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宗夫如何兆蕉?齊魯青未了羽戒。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虎韵。
蕩胸生曾云易稠,決眥入歸鳥。
會當(dāng)凌絕頂包蓝,一覽眾山小驶社。
西岳崚嶒竦處尊,諸峰羅立似兒孫测萎。
安得仙人九節(jié)杖亡电,拄到玉女洗頭盆。
車箱入谷無歸路硅瞧,箭栝通天有一門份乒。
稍待秋風(fēng)涼冷后,高尋白帝問真源零酪。
南岳配朱鳥冒嫡,秩禮自百王。
歘吸領(lǐng)地靈四苇,鴻洞半炎方孝凌。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月腋。
巡守何寂寥蟀架,有虞今則亡。
洎吾隘世網(wǎng)榆骚,行邁越瀟湘片拍。
渴日絕壁出,漾舟清光旁妓肢。
祝融五峯尊捌省,峯峯次低昴。
紫蓋獨不朝碉钠,爭長嶫相望纲缓。
恭聞魏夫人,羣仙夾翱翔喊废。
有時五峯氣祝高,散風(fēng)如飛霜。
牽迫限修途污筷,未暇杖崇岡工闺。
歸來覬命駕,沐浴休玉堂。
三嘆問府主陆蟆,曷以贊我皇雷厂。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遍搞。
泰山到底怎么樣罗侯?在齊魯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沒有盡頭溪猿。
大自然把神奇秀麗的景色都匯聚于泰山钩杰,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為一明一暗兩部分。
冉冉升起的云霞蕩滌我的心靈诊县,睜大眼睛追蹤那暮歸的鳥兒隱入山林讲弄,眼角好像要裂開一樣。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依痊,俯瞰那眾山避除,而眾山在我眼中是多么的渺小。
當(dāng)人登上山的絕頂胸嘁,就會把周圍矮小的群山們瓶摆,一覽無余。
西岳高聳似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性宏,群峰在其周圍則像他的兒孫群井。
怎么才能求得仙人杖,拄著它登上華山去玉女祠呢毫胜?
可進了車箱谷就難以回歸了书斜,而山峰像通天的箭尾直抵天門,難以登爬酵使。
稍稍等待天氣轉(zhuǎn)涼后荐吉,登上山頂去,看山本貌口渔。
傳說南岳有朱雀样屠,從百代以前的帝王開始,就有為岳分上下之禮缺脉。
在大半廣闊的南方之地祀岳時瞧哟,迅速吸取天地靈氣。
朝廷對衡山施以祭祀之典枪向,但治理國家在于德政而不是燒香點蠟。
巡視地方祭祀南岳咧党,何等寂寥秘蛔,當(dāng)年的先人已早離去。
我身受世俗的法禮教德的阻礙,現(xiàn)在終于越瀟湘深员,來到衡山了负蠕。
我終日或游走于山崖峻嶺中,或在泛起清光的河上泛舟倦畅。
祝融山極為高聳遮糖,山頂似乎直觸低處的昴星。
但諸峰中唯有紫蓋山與華山不相上下叠赐,似與華山爭高欲账。
又聽說以前的魏夫人成仙后與群仙翱翔于華山之空。
有時群峰頂上的氣候芭概,刮起的風(fēng)像飛霜一樣赛不。
走長途的時間很緊,沒有時間拄著杖爬上高崇的山嶺罢洲。
登完山后踢故,希望立即下山,到休玉堂去洗澡惹苗。
多次和郡守對話殿较,問他這怎會有這樣雄偉的衡山?這不得不詠贊我皇了桩蓉。
祭祀用的玉忍耐世間之俗淋纲,而用于祭祀,但神會因此而降福人間的触机。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帚戳,五岳之首,在今山東省泰安市城北儡首。古代以泰山為五岳之首片任,諸山所宗,故又稱“岱宗”蔬胯。歷代帝王凡舉行封禪大典对供,皆在此山,這里指對泰山的尊稱氛濒。
夫:讀“fú”产场。句首發(fā)語詞,無實在意義舞竿,語氣詞京景,強調(diào)疑問語氣。
如何:怎么樣骗奖。
齊确徙、魯:古代齊魯兩國以泰山為界醒串,齊國在泰山北,魯國在泰山南鄙皇。原是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兩個國名芜赌,在今山東境內(nèi),后用齊魯代指山東地區(qū)伴逸。
青未了:指郁郁蒼蒼的山色無邊無際缠沈,浩茫渾涵,難以盡言错蝴。青:指蒼翠洲愤、翠綠的美好山色。未了:不盡漱竖,不斷禽篱。
造化:大自然。
鐘:聚集馍惹。
神秀:天地之靈氣躺率,神奇秀美。
陰陽:陰指山的北面万矾,陽指山的南面悼吱。這里指泰山的南北。
割:分良狈『筇恚夸張的說法。此句是說泰山很高薪丁,在同一時間遇西,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昏曉:黃昏和早晨严嗜。極言泰山之高粱檀,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曉與黃昏,明暗迥然不同漫玄。
蕩胸:心胸搖蕩茄蚯。
曾:同“層”,重疊睦优。
決眥(zì):眥:眼角渗常。眼角(幾乎)要裂開。這是由于極力張大眼睛遠望歸鳥入山所致汗盘。決:裂開皱碘。
入:收入眼底,即看到隐孽。
會當(dāng):終當(dāng)尸执,定要家凯。
凌:登上。凌絕頂如失,即登上最高峰。
兴土弧: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褪贵,意思為“以……為小,認為……小”抗俄。
崚嶒:高聳突兀脆丁。
九節(jié)杖:《劉根外傳》:“漢武登少室,見一女子以九節(jié)杖仰指日动雹,閉左目槽卫,東方朔曰:‘此食日精者∫闰穑’”《真誥》:“楊羲夢蓬萊仙翁歼培,拄赤九節(jié)杖而視白龍∪兹”
玉女洗頭盆:《集仙錄》:“明星玉女躲庄,居華山,服玉漿钾虐,白日升天噪窘,祠前有五石白,號玉女洗頭盆效扫。其水碧綠澄徹倔监,雨不加溢,旱不減耗菌仁。祠有玉女馬一匹浩习。”
車箱入谷:《太平寰宇記》:“車箱谷掘托,一名車水渦瘦锹,在華陰縣西南二十五里,深不可測闪盔。祈雨者以石投之弯院,中有一鳥飛出,應(yīng)時獲雨泪掀√”
箭栝:箭的末端。
白帝: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五天帝之一异赫,古代指西方之神椅挣。
朱鳥:這里指四靈之一的南方朱雀头岔。
秩禮:古代辨上下﹑貴賤之禮。
自百王:從百代以前的帝王開始鼠证。自峡竣,從……開始。
歘(xū)吸領(lǐng)地靈:指祀岳時迅速吸取天地靈氣量九。歘适掰,快速。
鴻洞:這里是廣闊之意荠列。
炎方:泛指南方炎熱地區(qū)类浪。
邦家:國家。
祀典:祭祀的儀禮肌似。
馨香:這里指燃燒香蠟飄出的香氣费就。
巡守:天子出行,視察邦國州郡川队。
有虞(yú):上古有虞部落力细,這里指古代居民。
洎(jì):到呼寸,及艳汽。
世網(wǎng):比喻社會上法律禮教、倫理道德對人的束縛对雪。
行邁:遠行河狐。
瀟湘:瀟水和湘水,指南方之地瑟捣。
渴日:盡日馋艺,終日。
絕壁:極陡峭不能攀援的山崖迈套。
漾舟:泛舟捐祠。
清光:清亮的光輝。
祝融:指祝融山桑李。
峯(fēng)峯次低昴(mǎo):山峰高聳直觸昴星踱蛀。這里是夸張的寫法。峯峯:這里是很高之意贵白。昴率拒,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禁荒。
紫蓋:指紫蓋山猬膨。
嶫(yè):高聳。
羣仙:群仙呛伴,眾仙勃痴。
牽迫:很緊迫谒所。
修途:長途。
未暇:沒有時間顧及沛申。
杖崇岡:拄著拐杖登高山劣领。杖,拄著(拐杖)铁材,這里用作動詞剖踊。
命駕:命人駕車馬。謂立即動身衫贬。
府主:指州郡長官。
曷(hé)以:怎么能歇攻。
牲璧:即牲玉固惯,供祭祀用的犧牲和玉器。
衰俗:衰敗的世俗缴守。
開元二十四年(736)葬毫,二十四歲的詩人開始過一種不羈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齊屡穗、趙(今河南贴捡、河北、山東等地)村砂,第一首詩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烂斋。第二首詩作于作者中年時,宰相房琯敗績喪師于陳濤斜被罰础废,抗疏救之而獲罪被貶而滿是失意汛骂。第三首作于作者暮年。
第一首
這首詩是杜甫青年時代的作品评腺,充滿了詩人青年時代的浪漫與激情帘瞭。全詩沒有一個“望”字,卻緊緊圍繞詩題“望岳”的“望”字著筆蒿讥,由遠望到近望蝶念,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芋绸。詩人描寫了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媒殉,抒發(fā)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視一切的雄心壯志侥钳,洋溢著蓬勃向上的朝氣适袜。
首句“岱宗夫如何?”寫乍一望見泰山時舷夺,高興得不知怎樣形容才好的那種揣摹勁和驚嘆仰慕之情苦酱,非常傳神售貌。岱是泰山的別名,因居五岳之首疫萤,故尊為岱宗颂跨。“夫如何”扯饶,就是“到底怎么樣呢恒削?”“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語氣助詞,這里把它融入詩句中尾序,是個新創(chuàng)钓丰,很別致。這個“夫”字每币,雖無實在意義携丁,卻少它不得,所謂“傳神寫照兰怠,正在阿堵中”梦鉴。可謂匠心獨具揭保。
接下來“齊魯青未了”一句肥橙,是經(jīng)過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它沒有從海拔角度單純形容泰山之高秸侣,也不是像謝靈運《泰山吟》那樣用“崔崒刺云天”這類一般化的語言來形容存筏,而是別出心裁地寫出自己的體驗──在古代齊魯兩大國的國境外還能望見遠遠橫亙在那里的泰山,以距離之遠來烘托出泰山之高塔次。泰山之南為魯方篮,泰山之北為齊,所以這一句描寫出的地理特點励负,在寫其他山岳時不能挪用藕溅。明代莫如忠《登東郡望岳樓》特別提出這句詩,并認為無人能繼继榆。
“造化鐘神秀巾表,陰陽割昏曉”兩句,寫近望中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略吨,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腳集币。一個“鐘”宇把天地萬物一下寫活了,整個大自然如此有情致翠忠,把神奇和秀美都給了泰山鞠苟。山前向日的一面為“陽”,山后背日的一面為“陰”(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当娱,由于山高吃既,天色的一昏一曉被割于山的陰、陽面跨细,所以說“割昏曉”鹦倚。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現(xiàn)象,可詩人妙筆生花冀惭,用一個“割”字震叙,則寫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種主宰的力量,這力量不是別的散休,泰山以其高度將山南山北的陽光割斷媒楼,形成不同的景觀,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戚丸。這里詩人此用筆使靜止的泰山頓時充滿了雄渾的力量匣砖,而那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chuàng)作風(fēng)格,也在此得到顯現(xiàn)昏滴。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兩句对人,是寫細望谣殊。見山中云氣層出不窮,故心胸亦為之蕩漾牺弄∫黾福“決眥”二字尤為為傳神,生動地體現(xiàn)了詩人在這神奇縹緲的景觀而前像著了迷似的势告,想把這一切看個夠蛇捌,看個明白,因而使勁地睜大眼睛張望咱台,故感到眼眶有似決裂络拌。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現(xiàn)得更為形象鮮明』啬纾“歸鳥”是投林還巢的鳥春贸,可知時已薄暮,詩人還在望遗遵。其中蘊藏著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對祖國山河的贊美之情萍恕。
末句的“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兩句车要,寫詩人從望岳產(chǎn)生了登岳的想法允粤,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仙字精神。此聯(lián)號為絕響,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类垫,寫出了雄視一切的雄姿和氣勢司光,也表現(xiàn)出詩人的心胸氣魄±樱“會當(dāng)”是唐人口語飘庄,意即“一定要”。如果把“會當(dāng)”解作“應(yīng)當(dāng)”购撼,便欠準確跪削,神氣索然。眾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進行對比迂求,表現(xiàn)出詩人不怕困難碾盐、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揩局。 這正是杜甫能夠成為一個偉大詩人的關(guān)鍵所在毫玖, 也是一切有所作為的人們所不可缺少的。 這就是這兩句詩一直為人們所傳誦的原因凌盯。正因為泰山的崇高偉大不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付枫,所以登上的極頂?shù)南胪旧恚?dāng)然也具備了雙重的含義驰怎。
全詩以詩題中的“望”字統(tǒng)攝全篇阐滩,句句寫望岳,但通篇并無一個“望”字县忌,而能給人以身臨其壕之感掂榔,可見詩人的謀篇布局和藝術(shù)構(gòu)思是精妙奇絕的。這首詩寄托雖然深遠症杏,但通篇只見登覽名山之興會装获,絲毫不見刻意比興之痕跡。若論氣骨崢嶸厉颤,體勢雄渾穴豫,更以后出之作難以企及。
第二首
詠華山一首逼友,作者所寫的華山亦同樣雄偉绩郎。不過,與年青時代一首相比翁逞,這無疑是一首失意之作肋杖。自天寶亂來,作者飽歷憂患方得重返朝廷挖函,而今因宰相房琯敗績喪師于陳濤斜被罰状植,抗疏救之而獲罪被貶浊竟。作者人至中年,除了官拜左拾遺一年境遇較佳津畸,一直極備艱辛振定。因此,詩中亦有流露出失意徬徨之感肉拓。作者發(fā)端“西岳崚嶒竦處尊后频,諸峰羅立似兒孫”即寫華山崇高。作者雖然極欲登山暖途,但“安得仙人九節(jié)杖”一句“安得”二字詰問卑惜,已表明了作者之愿難以實現(xiàn)。這好比作者欲要報國驻售,卻總是報國無門露久,無可奈何的心情∑劾酰“車箱入谷無歸路毫痕,箭栝通天有一門”兩句寫作者仰望之余,預(yù)計攀登之路迟几。不過這始終并未實行消请,只是作者在望岳時的盤算,藉以自我安慰而已类腮。情況一如作者縱有一腔抱負理想梯啤,卻只能空自盤算,無法行之于世存哲。最后,本詩以“稍待西風(fēng)涼冷后七婴,高尋白帝問真源祟偷。”作結(jié)打厘,作者宦途的坎坷更是可見⌒蕹Γ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不順,使得作者產(chǎn)生了厭倦宦途之情户盯,期望于熱鬧中尋得涼冷以自療創(chuàng)痛嵌施。以華山之頂比白帝之居,更表現(xiàn)了作者自感理想無可實現(xiàn)的失意徬徨莽鸭。
第三首
詠衡山的《望岳》寫于作者晚暮之年吗伤,首尾抒發(fā)議論,中間寫景敘事硫眨∽阆“南岳配朱鳥,秩禮自百王。欻吸領(lǐng)地靈巧号,鴻洞半炎方”幾句寫歷代帝王皆設(shè)職官崇禮衡山族奢。“在德非馨香”句丹鸿,寓有諷喻之意越走,以微婉之詞道出,勸勉君主要以德治國靠欢。九廊敌、十兩句,作者敘自己因世亂所驅(qū)投奔南國掺涛,所以有望岳的機會庭敦。接下來自“渴日絕壁出”至“散風(fēng)如飛霜”寫衡山景色,乃全篇中心所在薪缆。最后以祀岳之意作結(jié)秧廉,呼應(yīng)起筆“秩禮”。而“曷以贊我皇”一句拣帽,杜甫愛國之心疼电,強烈地洋溢于字里行間。這首《望岳》通篇皆流露著作者忠君愛國的情懷减拭,即使飄泊江湖蔽豺,仍是關(guān)心朝政,無日或忘拧粪。
總結(jié)
三首《望岳》旨趣修陡、風(fēng)格的不同,恰好能代表杜甫在青年可霎、中年魄鸦、暮年三個時期的心態(tài)。詠泰山的《望岳》表現(xiàn)的是一種積極用世的思想癣朗,代表杜甫青年時期光芒四射拾因,積極進取的人生,因而予人雄奇壯闊的感覺旷余,全詩形成了遒勁峻潔绢记、氣魄雄放的風(fēng)格;詠華山一首流露作者宦途失意正卧,報國無門之情蠢熄,代表杜甫中年時期失徨,動極思靜的人生炉旷,此詩因而顯得委婉曲折护赊,沉郁頓挫惠遏;詠衡山的《望岳》即或是有所諷喻,代表杜甫晚年時期內(nèi)斂安命骏啰,與人為善的人生节吮。從中可稍得杜甫思想轉(zhuǎn)變的軌跡。不過判耕,無論他的心態(tài)如何改變透绩,有一點始終是相同的,那就是他的忠君愛國之心了壁熄。青年時杜甫想要為國出力帚豪,中年時他雖不得意,卻仍有報國之思草丧,晚年時他念茲在茲仍是君主與朝政狸臣。
杜甫 : 杜甫(拼音:fǔ)(712-770),字子美昌执,自號少陵野老烛亦,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懂拾,漢族煤禽,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岖赋,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檬果,其詩...[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