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懷辛大》
山光忽西落壹罚,池月漸東上。
散發(fā)乘夕涼寿羞,開軒臥閑敞猖凛。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绪穆。
欲取鳴琴彈辨泳,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玖院,中宵勞夢想漠吻。(中一作:終)
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從東面慢慢升起司恳。
披散著頭發(fā)在夜晚乘涼途乃,打開窗戶躺臥在幽靜寬敞的地方。
一陣陣的晚風送來荷花的香氣扔傅,露水從竹葉上滴下發(fā)出清脆的響聲耍共。
正想拿琴來彈奏烫饼,可惜沒有知音來欣賞。
感慨良宵试读,懷念起老朋友來杠纵,整夜在夢中也苦苦地想念。
韻譯
夕陽忽然間落下了西山钩骇,東邊池角明月漸漸東上比藻。
披散頭發(fā)今夕恰好乘涼,開窗閑臥多么清靜舒暢倘屹。
清風徐徐送來荷花幽香银亲,竹葉輕輕滴下露珠清響。
心想取來鳴琴輕彈一曲纽匙,只恨眼前沒有知音欣賞务蝠。
感此良宵不免懷念故友,只能在夜半里夢想一場烛缔。
山光:傍山的日影馏段。
池月:池邊的月色。
東上:從東面升起
開軒:開窗践瓷。
臥閑敞:躺在幽靜寬敞的地方院喜。
恨:遺憾。
感此:有感于此晕翠。
中宵:整夜够坐。
勞:苦于。
夢想:想念崖面。
本詩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元咙。南亭,似應在澗南園巫员,位于孟浩然家鄉(xiāng)襄陽郊外的峴山附近庶香。辛大疑即辛諤,為作者同鄉(xiāng)友人简识,常于夏日來南亭納涼赶掖,與孟浩然約為琴酒之會。
此詩載于《全唐詩》卷一百五十九七扰。下面是四川詩詞學會理事奢赂、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周嘯天對此詩的賞析。
孟浩然詩的特色是“遇景入詠颈走,不拘奇抉異”(皮日休)膳灶,雖只就閑情逸致作清描淡寫,往往能引人漸入佳境≡觯《夏日南亭懷辛大》就是有代表性的名篇序厉。
詩的內(nèi)容可分兩部分,即寫夏夜水亭納涼的清爽閑適毕箍,同時又表達對友人的懷念弛房。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而柑∥拇罚”山光:山上的日光。池月:即池邊月色媒咳。開篇兩句是說粹排,夕陽忽然間落下了西山,東邊池角明月漸漸東上伟葫。
開篇就是遇景入詠,細味卻不止是簡單寫景院促,同時寫出詩人的主觀感受筏养。“忽”常拓、“漸”二字運用之妙渐溶,在于他們不但傳達出夕陽西下與素月東升給人的實際感覺(一快一慢);而且弄抬,“夏日”可畏而“忽”落茎辐,明月可愛而“漸起”,對此表現(xiàn)出一種納涼時的滿足的心理快感掂恕⊥下剑“池”字表明“南亭”傍水,亦非虛設(shè)懊亡。
“散發(fā)乘夕涼依啰,開軒臥閑敞〉暝妫”軒:窗速警。三、四句是說鸯两,披頭散發(fā)今晚正在乘涼闷旧,開窗閑臥多么清靜舒暢。
近水亭臺钧唐,不僅“先得月”忙灼,而且是先退涼的。詩人沐浴之后钝侠,洞開亭戶缀棍,散發(fā)不梳宅此,靠窗而臥,享受著清涼的感覺爬范。三父腕、四句不但寫出一種閑情,同時也寫出一種適意——來自身心兩方面的快感青瀑。
“荷花送香氣璧亮,竹露滴清響〕饽眩”這兩句是說枝嘶,清風徐徐送來荷花幽香,竹葉輕輕滴下露珠清響哑诊。
進而群扶,詩人從嗅覺、聽覺兩方面繼續(xù)寫這種快感镀裤。荷花的香氣清淡細微竞阐,所以“風送”時聞;竹露滴在池面其聲清脆暑劝,所以是“清響”骆莹。滴水可聞,細香可嗅担猛,使人感到此外更無聲息幕垦。詩句表達的境界“一時嘆為清絕”(清沈德潛《唐詩別裁集》)。寫“荷”以氣傅联,寫竹以“響”先改,而不及視覺形象,恰恰是夏夜給人的真切感受蒸走。
“欲取鳴琴彈盏道,恨無知音賞≡芈担”這兩句是說猜嘱,心想取來鳴琴輕彈一曲,只恨眼前沒有知音欣賞嫁艇。
在如此悅耳清心的夏夜朗伶,對詩人有所觸動,使他想到了音樂步咪,“欲取鳴琴彈”了论皆。琴是一種古雅平和的樂器,適宜在恬淡閑適的心情中彈奏。據(jù)說点晴,古人彈琴感凤,先得沐浴焚香,摒去雜念粒督。而南亭納涼的詩人陪竿,此刻已自然進入這種狀態(tài),正宜操琴屠橄∽艴耍“欲取”而未取,舒適而不擬動彈锐墙,但想想自有一番樂趣礁哄。不料卻因鳴琴而牽惹起一陣淡淡的悵惘,像平靜的井水起了一陣微瀾溪北。由境界的清幽絕俗想到彈琴桐绒,由彈琴想到“知音”,而生出“恨無知音賞”的缺憾來之拨,這就自然而然的由水亭納涼過渡到對友人的懷念上來茉继。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敦锌÷睿”這兩句是說佳簸,想到這里不免懷念起故友乙墙,只能在半夜里夢想異常。
此詩生均,詩人是多么希望有朋友在身邊听想,閑話清談,共度良宵马胧『郝颍可人期不來,自然會生出許多惆悵佩脊。這種懷念故人的情緒一直延續(xù)到睡下以后蛙粘,進入夢鄉(xiāng),居然在夢中會見了自己的好友威彰。詩以有情的夢境結(jié)束出牧,極有余味。
孟浩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詩意的感受歇盼。此詩不過寫一種閑適自得的情趣舔痕,兼帶點無知音的感慨,并無十分厚重的思想內(nèi)容;然而寫各種感覺細膩入微伯复,詩味盎然慨代。文字如行云流水,具有樸素的形式美啸如,層遞自然侍匙,由景及意達到渾然一體,極富韻味组底。
孟浩然 : 孟浩然(689-740),男厌均,漢族唬滑,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棺弊,字浩然晶密,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模她。浩然稻艰,少好節(jié)義,喜濟人患難侈净,工于詩尊勿。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