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典

養(yǎng)育華夏兒女

“斷無蜂蝶慕幽香馏臭,紅衣脫盡芳心苦”--賀鑄《踏莎行》翻譯賞析

作者:佚名 古詩詞鑒賞大全 來源:網絡

斷無蝶慕幽香,紅衣脫盡芳心苦。

[譯文] 絕對沒有蜂蝶戀清香括儒,荷花脫盡紅色的花瓣绕沈,只留下苦澀的蓮子。

[出自] 北宋 賀鑄 《踏莎行》

楊柳回塘帮寻,鴛鴦別浦乍狐,綠萍漲斷蓮舟路。斷無蜂蝶慕幽香固逗,紅衣脫盡芳心苦浅蚪。

返照迎潮,行云帶雨烫罩,依依似與騷人語:當年不肯嫁春風惜傲,無端卻被秋風誤。

注釋:此詞又名《芳心苦》

①回塘:環(huán)曲的水塘贝攒。

②別浦:水流的叉口盗誊。

③紅衣:此指紅荷花瓣。

④芳心:蓮心隘弊。

⑤返照:夕陽的回光浊伙。

⑥騷人:詩人。

⑦“當年”句:韓偓《寄恨》詩云:“蓮花不肯嫁春風长捧。”

譯文1:

綠柳環(huán)繞嚣鄙、鴛鴦游憩,池塘中長滿了綠色的浮萍串结,連采蓮小舟來往的路也被遮斷了哑子。不但蓮舟路斷,無人采摘肌割,甚至連蜂蝶也不光顧卧蜓,荷花只能在寂寞中逐漸褪盡紅色的花瓣,剩下孤苦的蓮心把敞。

夕陽的余輝弥奸,照映減浦口的水波,迎來了晚潮奋早,流動的云彩盛霎,帶著凄冷的秋雨,荷花在晚風中輕輕搖曳耽装,好象在滿懷感情地向文人雅士訴說自己的遭遇:想當年我不愿在春花爛漫的時節(jié)與百花爭芳斗艷愤炸,如今卻還是無端地被秋風埋沒!

譯文2:

楊柳遍布曲折的池塘邊掉奄,鴛鴦嬉戲在水流交匯處规个。水面長滿了綠浮萍。阻斷蓮舟往來路。絕沒有蜂蝶戀清香诞仓,荷花落盡蓮心苦缤苫。

夕陽返照回潮涌,飄浮的云朵降細雨墅拭。悲苦只有詩人知榨馁,與之低聲相泣訴:恥與春芳爭嬌妍,誰料遭際風妒帜矾。

賞析:

這首詞是詠荷花的,暗中以荷花自比屑柔。詩人詠物屡萤,很少止于描寫物態(tài),多半有所寄托掸宛。因為在生活中死陆,有許多事物可以類比,情感可以相通唧瘾,人們可以利用聯(lián)想措译,由此及彼,發(fā)抒文外之意饰序。所以從《詩經》领虹、《楚辭》以來,就有比興的表現(xiàn)方式求豫。詞也不在例外塌衰。

起兩句寫荷花所在之地。“回塘”蝠嘉,位于迂回曲折之處的池塘最疆。“別浦”,不當行路要沖之處的水口蚤告。(小水流入大水的地方叫做浦努酸。另外的所在謂之別,如別墅杜恰、別業(yè)获诈、別館。)回塘心褐、別浦烙荷,在這里事實上是一個地方。就儲水之地而言檬寂,則謂之塘终抽;就進水之地而言,則謂之浦。荷花在回塘昼伴、別浦匾旭,就暗示了她處于不容易被人發(fā)現(xiàn),因而也不容易為人愛慕的環(huán)境之中圃郊。“楊柳”价涝、“鴛鴦”,用來陪襯荷花持舆。楊柳在岸上色瘩,荷花在水中,一綠一紅逸寓,著色鮮艷居兆。鴛鴦是水中飛禽,荷花是水中植物竹伸,本來常在一處泥栖,一向被合用來作裝飾圖案,或繪入圖勋篓。用鴛鴦來陪襯荷花之美麗吧享,非常自然。

第三句由荷花的美麗轉入她不幸的命運譬嚣。古代詩人常以花開當折钢颂,比喻女子年長當嫁,男子學成當仕拜银,故無名氏所歌《金縷衣》云:“勸君莫惜金縷衣甸陌,勸君惜取少年時⊙喂桑花開堪折直須折钱豁,莫待無花空折枝。”而荷花長在水中疯汁,一般都由女子乘坐蓮舟前往采摘牲尺,如王昌齡《采蓮曲》所寫:“吳姬越艷楚王妃,爭弄蓮舟水濕衣幌蚊。來時浦口花迎入谤碳,采罷江頭月送歸。”但若是水中浮萍太密溢豆,蓮舟的行駛就困難了蜒简。這當然只是一種設想,而這種設想漩仙,則是從王維《皇甫岳云溪雜題·萍池》“春池深且廣搓茬,會待輕舟回犹赖。靡靡綠萍合,垂楊掃復開”來卷仑,而反用其意峻村。以荷花之不見采由于蓮舟之不來,蓮舟之不來由于綠萍之斷路锡凝,來比喻自己之不見用由于被人汲引之難粘昨,被人汲引之難由于仕途之有礙。托喻非常委婉窜锯。

第四句再作一個比譬张肾。荷花既生長于回塘、別浦锚扎,蓮舟又被綠萍遮斷吞瞪,不能前來采摘,那么能飛的蜂與蝶該是可以來的吧工秩。然而不幸的是,這些蜂和蝶进统,又不知幽香之可愛慕助币,斷然不來。這是以荷花的幽香螟碎,比自己的品德眉菱;以蜂蝶之斷然不來,比在上位者對自己的全不欣賞掉分。

歇拍承上兩譬作結俭缓。蓮舟不來,蜂蝶不慕酥郭,則美而且香的荷花华坦,終于只有自開自落而已。“紅衣脫盡”不从,是指花瓣飄零惜姐;“芳心苦”,是指蓮心有苦味椿息。在荷花方面說歹袁,是設想其盛時虛過,旋即凋斍抻拧条舔;在自己方面說,則是雖然有德有才乏矾,卻不為人知重孟抗,以致志不得行迁杨,才不得展,終于只有老死牖下而已夸浅,都是使人感到非常痛苦的仑最。將花比人,處處雙關帆喇,而毫無牽強之跡警医。

過片推開一層,于情中布景坯钦。“返照”二句预皇,所寫仍是回塘、別浦之景色婉刀。落日的余輝吟温,返照在蕩漾的水波之上,迎接著由浦口流入的潮水突颊。天空的流云鲁豪,則帶著一陣或幾點微雨,灑向荷塘律秃。這兩句不僅本身寫得生動爬橡,而且還暗示了荷花在塘、浦之間棒动,自開自落糙申,為時已久,屢經朝暮船惨,飽歷陰晴柜裸,而始終無人知道,無人采摘粱锐,用以比喻在自己的生活經歷中疙挺,也遭遇過多少世事滄桑、人情冷暖怜浅。這樣寫景衔统,就同時寫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乃至性格。

“依依”一句海雪,顯然是從李白《淥水曲》“荷花嬌欲語锦爵,愁殺蕩舟人”變化而來。但指明“語”的對象為騷人奥裸,則比李詩的含義為豐富险掀、深刻。屈原離騷》:“制芰荷以為衣兮湾宙,集芙蓉以為裳樟氢。不吾知其亦已兮冈绊,茍余情其信芳。”正因為屈原曾設想采集荷花(芙蓉也是荷花埠啃,見王逸《注》)制作衣裳死宣,以象征自己的芳潔,所以詞中才也設想荷花于蓮舟不來碴开,蜂蝶不慕毅该,自開自落的情況之下,要將滿腔心事潦牛,告訴騷人眶掌。但此事究屬想象,故用一“似”字巴碗,與李詩用“欲”字同朴爬,顯得虛而又活,幻而又真橡淆。王逸《〈離騷經〉章句序》中曾指出:“《離騷》之文召噩,依《詩》取興,引類譬喻逸爵。故善鳥具滴、香草,以配忠貞痊银,……宓妃抵蚊、佚女施绎,以譬賢臣溯革。”從這以后,香草谷醉、美女致稀、賢士就成為三位一體了。在這首詞中俱尼,作者以荷花(香草)自比抖单,非常明顯,而結尾兩句遇八,又因以“嫁”作比矛绘,涉及女性,就同樣也將這三者連串了起來刃永。

“當年”兩句货矮,以文言,是想象中荷花對騷人所傾吐的言語斯够;以意言囚玫,則是作者的“夫子自道”喧锦。行文至此,花即是人抓督,人即是花燃少,合而為一了。“當年不肯嫁春風”铃在,是反用張先的《一叢花令》“沉恨細思阵具,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涌穆,一看即知怔昨,而荷花之開,本不在春天宿稀,是在夏季趁舀,所以也很確切。春天本是百花齊放祝沸、萬紫千紅的時候矮烹,詩人既以花之開于春季,比作嫁給春風罩锐,則指出荷花之“不肯嫁春風”奉狈,就含有她具有一種不愿意和其它的花一樣地爭妍取憐那樣一種高潔的、孤芳自賞的性格的意思在內涩惑。這是寫荷花的身分仁期,同時也就是在寫作者自己的身分。但是竭恬,當年不嫁跛蛋,雖然是由于自己不肯,而紅衣盡脫痊硕,芳心獨苦赊级,豈不是反而沒由來地被秋風耽誤了嗎?這就又反映了作者由于自己性格與社會風習的矛盾沖突岔绸,以致始終仕路崎嶇理逊,沉淪下僚的感嘆。南唐中主《浣溪沙》云:“菡萏香銷翠葉殘盒揉,西風愁起綠波間晋被。”王國維人間詞話》認為“大有眾芳蕪穢,美人遲暮之感”刚盈。(“惟草木之零落兮羡洛,恐美人之遲暮。”扁掸、“雖萎絕其亦何傷兮翘县,哀眾芳之蕪穢最域。”均《離騷》句。)這位著名的文學批評家是敏感地察覺到了這個偏安小國的君主為自己不可知的前途而發(fā)出的嘆息的锈麸。晏幾道的《蝶戀花》詠荷花一首镀脂,可能是為小蓮而作。其上忘伞、下片結句“照影弄妝嬌欲語薄翅,西風豈是繁華主”和“朝落暮開空自許,竟無人解知心苦”氓奈,與本詞“無端卻被秋風誤”和“紅衣脫盡芳心苦”的用筆用意翘魄,大致相近,可以參照舀奶。

由于古代詩人習慣于以男女之情比君臣之義暑竟、出處之節(jié),以美女之不肯輕易嫁人比賢士之不肯隨便出仕育勺,所以也往往以美女之因擇夫過嚴而遲遲不能結婚以致耽誤了青春年少的悲哀但荤,比賢士之因擇主、擇官過嚴而遲遲不能任職以致耽誤了建立功業(yè)的機會的痛苦涧至。曹植《美女篇》:“佳人慕高義腹躁,求賢良獨難。……盛年處房室南蓬,中夜起長嘆纺非。”杜甫《秦州見敕目薛、畢遷官》:“喚人看腰赘方,不嫁惜娉婷烧颖。”陳師道長歌行》:“春風永巷閉娉婷,長使青樓誤得名蒜焊。不惜卷簾通一顧倒信,怕君著眼未分明科贬。”“當年不嫁惜娉婷泳梆,抹白施朱作后生。說與旁人須早計榜掌,隨宜梳洗莫傾城优妙。”雖立意措詞有所不同,但都是以婚媾之事憎账,比出處之節(jié)套硼。本詞則通體以荷花為比,更為含蓄胞皱。

宋史·文苑傳》載賀鑄“喜談當世事邪意,可否不少假借九妈。雖貴要權傾一時,少不中意雾鬼,極口詆之無遺辭萌朱。人以為近俠。……竟以尚氣使酒策菜,不得美官晶疼,悒悒不得志。”這些記載又憨,對于我們理解本詞很有幫助翠霍。(沈祖棻)

關鍵詞:踏莎行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斷無蜂蝶慕幽香蛾洛,紅衣脫盡芳心苦”--賀鑄《踏莎行》翻譯賞析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shunbangex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做暖视频免费成人,高清无码在线成人,成人午夜网站免费,日韩东京热app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