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杜甫的《江畔獨(dú)步尋花·其五》
黃師塔前江水東珊燎,春光懶困倚微風(fēng)。
桃花一簇開無主府树,可愛深紅愛淺紅俐末?
黃師塔前江水向東流去,溫暖的春天使人困倦奄侠,只想倚著春風(fēng)小憩卓箫。
一株無主的桃花開得正盛,究竟是愛深紅還是更愛淺紅呢垄潮?
江畔:指成都錦江之濱烹卒。
獨(dú)步:獨(dú)自散步闷盔。
塔:墓地。
一簇:一叢旅急,無主--沒有主人逢勾。
這組詩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公元761年(唐肅宗上元二年)或公元762年(唐代宗寶應(yīng)元年)春藐吮。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溺拱,第二年春暖花開時節(jié),他獨(dú)自在錦江江畔散步賞花谣辞,寫下了《江畔獨(dú)步尋花七絕句》這一組詩迫摔。這是其中一首。
杜甫 : 杜甫(拼音:fǔ)(712-770)躯嫉,字子美纱烘,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祈餐、“杜少陵”等擂啥,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昼弟,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shí)主義詩人啤它,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