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jīng)典

養(yǎng)育華夏兒女

浣溪沙·已落芙蓉并葉凋

清代 / 王國維
古詩原文
[挑錯/完善]

已落芙蓉并葉凋恢总。半枯蕭艾過墻高迎罗。日斜孤館易魂消。

坐覺清秋歸蕩蕩片仿,眼看白日去昭昭纹安。人間爭度漸長宵。

譯文翻譯
[請記住我們 國學夢 www.shunbangexp.com]

池中的荷花和荷葉已經(jīng)凋敝了砂豌。有些枯黃的艾蒿從墻頭冒了出來厢岂。夕陽照在孤寂的客舍上,更讓人感到寂寞無奈阳距。

坐看秋日的天空感覺一切正在消失當中塔粒。白天將會過去,繼而是無盡的黑夜筐摘。又怎么能渡過一天比一天長的夜晚卒茬。

注釋解釋

①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咖熟。分平仄兩體圃酵,字數(shù)以四十二字居多,還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兩種馍管。

②芙蓉:荷花的別名郭赐。

③蕭艾:艾蒿,臭草确沸。

④孤館:孤寂的客舍堪置。

⑤清秋:明凈爽朗的秋天。

⑥白日去昭昭:白日指太陽张惹,陽光舀锨。昭昭指明亮。

⑦爭度:怎么渡過宛逗。漸長宵:一天比一天長的夜晚坎匿。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寫于1908年秋,北京。王國維在這年正月續(xù)娶潘麗正為妻替蔬。三月告私,王國維攜妻北上,潘氏操持家政承桥,王國維有心治學驻粟。

詩文賞析
[搜索 國學夢 即可回訪本站]

首悲秋的詞,其中滲透著一種悲哀絕望的情緒凶异。

“已落芙蓉并葉凋蜀撑,半枯蕭艾過墻高”是描寫秋天蕭瑟的景象,“日斜孤館易魂銷”是寫個人的情緒剩彬。這是古人寫悲秋題材時常用的套路酷麦。古人悲秋作品中的秋景是用來起興的,因此一般都是寫眼前實景喉恋。而“芙蓉”和“蕭艾”兩個詞出于《離騷》沃饶,它們本身又是有象征意義的。所以轻黑,“已落芙蓉”兩句雖看起來是“寫境”糊肤,其實也有可能是“造境”。這種景象氓鄙,也許確實是當時眼前所見的景象馆揉,但“蕭艾”與“芙蓉”對舉,再加上“半枯”和“過墻高”的形容玖详,實在頗有些調侃的味道把介。似寫實景而又暗含有寓托的深意,似含深意而實際上又是現(xiàn)實的寫景蟋座,這正是王國維所擅長的本領拗踢。

但到了下闋,作者就開始把個人不遇的悲傷導向他的主旋律——對整個人間的悲憫了向臀〕彩“坐覺清秋歸蕩蕩”是說,秋天雖然凄涼券膀,但秋天的一切也正在消失君纫,繼之以更為凄涼的冬天∏郾颍“眼看白日去昭昭”是說蓄髓,白天很快也就要過去了,繼之以漫長的黑夜舒帮。這兩句的口吻会喝,使人感到一種宿命已定無可奈何的恐懼陡叠。“爭度”肢执,是“怎么度過”枉阵。這是一種疑問,其中充滿了對人間未來的擔憂與焦慮预茄。

作者介紹
[挑錯/完善]

王國維 : 王國維(1877年—1927年)兴溜,字伯隅、靜安耻陕,號觀堂拙徽、永觀,漢族淮蜈,浙江海寧鹽官鎮(zhèn)人斋攀。清末秀才已卷。我國近現(xiàn)代在文學梧田、美學、史學侧蘸、哲學裁眯、古文字學、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巨子讳癌,國學...[詳細]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jīng)典推薦

浣溪沙·已落芙蓉并葉凋古詩原文翻譯賞析-王國維

古詩國學經(jīng)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shunbangex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做暖视频免费成人,高清无码在线成人,成人午夜网站免费,日韩东京热app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