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李白的《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我本楚狂人吟吝,鳳歌笑孔丘菱父。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岳尋仙不辭遠(yuǎn)滞伟,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炕贵,屏風(fēng)九疊云錦張梆奈,
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闕前開二峰長称开,銀河倒掛三石梁亩钟,
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鳖轰。
翠影紅霞映朝日清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蕴侣,大江茫茫去不還焰轻。
黃云萬里動風(fēng)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昆雀。
好為廬山謠辱志,興因廬山發(fā)。
閑窺石鏡清我心狞膘,謝公行處蒼苔沒揩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挽封。
遙見仙人彩云里已球,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辅愿,愿接盧敖游太清智亮。
我本是像那個(gè)接輿楚狂人,高聲唱著鳳歌去嘲笑孔丘点待。
手里拿一根鑲綠玉的棍杖鸽素,大清早辭別著名的黃鶴樓。
攀登五岳尋仙道不畏路遠(yuǎn)亦鳞,這一生就喜歡踏上名山游馍忽。
秀美的廬山挺拔在南斗旁,九疊云屏像錦繡云霞鋪張燕差,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遭笋。
金闕巖前雙峰矗立入云端,三石梁瀑布有如銀河倒掛徒探,飛瀉而下瓦呼。
香爐峰瀑布與它遙遙相望,重崖疊嶂聳云霄莽莽蒼蒼测暗。
翠云紅霞與朝陽相互輝映央串,鳥兒也飛不過吳天廣又長磨澡。
登高遠(yuǎn)望天地間壯觀景象,大江悠悠東流去永不回還质和。
天上萬里黃云變動著風(fēng)色稳摄,江流波濤九道如雪山奔淌。
我喜歡為雄偉的廬山歌唱饲宿,這興致因廬山風(fēng)光而滋長厦酬。
閑時(shí)觀看石鏡使心神清凈,謝靈運(yùn)足跡早被青苔掩藏瘫想。
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塵世情仗阅,修煉三丹和積學(xué)道已初成。
遠(yuǎn)遠(yuǎn)望見仙人正在彩云里国夜,手里捧著芙蓉花朝拜玉京减噪。
早已約好神仙在九天會面,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清车吹。
謠:不合樂的歌旋廷,一種詩體。盧侍御虛舟:盧虛舟礼搁,字幼真饶碘,范陽(今北京大興縣)人,唐肅宗時(shí)曾任殿中侍御史馒吴,相傳“操持有清廉之譽(yù)”(見清王琦注引李華《三賢論》)扎运,曾與李白同游廬山。
楚狂人:春秋時(shí)楚人陸通饮戳,字接輿豪治,因不滿楚昭王的政治,佯狂不仕扯罐,時(shí)人謂之“楚狂”负拟。
鳳歌笑孔丘:孔子適楚,陸通游其門而歌:“鳳兮鳳兮歹河,何德之衰……”勸孔不要做官掩浙,以免惹禍。這里秸歧,李白以陸通自比厨姚,表現(xiàn)對政治的不滿,而要像楚狂那樣游覽名山過隱居的生活键菱。
綠玉杖:鑲有綠玉的杖谬墙,傳為仙人所用。
五岳: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拭抬,南岳衡山部默,北岳恒山,中岳嵩山造虎。此處泛指中國名山傅蹂。
南斗:星宿名,二十八宿中的斗宿累奈。古天文學(xué)家認(rèn)為潯陽屬南斗分野(古時(shí)以地上某些地區(qū)與天某些星宿相應(yīng)叫分野)贬派。這里指秀麗的廬山之高急但,突兀而出澎媒。
屏風(fēng)九疊:指廬山五老峰東的九疊屏,因山巒疊如屏而得名波桩。
影落:指廬山倒映在明澈的鄱陽湖中戒努。
青黛(dài):青黑色。
金闕(què):闕為皇宮門外的左右望樓镐躲,金闕指黃金的門樓储玫,這里借指廬山的石門——廬山西南有鐵船峰和天池山,二山對峙萤皂,形如石門撒穷。
銀河:指瀑布。三石梁:一說在五老峰西裆熙,一說在簡寂觀側(cè)端礼,一說在開先寺(秀峰寺)旁,一說在紫霄峰上入录。近有人考證蛤奥,五老峰西之說不謬。
香爐:南香爐峰僚稿。瀑布:黃巖瀑布凡桥。
回崖沓(tà)嶂:曲折的山崖,重疊的山峰蚀同。凌:高出缅刽。蒼蒼:青色的天空。
吳天:九江春秋時(shí)屬吳國蠢络。整句詩的意思:連鳥也難以飛越高峻的廬山和它遼闊的天空拷恨。
大江:長江。
黃云:昏暗的云色谢肾。
白波九道:九道河流腕侄。古書多說長江至九江附近分為九道。李白在此沿用舊說,并非實(shí)見九道河流冕杠。雪山:白色的浪花微姊。
石鏡:古代關(guān)于石鏡有多種說法,詩中的石鏡應(yīng)指廬山東面的“石鏡”——圓石分预,平滑如鏡兢交,可見人影。清我心:清滌心中的污濁笼痹。
謝公:謝靈運(yùn)配喳。
服:服食。還丹:道家煉丹凳干,將丹燒成水銀晴裹,積久又還成丹,故謂“還丹”救赐。
琴心三疊:道家修煉術(shù)語涧团,一種心神寧靜的境界。
玉京:道教稱元始天尊在天中心之上经磅,名玉京山泌绣。
先期:預(yù)先約好。汗漫:仙人名预厌,一云造物者阿迈。
九垓(gāi):九天之外。
盧敖:戰(zhàn)國時(shí)燕國人轧叽,周游至蒙谷山苗沧,見一古怪之士迎風(fēng)而舞。盧敖邀他同游犹芹,那人笑著說:“吾與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崎页,不可久留⊙。”遂縱身跳入云中飒焦。太清:太空。
這首詩作于公元760年(肅宗上元元年)屿笼,即詩人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回來的次年牺荠。李白遇赦后從江夏(今湖北武昌)往潯陽(今江西九江)游廬山時(shí)作了這首詩,那時(shí)李白已經(jīng)歷盡磨難驴一,始終不愿向折磨他的現(xiàn)實(shí)低頭休雌,求仙學(xué)道的心情更加迫切了。
此詩為寫景名篇肝断。詩人以大手筆描繪了廬山雄奇壯麗的風(fēng)光杈曲,可謂描寫廬山的千古絕唱驰凛。同時(shí),此詩也表現(xiàn)了詩人的豪邁氣概担扑,抒發(fā)了詩人寄情山水恰响、縱情遨游、狂放不羈的情懷涌献,表達(dá)了詩人想在名山勝景中得到寄托胚宦,在神仙境界中逍遙的愿望,流露了詩人因政治失意而避世求仙的憤世之情燕垃。
“我本楚狂人枢劝,鳳歌笑孔丘〔泛荆”起句即用典您旁,開宗明義表達(dá)胸襟:我本來就象楚狂接輿,高唱鳳歌嘲笑孔丘印叁。孔子曾去楚國被冒,游說楚王军掂。接輿在他車旁唱道:“鳳兮鳳兮轮蜕,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蝗锥,來者猶可追跃洛!已而!已而终议!今之從政者殆而汇竭!”(《論語?·微子》)嘲笑孔子迷于做官。李白以楚狂自比穴张,表示了對政治前途的失望细燎,暗示出要象楚狂那樣游諸名山去過隱居生活≡砀剩“鳳歌”一典玻驻,用語精警,內(nèi)容深刻偿枕,飽含身世之感璧瞬。接著詩人寫他離開武昌到廬山:“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渐夸。五岳尋仙不辭遠(yuǎn)嗤锉,一生好入名山游”。詩人以充滿神話傳說的色彩表述他的行程:拿著仙人所用的嵌有綠玉的手杖墓塌,于晨曦中離開黃鶴樓瘟忱。為什么到廬山來呢奥额?是因?yàn)椤昂萌朊接巍访诱!焙髢删湓娕担瓤烧f是李白一生游蹤的形象寫照,同時(shí)也透露出詩人尋仙訪道的隱逸之心盐数。
以上是第一段棒拂,可謂序曲。然后轉(zhuǎn)入第二段玫氢,詩人以濃墨重彩帚屉,正面描繪廬山和長江的雄奇風(fēng)光。先寫山景鳥瞰:“廬山秀出南斗旁漾峡,屏風(fēng)九疊云錦張攻旦,影落明湖青黛光∩荩”古人認(rèn)為天上星宿指配地上州域牢屋,廬山一帶正是南斗的分野。屏風(fēng)九疊槽袄,指廬山五老峰東北的九疊云屏烙无。三句意謂:廬山秀麗挺拔,高聳入云遍尺;樹木青翠截酷,山花爛熳,九疊云屏像錦繡云霞般展開乾戏;湖光山影迂苛,相互映照,烘托得分外明媚綺麗鼓择。以上是粗繪三幻,寫出廬山的雄奇瑰麗;下面呐能,則是細(xì)描:“金闕前開二峰長念搬,銀河倒掛三石梁。香爐瀑布遙相望催跪,回崖沓嶂凌蒼蒼锁蠕。”金闕懊蒸、三石梁荣倾、香爐、瀑布骑丸,都是廬山絕景舌仍。這四句是從仰視的角度來描寫:金闕巖前矗立著兩座高峰妒貌,三石梁瀑布有如銀河倒掛,飛瀉而下铸豁,和香爐峰瀑布遙遙相對灌曙,那里峻崖環(huán)繞,峰巒重疊节芥,上凌蒼天在刺。接著,筆姿忽又宕起头镊,總攝全景:“翠影紅霞映朝日蚣驼,鳥飛不到吳天長∠嗤В”旭日初升颖杏,滿天紅霞與蒼翠山色相輝映;山勢峻高坛芽,連鳥也飛不到留储;站在峰頂東望吳天,真是寥廓無際咙轩。詩人用筆錯(cuò)綜變化获讳,迂回別致,層層寫來臭墨,把山的瑰瑋和秀麗赔嚎,寫得淋漓盡致膘盖,引人入勝胧弛。
然后,詩人登高遠(yuǎn)眺侠畔,以如椽大筆结缚,彩繪長江雄偉氣勢:“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软棺。黃云萬里動風(fēng)色红竭,白波九道流雪山〈洌”九道茵宪,古謂長江流至潯陽分為九條支流。雪山瘦棋,形容白波洶涌稀火,堆疊如山。這幾句意謂:登臨廬山高峰赌朋,放眼縱觀凰狞,只見長江浩浩蕩蕩篇裁,直瀉東海,一去不返赡若;萬里黃云飄浮达布,天色瞬息變幻;茫茫九派逾冬,白波洶涌奔流黍聂,浪高如雪山。詩人豪情滿懷身腻,筆墨酣暢分冈,將長江景色寫得境界高遠(yuǎn),氣象萬千霸株。何等雄偉雕沉,何等壯美!大自然之美激發(fā)了大詩人的無限詩情:“好為廬山謠去件,興因廬山發(fā)坡椒。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尤溜【蟮穑”石鏡,傳說在廬山東面有一圓石懸?guī)r宫莱,明凈能照人形丈攒。謝公,南朝宋謝靈運(yùn)授霸,嘗入彭蠡湖口巡验,登廬山,有“攀崖照石鏡”詩句(《謝康樂集?·入彭蠡湖口?》)碘耳。李白經(jīng)過永王璘事件的挫折后显设,重登廬山,不禁感慨萬千辛辨。這四句意思是:愛作廬山歌謠捕捂,詩興因廬山而激發(fā)。從容自得地照照石鏡斗搞,心情為之清爽指攒,謝靈運(yùn)走過的地方,如今已為青苔所覆蓋僻焚。人生無常允悦,盛事難再。李白不禁油然產(chǎn)生尋仙訪道思想溅呢,希望超脫現(xiàn)實(shí)澡屡,以求解決內(nèi)心的矛盾猿挚。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驶鹉〖撸”還丹,道家所謂服后能“白日升天”的仙丹室埋。琴心三疊办绝,指道家修煉的功夫很深,達(dá)到心和神悅的境界姚淆。這兩句表明詩人想象著自己有一天能早服仙丹孕蝉,修煉升仙,以擺脫世俗之情腌逢,到那虛幻的神仙世界:“遙見仙人彩云里降淮,手把芙蓉朝玉京〔龋”玉京佳鳖,道教謂元始天尊居處。詩人仿佛遠(yuǎn)遠(yuǎn)望見神仙在彩云里媒惕,手拿著蓮花飛向玉京系吩。詩人多么向往這樣自由自在的世界:“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盧敖游太清妒蔚〈┌ぃ”《淮南子?·道應(yīng)訓(xùn)》載,盧敖游北海肴盏,遇見一怪仙科盛,想同他做朋友而同游,怪仙笑道:“吾與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叁鉴,吾不可以久駐土涝。”“遂入云中幌墓。”汗漫冀泻,意謂不可知常侣,這里比喻神。九垓弹渔,九天胳施。太清,最高的天空肢专。李白在這詩里反用其意舞肆,以怪仙自比焦辅,盧敖借指盧虛舟,邀盧共作神仙之游椿胯。兩句意謂:我李白已預(yù)先和不可知之神在九天之外約會筷登,并愿接待盧敖共游仙境。詩人浮想聯(lián)翩哩盲,仿佛隨仙人飄飄然凌空而去前方。全詩戛然而止,余韻悠然廉油。
此詩思想內(nèi)容比較復(fù)雜惠险,既有對儒家孔子的嘲弄,也有對道家的崇信抒线;一面希望擺脫世情班巩,追求神仙生活,一面又留戀現(xiàn)實(shí)嘶炭,熱愛人間風(fēng)物趣竣。詩的感情豪邁開朗,磅礴著一種震撼山岳的氣概旱物。想象豐富遥缕,境界開闊,給人以雄奇的美感享受宵呛。詩的韻律隨詩情變化而顯得跌宕多姿单匣。開頭一段抒懷述志,用尤侯韻宝穗,自由舒展户秤,音調(diào)平穩(wěn)徐緩。第二段描寫廬山風(fēng)景逮矛,轉(zhuǎn)唐陽韻鸡号,音韻較前提高,昂揚(yáng)而圓潤须鼎。寫長江壯景則又換刪山韻鲸伴,音響慷慨高亢。隨后晋控,調(diào)子陡然降低汞窗,變?yōu)槿肼曉聸]韻,表達(dá)歸隱求仙的閑情逸致赡译,聲音柔弱急促仲吏,和前面的高昂調(diào)子恰好構(gòu)成鮮明的對比,極富抑揚(yáng)頓挫之妙。最后一段表現(xiàn)美麗的神仙世界裹唆,轉(zhuǎn)換庚清韻誓斥,音調(diào)又升高,悠長而舒暢许帐,余音裊裊劳坑,令人神往。
李白 : 李白(701年-762年)蔑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惧浴,唐朝浪漫主義詩人存和,被后人譽(yù)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jì)衷旅,出生于西域碎葉城捐腿,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柿顶,有《李太白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