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代納蘭性德的《蝶戀花·出塞》
今古河山無定據(jù)。畫角聲中檬嘀,牧馬頻來去槽驶。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枪眉。
從前幽怨應無數(shù)捺檬。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贸铜。一往情深深幾許堡纬?深山夕照深秋雨。
從古至今江山興亡都無定數(shù)蒿秦,眼前仿佛戰(zhàn)角吹響烽煙滾滾戰(zhàn)馬馳騁來來去去烤镐,黃沙遮日滿目荒涼又能與誰說?只有蕭瑟的秋風吹拂著枯老鮮紅的楓樹棍鳖。
從前愁苦凄滾的往事無窮無盡炮叶,金戈鐵馬之地,卻是當年昭君舍身求和的路渡处。曾經(jīng)的一往情深有多深呢镜悉?猶如夕陽余輝照射下,深山之中的綿綿秋雨医瘫。
無定據(jù):沒有一定侣肄。宋代毛開《漁家傲·次丹陽憶故人》詞:“可忍歸期無定據(jù),天涯已聽邊鴻度醇份〖诠”
畫角:古管樂器,傳自西羌僚纷。因表面有彩繪矩距,故稱。發(fā)聲哀厲高亢怖竭,形如竹筒锥债,本細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古時軍中多用以警昏曉赞弥,振士氣毅整,肅軍容。帝王出巡绽左,亦用以報警戒嚴悼嫉。
牧馬:指古代作戰(zhàn)用的戰(zhàn)馬.
誰可語:有誰來和我一起談談。
從前幽怨:過去各民族拼窥、各部族間的戰(zhàn)事戏蔑。
鐵馬金戈:形容威武雄壯的士兵和戰(zhàn)馬。代指戰(zhàn)事.兵事鲁纠。
青冢:長遍荒草的墳墓总棵。這里指指王昭君墓,相傳冢上草色常青改含,故名情龄。杜甫《詠懷古跡》詩:“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捍壤≈枋樱”
一往情深深幾許:化用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句意。幾許:多少鹃觉。
這首詞是納蘭性德于公元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八月奉命與副統(tǒng)郎談等出塞遠赴梭龍途中所作专酗,詞人時年二十八歲。
詞中有“牧馬頻來去”盗扇、“西風”及“青冢黃昏路”之語祷肯,青冢離龍泉關較近,因此可能創(chuàng)作于康熙二十二年九月扈駕至五臺山疗隶、龍泉關時佑笋。
詞的上片寫眼前之景,景象廣袤空闊斑鼻,荒涼凄冷蒋纬,情感凄婉哀怨。
詞人一開篇就感慨古往今來的興亡盛衰卵沉,從古到今,山河是沒有定數(shù)的法牲,此時姓覺羅氏史汗,彼時有可能姓葉赫那拉氏,江山的輪回是不以人的意愿而發(fā)生逆轉的拒垃。這句寫意氣勢博大停撞,字里行間流露出一種無法言語的無奈。從納蘭性德的身世來看,他雖然貴為皇族戈毒,但也沒有主宰江山的機會艰猬,然而跟從皇帝出行的經(jīng)歷,使他對國家的理解更為深刻埋市,使他對時局的變遷更為敏感冠桃。作者并沒有沉溺于傷感,而是把思緒從對歷史拉回到了現(xiàn)實道宅,在眼前食听,他看到了塞外營訓的場景。
“畫角聲中污茵,牧馬頻來去”樱报,此句看似平淡,卻讓人浮想聯(lián)翩泞当。軍營中迹蛤,號角聲起,只見戰(zhàn)士們橫刀立馬襟士,神情嚴峻盗飒,將帥一聲令下,他們便在馬背上來來回回地操練敌蜂,拼殺箩兽,好一幅壯觀的場面≌潞恚可是汗贫,此時的威武嚴整,并不一定能夠使一個國家長久持續(xù)下去秸脱,它也許會在一夕之間煙消云散落包,這怎能不讓人傷感?一代一代的王朝不都是這樣轟轟烈烈而來摊唇,又這樣失魂落魄而去咐蝇?戰(zhàn)場上的廝殺聲,似乎也暗藏著幾份悲傷巷查。從結構上來說有序,第一句是后兩句的一個概括,而后兩句又是第一句的具體展現(xiàn)岛请。
雖然塞外的景象廣袤壯美旭寿,作者并沒有因此而心情愉悅,在他眼中崇败,彌望的仍是一片荒涼盅称,這滿目的荒涼又能給誰訴說呢肩祥?“荒涼”一詞,既是自然景象的真實寫照缩膝,又是作者心緒的如實昭示混狠。秋天,萬物凋零疾层,落葉滿地将饺,一派衰敗之象,可誰又能說這不是作者心境凄涼的抒寫呢云芦?作者貴為皇族俯逾,雖然沒有出生入死的經(jīng)歷,但仍然心存憂患舅逸,多少王朝就是在這起起落落中淹沒于歷史的長河中桌肴,清王朝也不例外。西風琉历,即秋風坠七。楓葉經(jīng)霜會更紅艷,越紅離凋謝就越近旗笔。季節(jié)地逝去彪置,風干了自然界的一切,但卻風干不了作者滿腹的憂愁蝇恶。在此拳魁,作者借景烘托,把幽深的情愫收藏在深秋的楓葉里撮弧。
詞的上片潘懊,無論寫景抒情,都沒有雕琢的痕跡贿衍,以復雜的思緒引出眼前的景象授舟,片末看似以景收束,卻景中帶情贸辈。景中情感的流露释树,水到渠成,不事雕飾擎淤。
詞的下片抒發(fā)自己的報國志向無法實現(xiàn)的幽怨奢啥,景象氣勢磅礴,縱橫馳騁嘴拢,情感婉約深沉桩盲。
“幽怨從前何處訴”,應為從前幽怨何處訴炊汤,古人作詞正驻,為了韻律的需要,往往在詞序上作以調整抢腐」檬铮“從前幽怨”到底指的是什么幽怨呢?就下文“鐵馬金戈”而言迈倍,應該指的是不能報效國家伤靠,縱橫沙場的幽怨。納蘭性德是康熙帝的御前侍衛(wèi)啼染,按理說宴合,他有條件也有能力領兵打仗,但作為一個封建帝王的臣子迹鹅,做事是不能隨心所欲的卦洽,其所作所為還得服從皇帝的安排⌒迸铮“何處訴”一語阀蒂,就道出了他內心深深的孤獨,也許是英才蓋世弟蚀,也許是位高權重蚤霞,才使他的周圍變得冷清。
作者雖然志向高遠义钉,可又能如何呢昧绣?最后不也是像王昭君那樣“獨留青冢向黃昏”?王昭君曾經(jīng)因為沒有賄賂畫工毛延壽而被漢元帝錯選作單于呼韓邪的妻子捶闸。為了漢與匈奴的和好夜畴,她遠離家鄉(xiāng),可是最終還不是變成了一堆黃土鉴嗤,有什么用呢斩启?自己空有一腔鐵馬金戈,氣吞萬里的報國之志醉锅,可擁有這樣的志向不也是徒勞的嗎兔簇?
作者心情沉重,他自我叩問:如果有人問我對理想的情意有多深硬耍?那就去看看深山中的夕陽與深秋中的細雨垄琐。“深山”“夕陽”“深秋”“雨”這幾個意象悲涼凄冷经柴,讓人生發(fā)出一種揮之不去又無法形容的傷感狸窘。從這些詩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對理想的追求是很執(zhí)著的坯认,但卻沒有一個實現(xiàn)的途徑翻擒,所以他的心頭淤積著太多的郁悶氓涣。但這種情感的表達不是直接的,而是通過對景象的具體描繪展現(xiàn)出來的陋气,婉約深沉劳吠,耐人尋味。
這首詞從整體上來說巩趁,景象博大磅礴痒玩,情感凄婉幽怨,自然流暢议慰。面對塞外景象蠢古,作者以景寫情,又以情帶景别凹,使情與景草讶、形與意融為一體。而上篇寫眼前之景炉菲,下篇寫從前之志到涂,虛實形成對比。就整首詞來看颁督,手法嫻熟而精到践啄。
納蘭性德 : 納蘭性德(1655-1685)吠裆,滿洲人伐谈,字容若,號楞伽山人试疙,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诵棵。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祝旷。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