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二首》
西登香爐峰牡整,南見瀑布水。
掛流三百丈溺拱,噴壑數(shù)十里逃贝。
欻如飛電來谣辞,隱若白虹起。
初驚河漢落沐扳,半灑云天里泥从。
仰觀勢轉雄,壯哉造化功沪摄。
海風吹不斷躯嫉,江月照還空。
空中亂潈射卓起,左右洗青壁和敬。
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戏阅。
而我樂名山昼弟,對之心益閑。
無論漱瓊液奕筐,還得洗塵顏舱痘。
且諧宿所好,永愿辭人間离赫。
日照香爐生紫煙芭逝,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渊胸,疑是銀河落九天旬盯。
其一
從西面登上香爐峰,向南望見瀑布高掛在山前翎猛。
水流直下達三百丈胖翰,沿著山谷奔涌前行幾十里。
速度快如風馳電掣切厘,隱約之中宛如有白虹騰空萨咳。
乍以為是銀河從天上落下,彌漫飄灑在半空中疫稿。
仰觀瀑布那氣勢真雄奇啊培他,這是神靈造化之功!
再大的海風也吹不斷遗座,江上月光卻能直透其中舀凛。
水流在空中任意飛濺,沖刷著兩側青色的石壁途蒋。
飛騰的水珠散發(fā)彩色霞光猛遍,水沫在巨石上沸騰。
我本來就最愛游賞名山,面對此景心胸更寬廣螃壤。
不必像服瓊漿一樣成仙,此水已足以蕩滌塵俗筋帖。
遁世歸隱本是我夙愿奸晴,只想久居此地永辭人間。
其二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日麸,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寄啼。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代箭。
廬山:又名匡山墩划,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陽湖盆地,在廬山區(qū)境內嗡综,聳立于鄱陽湖乙帮、長江之濱,江湖水氣郁結极景,云海彌漫察净,多蠅巖、峭壁盼樟、清泉氢卡、飛瀑,為著名游覽勝地晨缴。
香爐峰:廬山北部名峰译秦。水氣郁結峰頂,云霧彌漫如香煙繚繞击碗,故名筑悴。南見:一作“南望”。
三百丈:一作“三千匹”延都。壑(hè):坑谷雷猪。“噴壑”句:意謂瀑布噴射山谷晰房,一瀉數(shù)十里求摇。
歘(xū):歘忽,火光一閃的樣子殊者。飛電:空中閃電与境,一作“飛練”。隱若:一作“宛若”猖吴。白虹:一種出現(xiàn)在霧上的淡白色的虹摔刁。“欻如”二句:意謂快如閃電而來海蔽,隱似白虹而起共屈。
河漢:銀河绑谣,又稱天河。一作“銀河”拗引〗柘“半灑”句:一作“半瀉金潭里”。
造化:大自然矾削。
江月:一作“山月”壤玫。“江月”句:意謂瀑布在江月的映照下哼凯,顯得更加清澈欲间。
潈(zōng):眾水匯在一起《喜浚“空中”二句:意謂瀑布在奔流過程中所激起的水花猎贴,四處飛濺,沖刷著左右青色的山壁家坎。
穹(qióng)石:高大的石頭嘱能。
樂:愛好。樂名山:一作“游名山”虱疏。益:更加惹骂。閑:寬廣的意思。
無論:不必說做瞪。漱:漱洗对粪。瓊液:傳說中仙人的飲料。此指山中清泉装蓬。還得:但得著拭。一作“且得”。塵顏:沾滿風塵的臉牍帚。洗塵顏:喻指洗除在塵世中所沾染的污垢儡遮。
諧:諧和。宿:舊暗赶。宿所好:素來的愛好鄙币。“且諧”二句:一作“集譜宿所好蹂随,永不歸人間”十嘿,又一作“愛此腸欲斷,不能歸人間”岳锁。
香爐:指香爐峰绩衷。紫煙:指日光透過云霧,遠望如紫色的煙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香爐初上日咳燕,瀑布噴成虹勿决。”“日照”二句:一作“廬山上與星斗連招盲,日照香爐生紫煙”剥险。
遙看:從遠處看。掛:懸掛宪肖。前川:一作“長川”。川:河流健爬,這里指瀑布控乾。
直:筆直。三千尺:形容山高娜遵。這里是夸張的說法蜕衡,不是實指。
疑:懷疑设拟。銀河:古人指銀河系構成的帶狀星群慨仿。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認為天有九重纳胧,九天是天的最高層镰吆,九重天,即天空最高處跑慕。此句極言瀑布落差之大万皿。
這兩首詩一般認為是公元725年(唐玄宗開元十三年)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廬山時所作。吳小如教授認為核行,李白這兩首詩體裁不一牢硅,內容也有一部分重復,疑非一時之作芝雪。詹锳先生在《李白詩文系年》中根據(jù)任華《雜言寄李白》詩减余,認為第一首五古為李白入長安以前(開元年間)所作。
這兩首詩體裁不一惩系,一首五古位岔,一首七絕,內容也有部分重復蛆挫。第二首詩流傳很廣赃承,曾被選入小學語文教科書,題作“望廬山瀑布”悴侵。
第一首詩是五言古詩瞧剖。此詩共換四次韻,前八句為一韻;中間八句每四句各一韻抓于;末六句為一韻做粤。詩意也可按韻分為四層。前三層基本上是摹寫瀑布的壯觀奇姿捉撮,屬景語怕品;只有末一層言志抒懷,屬情語巾遭。前三層也各有重點:第一層從正面描寫瀑布的主體實景肉康;第二層從虛處更深更細地描繪瀑布;第三層灼舍,從上下四旁來烘托瀑布之動態(tài)吼和。最后一層先擒后縱,收束得自然平易骑素。首二句交待“望廬山瀑布水”的立足點和所“望”的方向炫乓。接著十四句用各種形象從不同角度形容瀑布的壯偉氣勢和詩人的贊嘆。所謂“掛流三百丈”献丑,“初驚河漢落”末捣,亦即第二首的“飛流直下三干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之意创橄,但不如后者的簡練和生動箩做。末六句抒寫詩人的志趣和愿望。從這首詩中妥畏,可以看出李白思想中孤傲遁世的一面卒茬。
五言古詩講究興寄盆顾,直抒胸臆梅忌,質樸真切,氣象渾成嘿歌。詩人的感情起伏與詩的節(jié)奏同步馍管,由此形成感染人的力量郭赐。李白善于樂府和歌行,常以他橫空出世确沸,駿馬絕塵的非凡才力捌锭,將樂府、歌行作為表達他飛騰的想象罗捎,縱橫的才思观谦,不羈的思想,奔放的情感之最合適的藝術形式桨菜,這些詩寫得神識超邁豁状,飄然而來捉偏,忽然而去,不屑于雕章琢句泻红,亦不勞勞于鏤心刻骨夭禽,自有天馬行空,不可羈勒之勢谊路。這首五古正是如此讹躯。李白把廬山瀑布寫得壯美闊大。詩人寄情于山水缠劝,從“西登香爐峰”到“流沫沸穹石”都是寫景潮梯,而最后三句是抒情之句〔夜В“海風吹不斷酷麦,江月照江空”中的“空”字更說明詩人尋求的是一種“閑”情,也體現(xiàn)李白的飄逸之風喉恋。在廬山美景之下,詩人借景直抒胸臆母廷,語言質樸真切轻黑,但仍能感染讀者。第一首雖是古詩琴昆,其中卻有不少對仗氓鄙。古今讀者多謂此首不如第二首絕句寫得好,但也有不少人指出此詩自有妙句业舍。如《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四:“然余謂太白前篇古詩云:‘海風吹不斷抖拦,江月照還空’。磊落清壯舷暮,語簡而意盡态罪,優(yōu)于絕句多矣∠旅妫”葛立方《韻語陽秋》卷十二:“以余觀之复颈,銀河一派,猶涉比類沥割,未若白前篇云:‘海風吹不斷耗啦,江月照還空’。鑿空道出机杜,為可喜也帜讲。”韋居安《梅硐詩話》亦謂此二句“語簡意足椒拗,優(yōu)于絕句似将,真古今絕唱”获黔,并認為“非歷覽此景,不足以見詩之妙”玩郊。
第二首詩是七言絕句肢执。運用了比喻夸張的手法。此詩中的香爐译红,即第一首詩開頭提到的香爐峰预茄,“在廬山西北,其峰尖圓侦厚,煙云聚散耻陕,如博山香爐之狀”(樂史《太平寰宇記》)∨俾伲可是诗宣,到了詩人李白的筆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頂天立地的香爐想诅,冉冉地升起了團團白煙召庞,縹緲于青山藍天之間,在紅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来破。這不僅把香爐峰渲染得更美篮灼,而且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為不尋常的瀑布創(chuàng)造了不尋常的背景徘禁。接著詩人才把視線移向山壁上的瀑布诅诱。“遙看瀑布掛前川”送朱,前四字是點題娘荡。“掛前川”驶沼,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炮沐,瀑布像是一條巨大的白練高掛于山川之間』亓“掛”字很妙央拖,它化動為靜,惟妙惟肖地表現(xiàn)出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形象鹉戚。第一首詩說鲜戒,“壯哉造化功!”正是這“造化”才能將這巨物“掛”起來抹凳,所以這“掛”字也包含著詩人對大自然的神奇?zhèn)チΦ馁濏灦舨汀5谌溆謽O寫瀑布的動態(tài)∮祝“飛流直下三千尺”失都,一筆揮灑柏蘑,字字鏗鏘有力〈馀樱“飛”字咳焚,把瀑布噴涌而出的景象描繪得極為生動;“直下”庞溜,既寫出山之高峻陡峭革半,又可以見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流码,勢不可擋之狀如在眼前又官。然而,詩人猶嫌未足漫试,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六敬,真是想落天外,驚人魂魄驾荣⊥夤梗“疑是”值得細味,詩人明明說得恍恍惚惚播掷,而讀者也明知不是审编,但是又都覺得只有這樣寫,才更為生動叮趴、逼真,其奧妙就在于詩人前面的描寫中已經(jīng)孕育了這一形象权烧。巍巍香爐峰藏在云煙霧靄之中眯亦,遙望瀑布就如從云端飛流直下,臨空而落般码,這就自然地聯(lián)想到像是一條銀河從天而降妻率。可見板祝,“疑是銀河落九天”這一比喻宫静,雖是奇特,但在詩中并不是憑空而來券时,而是在形象的刻畫中自然地生發(fā)出來的孤里。它夸張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橘洞,從而振起全篇捌袜,使得整個形象變得更為豐富多彩,雄奇瑰麗炸枣,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虏等,又給人以想象的余地弄唧,顯示出李白那種“萬里一瀉,末勢猶壯”的藝術風格霍衫。
宋人魏慶之說:“七言詩第五字要響候引。……所謂響者敦跌,致力處也澄干。”(《詩人玉屑》)這個看法在這首詩里似乎特別有說服力峰髓。比如一個“生”字傻寂,不僅把香爐峰寫“活”了,也隱隱地把山間的煙云冉冉上升携兵、裊裊浮游的景象表現(xiàn)出來了疾掰。“掛”字前面已經(jīng)提到了徐紧,那個“落”字也很精彩静檬,它活畫出高空突兀、巨流傾瀉的磅礴氣勢并级。很難設想換掉這三個字拂檩,這首詩將會變成什么樣子。
中唐詩人徐凝也寫了一首《廬山瀑布》嘲碧。詩云:“虛空落泉千仞直稻励,雷奔入江不暫息。千古長如白練飛愈涩,一條界破青山色望抽。”場景雖也不小履婉,但還是給人局促之感煤篙,原因大概是它轉來轉去都是瀑布,瀑布毁腿,顯得很實辑奈,很板,雖是小詩已烤,卻頗有點大賦的氣味鸠窗。比起李白那種入乎其內,出乎其外胯究,有形有神塌鸯,奔放空靈,相去實在甚遠唐片。蘇軾說:“帝遣銀河一派垂丙猬,古來唯有謫仙詞涨颜。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茧球⊥ス澹”(《戲徐凝瀑布詩》)話雖不無過激之處,然其基本傾向還是正確的抢埋,表現(xiàn)了蘇軾不僅是一位著名的詩人弹灭,也是一位頗有見地的鑒賞家。
五言古詩因篇幅無限制揪垄,所以詩人任意揮灑穷吮,寫“海風”,寫“江月”饥努,寫“穹石”捡鱼,寫得大起大落,大開大闔酷愧,轉折如意驾诈,揮灑自如,一氣呵成溶浴。七言絕句因篇幅較小乍迄,詩人用夸張的比喻把景物升騰到更高的境界,達到寫瀑布的極致士败,極為夸張闯两,但又清新自然,淺顯生動谅将,同時具有動蕩開闊的氣勢漾狼,飛動流走的章法,跳躍騰挪戏自,縱橫捭闔邦投,亦有歌行的氣勢和特點伤锚。
兩首詩都是李白之作擅笔,同是寫廬山瀑布之景,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在廬山秀麗的山水之中屯援,更顯詩人標名之靈氣猛们。其想象豐富,奇思縱橫狞洋,氣勢恢宏弯淘,感情奔放,似江河奔騰吉懊,又自然清新庐橙,似云卷風清假勿,其詩歌的審美特征是自然美、率真美和無拘無束的自由美态鳖。這兩首詩歌都具有這樣的審美特征转培。
李白 : 李白(701年-762年)邦泄,字太白删窒,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顺囊,被后人譽為“詩仙”肌索。祖籍隴西成紀,出生于西域碎葉城包蓝,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驶社。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