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jīng)典

養(yǎng)育華夏兒女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宋代 / 張元干
古詩原文
[挑錯/完善]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疙描、連營畫角诚隙,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起胰,九地黃流亂注久又。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效五,況人情老易悲難訴地消。更南浦,送君去畏妖。

涼生岸柳催殘暑脉执。耿斜河,疏星殘月戒劫,斷云微度半夷。萬里江山知何處婆廊?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玻熙,書成誰與否彩?目盡青天懷今古疯攒,肯兒曹恩怨相爾汝嗦随!舉大白,聽《金縷》敬尺。

譯文翻譯
[請記住我們 國學夢 www.shunbangexp.com]

我輩夢魂經(jīng)趁赌幔縈繞著未光復的祖國中原之路。在蕭瑟的秋風中砂吞,一方面署恍,金兵營壘相連,軍號凄厲蜻直;另方面盯质,故都汴京的皇宮寶殿已成廢墟,禾黍充斥概而,一片荒涼呼巷,真是令人惆悵呵!為什么黃河之源昆侖山的天柱和黃河的中流砥柱都崩潰了赎瑰,黃河流域各地泛濫成災(zāi)王悍?如今,中原人民國破家亡餐曼,流離失所压储。人口密聚的萬落千村都變成了狐兔盤踞橫行之地。杜甫句云:“天意高難問源譬,人情老易悲集惋。”從來是天高難問其意踩娘。如今我與君都老了芋膘,也容易產(chǎn)生悲情,我們的悲情能向誰傾訴呢?我只能默默地相送到南浦霸饲。送君遠去为朋!

別后,我仍然會佇立江邊眺望厚脉,不忍離去习寸。見柳枝隨風飄起,有些涼意傻工,殘暑漸消霞溪。夜幕降臨孵滞,銀河橫亙高空,疏星淡月鸯匹,斷云緩緩飄動坊饶。萬里江山,不知君今夜流落到何處殴蓬?回憶過去與君對床夜語匿级,暢談心事,情投意合染厅,這情景已不可再得了痘绎。俗話說雁斷衡陽,君去的地方連大雁也飛不到肖粮,寫成了書信又有誰可以托付孤页?我輩都是胸襟廣闊,高瞻遠矚之人涩馆,我們告別時行施,看的是整個天下,關(guān)注的是古今大事魂那,豈肯像小兒女那樣只對彼此的恩恩怨怨關(guān)心蛾号?讓我們舉起酒杯來,聽我唱一支《金縷曲》冰寻,送君上路须教!

注釋解釋

底事:言何事。

昆侖傾砥柱:古人相信黃河源出昆侖山斩芭,《淮南子·地形訓》:“河水出昆侖東北陬”轻腺。傳說昆化山有銅柱,其高入天划乖,稱為天柱贬养。此以昆侖天柱,黃河砥柱琴庵,連類并書误算。

九地黃流亂注:喻金兵的猖狂進攻。

聚萬落千村狐兔:形象描寫中原經(jīng)金兵鐵蹄踐踏后的荒涼景象迷殿。

耿:明亮儿礼。

大白:酒杯名。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作于紹興十二年(公元1142年)庆寺。紹興八年因反對“和議”蚊夫、請斬秦檜等三人而貶為福州簽判的胡銓,在這年再次遭遣懦尝,除名編管新州(今廣東新興)知纷,親友都不敢去送他壤圃,張元干卻寫這首《賀新郎》詞送他。

詩文賞析
[搜索 國學夢 即可回訪本站]

“賀新郎”是這首詞的詞牌琅轧,“送胡邦衡謫新州”是這首詞的題目伍绳,亦可看作是小序,作者在這里交待了詞的寫作背景乍桂、原因和主題冲杀。

詞的上闋述時事。有三層意思:

第一層:夢繞神州路模蜡。悵秋風漠趁、連營角扁凛,故宮離黍忍疾。寫中原淪陷的慘狀,形象地概括了北宋滅亡的歷史事實谨朝,有尺幅千里之勢卤妒。

首句:夢繞神州路。寫作者自己日夜思念北方國土字币,連做夢都在圍著北宋故都汴京的路轉(zhuǎn)则披。“繞”洗出,即縈繞士复,牽掛心間,不能忘懷翩活。這里有徘徊阱洪、巡回之意〔ふ颍“神州路”冗荸,古稱中國為赤縣神州,(見《史記·孟子荀卿列傳》)這里指中原淪陷區(qū)利耍。作者為什么要將中原淪陷之慘狀托之于夢呢蚌本?含意有二:一是中原淪陷不可去,淪陷之慘唯可于夢中見之隘梨;二是中原之淪陷如惡夢一般程癌。實景虛寫,寫出人心之慘痛轴猎,故有第二層的質(zhì)問嵌莉。

悵秋風、連營畫角税稼,故宮離黍烦秩。這兩句寫夢中所見垮斯。中原淪陷慘狀,以“悵”為領(lǐng)字只祠。所悵者兜蠕,一是“連營畫角”金兵軍營相望,軍號凄厲抛寝。 二是“故宮離黍”熊杨。當他在夢中來到汴京的時候,那蕭瑟的秋風盗舰,更引起了他的無限悲傷晶府,當年繁華的汴京,已成了金兵的軍營钻趋,一陣陣哀厲高亢的軍號聲連成一片川陆,原來的皇宮大殿長滿了野草,完全變成了荒涼的廢墟蛮位。

以上幾句较沪,層層遞轉(zhuǎn),字字沉實失仁,詞人悲憤之情尸曼,愈轉(zhuǎn)愈深沉。因為胡銓主張收復中原萄焦、反對議和而得罪權(quán)臣控轿,被貶謫嶺南,所以起筆即從中原寫起拂封〔缟洌“夢繞神州路。悵秋風烘苹、連營畫角躲株,故宮離黍×秃猓”是寫對中原地區(qū)的深沉懷念和收復失地的愿望霜定。作者通過對北宋滅亡、汴京荒涼的描寫廊鸥,表達了對國事的憂傷望浩。這就與堅決主戰(zhàn)的胡銓溝通了感情,因為他們的心情和意志都是一致的惰说。所以這個開頭很不尋常磨德,作者不寫送別之情,不寫景物之狀,而從共同關(guān)心的國事寫起典挑,表示對友人被貶謫的同情酥宴,并引以為知已,說明他們是志同道合的您觉。

第二層:底事昆侖傾砥柱拙寡,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琳水、千村狐兔肆糕。嚴詞質(zhì)問悲劇產(chǎn)生的根源,是對開頭四句的追問和深思在孝。到底是什么原因诚啃,使我們的國家變成這個樣子呢?

底事昆侖傾砥柱私沮,底事始赎,即何事,什么事顾彰,什么原因极阅,為什么胃碾?“昆侖傾砥柱”即“傾昆侖砥柱”涨享。昆侖,即昆侖山。古人相信黃河源出昆侖山仆百,傳說昆侖山有銅柱厕隧,其高入天,稱為天柱俄周。見《淮南子·地形訓》:“河水出昆侖東北陬吁讨。”《神異經(jīng)·中荒經(jīng)》:“昆侖之山峦朗,有銅柱焉建丧。其高入天,所謂天柱也波势◆嶂欤”古人以昆侖為至高無上的山。砥柱尺铣,即砥柱山拴曲,在今河南陜縣東北黃河中×莘蓿《水經(jīng)·河水注》:“砥柱澈灼,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當中者鑿之叁熔,故破山以通河委乌,河水分流,包山而過荣回,山見水中如柱然福澡,故曰砥柱也【月恚”《禹貢》稱:“異河積石革砸,至于龍門,又東至于砥柱糯累∷憷”傾,即摧毀泳姐、倒塌效拭。作者在這里以昆侖天柱,黃河砥柱胖秒,連類并書缎患,比喻北宋王朝傾垮。

九地黃流亂注阎肝。喻指金人的入侵以及戰(zhàn)爭帶來的慘景挤渔。九地:九州,即中國风题,這里指中原淪陷區(qū)判导。黃流亂注:黃河泛濫,洪水橫流沛硅。這里喻指金兵的猖狂入侵眼刃。

聚萬落、千村狐兔摇肌。即“萬落千村狐兔聚”擂红,形象描寫中原經(jīng)金兵鐵蹄踐踏后的荒涼破敗景象。正如曹操在《蒿里行》描寫的那樣:“白骨露于野围小,千里無雞鳴昵骤。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吩抓∩婕耄”落,即村落疹娶。狐兔伴栓,這里指入侵之敵。

在這里,作者敘述了國家殘破之恨和人民遭難的慘狀钳垮,以山崩地裂惑淳,洪水泛濫比喻國家的破亡和金兵的入侵,用狐貍和野兔的聚集饺窿,表現(xiàn)了戰(zhàn)爭造成的荒涼歧焦,反映出人民所承受的災(zāi)難。又以“九地黃流亂注”與上層的“連營畫角”肚医,“聚萬落绢馍、千村狐兔”與上層的“故宮離黍”,上下照應(yīng)肠套,顯得生動形象舰涌,深沉悲憤。

在第二層中你稚,詩人提出了疑問瓷耙,問而不答。乃因答案分明刁赖,不言即知搁痛,況且涉及朝廷統(tǒng)治者而不能言。故而筆鋒一轉(zhuǎn)宇弛,寫出了以下幾句:天意從來高難問鸡典,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涯肩。更南浦轿钠,送君去。其言外之意是:天高固然難測病苗,而衣冠華族淪于異族之手,實乃人事使然症汹。此為第三層硫朦,感慨時事,點明送別背镇。

天意從來高難問咬展,天意:上天的意志。此指皇帝的態(tài)度瞒斩。高難問:難以讓人琢磨破婆,猜不透。

況人情胸囱、老易悲難訴祷舀。況:況且。人情:人們之間的交往情誼。一說“人之常情”裳扯。老易悲抛丽,是說天意既難測,而人越到老了饰豺,想起人們之間交往的友情亿鲜,越容易感到悲傷,今有深仇而不思報冤吨,故長嘆:悲難訴蒿柳。從這里可以看出,“悲難訴”的內(nèi)涵是:北宋議和滅亡之悲難訴漩蟆;南宋王朝茍且偷生其馏、偏安江左、迫害忠良爆安,這種悲傷是難以訴說的叛复。

“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扔仓、老易悲難訴褐奥。”出自杜甫詩《暮春江陵送馬大卿公恩命追赴闕下》“天意高難問翘簇,人情老易悲”撬码,以表示對高高在上的執(zhí)政者的心意難測,一味妥協(xié)投降版保、忘了亡國之仇的不滿呜笑。

更南浦,送君去彻犁。寫送別叫胁。作者的筆鋒自然轉(zhuǎn)至送別胡銓。南浦汞幢,泛指送別的地方驼鹅。出自屈原《九歌·河伯》:“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森篷∈涔常”或江淹《別賦》:“春草碧色,春水淥波仲智。送君南浦买乃,傷如之何!”

以上幾句是寫作者對南宋朝廷的不滿和對胡銓的慰勉钓辆。在上一層里剪验,作者用濃重的筆墨寫出了亡國之痛肴焊,至此便很自然地要問:這一切是怎么造成的?究竟是誰的過錯呢碉咆?在當時抖韩,這答案不能明白講出,所以作者只好借杜甫的“天意高難問疫铜,人情老易悲”這兩句詩茂浮,來暗示國破家亡的罪責,應(yīng)由最高統(tǒng)治者來承擔壳咕。詩人以怨憤的筆調(diào)寫道:上天的意志向來都是難以令人猜測的席揽,何況人越到老了,想起人們的交往之情越容易悲傷谓厘,這種悲傷的原因也很難訴說得清楚幌羞。是為國家的命運悲傷,還是因為朋友的貶謫悲傷竟稳,作者使用“難訴”二字属桦,其意豐蘊含蓄,即是對上面問題的回答他爸,又給人留下了回味的余地聂宾。人老了容易悲傷,現(xiàn)在為自己的知已送別诊笤,其悲傷更屬必然了系谐,所以,作者用“更”字讨跟,又深入了一層纪他,具體落實在送別上,至此點明主題晾匠。

上闋的安排茶袒,突出了作者同友人共同的憂國思想,而把個人的傷離放在了次要地位混聊,使作者與友人的惜別之情不同于一般弹谁,這就與那些只寫離情別緒的俗套之作有明顯的區(qū)別。突出了共同的愛國思想句喜,也就把詞的境界,提到了新的高度沟于。故詞的下闋轉(zhuǎn)寫友誼與慰勉咳胃,敘別情: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旷太、疏星淡月展懈,斷云微度销睁。萬里江山知何處〈嫜拢回首對床夜語冻记。雁不到、書成誰與来惧。目盡青天懷今古冗栗,肯兒曹、恩怨相爾汝供搀。舉大白隅居,聽金縷。

下闋也有三層意思:

第一層:涼生岸柳催殘暑葛虐。耿斜河胎源、疏星淡月,斷云微度屿脐。換頭四句緊扣上闋結(jié)尾送君“南浦”之意涕蚤,通過景物描寫,說明送別的時間與地點的诵。

首句:涼生岸柳催殘暑万栅。點明季節(jié),說明作者寫詞時奢驯,是在夏末秋初之夜申钩。初秋的涼風從岸邊煙柳叢里吹來,驅(qū)散了殘余的暑氣瘪阁,這是地面景象撒遣。而夜空中,則是耿斜河管跺、疏星淡月义黎,斷云微度。在橫斜的銀河里豁跑,散布著稀疏的星星廉涕,月亮灑著淡淡的月光,不時艇拍,偶有一兩片云彩輕輕地緩緩地漂蕩在空中狐蜕。耿:明亮。斜河:天河卸夕,即銀河层释;銀河偏斜,又稱斜漢快集,表示夜已深贡羔。這里作者以凄清的夜景襯托離別時的氣氛和心情廉白。此時此刻,有何感受呢乖寒?心里想了些什么呢猴蹂?

第二層:萬里江山知何處¢灌遥回首對床夜語磅轻。雁不到、書成誰與马澈。設(shè)想分別后的情形瓢省,表達懷戀的深情。痊班。

萬里江山知何處勤婚。極言今后相隔萬里,不知道你在何處涤伐。

回首對床夜語馒胆。回首:回憶凝果,回想祝迂。對床夜語:兩人對躺在床上談話到深夜,說明友誼之深器净。對床型雳,出自白居易《雨中招張司業(yè)宿》:“能來同宿否,聽雨對床眠山害【兰螅”夜雨,出自李商隱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浪慌,巴山夜雨漲秋池冤荆。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权纤〉黾颍”

這幾句曲曲折折抒寫留戀之情:既反映了他們深厚的友情,也表達了他們對國事的感慨:君此去道路茫茫汹想,國家前途亦茫茫外邓。

雁不到、書成誰與古掏。書坐榆,即書信。雁不到:相傳雁能傳書冗茸,但北雁南飛止于衡陽回雁峰席镀,而新州在衡陽之南。故民間有“大雁飛不到嶺南夏漱,書信難以寄出”的說法豪诲。范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天留意”也是說宋代朝臣貶謫遠方挂绰,好友大都不敢互通音訊屎篱。蘇軾等人,也常在詩中提到過葵蒂〗徊ィ“雁不到”,為假托而已践付。

這幾句是先從眼前的分別寫起秦士,次憶舊情,復嘆別后悲傷永高。意思是:今宵分別之后隧土,我們相隔千山萬水,誰能知道你究竟在什么地方呢命爬?從今以后曹傀,天各一方,而我們對床夜話的情景饲宛,將成為美好的回憶皆愉,唯有通過書信表達我們的友情。但是艇抠,新州是個連大雁也飛不到的地方幕庐,就是寫成了書信,又有誰捎得去呢练链?這里由眼前的送別翔脱,想到了今后可能書信難通,只能回憶以前的友情媒鼓,這就更深入一層地表達了作者對友人離去的留戀和悲傷届吁。

以上幾句,格調(diào)悲沉绿鸣。詞的結(jié)尾疚沐,作者勸慰友人,調(diào)子轉(zhuǎn)而激昂:目盡青天懷今古潮模,肯兒曹亮蛔、恩怨相爾汝。舉大白擎厢,聽金縷究流。這是第三層:遣愁致送別意辣吃。

“目盡青天懷今古”照應(yīng)“天意從來高難問”,遠望天空芬探,想到古今世態(tài)的變化神得,有四顧蒼茫之感。目盡:極目遠望偷仿。

肯兒曹哩簿、恩怨相爾汝。言大丈夫不能“無為在歧路酝静,兒女共沾巾”节榜。意思是:我們談的都是國家大事,怎么能像孩子一樣只顧說個人恩怨呢别智?肯宗苍,在這里是怎么肯的意思。兒曹亿遂,即小兒女輩浓若。兒曹恩怨:指小孩之間一會兒好,一會兒埋怨蛇数。相爾汝挪钓,形容兩人講話時互相指著對方的那種樣子。爾和汝耳舅,都是“你”的意思碌上。出自韓愈《聽穎師彈琴》:“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浦徊×笥瑁”

舉大白,聽《金縷》盔性。作者滿腹悲憤感情霞丧,通過層次井然的多次轉(zhuǎn)折,這幾句是說冕香,遙望蒼天蛹尝,俯仰今古,歷史上出現(xiàn)了多少英雄人物悉尾,我們也要象他們那樣突那,決不做只念恩怨私情的兒女之輩。請滿飲此杯后构眯,聽我唱一曲《金縷》愕难,為你壯行送別吧!詞的煞拍,創(chuàng)造了一個激昂闊大的意境猫缭,雄壯的筆調(diào)葱弟,表現(xiàn)了作者不肯屈服,堅持斗爭的精神饵骨,傳達了對朋友的鼓勵和支持翘悉,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

通觀全詞居触,可以看出,這是一首不尋常的送別詞老赤,它打破了歷來送別詞的舊格調(diào)轮洋,把個人之間的友情放在了民族危亡這樣一個大背景中來詠嘆,既有深沉的家國之感抬旺,又有真切的朋友之情弊予;既有悲傷的遙想,又有昂揚的勸勉开财。作者以慷慨悲涼的筆調(diào)汉柒,所抒發(fā)的不是纏綿悱惻的離愁別恨,而是憂念國事艱危的憤慨之情责鳍。作者連夢中都思念著被金軍蹂躪的中原河山碾褂,表現(xiàn)了對南宋投降路線的不滿與憤恨,特別是詞的結(jié)尾所表白的與友人共勉的磊落胸襟和遠大的抱負历葛,在當時的艱難困境中正塌,是十分可貴的。

作者介紹
[挑錯/完善]

張元干 :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恤溶。其父名動乓诽,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咒程,能詩鸠天。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帐姻,永泰的寒光閣稠集、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詳細]

張元干的名句
你可能喜歡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jīng)典推薦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古詩原文翻譯賞析-張元干

古詩國學經(jīng)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guān)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shunbangex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quán)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做暖视频免费成人,高清无码在线成人,成人午夜网站免费,日韩东京热app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