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代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其五》
浩蕩離愁白日斜始苇,吟鞭東指即天涯砌烁。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催式。
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函喉, 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荣月。
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不是無情之物管呵,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哺窄。
浩蕩離愁: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捐下,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蕩:無限萌业。
吟鞭:詩人的馬鞭坷襟。
東指:東方故里。
即:到生年。
天涯:指離京都遙遠啤握。
落紅:落花【Э颍花朵以紅色者為尊貴,因此落花又稱為落紅懂从。
花:比喻國家授段。
道光十九年(1839),也就是鴉片戰(zhàn)爭的前一年番甩,龔自珍已48歲侵贵,對清朝統(tǒng)治者大失所望,毅然決然辭官南歸缘薛,回歸故里窍育,后又北上迎取眷屬,在南北往返途中宴胧,他有所思漱抓,有所感,就用雞毛寫在賬簿紙上恕齐,投入一個竹筐里乞娄。后來共“得紙團三百十五枚,蓋作詩三百十五首也”(《與吳虹生書》),寫就巨型組詩仪或。這就是著名的《己亥雜詩》──那一年是己亥年确镊。本文選自《己亥雜詩》的第五篇。作者當時憤然辭官范删,離別親朋好友蕾域,愁腸百結(jié)。
這詩作于1839年(農(nóng)歷己亥)到旦,是詩人的代表作品旨巷。是年,詩人辭官南歸故里厢绝,后又北取眷屬契沫,就在往返途中創(chuàng)作了這一部堪稱絕唱的大型七絕組詩。這組詩憶述見聞昔汉、回憶往事懈万、抒發(fā)感慨,藝術(shù)地再現(xiàn)與反映了自己生平靶病、思想会通、交游、宦跡娄周、著述的豐富閱歷涕侈,標志著詩人認識社會和批判現(xiàn)實的能力,在晚年已臻新的境界煤辨。時值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的前夜裳涛,詩中頗有感時憂國的力作。這首詩則表現(xiàn)詩人辭官的決心众辨,報效國家的信念與使命端三,以及獻身改革理想的崇高精神,語氣樂觀鹃彻,形象生動郊闯,極富藝術(shù)魅力。
詩的前兩句抒情敘事蛛株,在無限感慨中表現(xiàn)出豪放灑脫的氣概团赁。一方面蛹找,離別是憂傷的角撞,畢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诚纸,故友如云孝赫,往事如煙臊泌;另一方面匠楚,離別是輕松愉快的画机,畢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籠盛卡,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為。這樣唆香,離別的愁緒就和回歸的喜悅交織在一起嫌变,既有“浩蕩離愁”,又有“吟鞭東指”躬它;既有白日西斜腾啥,又有廣闊天涯。這兩個畫面相反相成冯吓,互為映襯倘待,是詩人當日心境的真實寫照。
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组贺,詩人們常常喜歡用落日作為自然現(xiàn)象和象征韶光易逝的雙重手法來顯示相思之烈或別離之苦凸舵。“吟鞭東指即天涯”失尖“⊙伲“吟鞭”是指詩人的馬鞭,“東指”點明了此行的目的地——故鄉(xiāng)(浙江)掀潮」娇洌“即天涯”是說距離故鄉(xiāng)還很遠。馬鞭舉處仪吧,前面便是離京師越來越遠的海角天涯庄新。元人馬致遠的《天凈沙》寫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薯鼠。古道西風瘦馬择诈。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出皇】源樱”龔自珍以“浩蕩”修飾離愁,以“白日斜”烘托離愁恶迈,以“天涯”映襯離愁,這種多層次的描寫方法和馬致遠的“夕陽西下谱醇,斷腸人在天涯”有異曲同工之妙暇仲。只不過龔自珍的“吟鞭東指即天涯”沒有直接說自己是“斷腸人”而已。
按理說副渴,龔自珍不滿于死氣沉沉的禮部衙門生活奈附,毅然辭去禮部主事之職,準備回家鄉(xiāng)杭州干一番事業(yè)煮剧,只身出都斥滤,有的只是對舊勢力的決裂之感和憎惡之情将鸵,不應產(chǎn)生浩蕩的離愁。唐詩人劉皂《旅次朔方》云:“無端更渡桑干水佑颇,卻望并州是故鄉(xiāng)顶掉。”說由于遷謫到更遠的地方挑胸,因此連客舍地也成為故鄉(xiāng)了痒筒。不同之處在于,龔自珍雖說是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茬贵,但小時候在北京住過簿透,又在禮部和其他機構(gòu)做了十余年京官,京城早已成了他的第二故鄉(xiāng)解藻。雖然龔自珍是主動要求辭職老充,但辭職的原因卻是因為沉淪下僚,生活拮據(jù)螟左,事出無奈啡浊,客觀上是被迫離京出都。因此路狮,“浩蕩離愁”中虫啥,含有些許仕途蹭蹬,不為世用的感嘆和在政治上奄妨、思想上的孤獨感涂籽。兼之龔自珍當時與妓女靈簫關(guān)系十分密切,《己亥雜詩》十分之一的主題都與靈簫有關(guān)砸抛,其中一首說自己正墮入“紅似相思綠似愁”的情場里评雌,雖說靈簫并不在京師,但在這種情況下直焙,與過去的生活告別景东,纏綿悱惻、依依不舍的“離愁”也就難排難遣奔誓〗锿拢可見,龔自珍的“離愁”內(nèi)涵是豐富厨喂、復雜和多方面的和措。
日暮的片片飛花,撩起詩人的離愁蜕煌。事業(yè)未竟派阱,歲月蹉跎,青春已逝斜纪,紅日西沉贫母,今番出都文兑,也許不再回還,作為描摹落花的能手腺劣,詩人愛“探春”绿贞,更愛“送春”,愛花開誓酒,也許更愛看花落樟蠕,他曾在《西郊落花歌》中說紛飛的海棠花是到人間飄泊逗留的奇龍怪鳳,把大風中海棠紛謝的奇景比作“如錢塘潮夜澎湃靠柑;如昆陽戰(zhàn)晨披靡寨辩;如八萬四千天女洗臉罷,齊向此地傾胭脂”歼冰∶夷“又聞凈土落花深四寸,冥目觀想尤神馳”隔嫡,想像“安得樹有不盡之花更雨新好者甸怕,三百六十日長是落花時”。他對落花作過那么多美妙的比喻腮恩,而如今梢杭,詩人突然感到自己像一片飄飛的落花。辭別京都秸滴,詩人乘馬車出都武契,一路情不能已,對著無邊的落花荡含,展開豐富的想像咒唆。官場的傾軋,沉重的氛圍释液,窒息的人性全释,拮據(jù)的生活,詩人把自己的身世與落花完全融為一體误债。
“落紅不是無情物浸船,化作春泥更護花”詩人筆鋒一轉(zhuǎn),由抒發(fā)離別之情轉(zhuǎn)入抒發(fā)報國之志寝蹈。并反用陸游的詞“零落成泥碾作塵糟袁,只有香如故√墒ⅲ”落紅,本指脫離花枝的花形帮,但是槽惫,并不是沒有感情的東西周叮,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界斜。不為獨香仿耽,而為護花。表現(xiàn)詩人雖然脫離官場各薇,依然關(guān)心著國家的命運项贺,不忘報國之志,以此來表達他至死仍牽掛國家的一腔熱情峭判;充分表達詩人的壯懷开缎,成為傳世名句。
落花決不是無情的廢物林螃,詩人辭去禮部主事之職奕删,正是為了到家鄉(xiāng)主掌書院,聚徒講學疗认,把自己的學業(yè)和思想傳給生徒完残,以變革的熱情和未來的憧憬啟迪他們,為國為民盡自己的最后一點力量横漏〗魃瑁花落歸根,化為春泥缎浇,正可以孕育新的春天扎拣,色彩、芬芳华畏,正可以獻給后之來者鹏秋。詩人從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規(guī)律中得到啟發(fā)。大自然里花開花落亡笑,本來風雨由之侣夷,無感情可言,落紅說不上是“有情物”還是“無情物”仑乌,只是詩人把自己的身世與落花完全結(jié)合起來百拓,把感情移向落花,才使落花也具有人的感情晰甚,從而變成有情物衙传。落花有情,表現(xiàn)在去釀造新的彩色的世界——“化作春泥更護花”厕九。至此蓖捶,詩人終于把飛花般紛亂的思緒捉住,從愁思中擺脫出來扁远,帶著時代的使命感俊鱼,上升到一種莊嚴神圣的境界刻像。“化作春泥更護花”并闲,這是飛花的獨自细睡,也是詩人與腐敗的官場決裂,向黑暗的勢力抗爭的莊嚴而神圣的宣誓帝火。為了國家和黎民百姓溜徙,為了似錦繁花,不惜獻身化為春泥犀填。
這首小詩將政治抱負和個人志向融為一體蠢壹,將抒情和議論有機結(jié)合,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復雜的情感宏浩。龔自珍論詩曾說“詩與人為一知残,人外無詩,詩外無人”(《書湯海秋詩集后》)比庄,他自己的創(chuàng)作就是最好的證明求妹。
龔自珍 : 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神凑、文學家及改良主義的先驅(qū)者净神。27歲中舉人,38歲中進士溉委。曾任內(nèi)閣中書鹃唯、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主張革除弊政瓣喊,抵制外國侵略坡慌,曾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