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jīng)典

養(yǎng)育華夏兒女

洛陽陌

唐代 / 李白
古詩原文
[挑錯/完善]

白玉誰家郎,回車渡天津疆虚。

看花東陌上,驚動洛陽人满葛。

譯文翻譯
[請記住我們 國學夢 www.shunbangexp.com]

那個面白如玉的是誰家的少年郎径簿?他已回車過了天津橋。

在城東的大道上看花嘀韧,驚動得洛陽人都來看他篇亭。

注釋解釋

洛陽陌:亦名“洛陽道”,古樂曲名锄贷。屬橫吹曲辭译蒂。

白玉:喻面目皎好、白晰如玉之貌谊却。

白玉誰家郎:用的是西晉文人潘岳在洛陽道上的風流韻事柔昼。《晉書·潘岳傳》記載:“(潘)岳美姿儀炎辨,辭藻絕麗捕透,尤善為哀誄之文。少時挾彈出洛陽道碴萧,婦人遇之者乙嘀,皆連手縈繞,投之以果破喻,遂滿車而歸虎谢。”

天津:洛陽橋名曹质。在洛水上婴噩。

東陌:洛陽城東的大道擎场,那里桃李成行,陽春時節(jié)讳推,城中男女多去那里看花顶籽。

用潘岳典∫伲《世說新語·容止》:“潘岳妙有姿容礼饱,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究驴,婦人遇者镊绪,莫不連手共縈之∪饔牵”梁簡文帝《洛陽道》:“玉車爭曉入蝴韭,潘果溢高箱∥跏蹋”

創(chuàng)作背景

《樂府詩集》卷二十三列于《橫吹曲辭》榄鉴,梁簡文帝、沈約蛉抓、庚肩吾庆尘、徐陵等有《洛陽道》,皆寫洛陽士女游樂之事巷送。李白始題《洛陽陌》驶忌。蕭士赟云:“《樂府遺聲》都邑三十四曲有《洛陽陌》⌒︴耍”李白詩沿舊樂府題旨付魔,當作于開元二十三年(735)游洛陽時。

作者介紹
[挑錯/完善]

李白 : 李白(701年-762年)飞蹂,字太白几苍,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陈哑,被后人譽為“詩仙”擦剑。祖籍隴西成紀,出生于西域碎葉城芥颈,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惠勒。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詳細]

李白的名句
你可能喜歡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jīng)典推薦

洛陽陌古詩原文翻譯-李白

古詩國學經(jīng)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shunbangex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做暖视频免费成人,高清无码在线成人,成人午夜网站免费,日韩东京热app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