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李商隱的《隋宮》
紫泉宮殿鎖煙霞混卵,欲取蕪城作帝家。
玉璽不緣歸日角窖张,錦帆應(yīng)是到天涯幕随。
于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宿接。
地下若逢陳后主赘淮,豈宜重問后庭花。
韻譯
長安的殿閣內(nèi)彌漫著一片煙霞睦霎,楊廣還想把蕪城作為帝王之家梢卸。
如果不是李淵得到傳國的玉璽,那么他的龍舟還會游遍到天涯副女。
如今隋朝的宮苑中已不見螢蟲蛤高,只有低垂的楊柳和歸巢的烏鴉。
如果楊廣在地下和陳后主相遇碑幅,有心欣賞淫逸辱國的后庭花嗎戴陡?
散譯
長安的殿閣千門閑閉,空自籠罩著一片煙霞沟涨,又想在繁麗的江都恤批,把宮苑修建得更加豪華。
若不是皇帝的玉印歸到了李家拷窜;隋煬帝的錦帆或許會游遍天涯开皿。
當年放螢的場所只剩下腐草涧黄,螢火早就斷絕了根芽;多少年來隋堤寂寞凄冷赋荆,兩邊的垂楊棲息著歸巢烏鴉笋妥。
他若是在地下與陳后主重逢,難道能再去賞一曲《后庭花》
隋宮:指隋煬帝楊廣在江都(今江蘇揚州市)所建的行宮窄潭。
紫泉:即紫淵春宣,長安河名,因唐高祖名李淵嫉你,為避諱而改月帝。司馬相如《上林賦》描寫皇帝的上林苑“丹水亙其南,紫淵徑其北”幽污。此用紫泉宮殿代指隋朝京都長安的宮殿嚷辅。鎖煙霞:空有煙云繚繞。
蕪城:即廣陵(今揚州)距误。帝家簸搞,帝都。
玉璽(xǐ):皇帝的玉印准潭。日角:額角突出趁俊,古人以為此乃帝王之相。此處指唐高祖李淵刑然。
錦帆:隋煬帝所乘的龍舟寺擂,其帆用華麗的宮錦制成。
腐草無螢火:古人以為螢火蟲是腐草變化出來的泼掠。
垂楊:隋煬帝自板諸引河達于淮怔软,河畔筑御道,樹以柳武鲁,名曰隋堤爽雄,一千三百里。
陳后主:南朝陳末代皇帝陳叔寶沐鼠,荒淫亡國之君挚瘟。后庭花:即《玉樹后庭花》,陳后主所創(chuàng)饲梭,歌詞綺艷乘盖。
此詩是詩人晚年江東之游時所作,約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年)憔涉,與同名七絕同時订框,當時李商隱因柳仲郢推薦,任鹽鐵推官兜叨,游江東穿扳。
首聯(lián)“紫泉宮殿鎖煙霞衩侥,欲取蕪城作帝家”點題。詩人把長安的宮殿和“煙霞”聯(lián)系起來矛物,形容它巍峨壯麗茫死,高聳入云。用“紫泉”代替長安履羞,也是為了選取有色彩的字面與“煙霞”相映襯峦萎,從而烘托長安宮殿的雄偉壯麗,可是忆首,如此巍峨的宮殿爱榔,空鎖于煙霞之中,而皇帝更愿意住在蕪城糙及。上句著一“鎖”字详幽,也突出了長安宮殿的雄偉。經(jīng)此一墊丁鹉,下句順勢而來妒潭。不居長安,另取江都揣钦,隋煬帝貪圖享樂、為所欲為的本性已隱隱揭出漠酿。一寫景冯凹,一敘事,一暗寫炒嘲,一明說宇姚,寫法雖異,但都是圍繞批判亡國之君這一主旨而驅(qū)使筆墨的夫凸。
三浑劳、四句“玉璽不緣歸日角,錦帆應(yīng)是到天涯”夭拌。詩人以虛擬的語氣說:如果不是由于皇帝的玉印落到了李淵的手中魔熏,楊廣不會以游幸江都為滿足,他的錦帆鸽扁,大概一直要飄到天邊去吧蒜绽。據(jù)史書記載:楊廣不僅開鑿了二千余里的通濟渠,多次到江都去玩桶现;還開鑿了八百余里的江南河躲雅,“又擬通龍舟,置驛宮”骡和,準備到杭州去玩相赁,只是未成行罷了相寇。詩人從隋煬帝貪圖游樂的眾多史實中,信筆拈取他耽于乘舟出游這一典型事例钮科,予以諷刺裆赵。用筆亦實亦虛,虛實結(jié)合跺嗽。說它“實”战授,是因為它是以歷史故事和隋煬帝貪圖逸游的性格特征為依據(jù)的,所以盡管夸大其事桨嫁,而終不失史實和人物性格之真植兰;說它“虛”,是因為它揉入了詩人的藝術(shù)想象璃吧,是通過幻覺而產(chǎn)生出來的最高真實的假象楣导。實際生活中,錦帆之游是絕不會遠及天涯的畜挨。藝術(shù)創(chuàng)作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筒繁,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巴元≌庇剑“玉璽”一聯(lián)是深得此道的佳句。在修辭上逮刨,此聯(lián)采用了上下蟬聯(lián)呕缭、一氣奔騰的流水對,使詩句呈現(xiàn)出圓熟流美的動態(tài)修己。
頸聯(lián)“于今腐草無螢火恢总,終古垂楊有暮鴉〔欠撸”涉及有關(guān)楊廣逸游的兩個故事片仿。一個是放螢:楊廣曾在洛陽景華宮征求螢火蟲數(shù)斛,“夜出游山放之尤辱,光遍巖谷”砂豌;在江都也放螢取樂,還修了個“放螢院”啥刻。另一個是栽柳:白居易在《隋堤柳》中寫道:“大業(yè)年中煬天子奸鸯,種柳成行夾流水;西至黃河東至淮可帽,綠影一千三百里娄涩。大業(yè)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煙絮如雪;南幸江都恣佚游蓄拣,應(yīng)將此樹映龍舟扬虚。”把“螢火”和“腐草”球恤、“垂楊”和“暮鴉”聯(lián)系起來辜昵,于一“有”一“無”的鮮明對比中感慨今昔,深寓荒淫亡國的歷史教訓(xùn)咽斧】爸茫“于今腐草無螢火”,這不僅是說當年放螢的地方此時已成廢墟张惹,只有“腐草”而已舀锨;更深一層的含意是,楊廣為了放螢夜游宛逗,窮搜極捕坎匿,弄得螢火蟲絕種±准ぃ“終古垂楊有暮鴉”替蔬,渲染了亡國后的凄涼景象。
上句說“于今”“無”屎暇,自然暗示昔日“有”承桥;下句說“終古”“有”,自然暗示當日“無”恭垦。從前楊廣“乘興南游”快毛,千帆萬馬,水陸并進番挺,鼓樂喧天,旌旗蔽空屯掖;隋堤垂楊玄柏,暮鴉自然不敢棲息。只有在楊廣被殺贴铜,南游已成陳跡之后粪摘,日暮歸鴉才敢飛到隋堤垂楊上過夜。這兩句今昔對比绍坝,但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徘意,卻只表現(xiàn)對比的一個方面,既感慨淋漓轩褐,又含蓄蘊藉椎咧。
尾聯(lián)“地下若逢陳后主,豈宜重問后庭花!”用楊廣與陳叔寶夢中相遇的故事勤讽,以假設(shè)蟋座、反詰的語氣,把批判荒淫亡國的主題深刻地揭示出來脚牍,陳叔寶因荒淫亡國向臀,投降隋朝,和當時隋朝的太子楊廣很相熟诸狭。楊廣當了天子券膀,乘龍舟游江都的時候,夢中與死去的陳叔寶及其寵妃張麗華等相遇驯遇,請張麗華舞了一曲《玉樹后庭花》芹彬。這首舞曲是陳叔寶所作。被后人斥為“亡國之音”妹懒。詩人在這里特意提到它雀监,意為楊廣目睹了陳叔寶荒淫亡國之事,卻不吸取教訓(xùn)眨唬,既縱情龍舟之游会前,又迷戀亡國之音,終于重蹈陳叔寶的覆轍匾竿,身死國滅瓦宜,為天下笑。詩在最后發(fā)問:他如果在地下遇見陳叔寶的話岭妖,難道還好意思再請張麗華舞一曲《后庭花》嗎临庇?問而不答,余味無窮昵慌。
此詩取材于前朝亡國故事假夺,以詩的語言,批判亡國之君斋攀,曉喻晚唐皇上已卷,立意高遠。篇中以實詞撐住全詩淳蔼,以虛詞斡旋其間侧蘸,取得了既整飭工嚴又流動活潑的藝術(shù)效果。
李商隱 :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泡仗、樊南生埋虹,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nèi)(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娩怎,出生于鄭州滎陽搔课。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截亦,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爬泥,和杜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