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握童。
高情千古閑居賦姆怪,爭信安仁拜路塵!
這首絕句通過評論西晉太康詩人潘岳批評澡绩、嘲諷潘岳做人做詩的二重性格稽揭。元好問從詩寫真情出發(fā),鄙視詩寫假話肥卡,言不由衷的作品溪掀。潘岳的作品描繪自己淡于利祿,忘懷功名步鉴,情志高潔揪胃,曾經名重一時璃哟,傳誦千古。但是他的實際為人喊递,卻是躁求榮利随闪,趨炎附勢,鉆營利祿册舞,諂媚權貴的無恥小人蕴掏。因此元好問認為,揚雄說的“心畫心聲”调鲸,以文識人是不可靠的盛杰,會“失真”,即言不真誠藐石,言行不一的問題即供。識人,不能只觀其文于微,還要看是否言行一致逗嫡,心口如一。
所謂“言為心聲”株依、“文如其人”驱证,不能絕對化,因為人的思想感情是復雜的恋腕、充滿矛盾抹锄、發(fā)展變化的,有時也會出現假象荠藤。這樣就要善于分析復雜的矛盾現象伙单,善于識別假象,才能獲得正確的認識哈肖。詩歌史上詩與人不統(tǒng)一的現象不獨潘岳吻育,元好問的針砭是深刻的。
元好問 : 元好問淤井,字裕之布疼,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庄吼;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缎除,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总寻,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器罐,六載而業(yè)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渐行,不就選轰坊;正大元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