弧械,可以望見八酒,但乘船前往,臨近時就被風(fēng)吹開刃唐,終無人能到羞迷。
此詞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根據(jù)《金石錄后序》記載画饥,公元1130年(宋高宗建炎四年)春間衔瓮,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 ,歷盡風(fēng)濤之險抖甘。此詞中寫到大海热鞍、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詞人自己衔彻,都與這段真實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關(guān)薇宠。根據(jù)陳祖美《李清照簡明年表》,此詞就作于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艰额。
這首《漁家傲》在李清照詞集中風(fēng)格獨特澄港,歷來引人矚目。下面是中華詩詞學(xué)會理事徐培均先生對此詞的賞析要點柄沮。
這首詞氣勢磅礴回梧、音調(diào)豪邁,是婉約派詞宗李清照的另類作品祖搓,具有明顯的豪放派風(fēng)格狱意,是李詞中僅見的浪漫主義名篇。
詞一開頭拯欧,便展現(xiàn)一幅遼闊详囤、壯美的海天一色圖卷。這樣的境界開闊大氣哈扮,為唐五代以及兩宋詞所少見纬纪。寫天、云滑肉、霧包各、星河、千帆靶庙,景象已極壯麗问畅,其中又準(zhǔn)確地嵌入了幾個動詞,則繪景如活,動態(tài)儼然护姆》耍“接”、“連”二字把四垂的天幕卵皂、洶涌的波濤秩铆、彌漫的云霧,自然地組合在一起灯变,形成一種渾茫無際的境界殴玛。而“轉(zhuǎn)”、“舞”兩字添祸,則將詞人在風(fēng)浪顛簸中的感受滚粟,逼真地傳遞給讀者。所謂“星河欲轉(zhuǎn) ”刃泌,是寫詞人從顛簸的船艙中仰望天空凡壤,天上的銀河似乎在轉(zhuǎn)動一般“姨妫“千帆舞”亚侠,則寫海上刮起了大風(fēng),無數(shù)的舟船在風(fēng)浪中飛舞前進(jìn)俗扇。船搖帆舞盖奈,星河欲轉(zhuǎn),既富于生活的真實感狐援,也具有夢境的虛幻性,虛虛實實究孕,為全篇的奇情壯采奠定了基調(diào)啥酱。
因為這首詞寫的是“夢境”,所以接下來有“仿佛”三句厨诸。這三句寫詞人在夢中見到天帝镶殷。“夢魂”二字微酬,是全詞的關(guān)鍵绘趋。詞人經(jīng)過海上航行,一縷夢魂仿佛升入天國颗管,見慈祥的天帝陷遮。在幻想的境界中,詞人塑造了一個態(tài)度溫和垦江、關(guān)心民瘼的天帝帽馋。“殷勤問我歸何處”,雖然只是一句異常簡潔的問話绽族,卻飽含著深厚的感情姨涡,寄寓著美好的理想。
在一般雙疊詞中吧慢,通常是上片寫景涛漂,下片抒情,并自成起結(jié)检诗。過片處匈仗,或宕開一筆,或徑承上片意脈岁诉,筆斷而意不斷锚沸,然而又有相對的獨立性。此詞則上下兩片之間涕癣,一氣呵成哗蜈,聯(lián)系緊密。上片末二句是寫天帝的問話坠韩,過片二句是寫詞人的對答距潘。問答之間,語氣銜接只搁,毫不停頓音比。可稱之為“跨片格”氢惋《呆妫“我報路長嗟日暮”句中的“ 報”字與上片的“問”字,便是跨越兩片的橋梁焰望∩б冢“路長日暮”,反映了詞人晚年孤獨無依的痛苦經(jīng)歷熊赖,然亦有所本来屠。詞人結(jié)合自己身世,把屈原在《 離騷》中所表達(dá)的不憚長途遠(yuǎn)征震鹉,只求日長不暮俱笛,以便尋覓天帝,不辭“上下求索”的情懷隱括入律传趾,只用“ 路長 ”迎膜、“日暮”四字,便概括了“上下求索”的意念與過程墨缘,語言簡凈自然星虹,渾化無跡零抬。其意與“學(xué)詩謾有驚人句”相連,是詞人在天帝面前傾訴自己空有才華而遭逢不幸宽涌,奮力掙扎的苦悶平夜。著一“謾”字,流露出對現(xiàn)實的強烈不滿卸亮。詞人在現(xiàn)實中知音難遇忽妒,欲訴無門,唯有通過這種幻想的形式兼贸,才能盡情地抒發(fā)胸中的憤懣段直,懷才不遇是中國傳統(tǒng)文人的命運。李清照雖為女流溶诞,但作為一位生不逢時的杰出文學(xué)家鸯檬,她也有類似的感慨。
“九萬里風(fēng)鵬正舉 ”螺垢,從對話中宕開喧务,然仍不離主線。說“鵬正舉 ”枉圃,是進(jìn)一步對大風(fēng)的烘托 功茴,由實到虛,形象愈益壯偉孽亲,境界愈益恢宏坎穿。在大鵬正在高舉的時刻,詞人忽又大喝一聲:“風(fēng)休住返劲,蓬舟吹取三山去玲昧!”氣勢磅礴,一往無前篮绿,堪稱大手筆酌呆。“蓬舟”搔耕,謂輕如蓬草的小舟,極言所乘之舟的輕快痰娱∑ィ“三山”,指渤海中蓬萊梨睁、方丈鲸睛、瀛洲三座仙山,相傳為仙人所居坡贺,可望而見官辈,但乘船前去箱舞,臨近時即被風(fēng)引開,終于無人能到拳亿。詞人翻舊典出新意敢借鵬摶九天的風(fēng)力晴股,吹到三山,膽氣之豪肺魁,境界之高电湘,詞中罕見。上片寫天帝詢問詞人歸于何處鹅经,此處交代海中仙山為詞人的歸宿寂呛。前后呼應(yīng),結(jié)構(gòu)縝密瘾晃。
這首詞把真實的生活感受融入夢境贷痪,把屈原《離騷》、莊子《逍遙游》以至神話傳說譜入宮商蹦误,使夢幻與生活劫拢、歷史與現(xiàn)實融為一體,構(gòu)成氣度恢宏胖缤、格調(diào)雄奇的意境尚镰,充分顯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羈的一面。
李清照 :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哆料,山東省濟南章丘人缸剪。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东亦,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杏节。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典阵,后期多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