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與義的《登岳陽樓二首》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盒让。
登臨吳蜀橫分地梅肤,徙倚湖山欲暮時。
萬里來游還望遠邑茄,三年多難更憑危姨蝴。
白頭吊古風(fēng)霜里,老木滄波無限悲肺缕。
天入平湖晴不風(fēng)左医,夕帆和雁正浮空。
樓頭客子杪秋后同木,日落君山元氣中浮梢。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楓彤路。
翰林物色分留少秕硝,詩到巴陵還未工。
巍巍岳陽樓矗立在洞庭湖以東長江以西洲尊,落日緩緩下沉缝裤,無風(fēng)卷起,樓閣上的招牌一動不動颊郎。
登臨的地方是當年吳國和蜀國的分界之處憋飞,徘徊在湖光山色中一直到暮色。
跋涉萬里來此還要登高望遠姆吭,三年輾轉(zhuǎn)歷盡危難還要獨登高樓榛做。
登樓憑吊古人,我自己已是兩鬢如霜内狸,看著遠山的古樹检眯、青蒼中,隱含無限的傷悲昆淡。
晴空萬里锰瘸,湖面風(fēng)平浪靜,天空倒映在平湖中昂灵,行駛的帆船和大雁好似都漂浮在空中避凝。
晚秋后異鄉(xiāng)旅人登樓望景舞萄,落日緩緩落在君山之中。
向北看只見稀疏的白色枯草管削,向南望則看見楓葉紅艷似火倒脓。
一路只顧觀賞風(fēng)景很少留神思考,結(jié)果到了巴陵還未作出好的詩篇含思。
簾旌(jīng):酒店或茶館的招子崎弃。夕陽遲:夕陽緩慢地下沉。遲含潘,緩慢饲做。
吳蜀橫分地:三國時吳國和蜀國爭奪荊州,吳將魯肅曾率兵萬人駐扎在岳陽遏弱。橫分艇炎,這里指瓜分。
徙(xǐ)倚(yǐ):徘徊腾窝。
三年多難:公元1126年(宋欽宗靖康元年)春天北宋滅亡缀踪,到寫此詩時已有三年。憑危:指登樓虹脯。憑驴娃,靠著。危循集,指高處唇敞。
吊古:哀吊,憑吊咒彤。
晴不風(fēng):晴空萬里疆柔,波瀾不驚。
杪(miǎo)秋:晚秋镶柱。
君山:全稱君山島旷档,位于湖南岳陽東部的洞庭湖中。
白首:白發(fā)歇拆。這里指為枯萎而不凋謝的白色草鞋屈。
丹楓:經(jīng)霜泛紅的楓葉。
公元1127年(北宋靖康二年)四月故觅,金兵攻破開封厂庇,北宋滅亡。當時输吏,陳與義被貶在陳留(在今河南開封東南)做監(jiān)酒稅的小官权旷,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難民行列中,南奔襄漢贯溅,顛沛湖湘拄氯,流離失所躲查。他流亡到洞庭湖,幾次登上岳陽樓坤邪,寫下了數(shù)首詩歌以記其事熙含,這兩首就是其中之一罚缕。
其一
第一首是詩人寫岳陽樓的開篇之作艇纺,所以精心打造,鄭重其事邮弹。
首聯(lián)寫岳陽樓的地理位置黔衡,先從大處著墨,以洞庭湖和長江為背景腌乡,在一個宏觀視野中隆重推出岳陽樓盟劫。“洞庭之東江水西”与纽,詩人在一句七字之中侣签,巧妙地運用了“東”“西”兩個方位詞,并以湖急迂、江系之影所,則岳陽樓之所在,如或可見僚碎。而后再寫舉目所見猴娩,為“簾旌不動夕陽遲”。這一句是全詩寫景濃墨重彩的一筆勺阐,看似平常卷中,實則細膩≡ǔ椋“簾旌”為近景蟆豫,“夕陽”為遠景,近景遠景合而為一懒闷,詩人的視線由近及遠地掃描无埃,逐漸放開,融入那蒼茫的暮色中毛雇。不動的簾旌嫉称,表明湖面風(fēng)平浪靜;遲落的夕陽灵疮,提示著傍晚的安詳织阅。這樣富有詩情畫意的情境,不禁引起詩人豐富的遐想震捣。
詩的頷聯(lián)從靜態(tài)舒緩的景物描寫中振起荔棉,轉(zhuǎn)而為強烈的抒情闹炉。仿佛是音樂的變奏,這兩句詩似乎是在重復(fù)上面的主題润樱,風(fēng)格卻又迥然不同了渣触。“登臨吳蜀橫分地”壹若,也是在說登臨的地理位置嗅钻,卻加入了厚重的歷史感;“徙倚湖山欲暮時”店展,也是在寫黃昏時分登樓觀景养篓,卻融入了些許悵惘之情。這樣的漸變赂蕴,是一種烘托柳弄,是一種過渡,是一種物我兼融的摹狀概说。在這里碧注,詩人的主體形象不經(jīng)意地、自然而然地出現(xiàn)在詩中糖赔,他在思索萍丐,在徘徊,在融情入景挂捻,在借景抒懷碉纺。
經(jīng)過前面的蓄勢,詩人終于在頸聯(lián)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刻撒,發(fā)出了最高亢最強烈的吶喊:“萬里來游還望遠骨田,三年多難更憑危∩”這兩句詩态贤,道出了一個亡國之臣心中的憤懣〈谆穑“萬里”與“三年”對舉悠汽,分別從空間、時間的跨度上來敘述其事芥驳,收到了雙重疊加的藝術(shù)效果柿冲,讀之讓人感慨萬分。詩人的“萬里來游”不過是萬里逃難的高雅說法兆旬,但是又無可奈何假抄。心中的苦悶,只好在“遠望”中消解∷薇ィ“三年多難”熏瞄,本來已經(jīng)不勝觳觫,卻還要在這里登高臨危谬以,讓人不堪忍受强饮。詩意至此,已經(jīng)一波三折为黎,千回百轉(zhuǎn)邮丰,把感情推向了極致。
尾聯(lián)情景相生碍舍,“風(fēng)霜”既指秋色濃重柠座,又與自己的“白頭”相映襯邑雅,且暗示了當時政治局勢的嚴峻片橡,“老木滄波”既指眼前實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淮野,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自我寫照捧书。這樣的蒼涼氣韻,與杜詩中“無邊落木瀟瀟下”骤星,“艱難苦恨繁霜鬢”相同经瓷。同樣的國破家亡,天涯淪落洞难,此時此刻舆吮,杜甫成了詩人患難中的知己,因此队贱,詩中自然有了杜詩中雄闊慷慨的風(fēng)格色冀。
其二
第一首寫登樓,而第二首轉(zhuǎn)寫景和歸途柱嫌。詩人登上岳陽樓锋恬,看到的是“天入平湖晴不風(fēng),夕帆和雁正浮空编丘∮胙В”這就描繪了多種景物:天空、湖水嘉抓、倒影索守、夕日、大雁抑片,構(gòu)成了洞庭湖獨有的美景卵佛。表面上“晴不風(fēng)”三字略顯俗套,但這正和“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有相同韻味级遭,不加修飾望拖,只是寫的是湖水之壯美,這更顯手法獨特挫鸽。第二聯(lián)寫人亦寫景说敏,而且再次點明時間是傍晚時分。第三聯(lián)起丢郊,開始寫詩人的歸途了盔沫,而且又再一次將詩句引向了景物,向北看枫匾,見白草稀稀架诞,向南望則見楓葉紅紅,這一聯(lián)的描寫將整首詩推向高潮干茉,對仗工整谴忧,別有韻味。最后兩句就是寫詩人只顧觀景角虫,寫著的詩到了江陵還未完沾谓,這就從側(cè)面襯托了長江洞庭之間風(fēng)光之好。整首詩的感情同第一首一樣戳鹅,是“憂”的均驶,因為兩首詩記述的為同一系列的事,其感情也是相同的枫虏,只是被隱藏了妇穴,這首詩實際上表達了北宋國亡后,作者只能觀景排憂之情隶债。
陳與義 : 陳與義,字去非回俐,號簡齋逛腿,漢族,其先祖居京兆仅颇,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单默,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xiàn)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忘瓦,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搁廓。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