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韓愈的《山石》
山石犖確行徑微澡屡,黃昏到寺蝙蝠飛。
升堂坐階新雨足咐旧,芭蕉葉大梔子肥驶鹉。
僧言古壁佛畫好,以火來照所見稀铣墨。
鋪床拂席置羹飯室埋,疏糲亦足飽我饑。
夜深靜臥百蟲絕伊约,清月出嶺光入扉姚淆。
天明獨(dú)去無道路,出入高下窮煙霏屡律。
山紅澗碧紛爛漫腌逢,時見松櫪皆十圍。
當(dāng)流赤足踏澗石超埋,水聲激激風(fēng)吹衣搏讶。
人生如此自可樂,豈必局束為人鞿霍殴?(鞿一作:靰)
嗟哉吾黨二三子媒惕,安得至老不更歸。
山石崢嶸險峭来庭,山路狹窄像羊腸妒蔚,蝙蝠穿飛的黃昏,來到這座廟堂。
登上廟堂坐臺階面睛,剛下透雨一場絮蒿,經(jīng)雨芭蕉枝粗葉大尊搬,山梔更肥壯叁鉴。
僧人告訴我說,古壁佛畫真堂皇佛寿,用火把照看幌墓,迷迷糊糊看不清爽。
為我鋪好床席冀泻,又準(zhǔn)備米飯菜湯常侣,飯菜雖粗糙,卻夠填飽我的饑腸弹渔。
夜深清靜好睡覺胳施,百蟲停止吵嚷,明月爬上了山頭肢专,清輝瀉入門窗舞肆。
天明我獨(dú)自離去,無法辨清路向博杖,出入霧靄之中椿胯,我上下摸索踉蹌。
山花鮮紅澗水碧綠剃根,光澤又艷繁哩盲,時見松櫟粗大十圍,郁郁又蒼蒼狈醉。
遇到澗流當(dāng)?shù)懒停庵_板踏石淌,水聲激激風(fēng)飄飄苗傅,掀起我的衣裳娱两。
人生在世能如此,也應(yīng)自得其樂金吗,何必受到約束十兢,宛若被套上馬韁?
唉呀摇庙,我那幾個情投意合的伙伴旱物,怎么能到年老,還不再返回故鄉(xiāng)卫袒?
山石:這是取詩的首句開頭三字為 題宵呛,乃舊詩標(biāo)題的常見用法,它與詩的內(nèi)容無關(guān)夕凝。
犖確(luòquè):指山石險峻不平的樣子宝穗。
行徑:行下次的路徑户秤。微:狹窄。
蝙蝠:哺 乳動物逮矛,夜間在空中飛翔鸡号,捕食蚊、蛾等须鼎。這是寫山寺黃昏的景象并點(diǎn)明到寺的時間鲸伴。
升堂:進(jìn)入寺中廳堂。階:廳堂前的臺階晋控。
新雨:剛下過的雨汞窗。
梔子:常綠灌水,夏季開白花赡译,香氣濃郁仲吏。這兩句說,進(jìn)入廳堂后坐在臺階上蝌焚,這剛下過的一場雨水該有多么充足裹唆;那吸飽了雨水的芭蕉葉子更加碩大,而挺立枝頭 的梔子花苞也顯得特別肥壯综看。詩人熱情地贊美了這山野生機(jī)勃勃的動人景象品腹。
佛畫:畫的佛畫像。
虾毂:依稀舞吭,模糊,看不清楚析珊。一作“稀少”解羡鸥。所見 稀:即少見的好畫忠寻。這兩句說惧浴,和尚告訴我說,古壁上面的佛像很好奕剃,并拿來燈火觀看衷旅,尚能依稀可見。
置:供纵朋。羹(gēng):菜湯柿顶。這里是泛指菜 蔬。
疏糲(lì):糙米飯操软。這里是指簡單的飯食嘁锯。飽我饑:給我充饑。
百蟲絕:一切蟲鳴聲都沒有了。
清月:清朗的月光家乘。出嶺:指清 月從山嶺那邊升上來蝗羊。夜深月出,說明這是下弦月仁锯。
扉(fei):門耀找。光入扉:指月光穿過門戶,照時室內(nèi)扑馁。
無道路:指因晨霧迷茫涯呻,不辨道路凉驻,隨意 步行的意思腻要。
出入高下:指進(jìn)進(jìn)出出于高高低低的山谷徑路意思。霏:氛霧涝登。
窮煙霏:空盡云霧雄家,即走遍了云遮霧繞的山徑。
山紅澗:即山花紅 艷胀滚、澗水清碧趟济。紛:繁盛。
爛漫:光彩四射的樣子咽笼。
櫪(lì):同“櫟”顷编,落葉喬木。
十圍:形容樹干非常粗大剑刑。兩手合抱一周稱一圍媳纬。
當(dāng) 流:對著流水。
赤足踏澗石:是說對著流水就打起赤腳施掏,踏著澗中石頭淌水而過钮惠。
人生如此:指上面所說的山中賞心樂事。
局束:拘束七芭,不自由的意思素挽。
靰(jī):馬的韁繩。這里作動詞用狸驳,即牢籠预明、控制的意思。
吾黨二三子:指和自己志趣相合的幾個朋友耙箍。
安得:怎能撰糠。
不更歸:不再回去了,表示對官場的厭棄。
《山石》的寫作時間歷代有不同說法。一般認(rèn)為寫于唐德宗貞元十七年(801年)七月韓愈離徐州去洛陽的途中讹挎。當(dāng)時作者所游的是洛陽北面的惠林寺记靡,同游者是李景興哟玷、侯喜茬底、尉遲汾坯沪。
寫作手法
詩以開頭“山石”二字為題筒严,卻并不是歌詠山石术吗,而是一篇敘寫游蹤的詩尉辑。這詩汲取了散文中有悠久傳統(tǒng)的游記文的寫法,按照行程的順序较屿,敘寫從“黃昏到寺”隧魄、“夜深靜臥”到“天明獨(dú)去”的所見、所聞和所感隘蝎,是一篇詩體的山水游記购啄。在韓愈以前,記游詩一般都是截取某一側(cè)面嘱么,選取某一重點(diǎn)狮含,因景抒情。汲取游記散文的特點(diǎn)曼振,詳記游蹤几迄,而又詩意盎然,《山石》是有獨(dú)創(chuàng)性的冰评。
按照時間順序依次記述游蹤映胁,很容易弄成流水賬。詩人手段高明甲雅,他象電影攝影師選好外景解孙,人物在前面活動,攝影機(jī)在后面推务荆、拉妆距、搖、跟函匕,一個畫面接著一個畫面娱据,在讀者眼前出現(xiàn)。每一畫面盅惜,都有人有景有情中剩,構(gòu)成獨(dú)特的意境。全詩主要記游山寺抒寂,一開頭结啼,只用“山石犖確行徑微”一句,概括了到寺之前的行程屈芜,而險峻的山石郊愧,狹窄的山路朴译,都隨著詩中主人公的攀登而移步換形。這一句沒有寫人属铁,但第二句“黃昏到寺蝙蝠飛”中的“到寺”二字眠寿,就補(bǔ)寫了人,那就是來游的詩人焦蘑。而且盯拱,說第一句沒寫人,那只是說沒有明寫例嘱;實(shí)際上狡逢,那山石的犖確和行徑的細(xì)微,都是主人公從那里經(jīng)過時看到的和感到的拼卵,正是通過這些主觀感受的反映奢浑,表現(xiàn)他在經(jīng)過了一段艱苦的翻山越嶺,黃昏之時间学,才到了山寺殷费∮±螅“黃昏”低葫,是很難變成可見可感的清晰畫面的。他巧妙地選取了一個“蝙蝠飛”的鏡頭仍律,讓那只有在黃昏之時才會出現(xiàn)的蝙蝠在寺院里盤旋嘿悬,就立刻把詩中主人公和山寺,統(tǒng)統(tǒng)籠罩于幽暗的暮色之中水泉∩普牵“黃昏到寺”,當(dāng)然先得找寺僧安排食宿草则,所以就出現(xiàn)了主人公“升堂”的鏡頭钢拧。主人公是來游覽的,游興很濃炕横,“升堂”之后源内,立刻退出來坐在堂前的臺階上,欣賞那院子里的花木份殿,“芭蕉葉大梔子肥”的畫面膜钓,也就跟著展開。因?yàn)橄逻^一場透雨卿嘲,芭蕉的葉顯得更大更綠颂斜,梔子花開得更盛更香更豐美∈霸妫“大”和“肥”沃疮,這是很尋常的字眼盒让,但用在芭蕉葉和梔子花上,特別是用在“新雨足”的芭蕉葉和梔子花上司蔬,就突出了客觀景物的特征糯彬,增強(qiáng)了形象的鮮明性,使人情不自禁地要贊美它們葱她。
時間在流逝撩扒,梔子花、芭蕉葉終于隱沒于夜幕之中吨些。于是熱情的僧人便湊過來助興搓谆,夸耀寺里的“古壁佛畫好”,并拿來火把豪墅,領(lǐng)客人去觀看泉手。這當(dāng)兒,菜飯已經(jīng)擺上了偶器,床也鋪好了斩萌,連席子都拂拭干凈了。寺僧的殷勤屏轰,賓主感情的融洽颊郎,也都得到了形象的體現(xiàn)■纾“疏糲亦足飽我饑”一句姆吭,圖畫性當(dāng)然不夠鮮明,但這是必不可少的唁盏。它既與結(jié)尾的“人生如此自可樂内狸,豈必局束為人?”相照應(yīng),又說明主人公游山厘擂,已經(jīng)費(fèi)了很多時間昆淡,走了不少路,因而餓得很刽严。
寫夜宿只用了兩句昂灵。“夜深靜臥百蟲絕”港庄,表現(xiàn)了山寺之夜的清幽倔既。“夜深”而百蟲之聲始“絕”鹏氧,那么在“夜深”之前渤涌,百蟲自然在各獻(xiàn)特技,合奏夜鳴曲把还,主人公也在欣賞夜鳴曲实蓬。正象“鳥鳴山更幽”一樣茸俭,山寺之夜,百蟲合奏夜鳴曲安皱,就比萬籟俱寂還顯得幽靜调鬓,而靜臥細(xì)聽百蟲合奏的主人公,也自然萬慮俱消酌伊,心境也空前清靜腾窝。夜深了,百蟲絕響了居砖,接踵而來的則是“清月出嶺光入扉”虹脯,主人公又興致勃勃地隔窗賞月了。他剛才靜臥細(xì)聽百蟲鳴叫的神態(tài)奏候,也在“清月出嶺光入扉”的一剎那顯現(xiàn)于讀者眼前循集。
作者所游的是洛陽北面的惠林寺,同游者是李景興蔗草、侯喜咒彤、尉遲汾,時間是公元801年(唐德宗貞元十七年)農(nóng)歷七月二十二日咒精。農(nóng)諺有云:“二十一镶柱、二、三狠轻,月出雞叫喚奸例。”可見詩中所說的“光入扉”的“清月”向楼,乃是下弦月,她爬出山嶺谐区,照進(jìn)窗扉湖蜕,已經(jīng)鳴叫頭遍了。主人公再欣賞一陣宋列,就該天亮了昭抒。寫夜宿只兩句,卻不僅展現(xiàn)出幾個有聲有色的畫面炼杖,表現(xiàn)了主人公徹夜未睡灭返,陶醉于山中夜景的情懷,而且水到渠成坤邪,為下面寫離寺早行作好了過渡熙含。“天明”以下六句艇纺,寫離寺早行怎静,跟著時間的推移和主人公的邁步向前邮弹,畫面上的光、色蚓聘、景物在不斷變換腌乡,引人入勝∫鼓担“天明獨(dú)去無道路”与纽,“無道路”指天剛破曉,霧氣很濃塘装,看不清道路渣锦,所以接下去,就是“出入高下窮煙霏”的鏡頭氢哮。主人公“天明”出發(fā)袋毙,眼前是一片“煙霏”的世界,不管是山的高處還是低處冗尤,全都浮動著蒙蒙霧氣听盖。在濃霧中摸索前進(jìn),出于高處裂七,入于低處皆看,出于低處,又入于高處背零,時高時低腰吟,時低時高。此情此境徙瓶,正是饒有詩味毛雇,富于畫意的。煙霏既盡侦镇,朝陽熠耀灵疮,畫面頓時增加亮度,“山紅澗碧紛爛漫”的奇景就闖入主人公的眼簾壳繁。而“時見松櫪皆十圍”震捣,既為那“山紅澗碧紛爛漫”的畫面添景增色,又表明主人公在繼續(xù)前行闹炉。他穿行于松櫟樹叢之中蒿赢,清風(fēng)拂衣,泉聲淙淙渣触,清淺的澗水十分可愛羡棵。于是他赤著一雙腳,涉過山澗昵观,讓清涼的澗水從足背上流淌晾腔,整個身心都陶醉在大自然的美妙境界中了舌稀。
詩寫到下山為止,游蹤所及灼擂,逐次以畫面展現(xiàn)壁查,像旅游紀(jì)錄影片,隨著游人的前進(jìn)剔应,一個個有聲有色有人有景的鏡頭不斷轉(zhuǎn)換睡腿。結(jié)尾四句,總結(jié)全詩峻贮,所以姑且叫做“主題歌”席怪。“人生如此”纤控,概括了此次出游山寺的全部經(jīng)歷挂捻,然后用“自可樂”加以肯定。后面的三句詩船万,以“為人靰”的幕僚生活作反襯刻撒,表現(xiàn)了對山中自然美、人情美的無限向往耿导,從而強(qiáng)化了全詩的藝術(shù)魅力声怔。
這首詩為傳統(tǒng)的紀(jì)游詩開拓了新領(lǐng)域,它汲取了山水游記的特點(diǎn)舱呻,按照行程的順序逐層敘寫游蹤醋火。然而卻不象記流水賬那樣呆板乏味,其表現(xiàn)手法是巧妙的箱吕。此詩雖說是逐層敘寫芥驳,仍經(jīng)過嚴(yán)格的選擇和經(jīng)心的提煉。如從“黃昏到寺”到就寢之前殖氏,實(shí)際上的所經(jīng)所見所聞所感當(dāng)然很多晚树,但攝入鏡頭的,卻只有“蝙蝠飛”雅采、“芭蕉葉大梔子肥”、寺僧陪看壁畫和“鋪床拂席置羹飯”等殷勤款待的情景慨亲,因?yàn)檫@體現(xiàn)了山中的自然美和人情美婚瓜,跟“為人?”的幕僚生活相對照,使詩人萌發(fā)了歸耕或歸隱的念頭刑棵,是結(jié)尾“主題歌”所以形成的重要根據(jù)巴刻。關(guān)于夜宿和早行,所攝者也只是最能體現(xiàn)山野的自然美和自由生活的那些鏡頭蛉签,同樣是結(jié)尾的主題歌所以形成的重要根據(jù)胡陪。
再說沥寥,按行程順序敘寫,也就是按時間順序敘寫柠座,時間不同邑雅,天氣的陰晴和光線的強(qiáng)弱也不同。這篇詩的突出特點(diǎn)妈经,就在于詩人善于捕捉不同景物在特定時間淮野、特定天氣里所呈現(xiàn)的不同光感、不同濕度和不同色調(diào)吹泡。如用“新雨足”表明大地的一切剛經(jīng)過雨水的滋潤和洗滌骤星;這才寫主人公于蒼茫暮色中贊賞“芭蕉葉大梔子肥”,而那芭蕉葉和梔子花也就帶著它們在雨后日暮之時所特有的光感爆哑、濕度和色調(diào)洞难,呈現(xiàn)于讀者眼前。寫月而冠以“清”字揭朝,表明那是“新雨”之后的月兒队贱。寫朝景,新奇而多變萝勤。因?yàn)樗皇菍懸话愕某奥锻玻菍懮街杏旰蟮某啊K纫浴疤烀鳘?dú)去無道路”一句敌卓,總括了山中雨霽慎式,地面潮濕,黎明之時趟径,濃霧彌漫的特點(diǎn)瘪吏,然后用“出入高下窮煙霏”一句,畫出了霧中早行圖蜗巧≌泼撸“煙霏”既“窮”,陽光普照幕屹,就看見澗水經(jīng)雨而更深更碧蓝丙,山花經(jīng)雨而更紅更亮。于是用“山紅澗碧”加以概括望拖。山紅而澗碧渺尘,紅碧相輝映,色彩已很明麗说敏。但由于詩人敏銳地把握了雨后天晴鸥跟,秋陽照耀下的山花、澗水所特有的光感、濕度和色調(diào)医咨,因而感到光用“紅”枫匾、“碧”還很不夠,又用“紛爛漫”加以渲染拟淮,才把那“山紅澗碧”的美景表現(xiàn)得鮮艷奪目干茉。
評價
這篇詩,極受后人重視惩歉,影響深遠(yuǎn)等脂。蘇軾與友人游南溪,解衣濯足撑蚌,朗誦《山石》上遥,慨然知其所以樂,因而依照原韻争涌,作詩抒懷粉楚。他還寫過一首七絕:“犖確何人似退之,意行無路欲從誰亮垫?宿云解駁晨光漏模软,獨(dú)見山紅澗碧詩∫剩”詩意燃异、詞語,都從《山石》化出继蜡。金代元好問論詩絕句云:“有情芍藥含春淚回俐,無力薔薇臥晚枝。拈出退之《山石》句稀并,始知渠是女郎詩仅颇。”他的《中州集》壬集第九(擬栩先生王中立傳)說:“予嘗從先生學(xué)碘举,問作詩究竟當(dāng)如何忘瓦?先生舉秦少游《春雨》詩為證,并云:此詩非不工引颈,若以退之芭蕉葉大梔子肥之句校之耕皮,則《春雨》為婦人語矣◎。”可見此詩氣勢遒勁明场,風(fēng)格壯美,一直為后人所稱道李丰。
韓愈 :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xué)家嗜憔、哲學(xué)家秃励、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吉捶,漢族夺鲜。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呐舔。晚年任吏部侍郎币励,又稱韓吏部。謚號“文”珊拼,又稱韓文公食呻。他與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