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jīng)典

養(yǎng)育華夏兒女

凄涼犯·綠楊巷陌秋風起

宋代 / 姜夔
古詩原文
[挑錯/完善]

綠楊巷陌秋風起弟断,邊城一片離索咏花。馬嘶漸遠,人歸甚處,戍樓吹角昏翰。情懷正惡苍匆,更衰草寒煙淡薄。似當時棚菊、將軍部曲浸踩,迤邐度沙漠。

追念西湖上统求,小舫攜歌检碗,晚花行樂。舊游在否码邻?想如今折剃、翠凋紅落。漫寫羊裙像屋,等新雁來時系著怕犁。怕匆匆、不肯寄與誤后約己莺。

譯文翻譯
[請記住我們 國學夢 www.shunbangexp.com]

當秋風從種滿楊柳的街巷刮起來時奏甫,這個邊境的城市就愈加顯出一片荒涼蕭索的景象。我仿佛聽見馬匹嘶叫著逐漸遠去凌受,它載著旅人要到什么地方去呢阵子,已經(jīng)是傍晚時分,戍樓上正吹響嗚嗚的號角胜蛉。我的心情惡劣極了挠进,更何況眼前一片寒煙衰草,慘淡凄涼腾么,就好像當年一位將軍率領軍隊奈梳,在沙漠上曲折行進的情景。

我于是深深地追憶起解虱,在汴京西湖上攘须,攜帶著歌伶乘坐船艇,在傍晚的花叢中游樂的美好時光當時一起游玩的朋友們還在不在呢殴泰,我可以想象那里也到了翠葉凋殘于宙,紅花落盡的秋天了。我用一幅衣裙把此刻的心情隨意題寫下來悍汛,等到春天雁兒飛過時就系在它們身上捞魁。只怕它們行色匆匆,不肯替我寄去离咐,結(jié)果耽誤了日后的約會谱俭。

注釋解釋

凄涼犯奉件, 詞牌名,姜夔自制曲昆著,有樂譜傳世县貌,仙呂調(diào)犯雙調(diào)。又名《瑞鶴仙影》凑懂。雙片九十三字煤痕,仄韻。

邊城:南宋之淮北已被金占領接谨,為敵境摆碉,此淮南則被視為邊境。

離索:破敗蕭索脓豪。

戍樓:古代城墻上專用于警戒的建筑巷帝。

部曲:古代軍隊編制單位。此處泛指部隊扫夜。

迤邐(yǐ lǐ):連綿不斷的樣子锅睛。

舫(fǎng):船艇。

翠凋紅落:綠葉凋殘历谍,紅花飄落。暗示時節(jié)已至秋天辣垒。

羊裙:南朝宋人羊欣望侈。比處代指贈予摯友的書信。

后約:日后相聚的期約勋桶。

創(chuàng)作背景

本詞約作于光宗紹熙元年(1190)脱衙,其時作者正客居合肥,目睹秋日邊城的離索景色—淮南地區(qū)成為邊防前線例驹。作為該地重鎮(zhèn)的合肥捐韩,也失去了昔日的繁華,變得異常蕭條冷落鹃锈。姜夔心生感慨寫下了這首詞荤胁。

詩文賞析
[搜索 國學夢 即可回訪本站]

這首詞上片描寫淮南邊城合肥的荒涼蕭索景象,下片在對昔日游冶生活的懷念中隱隱透露出一種“黍離”之悲屎债。無限感慨仅政,都在虛處。

上片描寫邊城合肥的蕭條景象和自己觸景而生的凄苦情懷盆驹。南宋時圆丹,淮南已是極邊,作為邊城重鎮(zhèn)的合肥躯喇,由于經(jīng)常遭受兵災辫封,已經(jīng)失去了昔日的繁華。發(fā)端兩句,概括寫出合肥城的荒涼冷落倦微∑尬叮“合肥巷陌皆種柳”,詞人將“綠楊巷陌”置于“秋風”“邊城”的廣闊背景中璃诀,以楊柳的依依多情反襯秋日邊城的蕭瑟無情弧可。就更容易突現(xiàn)那“一片離索”。宋朝王之道《出合肥北門二首》描繪南宋初年合肥附近的殘破景象是“斷垣甃石新修壘劣欢,折戟埋沙舊戰(zhàn)場棕诵。阛阓凋零煨燼里,春風生草沒牛羊”凿将⌒L祝“一片離索”全屬寫實。然而牧抵,這兩句還只是粗線條的勾勒笛匙,猶如一幅大型油,人們首先看到的是畫面的總體輪廓:蕭索的邊城街巷中犀变,一片楊柳在秋風中裊舞妹孙;及至近處觀察,讀者仿佛進入了具體的畫境获枝,見到軍馬嘶鳴蠢正,行人匆匆,戍樓孤聳寒角悲吹省店∠福“馬嘶”、“吹角”訴諸聽覺懦傍,旅人雹舀、“戍樓”訴諸視覺;這些意象粗俱,或處于運動之中说榆,或呈現(xiàn)為靜態(tài),在蕭瑟的秋風中交織成一幅畫面寸认,調(diào)動起讀者各種不同的感官娱俺,使之充分感受到邊城遭受兵燹那種特有的凄涼氣氛。接著废麻,作者拋開對客觀景物的描繪荠卷,將自己此時的心情用“情懷正惡”四字,溝通了與讀者的聯(lián)系烛愧,隨即又在上述這幅畫面上抹上“衰草寒煙”的濃重一筆油宜,再著一“更”字掂碱,寓情思于景語中,于是慎冤,畫面便在景情交融的高度上融為一體了疼燥。至此意猶未盡,歇拍二句再反實入虛蚁堤,借助帶有某種特殊格調(diào)的比喻醉者,傳寫自己身臨其境時的感覺:行經(jīng)這座曾經(jīng)繁華一時的名城,就好像當年隨將軍出塞的士兵披诗,在荒無人跡的沙漠上艱難地跋涉撬即,所感受到的是四處蕭條,一片荒涼呈队,讓人難以忍受的無邊無際的寂寞孤獨剥槐。部曲,此泛指軍隊宪摧。迤邐粒竖,曲折連綿貌。這個比喻几于,為暗淡的畫面注入了一定的時代特色蕊苗,它啟發(fā)當時的讀者不由自主地回憶起靖康之變以來的種種往事,不禁興起沉深的家國之恨沿彭,身世之愁岁歉。因而,這句比喻性聯(lián)想所觸發(fā)的滄桑之感膝蜈,也就進一步深化和升華了畫面的意境。

下片換頭由“追念”二字引入回憶熔掺,思緒折轉(zhuǎn)到過去饱搏,帶起整個下片。碧水紅荷置逻,畫船笙歌推沸,往日西湖游樂的美好生活,令作者難以忘懷券坞。淳熙十四鬓催、五年間,姜夔曾客居杭州恨锚,他在當時所寫的一首《念奴嬌》詞中宇驾,曾以清新俊逸的筆調(diào),傾吐過對于西湖荷花的深情:“日暮青蓋亭亭猴伶,情人不見课舍,爭忍凌波去塌西。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風南浦筝尾〖裥瑁”此時,肅殺的秋風已把南浦變成一片蕭索筹淫,西湖荷花那幽幽的冷香可能也隨著“水佩風裳”的凋零而消逝了吧站辉?“舊游在否”一句設問,將詞意稍稍振起损姜,調(diào)節(jié)一下敘述的節(jié)奏饰剥。“想如今”句以揣測的語氣寫對西湖荷花的凋落的想象薛匪。前一句寫人捐川,后一句詠荷,而于詠荷中也暗寓著撫今追昔逸尖、人事已非的滄桑感古沥。這兩句與換頭三句所描繪的畫面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在時間上則是一個過渡娇跟,即由追念轉(zhuǎn)到今天岩齿。如果說換頭三句是通過對西湖的優(yōu)美風光及游樂生活的描繪,反襯了淮南合肥的冷落苞俘,則此二句對于西湖蕭條秋景的描寫盹沈,乃是由于作者置身于淮南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受到周圍景物的觸發(fā)吃谣,因“情懷正惡”而對西湖景物進行聯(lián)想的結(jié)果乞封,時空的穿插在這里得到了和諧的統(tǒng)一。作者愈是感到眼前環(huán)境的凄涼黯淡岗憋,對西湖舊游的懷念之情就愈加強烈肃晚。于是,以下幾句仔戈,作者索性放筆直抒這種不能自己的感情关串。“漫寫羊裙”监徘,用王獻之書羊欣白練裙的故事晋修。《南史·羊欣傳》載凰盔,南朝宋人羊欣墓卦,年少時即工于書法,很受王獻之的鐘愛户敬。羊欣夏天穿新絹裙(古代男子也著裙)晝寢趴拧,王獻之在他的新裙上揮筆題字溅漾,羊欣看到王獻之的墨跡,把裙子珍藏起來著榴。這里“羊裙”代指準備贈與伊人的字幅墨跡添履。作者想象著:要把表達他此刻心情的信箋系到雁足上,讓他捎給心愛的情人脑又。寫到此處作者猶覺意思未盡暮胧,但是,姜夔卻把鴻雁傳書這個人們熟悉知的故事再翻進一層:只怕大雁行色匆匆问麸,不肯替我?guī)磐裕蚨⒄`了日后相見的約會。所以严卖,“羊裙”只是空寫席舍,懷友之情也就始終無法開解,這就使讀者對詞人的寂寞處境和悲傷情懷更加同情哮笆。

這也是姜夔的一首自度曲来颤。序中所說的“犯”調(diào),就是使宮調(diào)相犯以增加樂曲的變化稠肘,類似西樂的轉(zhuǎn)調(diào)福铅。所謂“住字”,即“殺聲”项阴,指一曲中結(jié)尾之音滑黔。《凄涼犯》這個詞調(diào)环揽,是仙呂調(diào)犯商調(diào)略荡,兩調(diào)住字相同,所以可以相犯歉胶。關(guān)于它的聲情汛兜,正像龍榆生所說:“在整個上片中沒有一個平收的句子,把噴薄的語氣跨扮,運用逼側(cè)短促的入聲韻盡情發(fā)泄。后片雖然用了兩個平收的句子验毡,把緊促的情感調(diào)節(jié)一下衡创;到結(jié)尾再用一連七仄的拗句,顯示生硬峭拔的情調(diào)晶通×猓”(《詞曲概論》)姜夔在行都(杭州)令國工吹奏此曲,謂“其韻極美”狮辽。曲調(diào)與詞情契合一也,聲情并茂具有一種獨特的音樂美巢寡,體現(xiàn)了姜夔高度的音樂修養(yǎng)。

作者介紹
[挑錯/完善]

姜夔 : 姜夔椰苟,南宋文學家抑月、音樂家。人品秀拔舆蝴,體態(tài)清瑩谦絮,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洁仗。往來鄂层皱、贛、皖赠潦、蘇叫胖、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里她奥、范成大瓮增、辛棄疾等交游。慶元中方淤,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钉赁,...[詳細]

姜夔的名句
你可能喜歡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jīng)典推薦

凄涼犯·綠楊巷陌秋風起古詩原文翻譯賞析-姜夔

古詩國學經(jīng)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guān)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shunbangex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quán)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做暖视频免费成人,高清无码在线成人,成人午夜网站免费,日韩东京热app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