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jīng)典

養(yǎng)育華夏兒女

爭臣論

唐代 / 韓愈
古詩原文
[挑錯/完善]

或問諫議大夫陽城于愈渊鞋,可以為有道之士乎哉?學廣而聞多绰更,不求聞于人也。行古人之道锡宋,居于晉之鄙儡湾。晉之鄙人,熏其德而善良者幾千人执俩。大臣聞而薦之徐钠,天子以為諫議大夫。人皆以為華役首,陽子不色喜尝丐。居于位五年矣,視其德衡奥,如在野爹袁,彼豈以富貴移易其心哉?

愈應(yīng)之曰:是《易》所謂恒其德貞矮固,而夫子兇者也失息。惡得為有道之士乎哉?在《易·蠱》之“上九”云:“不事王侯,高尚其事№锞ぃ”《蹇》之“六二”則曰:“王臣蹇蹇邻梆,匪躬之故「蛴”夫亦以所居之時不一确虱,而所蹈之德不同也。若《蠱》之“上九”替裆,居無用之地校辩,而致匪躬之節(jié);以《蹇》之“六二”辆童,在王臣之位宜咒,而高不事之心,則冒進之患生把鉴,曠官之刺興故黑。志不可則,而尤不終無也庭砍。今陽子在位场晶,不為不久矣;聞天下之得失怠缸,不為不熟矣诗轻;天子待之,不為不加矣揭北。而未嘗一言及于政扳炬。視政之得失,若越人視秦人之肥瘠搔体,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恨樟。問其官,則曰諫議也疚俱;問其祿劝术,則曰下大夫之秩秩也;問其政呆奕,則曰我不知也夯尽。有道之士,固如是乎哉?且吾聞之:有官守者登馒,不得其職則去;有言責者咆槽,不得其言則去陈轿。今陽子以為得其言乎哉?得其言而不言,與不得其言而不去,無一可者也麦射。陽子將為祿仕乎?古之人有云:“仕不為貧蛾娶,而有時乎為貧∏鼻铮”謂祿仕者也蛔琅。宜乎辭尊而居卑,辭富而居貧峻呛,若抱關(guān)擊柝者可也罗售。蓋孔子嘗為委吏矣,嘗為乘田矣钩述,亦不敢曠其職寨躁,必曰“會計當而已矣”,必曰“牛羊遂而已矣”牙勘。若陽子之秩祿职恳,不為卑且貧,章章明矣方面,而如此放钦,其可乎哉?

或曰:否,非若此也恭金。夫陽子惡訕上者操禀,惡為人臣招其君之過而以為名者。故雖諫且議蔚叨,使人不得而知焉床蜘。《書》曰:“爾有嘉謨嘉猷蔑水,則人告爾后于內(nèi)邢锯,爾乃順之于外,曰:斯謨斯猷搀别,惟我后之德”若陽子之用心丹擎,亦若此者。愈應(yīng)之曰:若陽子之用心如此,滋所謂惑者矣哑了。入則諫其君积糯,出不使人知者,大臣宰相者之事护戳,非陽子之所宜行也。夫陽子垂睬,本以布衣隱于蓬蒿之下媳荒,主上嘉其行誼抗悍,擢在此位,官以諫為名钳枕,誠宜有以奉其職缴渊,使四方后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鯁之臣鱼炒,天子有不僭賞衔沼、從諫如流之美。庶巖穴之士昔瞧,聞而慕之指蚁,束帶結(jié)發(fā),愿進于闕下硬爆,而伸其辭說欣舵,致吾君于堯舜,熙鴻號于無窮也缀磕。若《書》所謂缘圈,則大臣宰相之事,非陽子之所宜行也袜蚕。且陽子之心糟把,將使君人者惡聞其過乎?是啟之也。

或曰:陽子之不求聞而人聞之牲剃,不求用而君用之遣疯。不得已而起。守其道而不變凿傅,何子過之深也?愈曰:自古圣人賢士缠犀,皆非有求于聞用也。閔其時之不平聪舒,人之不義辨液,得其道。不敢獨善其身箱残,而必以兼濟天下也滔迈。孜孜矻矻,死而后已被辑。故禹過家門不入燎悍,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盼理。彼二圣一賢者谈山,豈不知自安佚之為樂哉誠畏天命而悲人窮也。夫天授人以賢圣才能宏怔,豈使自有余而已奏路,誠欲以補其不足者也抗蠢。耳目之于身也,耳司聞而目司見思劳,聽其是非,視其險易妨猩,然后身得安焉潜叛。圣賢者,時人之耳目也壶硅;時人者威兜,圣賢之身也。且陽子之不賢庐椒,則將役于賢以奉其上矣椒舵;若果賢,則固畏天命而閔人窮也约谈。惡得以自暇逸乎哉?

或曰:吾聞君子不欲加諸人笔宿,而惡訐以為直者。若吾子之論棱诱,直則直矣泼橘,無乃傷于德而費于辭乎?好盡言以招人過,國武子之所以見殺于齊也迈勋,吾子其亦聞乎?愈曰:君子居其位炬灭,則思死其官。未得位靡菇,則思修其辭以明其道重归。我將以明道也,非以為直而加入也厦凤。且國武子不能得善人鼻吮,而好盡言于亂國,是以見殺泳唠”吠《傳》曰:“惟善人能受盡言”啃龋”謂其聞而能改之也拓哺。子告我曰:“陽子可以為有之士也〔蹦福”今雖不能及已士鸥,陽子將不得為善人乎哉?

譯文翻譯
[請記住我們 國學夢 www.shunbangexp.com]

有人在我這里問諫議大夫陽城:“他可以算是有道之士嗎?他學問淵博見識廣博谆级,不用求教于人烤礁。按古人的道理行事讼积,居住在晉地的偏遠之處。晉地的百姓受到他德行的熏陶因此有幾千人善良脚仔。有大臣聽說了便舉薦他勤众,天子任命他為諫議大夫。人們都認為很光彩鲤脏,陽子并沒有喜色们颜。待在這個位置上五年了,看他的德行如同還是在野一樣猎醇。他豈是因富貴而偏移心志的人翱弧!”

韓愈我回答他道:“這就是《易經(jīng)》的柔順的恒卦所說的長久不變它的德操對男人是壞事啊硫嘶。怎么能算得上是有道之士哦阻问?在《易經(jīng)·蠱》的上九卦中說:‘不侍奉王侯,使自己的情操高尚’沦疾〕平《蹇》的六二卦就說:‘國家的臣子處境艱險,不是因為自己的原因曹鸠,是為了國家和君主啊煌茬。’這也是因為在不同的時段境況彻桃,而所遵循的道德標準不同坛善。象《蠱》的上九卦,處在無所作為的境地邻眷,卻要致力于并非自己力所能及的高尚事業(yè)眠屎;象《蹇》的六二卦,處在國家臣子的位子肆饶,卻將不理國事作為高尚的心志改衩,那么冒進的禍患就會產(chǎn)生,對為官不作為的現(xiàn)象的諷刺就會很多驯镊。這樣的樣板可不能作為標準葫督,而且其過錯的遺害終久難以消除的。如今陽先生在職不算不久了板惑,了解天下的得失不可能不熟悉了橄镜,天子待他不可謂不是厚愛有加了,而他卻未曾有一句涉及朝政的話冯乘,看待朝政的得失洽胶,就好像越國的人看待秦國人的胖瘦,輕飄飄在他的心里沒有一點喜憂的感受裆馒。問他的官職姊氓,就說是諫議大夫丐怯;問他的俸祿,就說:‘下大夫級別的薪俸’翔横;問他的職責读跷,就說:‘我不知道啊’。有道之士禾唁,原本是這樣的嗎舔亭?而且我還聽說:有官職的人,不稱其職就離開蟀俊;有進言責任的人,進言而無作用就離開订雾。今天的陽先生認為他自己進言了嗎肢预?該進言而不言語,與不用他的進言而不離開洼哎,沒有一樣是值得肯定的烫映。陽先生是為了俸祿而出仕吧?古人有話說:‘為官不是因為貧窮噩峦,而有的時候又是因為貧窮’锭沟,說的就是為了俸祿的官員。這種官員應(yīng)當辭去尊貴的官職而呆在卑下的地位识补,離開富有處身貧窮族淮,象那些守關(guān)打更的人一樣就行了∑就浚孔子曾經(jīng)做糧倉主管祝辣,曾經(jīng)做六畜主管,都不敢耽誤他的職守切油,必定說:‘統(tǒng)計停當了才算完啊’蝙斜,必定說:‘牛羊生長好了才行啊’。象陽先生的俸祿澎胡,不是卑下和貧窮孕荠,這是非常明顯的,卻如此作為攻谁,他這樣可以嗎稚伍?”

有的人說:“不,不是這樣的巢株。陽先生不諷諫皇帝的原因槐瑞,是作為臣子不做揭示他的君主的過錯來得到名望的行為,所以雖然有諫有議論阁苞,讓人不得而知啊困檩§舸欤《書經(jīng)》說:‘你有好謀劃好的策略,就進到里面告訴你的君主悼沿,你在外面夸獎君主等舔,說:‘這么好的謀劃這么好的策略,只有我的君主的德行才想得出來糟趾』胖玻’陽先生的用心,也和這是一樣的义郑〉粒”

韓愈我回應(yīng)道:“如果陽先生的用心是這樣,更讓我迷惑的了非驮。進去諷諫君主交汤,出來不讓人知道的臣子,是大臣宰相的事情劫笙,不是陽先生適合做的事芙扎。陽先生本來以百姓的身份隱居在蒿草棚之下,皇上獎賞他的行為適宜填大,提拔他到這個職位戒洼。官職以諫作為名稱,完全應(yīng)該有行動來盡他的職守允华,讓全國各地和后代知道朝廷有如鯁在喉不吐不快的直言的臣子圈浇,天子有不誤賞、順遂地聽從諷諫的美德靴寂。那些山林隱居的人士汉额,聽了便羨慕他,綁好衣帶扎起頭發(fā)打扮整齊榨汤,愿意來到朝廷申述他們的見解蠕搜,致使我們的皇帝成為堯舜一樣的賢帝,英明名聲流芳萬古收壕。如同《書經(jīng)》所說的妓灌,那么大臣宰相的事,不是陽先生所適合去做的蜜宪。而陽先生的用心是要讓君主討厭聽到自己的過錯吧虫埂?是促使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啊∑匝椋”

有的人說:“陽先生的不求聞名而人們宣揚他掉伏,不求被任用而君主任用他,是不得已而起來的。他堅守他的原則不變斧散,為什么您責備他這么嚴厲呢供常?”

韓愈我說:“自古圣人賢士都沒有有求于聞名、被任用鸡捐。為當時的不平而憂患栈暇、為民眾不得治理而憂患,按照他們的原則箍镜,是不敢獨善其身源祈,而一定要普救天下啊色迂;勤勞不懈香缺,到死才算結(jié)束。所以禹過家門不入歇僧,孔子來不及把座席坐暖又繼續(xù)趕路游說列國赫悄,而墨子家煙囪都熏不黑長年累月奔波在外。這兩為圣人一位賢士馏慨,豈會不知道自己的安逸是享樂嗎?實在是敬畏上天寄托的責任同情百姓的困苦啊姑隅。上天授予某人賢能的才能写隶,難道是使他自己優(yōu)于旁人就完了嗎?其實是要用他們補救這個世上的不足之處啊讲仰。耳目在身上的作用慕趴,耳朵是用來聽而眼睛是用來看,聽清楚那些是非鄙陡,看清楚那些險和易冕房,然后身體才得安寧啊。圣賢的人趁矾,就是那個時代的人們的耳目鞍也帷;那個時代的人們毫捣,就是圣賢的身體啊详拙。而陽先生如果不賢能,就要受賢能的人役使來效力他的上級啊蔓同。如果他真的賢能饶辙,就本該敬畏天命而為人們的困苦憂愁,怎能好整以暇地自得安逸呢斑粱?”

有的人說:“我聽說君子不喜歡強加于人弃揽,而且不揭發(fā)別人的陰私指責別人的過失來表現(xiàn)自己的直率。象先生這樣的言論,直率是夠直率的矿微,不是損傷自己的德行而且浪費唇舌嗎痕慢?喜歡和盤托出揭示別人的過錯,國武子之所以在齊國被殺冷冗,先生也聽說了吧守屉?”

韓愈我說:“君子處在他的職位上,就想的是為他的職責而死蒿辙;沒有得到職位拇泛,就要想著說好他的言論來闡明他的道理。我是要闡明道理思灌,不是來表現(xiàn)自己的直率而強加于人俺叭。而且國武子不能親近獲得善人的理解,只是喜歡在內(nèi)亂的國家說出所有的言論泰偿,所以被殺熄守。古書上說:‘只有善良的人能夠接受所有的言論『孽耍’是說他們聽了能夠改正缺點裕照。您告訴我說:‘陽先生可以算得上是有道之士〉魉’現(xiàn)在雖然不能達到自己所認為的高度晋南,陽先生難道不是一個善人嗎?”

譯文二

有人問我:諫議大夫陽城羔砾,可以算做有道德的士人嗎?他學識淵博负间,廣見多聞,又不希望人們知道他的名聲姜凄。他履行古人的道德準則政溃,住在晉地的邊境。晉地邊境的人受到他的道德熏陶而修行善良的有幾千人之眾态秧。大臣聽說后就推薦他董虱,皇帝任用他為諫議大夫。人們都認為這是很榮耀的申鱼,而陽先生卻沒有欣喜的表情空扎。他擔任這個職務(wù)已經(jīng)五年了,看他的品德好像與隱居在野時一樣润讥,他哪里會因富貴而改變自己的心志呢?

我回答說:這就是《易經(jīng)》里所說的转锈,長期保持著一種德操而不能因事制宜,這對士大夫來說是有危害的楚殿。哪里算得上有道德的人呢?《易經(jīng)·蠱卦》的“上九”中說:“不愿侍奉王侯撮慨,只求自己的節(jié)操高尚竿痰。”《易經(jīng)·蹇卦》的“六二”爻辭中又這么說:“做臣子的不避艱難去直言進諫盡忠于君主砌溺,是由于他不顧自身的緣故影涉。”那不就是因為所處的時間場合不一樣规伐,所實踐的準則也不同嗎?就像《蠱卦》的“上九”爻說的那樣蟹倾,處于沒被任用的地位,卻去表示奮不顧身的節(jié)操猖闪;再如《蹇卦》的“六二”爻說的鲜棠,處在君王之臣的職位,卻把不侍奉王侯的節(jié)操當作高尚培慌,那么冒求仕進的禍患便會產(chǎn)生豁陆,玩忽職守的指責也會興起。此種志向不當效法吵护,而且最后將不可避免地獲得罪過啊『幸簦現(xiàn)在陽先生擔任職位的時間,不能算是不長久了馅而;了解國家的政治措施的正確與失誤祥诽,不能算是不熟悉了;皇帝對待他瓮恭,不能說不重視雄坪。然而他未曾說過一句關(guān)系到國家政治的話≠搜看待朝政的得失,就好像越國人看秦國人的胖瘦一樣毫不在意盯漂,他心中沒有喜悅和憂愁的波動颇玷。問他擔任什么官職,就說是諫議大夫熬屠隆帖渠;問他有多少俸祿,就說是下大夫的品級敖咴住空郊;問他朝政情況,就回答說我不知道切揭。有道德的人狞甚,原來是這樣的嗎?況且我聽說:有官位職守的人,不能稱職就該離去廓旬;有進言任務(wù)的人哼审,不能提出有益的意見就辭去。現(xiàn)在陽先生認為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批評沒有呢?能夠提出批評而不提,和不能提出自己的建議批評而不離去涩盾,這兩種態(tài)度沒有一種是對的啊十气。陽先生是為了俸祿而做官的嗎?古人說過:“做官不是因為家貧,但有時是因為貧困的春霍≡椅鳎”指的是那些為俸祿而做官的人。應(yīng)該辭去高位而擔任低下的職務(wù)址儒,放棄富貴而安于貧賤生活芹枷,當個守門、巡夜之類的差使就可以了离福≌壤牵孔子曾經(jīng)做過管理糧倉的小吏,又曾做過管理畜牧的賤職妖爷,也不敢曠廢他的職守蝶涩,總是說“一定做到會計準確無誤才算完成任務(wù)”,總是說“牛羊順利成長才行”絮识。像陽先生的品級俸祿绿聘,不算低下和微薄,那是明明白白的了次舌,可是他的行事卻是這個樣子熄攘,難道可以嗎?

有人說:不,不是這樣的彼念。陽先生是憎惡誹謗皇上的人挪圾,厭惡那些作為臣下卻通過公開揭發(fā)他的君主的過失而出名的人。所以逐沙,他雖然向皇帝提了意見和建議哲思,卻不讓別人知道》园福《尚書》中說:“你有好的計策和謀略棚赔,就去告訴你的君主,你到外面就和大家說:這個計策智謀是我們君主出的徘郭】恳妫”陽先生的用意也是像這樣的。韓愈回答說:假如陽先生的用心是這樣的残揉,那他可謂更糊涂了胧后。進去為君主獻策,出來又不使別人知道抱环,這是大臣宰相的做法绩卤,不是陽先生所應(yīng)該做的啊途样。那陽先生,本來以平民身份濒憋,隱居在草野之間何暇,皇上賞識他的品行道義,提拔他擔任這個職位凛驮,官為諫議大夫裆站,他實在應(yīng)該做出成績來,奉行自己的職守黔夭,使全國各地和子孫后代知道朝廷有直言不諱宏胯、剛正不屈的臣子,君主有不濫賞和從諫如流的美名本姥。這就可能使山野間的隱士聽到了而對此產(chǎn)生羨慕之心肩袍,束好腰帶,挽起發(fā)髻婚惫,愿意進身到宮門之下陳述他們的言論氛赐,使我們的君主成為堯舜那樣的圣君,使他們偉大的名聲流傳千古先舷。像《尚書》所說的艰管,那是大臣宰相的事,不是陽先生所應(yīng)該做的啊蒋川。況且陽先生的想法牲芋,將會使君主厭惡聽到自己的過失吧?這就是在這方面啟發(fā)君主啊。

有人說:陽先生不求出名而別人都知道他捺球,不求任用而君主任用了他缸浦。他不得已才出來做官,保持著一貫的操行準則而不改變氮兵,為什么您對他責備得如此苛刻呢?韓愈說:自古以來的圣人賢士裂逐,都不是由于追求名望而被任用的,他們憐憫自己所處的時代動蕩胆剧,民生不安定絮姆,有了道德和學問之后醉冤,不敢獨善其身秩霍,一定要經(jīng)世致用,普濟天下蚁阳。勤懇努力铃绒,終身不懈,到死才罷休螺捐。所以大禹在治理洪水的過程中颠悬,三次經(jīng)過自己的家門也不進去看一下矮燎,孔子周游列國時,連坐席也來不及坐暖就又出門了赔癌,而墨翟從不安居一地诞外,所住之處灶上煙囪不及熏黑,就離家了灾票。那兩位圣人和一位賢人峡谊,難道不懂得自己過安逸生活的快樂嗎?實在是敬畏上天的旨意,而且憐憫人民的窮困啊刊苍。上天將圣賢的德才和能力授予這些人既们,哪里只是讓他們自己有余就算了,實在是想通過他們來補充別人的不足正什。耳目對人來說啥纸,耳管聽,眼管看婴氮,聽清是非斯棒,看明安危,然后身體才能安全莹妒。圣人賢人名船,是世人的耳目;世人旨怠,是圣賢的身體渠驼。再說陽先生要不是賢人,那就應(yīng)該被賢人所遣使來侍奉他的君主鉴腻;如果確實是賢人迷扇,本當敬畏上天的意旨,而憐憫百姓的窮困爽哎。怎么能夠只顧自己的閑適安逸呢?

有人說:我聽說君子不想把自己的意見強加于人蜓席,并且憎惡那種把攻擊別人當做正直的人。像您的議論课锌,直率是夠直率的了厨内,未免有點損害道德并且浪費口舌了吧?喜歡直言不諱地揭發(fā)別人的過失,這就是國武子在齊國被殺害的原因啊渺贤,您大概也聽說過吧?韓愈說:君子有官位雏胃,就應(yīng)有以身殉職的思想準備。未得到官位志鞍,就考慮修飾文辭來闡明他掌握的道理瞭亮。我是要闡明道理,并不是自以為正直而強迫人家接受自己不要的東西固棚。況且國武子是因為未遇到善良的人统翩,又喜歡在亂國直言不諱仙蚜,所以被殺〕Ш梗《國語》上說:“只有善人才能夠無保留地接受批評委粉。”這就是說他聽到別人規(guī)勸后能改正自己的過失娶桦。您告訴我說:“陽先生可以算是有道德的人艳丛。”陽先生雖然現(xiàn)在未能達到趟紊,難道他將來也不能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嗎?

注釋解釋

①諫議大夫:官名氮双,執(zhí)掌議論政事,對皇帝進行規(guī)勸霎匈。陽城(736—805):原隱居中條山(今山西南部)戴差,788年(貞元四年),唐德宗召為諫議大夫铛嘱∨停《舊唐書·陽城傳》載,陽城就任諫議大夫之后墨吓,其他諫官紛紛論事球匕,細碎的問題都上達到皇帝那里。陽城則與二弟及客人日夜痛飲帖烘,人們猜不著他的意圖亮曹。及貞元十一年。德宗聽信讒言秘症,要處分賢相陸贄照卦,任命奸佞裴賢齡為相,陽城拼死極諫乡摹,使事態(tài)有所改變役耕,他則受到貶謫。

②晉:周時古國名聪廉,轄境在今山西大部瞬痘,河北西南部,河南北部及陜西一角板熊。鄙:邊境框全。

③熏:熏陶,影響邻邮。

④大臣:指李泌竣况】松簦《順宗實錄》載筒严,德宗貞元三年六月丹泉,李泌為相,次年舉陽城為諫議大夫鸭蛙。

⑤陽子:即陽城摹恨。

⑥本句引文見《易》的《恒》卦:“恒其德貞。婦人吉娶视,夫子兇晒哄。”意思是說肪获,永遠保持一種行為的準則寝凌,對婦人來說是好事,對男子來說并不是好事孝赫。據(jù)封建禮義较木,婦人應(yīng)該從一夫而終身,而男子應(yīng)該因事制宜青柄,有應(yīng)變能力伐债,不可一味順從。

⑦上九:《周易》每卦有六條爻辭致开,“上九”和下文的“六二”都是爻的名稱峰锁。“不事王侯双戳,高尚其事”是《蠱卦》的上九爻辭虹蒋,即隱居不仕之意。

⑧王臣蹇蹇(jiǎn)飒货,匪躬之故:做臣子的不避艱難千诬,輔助國君,是由于他能不顧自身的緣故膏斤。蹇蹇徐绑,盡忠的樣子。匪莫辨,通“非”傲茄。躬:自身。

⑨蹈:踐沮榜,此處為履行盘榨、實行之意。曠:空缺蟆融。越草巡、秦:周時兩個諸侯國,相隔很遠型酥,越在東方山憨,今浙江一帶查乒。秦在西北,今陜西一帶郁竟。下大夫:周時的職級名玛迄,列國的國卿。唐制棚亩,諫議大夫稱為正五品蓖议,年俸二百石,秩品相當于古代的下大夫讥蟆±障海“有官守者”四句:出自《孟子·公孫丑下》。祿仕:為了俸祿而出仕瘸彤〈雍常“仕不為貧”二句:見《孟子·萬章下》。意為仕宦的本來目的不是為了救貧钧栖,但有時為了解脫貧困而去仕宦低零,也是允許的≌埽“宜乎辭”二句:古人認為為了解決生活而出仕掏婶,即以官為業(yè),不應(yīng)居高位潭陪,取厚祿雄妥。抱關(guān):守關(guān)門。擊柝(tuò):打更依溯。委吏:古代掌管糧食的小官老厌。乘田:古官名。春秋時魯國主管畜牧的小官黎炉。會計:管理財枝秤、物及出納事。章章:顯明的樣子慷嗜。

創(chuàng)作背景

《爭臣論》針對德宗時諫議大夫陽城淀弹,不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身為諫官卻不問政事得失的不良表現(xiàn)庆械,用問答的形式薇溃,對陽城的為人和行事進行直截了當?shù)呐u,指出為官者應(yīng)當認真對待自己的官職缭乘。由于文章有的放矢沐序,確實也使陽城改變了自己的作風,此乃后話。

作者介紹
[挑錯/完善]

韓愈 : 韓愈(768~824)字退之策幼,唐代文學家邑时、哲學家、思想家垄惧,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绰寞。祖籍河北昌黎到逊,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滤钱,又稱韓吏部觉壶。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件缸。他與柳...[詳細]

韓愈的名句
你可能喜歡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jīng)典推薦

爭臣論古詩原文翻譯-韓愈

古詩國學經(jīng)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guān)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shunbangex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quán)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做暖视频免费成人,高清无码在线成人,成人午夜网站免费,日韩东京热app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