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韋應(yīng)物的《寄李儋元錫》
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又一年蜓谋。(又一年一作:已一年)
世事茫茫難自料梦皮,春愁黯黯獨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桃焕,邑有流亡愧俸錢剑肯。
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观堂。
去年那花開時節(jié)我們依依惜別让网,如今又是花開時節(jié),我們分別已一年师痕。
世事渺茫自我的命運怎能預料寂祥,春愁讓人心中郁郁、孤枕難眠七兜。
多病的身軀讓我想歸隱田園間丸凭,看著流亡的百姓愧對國家俸祿。
早聽說你將要來此地探望我腕铸,我到西樓眺望幾度看到明月圓惜犀。
李儋(dān)元錫:李儋,曾任殿中侍御史狠裹,為作者密友虽界;元錫,字君貺涛菠,為作者在長安鄠縣時舊友莉御。
春愁:因春季來臨而引起的愁緒撇吞。黯黯:低沉暗淡。一作“忽忽”礁叔。
思田里:想念田園鄉(xiāng)里牍颈,即想到歸隱。
邑有流亡:指在自己管轄的地區(qū)內(nèi)還有百姓流亡琅关。愧俸錢:感到慚愧的是自己食國家的俸祿煮岁,而沒有把百姓安定下來。
問訊:探望涣易。
這首七律是韋應(yīng)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画机,大約作于公元784年(唐德宗興元元年)春天。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暮春入夏時節(jié)新症,韋應(yīng)物離開長安步氏,秋天到達滁州任所。李儋徒爹、元錫戳护,是韋應(yīng)物的詩交好友,在長安與韋應(yīng)物分別后瀑焦,曾托人問候腌且。次年春天,韋應(yīng)物寫了這首詩寄贈以答榛瓮。
此詩描述了詩人與友人分別之后的思念铺董。開首二句即景生情,花開花落禀晓,引起對茫茫世事的感嘆精续。接著直抒情懷,寫因多病而想辭官歸田粹懒,反映內(nèi)心的矛盾重付。“邑有流亡愧俸錢”凫乖,不僅是仁人自嘆未能盡責确垫,也流露進退兩難的苦悶。結(jié)尾道出寄詩的用意帽芽,是極需友情的慰勉删掀,渴望和友人暢敘。全詩起于分別导街,終于相約披泪,體現(xiàn)了朋友間的深摯友誼,感情細膩動人搬瑰,同時章法嚴密款票,對仗工整控硼,用語婉轉(zhuǎn),堪為七律名篇艾少。
詩是寄贈好友的卡乾,所以從敘別開頭。首聯(lián)即謂去年春天在長安分別以來姆钉,已經(jīng)一年说订。以花里逢別起抄瓦,即景勾起往事潮瓶,有欣然回憶的意味;而以花開一年比襯钙姊,則不僅顯出時光迅速毯辅,更流露出別后境況蕭索的感慨。
頷聯(lián)寫自己的煩惱苦悶煞额∷伎郑“世事茫茫”是指國家的前途膊毁,也包含個人的前途胀莹。當時長安尚為朱泚盤踞,皇帝逃難在奉先婚温,消息不通描焰,情況不明。這種形勢下栅螟,他只得感慨自己無法料想國家及個人的前途荆秦,覺得茫茫一片。他作為朝廷任命的一個地方行政官員力图,到任一年了步绸,眼前又是美好的春天,但他只有憂愁苦悶吃媒,感到百無聊賴瓤介,一籌莫展,無所作為赘那,黯然無光惑朦。
頸聯(lián)具體寫自己的思想矛盾。正因為他有志而無奈漓概,所以多病更促使他想辭官歸隱漾月;
尾聯(lián)則是說他看到百姓貧窮逃亡,覺得自己未盡職責胃珍,于國于民都有愧梁肿,所以他不能一走了事蜓陌。這樣進退兩難的矛盾苦悶處境下,詩人十分需要友情的慰勉吩蔑。尾聯(lián)便以感激李儋的問候和亟盼他來訪作結(jié)钮热。
這首詩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和語言技巧,并無突出的特點烛芬。有人說它前四句情景交融隧期,頗為推美。這種評論并不切實赘娄。因為首聯(lián)即景生情仆潮,恰是一種相反相成的比襯,景美而情不歡遣臼;頷聯(lián)以情嘆景性置,也是傷心人看春色,茫然黯然揍堰,情傷而景無光鹏浅;都不可謂情景交融。其實這首詩之所以為人傳誦屏歹,主要是因為詩人誠懇地披露了一個清廉正直的封建官員的思想矛盾和苦悶隐砸,真實地概括出這樣的官員有志無奈的典型心情。
這首詩的思想境界較高蝙眶,尤其是“身多疾病思田里季希,邑有流亡愧俸錢”兩句,自宋代以來械馆,甚受贊揚胖眷。范仲淹嘆為“仁者之言”,朱熹盛稱“賢矣”霹崎。這些評論都是從思想性著眼的珊搀,贊美的是韋應(yīng)物的思想品格。但也反映出這詩的中間兩聯(lián)尾菇,在封建時代確有較高的典型性和較強的現(xiàn)實性境析。事實上也正如此,詩人能夠?qū)懗鲞@樣真實派诬、典型劳淆、動人的詩句,正由于他有較高的思想境界和較深的生活體驗默赂。
韋應(yīng)物 : 韋應(yīng)物(737~792)疾捍,中國唐代詩人。漢族栏妖,長安人乱豆。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吊趾、10卷本《韋蘇州集》宛裕。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论泛,世稱“韋蘇州”揩尸。詩風恬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