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典

養(yǎng)育華夏兒女

秣陵懷古

清代 / 納蘭性德
古詩原文
[挑錯/完善]

山色江聲共寂寥,十三陵樹晚蕭蕭等脂。

中原事業(yè)如江左俏蛮,芳草何須怨六朝。

譯文翻譯
[請記住我們 國學夢 www.shunbangexp.com]

山的景色同江水的聲音都已寂寥上遥,十三陵中樹木在晚風中蕭蕭作響搏屑。

中原的事業(yè)與江左政權一樣腐朽,芳草何必為六朝的舊事而感傷呢粉楚?

注釋解釋

秣(mò)陵:金陵辣恋,即南京亮垫。

山色:鐘山的景色。江聲:長江的水聲伟骨。

十三陵:明代十三個皇帝(從明成祖至崇禎帝)陵墓的總稱饮潦。蕭蕭:此處狀風聲。

中原事業(yè):指遷都后的明王朝底靠。江左:建都南京的幾個政權害晦。

六朝:指東吳特铝、東晉暑中、宋、齊鲫剿、梁鳄逾、陳六個朝代。

創(chuàng)作背景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灵莲,納蘭性德作為御前侍衛(wèi)隨康熙帝離京南巡雕凹,十月至江寧(即南京),康熙帝祭祀明孝陵政冻。貴族出身的納蘭性德觸景生情枚抵,從統(tǒng)治者的角度,寫出了這首懷古詩明场。

詩文賞析
[搜索 國學夢 即可回訪本站]

秣陵懷古汽摹,光看題目,似乎還是傳統(tǒng)詩詞中對六朝興亡的感慨吟詠苦锨”破可納蘭性德不然, 他圍繞明朝開國建都于金陵舟舒,后來統(tǒng)治全國拉庶,遷都北京,最終仍落得個覆滅的命運展開議論秃励。

詩的前兩句是借景抒情氏仗。“山色江聲共寂寥”夺鲜,秦淮自古繁華地皆尔,這里江山險要,有虎踞龍盤之勢谣旁〈布眩可是如今南京鐘山的美景、長江的水聲都歸于寂靜榄审,呈現(xiàn)一片凄涼的景象砌们。詩人眼前是秣陵,但思緒所及,卻是對千里之外的北京郊外的“十三陵樹晚蕭蕭”的聯(lián)想浪感,晚風吹過明皇陵昔头,只有樹葉微微作響,兩者同樣都是一片蕭索的境況影兽。 “中原事業(yè)如江左”揭斧,這句將全詩主旨直接揭開:曾經統(tǒng)治全國的明朝政權,即所謂的“中原事業(yè)”峻堰,與歷史上偏安于長江下游以東的六朝讹开、也包括南明小朝廷這些所謂的“江左”政權沒有什么區(qū)別。它們都是那樣腐朽黑暗捐名,荒淫逸樂旦万,民不聊生,都是一再地重蹈歷史的覆轍镶蹋。一個“如”字成艘,將看似對立的“中原”與“江左”等同了起來。這就順理成章地得出結論:“芳草何須怨六朝”贺归。以“芳草”來詠嘆六朝衰亡的詩詞從來就有很多淆两,如韋莊《臺城》:“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拂酣∏锉”王安石《桂枝香》“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踱葛、芳草凝綠”等皆是丹莲。納蘭性德感嘆人們何必總以芳草來感傷六朝的消亡,后來的朝代更替不也都是如此尸诽∩模可見,在他眼里性含,清朝取代明朝是順應歷史發(fā)展的洲赵。

整首詩的描寫在空間和時間上的跨度很大,縱橫萬里商蕴,上下千年叠萍,虛實相映,寫景和議論相結合绪商,寓興亡于山色夕陽苛谷、江濤草樹之中,以更廣闊的歷史視野來看待世事的滄桑變化格郁,突破了前人金陵懷古之作的舊框架腹殿。

作者介紹
[挑錯/完善]

納蘭性德 : 納蘭性德(1655-1685)独悴,滿洲人,字容若锣尉,號楞伽山人刻炒,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自沧,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坟奥。他生活...[詳細]

納蘭性德的名句
你可能喜歡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秣陵懷古古詩原文翻譯賞析-納蘭性德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shunbangex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做暖视频免费成人,高清无码在线成人,成人午夜网站免费,日韩东京热app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