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xué)經(jīng)典

養(yǎng)育華夏兒女

蘇轍

宋代詩人

蘇轍(1039—1112年)弓千,字子由,漢族卓缰,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jìn)士科砰诵。神宗朝征唬,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茁彭,出為河南推官总寒。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理肺。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摄闸,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妹萨、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年枕,出知汝州,貶筠州乎完、再謫雷州安置熏兄,移循州。徽宗立摩桶,徙永州桥状、岳州復(fù)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硝清,致仕辅斟。自號潁濱遺老。卒芦拿,謚文定士飒。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防嗡、兄軾齊名变汪,合稱三蘇

蘇轍詩詞作品
蘇轍古籍名句
主要成就
[挑錯/完善]

政治

蘇轍在政治上反對王安石變法中的青苗法词渤,認(rèn)為青苗法“以錢貸民牵舱,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缺虐,非為利也芜壁;然出納之際,吏緣為奸高氮,雖有法不能禁慧妄;錢入民手,雖良民不免妄用剪芍;及其納錢塞淹,雖富民不免逾限。如此罪裹,則恐鞭棰必用饱普,州縣之事不勝煩矣∽垂玻“王安石聽后套耕,亦頗覺有理。

宋哲宗初年”元祐更化“峡继,蘇轍在京師冯袍,多所論議。當(dāng)時司馬光變熙寧之法碾牌,廢除雇役法颠猴,恢復(fù)差役法,蘇轍極言不可小染。他的這類政治主張翘瓮,與其兄蘇軾基本相同】泗妫《宋史》稱其“論事精確资盅,修辭簡嚴(yán),未必劣于其兄踊赠『强福”

水利

在回河之爭中,蘇轍與右相范純?nèi)实戎鲝埦S持北流筐带,反對文彥博等回河?xùn)|流之議復(fù)起今穿。蘇轍雖多次上疏反對,但以高太后為主的中樞始終傾向東流伦籍,雖時停時作蓝晒,至元祐七年(1092年)十月河水已大部東流腮出。紹圣元年(1094年),“盡閉北流芝薇,全河之水東還故道”胚嘲。

這次黃河回復(fù)東流,不過僅僅五年時間洛二,至元符二年(1099年)馋劈,黃河于內(nèi)黃決口,東流斷絕晾嘶,主流又趨向北流妓雾,仍至乾寧軍一帶入海。積極主張回河的吳安持垒迂、鄭佑君珠、李仲、李偉等被朝廷加罪娇斑,結(jié)束了第三次回河的爭論策添。

文學(xué)

政論與史論

蘇轍生平學(xué)問深受其父兄影響,他在《歷代論引》中說:“予少而力學(xué)毫缆,先君唯竹,予師也;亡兄子瞻苦丁,予師友也浸颓。父兄之學(xué),皆以古今成敗得失為議論之要旺拉〔希”他雖自稱“其學(xué)出于孟子”,而實則“遍觀乎百家”蛾狗。在《歷代論》中多論古今得失成敗晋涣,又撰有《古史》,用意亦在于此沉桌。蘇轍對于前輩學(xué)人谢鹊,亦尊韓、歐留凭,政治思想佃扼,亦近于歐。但韓蔼夜、歐辟佛道兼耀,而蘇轍不然。蘇轍的文章,與父兄并稱當(dāng)代大家瘤运。與父兄相比窍霞,雖有所不及,但亦自有特點尽超。他擅長政論和史論,在政論中縱談天下大事梧躺,如《新論》三篇似谁,縱談天下大事,論斷相當(dāng)確切掠哥」ぃ《上皇帝書》說“今世之患,莫急于無財”续搀,亦切中肯綮塞琼。史論同父兄一樣,針對時弊禁舷,古為今用彪杉。

蘇轍史論的代表作品是《歷代論》,有些篇章是寫得很有特點的牵咙。論漢光武派近、唐太宗,分析相當(dāng)全面洁桌,和蘇軾相比渴丸,特點確在于“穩(wěn)”×砹瑁《六國論》評論齊谱轨、楚、燕吠谢、趙四國不能支援前方的韓土童、魏,團結(jié)抗秦工坊,暗喻北宋王朝前方受敵而后方安樂腐敗的現(xiàn)實娜扇。《三國論》將劉備與劉邦相比栅组,評論劉備“智短而勇不足”雀瓢,又“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勝”,也有以古鑒今的寓意玉掸。

書信雜文

蘇轍致力最勤的文章刃麸,在于政論和史論,史論之文司浪,尤所盡心泊业;但他寫得更為自由隨便的文章把沼,還是書信雜文。例如十九歲時寫的《上樞密韓太尉書》吁伺,說自己初到京師饮睬,“非有求于斗升之祿”,“偶然得之篮奄,非其所樂”捆愁;而所愿者,只是“一睹賢人之光耀窟却,聞一言以自壯”昼丑。初生之犢,年少氣豪夸赫,既不同于韓愈《上宰相書》那樣卑躬屈節(jié)菩帝,也不像李白《上韓荊州書》那樣縱橫使氣。當(dāng)文人仕途廣于唐代的宋代茬腿,這樣的文章是有時代特點的呼奢。與此書相類者,還有《上昭文富丞相書》切平、《上曾參政書》控妻,都是年少氣豪之作。到了晚年揭绑,所為書札弓候,出語雖有所收斂,但依舊灑脫自然他匪,例如《答黃庭堅書》菇存,其文墨頗似蘇軾。二蘇早年之文邦蜜,氣象雖不盡同依鸥,但晚年之作,以信札觀之悼沈,都有平淡自然之語贱迟。二蘇相比,蘇轍之文絮供,未可以一“衰”字盡之衣吠。蘇轍的記敘雜文為人所稱者,有《廬山棲賢寺新修僧堂記》壤靶、《武昌九曲亭記》缚俏、《黃州快哉亭記》等。其中《廬山棲賢寺新修僧堂記》以“造語奇特”見稱。王士禛《香祖筆記》云:“潁濱《棲賢寺記》造語奇特忧换,雖唐作者如劉夢得(劉禹錫)恬惯、柳子厚(柳宗元)妙于語言,亦不能過之亚茬±叶”并引其中“入棲賢谷”一段文字而后云:“予游廬山,至此刹缝,然后知其形容之妙碗暗,如丹青圖,后人不能及也赞草《锏蹋”蘇轍之文吆鹤,本來不是以“奇”見稱的厨疙。《黃樓賦》“稍自振厲”疑务,即被疑為蘇軾所作沾凄,則此文之“造語奇特”,也就自然為人所稱了知允。蘇轍還有一篇《東軒記》撒蟀,造語雖不甚奇,卻是寫得更加“如其為人”的文章温鸽。這篇“記”也是寫得頗有特色保屯。作“東軒”以為“宴休之所”,卻不得一日“安于其中”涤垫,而日日忙于“坐市區(qū)鬻鹽姑尺、沽酒、稅豚魚”蝠猬,此情此景切蟋,是和歷來文人雅士作軒亭以自適者大異其趣的。文章最后還說:希望有那么一天榆芦,“世或哀而憐之柄粹,使得歸伏田里”,“然后追求顏氏之樂匆绣,懷思東軒驻右,優(yōu)游以忘其老”∑榇荆宦情淡薄旺入,文章亦自澹泊。這樣的筆墨,也是“如其為人”的茵瘾。

詩賦

蘇轍寫詩力圖追步蘇軾礼华,今存詩作為數(shù)也不少,但較之蘇軾拗秘,不論思想和才力都要顯得遜色圣絮。早年詩大都寫生活瑣事,詠物寫景雕旨,與蘇軾唱和之作尤多扮匠。風(fēng)格淳樸無華,文采少遜凡涩。早年的作品《次韻子瞻聞不赴商幕》三首棒搜,寫得灑脫自然,頗見個性特點活箕。

晚年退居潁川后力麸,對農(nóng)民生活了解較多,寫出了如《秋稼》等反映現(xiàn)實生活較為深刻的詩育韩。抒寫個人生活感受之作克蚂,藝術(shù)成就也超過早期,如《南齋竹》:“幽居一室少塵緣筋讨,妻子相看意自閑埃叭。行到南窗修竹下,恍然如見舊溪山悉罕〕辔荩”意境閑澹,情趣悠遠(yuǎn)壁袄。

又如晚年所作《游西湖》云:“閉門不出十年久类早,湖上重游一夢回。行過閭閻爭問訊然想,忽逢魚鳥亦驚猜莺奔。可憐舉目非吾黨变泄,誰與開樽共一杯令哟?歸去無言掩屏臥,古人時向夢中來妨蛹∑粮唬”時值新黨蔡京等人執(zhí)政,元祐黨人累遭迫害蛙卤,蘇轍筑室于許州狠半,閉門不出噩死,與早年之“閉門”遙相對應(yīng)。從他一生的經(jīng)歷看來神年,始終皆以直言而不見容已维。故以“閉門”始,以“閉門”終已日。這樣的作品垛耳,亦頗見性情。蘇轍于詩也自有主張飘千。他的《詩病五事》以思想內(nèi)容為衡量標(biāo)準(zhǔn)堂鲜,對李白、白居易护奈、韓愈缔莲、孟郊等都有譏評。如說李白“華而不實”霉旗,說“唐人工于為詩而陋于聞道”痴奏,這看法在宋代有一定代表性。

《宋史》稱其性情沉靜簡潔奖慌,寫文章氣勢宏大而淡泊抛虫,和他的為人相似松靡,不愿被人知道简僧,而俊秀杰出之氣終究不可掩飾,認(rèn)為他的高超大致和蘇軾相近雕欺。蘇轍的賦也寫得相當(dāng)出色岛马。例如《墨竹賦》贊美畫家文同的墨竹,把竹子的情態(tài)寫得細(xì)致逼真屠列,富于詩意啦逆。

儒學(xué)

蘇轍與父蘇洵、兄蘇軾創(chuàng)立了蘇氏蜀學(xué)笛洛,他與蘇軾同為蘇氏蜀學(xué)的集大成者夏志,它與荊公新學(xué)、二程洛學(xué)相對立苛让,“三蘇”博通經(jīng)史沟蔑,遍采六經(jīng)百家之說,又吸取老莊道家學(xué)說和佛教思想狱杰,逐步形成“三教合一”的思想體系瘦材。是北宋中期儒、佛仿畸、道三教融合的時代潮流的產(chǎn)物食棕,是當(dāng)時具有重要影響的學(xué)術(shù)派別朗和。

蘇轍晚年曾著《蘇黃門老子解》,朱熹稱其書“合吾儒于老子簿晓,以為未足眶拉,又并釋氏而彌縫之,可謂舛矣憔儿!”反映了蜀學(xué)派的思想特色镀层。此派在文學(xué)上的建樹最為卓著,但認(rèn)為學(xué)術(shù)中最重要者并非文章辭賦皿曲,注重所謂“性命自得之際”唱逢。以文為“寓理之具”,認(rèn)為“學(xué)文之端屋休,急于明理坞古,如知文而不務(wù)理,求文之工劫樟,世未嘗有也痪枫。”

書法

蘇轍不僅在詩文創(chuàng)作方面才華橫溢叠艳,而且其書法也頗有造詣奶陈。其書法運筆結(jié)字與其兄蘇軾頗為接近,書法瀟灑自如附较,工整有序吃粒。

傳世墨跡有《雪甚帖》、《雪詩帖》拒课、《車馬帖》徐勃、《晴寒帖》等。

人物生平
[請記住我們 國學(xué)夢 www.shunbangexp.com]

三蘇游京

蘇轍生于宋仁宗寶元二年二月二十日(1039年3月18日)早像,時其兄蘇軾四歲僻肖,父蘇洵三十一歲,游學(xué)四方卢鹦。慶歷八年(1048年)臀脏,蘇洵因父喪居家,閉戶讀書冀自,把自己以學(xué)識品行教授給蘇軾與蘇轍揉稚。

至和二年(1055年),娶同里史瞿之女凡纳,蘇轍時年十七歲窃植,史氏十五歲。

嘉祐元年(1056年)春荐糜,蘇轍父子三人同游都城東京(今開封)巷怜,經(jīng)過成都時葛超,拜訪益州知州張方平。張方平以國士禮對待蘇轍父子延塑。

嘉祐二年(1057年)绣张,蘇轍、蘇軾兄弟參加禮部會試关带,當(dāng)時歐陽修知貢舉侥涵,將蘇軾、蘇轍兄弟置于高等宋雏,蘇轍名登五甲芜飘。蘇轍中第后,創(chuàng)作《上樞密韓太尉書》給樞密使韓琦磨总。四月嗦明,蘇轍母親程氏去世,蘇轍父子回到蜀地蚪燕。

嘉佑三年(1058年)至嘉佑四年(1059年)十月娶牌,蘇轍隨父蘇洵在東京游歷。十二月馆纳,蘇轍全家至江陵诗良,將舟中創(chuàng)作的詩賦一百篇整理為《南行集》。嘉佑五年(1060年)鲁驶,蘇轍隨父從江陵回到東京鉴裹,父子三人將途中所作的詩賦共七十三篇整理為《南行后集》,蘇轍作有《南行后集引》灵嫌。三月壹罚,天章閣待制楊畋奉命根據(jù)考績遷調(diào)官職葛作,授蘇轍為河南府澠池縣主簿寿羞。楊畋又舉蘇轍應(yīng)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科,蘇轍與兄長蘇軾在東京懷遠(yuǎn)驛讀書赂蠢,準(zhǔn)備制科考試绪穆。

科舉風(fēng)波

嘉祐六年(1061年)八月,蘇轍參與殿試虱岂。當(dāng)時仁宗已五十二歲玖院,蘇轍想他或許對政事感到疲倦,所以盡力講政事得失第岖,而對宮禁朝廷之事难菌,議論尤為激切。策問試卷送上后蔑滓,蘇轍自認(rèn)為一定被黜落郊酒。覆考官司馬光將其置于第三等遇绞,初考官胡宿不同意。司馬光與范鎮(zhèn)商議后將其置于第四等燎窘,三司使蔡襄也力爭摹闽。只有胡宿認(rèn)為蘇轍對仁宗不恭,堅持要求黜落他褐健。仁宗說:“用直言來得人付鹿,而因直言拋棄他,天下人會怎么說我呢蚜迅?”宰相不得已舵匾,把他列入下等。不久后谁不,蘇轍被任命為試秘書省校書郎纽匙、充商州軍事推官。當(dāng)時蘇洵奉命修《禮書》拍谐,蘇軾出任簽書鳳翔判官烛缔。蘇轍要求在京城侍養(yǎng)父親,獲朝廷準(zhǔn)許轩拨。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践瓷,蘇轍出任大名府推官,不久受命差管句大名府路安撫總管司機宜文字亡蓉。

治平三年(1066年)四月晕翠,蘇洵在京師逝世,蘇轍兄弟自汴河入淮砍濒,順長江回蜀葬父淋肾。次年十月,葬父于彭山縣安鎮(zhèn)鄉(xiāng)可龍里爸邢。

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年)樊卓,服喪期結(jié)束后,蘇轍兄弟一路東游前往京師杠河,于次年抵達(dá)碌尔。

建議新法

熙寧二年(1069年),蘇轍上書論政事券敌,即被神宗召見于延和殿唾戚。

當(dāng)時,王安石為相待诅,與陳升之管三司條例司叹坦,命蘇轍入三司條例司。呂惠卿依附王安石卑雁,蘇轍和他討論時多有抵觸募书。王安石拿《青苗書》讓蘇轍仔細(xì)議論轧钓,說:“有不便之處,就告訴我不必疑慮锐膜”瞎浚”蘇轍說:“把錢借給百姓,使出利息二分道盏,本意是在救濟百姓而柑,不是求利。但出入之間荷逞,吏員趁機營私作奸媒咳,即使有法也不能禁止,錢到百姓手里种远,即使良民也不免亂花涩澡;到交還時,即使富民也不免超過期限坠敷。這樣妙同,就怕一定要鞭打催促,州縣官的事不勝其煩了膝迎。唐代劉晏掌管國家財政粥帚,從沒有借錢給百姓。有責(zé)怪他的人限次,劉晏說:‘讓百姓僥幸得錢芒涡,不是國家之福;叫吏員靠法催督還債卖漫,對百姓不利费尽。我雖然從不發(fā)放借貸,但四方的豐收和災(zāi)荒谷價的貴賤羊始,從來能及時知道旱幼。有谷賤處就收購,有谷貴處就發(fā)售店枣,所以四方?jīng)]有太貴速警、太賤的弊病,豈用發(fā)貸款鸯两?’劉晏所說的,就是常平倉法〕せ恚現(xiàn)在此法仍在而患在不整頓钧唐,你真能有意于百姓生計,就整頓實行匠襟,那劉晏的功績可以立刻見效钝侠「迷埃”王安石說:“你的話有理,我當(dāng)慢慢思考帅韧±锍酰”從此后一月之間都不談青苗法。

被貶出京

河北轉(zhuǎn)運判官王廣廉奏請發(fā)給度僧牒幾千份作為本錢忽舟,在陜西轉(zhuǎn)運司私自實行青苗法双妨,春天發(fā)放秋天收還,和王安石意見相合叮阅,青苗法便開始實行刁品。王安石派人去尋求尚未收取的財利。朝廷內(nèi)外知道這些人一定會迎合王安石心意添加事情浩姥,都不敢說挑随。蘇轍去見陳升之說:“從前嘉祐末年,派官去撫恤各路百姓勒叠,但他們各人都務(wù)求滋生事端兜挨,回來所奏的大多不可實行,被天下人恥笑∶蟹郑現(xiàn)在和此事有何不同暑劝?”他又寫信給王安石,竭力陳說此事之不可行颗搂。王安石發(fā)怒担猛,將加罪,陳升之勸阻丢氢,于熙寧二年(1069年)八月被貶出外傅联,任河南府留守推官。

熙寧三年(1070年)二月疚察,張方平任陳州知州蒸走,征召蘇轍為陳州教授。

熙寧六年(1073年)四月貌嫡,文彥博以代理司徒兼侍中出判河陽軍比驻,征辟蘇轍為學(xué)官。

熙寧八年(1075年)岛抄,改授齊州掌書記别惦。

熙寧十年(1077年),蘇轍改任著作佐郎夫椭,又隨南京留守張方平任簽書應(yīng)天府判官掸掸。當(dāng)時蘇軾也外任徐州知州,兄弟二人在澶濮之間相遇,一同前往徐州扰付,留在徐州一百多天堤撵,創(chuàng)作了《逍遙堂會宿》等詩。

元豐二年(1079年)八月羽莺,蘇軾以作詩“謗訕朝廷”罪被捕入獄(烏臺詩案)实昨,責(zé)授為黃州團練副使。蘇轍上書請求以自己的官職為兄贖罪盐固,不準(zhǔn)荒给,牽連被貶為監(jiān)筠州(今江西高安市)鹽酒稅,五年不得升調(diào)闰挡。

元豐五年(1082年)锐墙,蘇轍沿贛水至黃州,與其兄蘇軾相聚长酗,一道游覽了黃州及其對江的武昌西山溪北。于次年(1083年)應(yīng)張夢得邀請創(chuàng)作《黃州快哉亭記》。

元豐七年(1084年)七月夺脾,量移為歙州績溪縣令之拨。

返朝任職

元豐八年(1085年),神宗駕崩咧叭,宋哲宗即位蚀乔。五月,蘇轍臥病菲茬,至秋痊愈吉挣。創(chuàng)作《病退》詩,有《病后白發(fā)》詩婉弹。八月睬魂,因舊黨當(dāng)政,蘇轍以秘書省校書郎被召回镀赌。

元祐元年(1086年)氯哮,蘇轍至京師,任右司諫商佛。當(dāng)時宣仁太后垂簾聽政喉钢,起用司馬光、呂公著良姆,想廢除新法肠虽,而支持新法的宰相蔡確、韓縝和樞密使章惇都被蘇轍彈劾去職歇盼。呂惠卿開始時諂媚王安石舔痕,到和王安石勢均力敵時,就排擠陷害王安石豹缀,比仇敵還狠伯复,世人尤其恨他。到這時邢笙,他自知不免受責(zé)啸如,請求提舉宮觀以逃避貶官流放。蘇轍連上三疏把他的奸惡加以揭露氮惯,以散官安置建州叮雳。

司馬光因王安石免疫法之害,想恢復(fù)差役法妇汗,不知差役法之害相當(dāng)于免疫法帘不。蘇轍說:“自從廢除差役法幾乎二十年,官吏百姓都未習(xí)慣杨箭。何況役法關(guān)系眾多事務(wù)寞焙,盤根錯節(jié)十分復(fù)雜,實行得慢些互婿,方能審慎詳盡捣郊。如果不深究事情的始終,輕易地立即推行慈参,恐怕實行之后呛牲,又產(chǎn)生各種弊端。現(xiàn)在州縣的免役錢驮配,照例有累積剩余娘扩,大約夠用幾年,暫且依舊雇役壮锻,到今年為止琐旁。催促監(jiān)督有關(guān)官員審議差役法,趁今冬成為法令躯保,來年再行差役法旋膳。要使既實行之后,不再有人議論途事,那就進(jìn)退都有利了验懊。”司馬光又因王安石設(shè)《詩經(jīng)》尸变、《尚書新義》來考取天下士人义图,想改變科舉,另立新的條例召烂。蘇轍說:“進(jìn)士來年秋天考試碱工,沒有多少日子了,而議論不及時決定。詩賦雖然是小技怕篷,但要講究聲律历筝,用的功夫不淺。至于治經(jīng)書廊谓,誦讀和講解梳猪,尤其不是輕易的事≌舯裕總之春弥,來年都還不能實行。請求來年的考試叠荠,一切還照舊匿沛,惟有經(jīng)書的釋義兼取注疏及各家議論,或提出應(yīng)舉者自己的見解榛鼎,不專用王安石的學(xué)說逃呼。并罷去對律令釋義的考試,使應(yīng)舉的人知道有定論借帘,一心一意做學(xué)問蜘渣,以待選拔考試,然后慢慢地議論元祐五年以后科舉的條例肺然,也不算晚蔫缸。”但司馬光都不聽际起。

同年八月拾碌,被任命為起居郎,蘇轍上疏請辭街望,旋即權(quán)任中書舍人校翔,不久后正式擔(dān)任中書舍人。

起初灾前,神宗因西夏內(nèi)亂而派兵進(jìn)攻防症,于是在熙河增設(shè)蘭州,在延安增設(shè)安疆哎甲、米脂等五寨蔫敲。元祐二年(1087年),西夏派使者賀哲宗登位炭玫,使者返回奈嘿,尚未出境,西夏又派使者入境吞加。朝廷知道他們有請求蘭州裙犹、五寨土地的意思尽狠,大臣討論守或棄尚未決定。蘇轍建議答應(yīng)西夏所請叶圃,朝廷便允許還西夏五寨袄膏。

元祐四年(1089年),權(quán)任吏部尚書盗似。八月哩陕,奉命與刑部侍郎趙君錫出使遼國平项,任賀遼國生辰國信使赫舒。

拜相參政

元祐五年(1090年)五月,蘇轍被任命為龍圖閣直學(xué)士闽瓢、御史中丞接癌。十二月,任龍圖閣學(xué)士扣讼。

元祐六年(1091年)二月缺猛,任中大夫、守尚書右丞椭符。當(dāng)時蘇軾遭人排擠荔燎,乞求外任,蘇轍也隨兄連上四札销钝,也乞外任有咨,但未獲準(zhǔn)許。

元祐七年(1092年)四月蒸健,朝廷命蘇轍代理太尉座享、充任冊皇后告期使。六月似忧,任太中大夫渣叛、守門下侍郎。十一月盯捌,朝廷因郊祀天地而特加蘇轍護(hù)軍淳衙,進(jìn)封開國伯,實封食邑二百戶饺著。

連遭貶謫

元祐八年(1093年)箫攀,哲宗親政,新法派重新得勢瓶籽。

紹圣元年(1094年)匠童,門下侍郎李清臣主持科考,出題批駁元祐政事塑顺。他上書反對哲宗恢復(fù)熙寧新法汤求,被貶官俏险,削去職名任汝州知州。過了幾個月扬绪,元豐時諸臣都在朝廷任職竖独,再貶蘇轍為左朝議大夫、袁州知州挤牛。未到任莹痢,又于七月降為左朝議大夫、試少府監(jiān)墓赴,分司南京竞膳,筠州居住處分。蘇轍治州有優(yōu)異政績诫硕,等到他被罷免離開坦辟,州里父老送別他的人都嗚咽流涕,延綿數(shù)十里不斷章办。八月锉走,到真州時,作《阻風(fēng)》詩藕届。

紹圣四年(1097年)二月挪蹭,蘇轍又被貶為化州別駕,安置雷州處分休偶。此時梁厉,蘇軾也被貶為瓊州別駕,昌化軍安置椅贱。五月十一日懂算,兄弟二人再次相遇于藤州,蘇轍送蘇軾赴海南庇麦。六月十一日訣別于海濱计技。

元符元年(1098年),移到循州安置山橄。元符二年(1099年)垮媒,作《龍川略志序》、《龍川別志序》航棱、《春秋傳后序》睡雇。

元符三年(1100年),宋徽宗即位饮醇,蘇轍移永州它抱、岳州安置,不久受任為濠州團練副使朴艰,岳州居住观蓄。十一月混移,復(fù)職太中大夫,提舉鳳翔上清太平宮侮穿。因有田產(chǎn)在潁川歌径,便前往居住。

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七月亲茅,蘇軾在常州(今屬江蘇)去世回铛,臨終前以不見蘇轍為憾。蘇轍得知后克锣,在悲痛中為其撰祭文茵肃,不久又作《追和軾歸去來詞》,其后作《東坡先生墓志銘》娶耍。

崇寧元年(1102年)五月免姿,蔡京當(dāng)國,黨禍復(fù)起榕酒,蘇軾等已去世的元祐黨人,原追復(fù)官告并繳納故俐;蘇轍等在世之人想鹰,并不與在京差遣。同年药版,削蘇轍五官辑舷,降授朝議大夫。

崇寧二年(1103年)槽片,為避禍何缓,蘇轍獨遷汝南。十月还栓,朝廷罷蘇轍提舉太平宮之職碌廓。住在許州,又復(fù)授太中大夫退休剩盒。

潛居潁濱

崇寧三年(1104年)正月谷婆,蘇轍在潁川定居,因感元祐時人所剩無幾辽聊,于是筑室曰“遺老齋”纪挎,自號“潁濱遺老”,終日讀書著述跟匆、默坐參禪异袄,謝絕賓客,決口不談時事玛臂,將所感皆寄托于詩中烤蜕。

崇寧五年(1106年)九月埠帕,撰成《潁濱遺老傳》及《欒城后集序》。

大觀元年(1107年)玖绿,著《論語拾遺》敛瓷。

大觀二年(1108年),蘇轍復(fù)任朝議大夫斑匪,遷任中大夫呐籽。

政和元年(1111年),撰成《欒城第三集序》蚀瘸。

政和二年(1112年)春狡蝶,游潁昌西湖,泛赮水贮勃,并有詩作贪惹。九月,以太中大夫職致仕寂嘉。十月三日(10月25日)奏瞬,蘇轍逝世,享年七十四歲泉孩。十一月硼端,朝廷追復(fù)蘇轍為端明殿學(xué)士,特賜宣奉大夫寓搬。原擬葬蘇轍于眉州祖塋珍昨,但后來仍葬蘇轍于郟縣小峨眉山蘇軾墓旁。

南宋紹興(1131年—1162年)年間句喷,因其子蘇遲顯貴镣典,蘇轍獲贈太師,封魏國公唾琼;夫人史氏贈楚國太夫人兄春。

淳熙(1174年—1189年)年間,追謚文定父叙。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xué)經(jīng)典推薦

蘇轍簡介-蘇轍的詩詞名句

古詩國學(xué)經(jīng)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guān)于本站免責(zé)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shunbangex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xué)夢 版權(quán)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做暖视频免费成人,高清无码在线成人,成人午夜网站免费,日韩东京热app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