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 唐代 白居易 《夢微之》
夜來攜手夢同游抄邀,晨起盈巾淚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昼榛,咸陽宿草八回秋境肾。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阿衛(wèi)韓郎相次去奥喻,夜臺茫昧得知不偶宫?
夜里做夢與你攜手共同游玩,早晨醒來淚水流滿巾也不擦拭环鲤。
在漳浦我三次生病纯趋,長安城草生草長已經(jīng)八個年頭。
想你逝去九泉尸骨已經(jīng)化成泥沙冷离,我還暫時寄住人間白發(fā)滿頭吵冒。
阿衛(wèi)韓郎已經(jīng)先后去世,黃泉渺镁贫洌昏暗能夠知曉嗎桦锄?
微之:唐朝詩人元稹(779-831)蔫耽,字微之结耀,與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結為終生詩友匙铡。
漳浦:地名图甜,在今福建漳州南部。
宿草:指墓地上隔年的草鳖眼,用為悼念亡友之辭朋友之墓黑毅,有宿草而不哭焉。
君埋泉下:指微之去世钦讳。
阿衛(wèi):微之的小兒子矿瘦。
韓郎:微之的愛婿。
夜臺:指墳墓愿卒,因為閉于墳墓缚去,不見光明,所以稱為夜臺琼开,后來也用來指代陰間易结。
茫昧:模糊不清。
這首《夢微之》是白居易在元稹離世九年后所做的一首七言律詩柜候。其中頸聯(lián)“君埋泉下泥銷骨搞动,我寄人間雪滿頭”,古往今來更不知有多少人為它而傷懷渣刷!
公元 801年鹦肿,30歲的白居易在長安結識了 23歲的元稹,他們?yōu)閷Ψ降奈牟删A而深深折服辅柴,政治上又都反對宦官專權狮惜、提倡輕徭薄賦高诺。真是相見恨晚!為了實現(xiàn)古代仕人懷有的那份安邦定國的宏偉抱負碾篡,二人同時參加了吏部的制科考試虱而,并且同時當上校書郎。雖是個閑官开泽,倒也可自得其樂牡拇。飲酒賦詩賞花聽書,好個詩酒風流穆律!直到元稹因敷水驛事件得罪宦官惠呼、被貶下放,白居易以死上書無效峦耘。公元815年剔蹋,元稹被貶為通州司馬,同年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辅髓,同是天涯淪落人泣崩!此后,二人只能互通書信洛口、傾訴衷腸矫付!公元831年,60歲的白居易正賦閑于東都洛陽第焰,驚聞元稹病逝于武昌买优,悲痛不已!當元稹的靈柩運回老家陜西咸陽時挺举,途徑洛陽杀赢,白揮淚寫下祭文。
“夜來攜手夢同游湘纵,晨起盈巾淚莫收”脂崔。夢中樂天與微之重逢,二人攜手同游瞻佛,他們可能意氣風發(fā)地暢談天下大事脱篙、黎明蒼生娇钱;可能痛斥那宦海風波伤柄、官場污濁;可能恥笑那魑魅小人文搂、假義君子……可是夢總有醒來的時候适刀!淚水打濕了樂天的絹帕,老淚縱橫也無心擦拭了煤蹭。時年笔喉,樂天已經(jīng)是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取视。他想起了元稹當年還和過他的一首詩,詩中有這么兩句:“我今因病魂顛倒常挚,惟夢閑人不夢君”作谭。確實,生時不能相見奄毡,夢見還可以慰藉相思折欠,夢不見是悲痛的!可是吼过,死后故人夢更是痛徹心扉锐秦!明知此生不能再見,卻又一遍遍回憶著逝去的時光盗忱,每每回憶一次酱床,都是一遍強于一遍的無奈憂傷!死亡趟佃,切斷了所有一切可能的念想扇谣!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草樹八回秋”揖闸。樂天說他自己在漳浦這個地方已經(jīng)生了幾次病了揍堕,長安城草生草長不知不覺已有八個年頭。時間蹉跎了芳華汤纸,元稹死后衩茸,樂天的一把老骨頭也不得安生,只是淡漠地看著長安城的草生草長贮泞。如果人的生命也能夠像草生草長一樣該多好楞慈,就像樂天 17歲時寫下的《賦得古原草送別》一樣:“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啃擦。樂天與元稹一別已是九年囊蓝,而且還會有好幾個九年,直到樂天也身赴黃泉令蛉。樂天的生老病死聚霜,已經(jīng)沒有了元稹的參與!
“君埋泉下泥銷骨珠叔,我寄人間雪滿頭”蝎宇。元稹埋在黃泉之下,泥土侵蝕著他的身體祷安,也許早已和泥化作塵土姥芥,樂天也只是頂著滿頭白發(fā)暫時居住在人間。樂天是一位“深入淺出”型的沉思者:孤高汇鞭、正直凉唐、磊落庸追、坦蕩。這句話正是白詩在字面台囱、形式上看似淺顯淡溯,而情意、內(nèi)涵甚深的表現(xiàn)簿训。我想起了祖父血筑,我那逝世不久的祖父。很多時候煎楣,在我們的親人活著時豺总,我們是羞赧于將悄悄寫下的那些關于他們的贊美文字與人分享的,尤其是不愿讓他們本人看到择懂。而今喻喳,祖父魂歸大地、深埋黃土困曙,他在人間的最后一席之地只是水泥石碑下一方小小的骨灰盒表伦,家人把祖父與已逝世 13年的祖母合埋了。寫著這些文字時慷丽,我想起祖父總是在清明前后輕輕擦拭著太祖父蹦哼、太祖母及祖母的祭框,擦著擦著就出神地望著要糊「傺可是如今,他深埋地下锄俄,誰又來擦拭他嶄新的祭框呢局劲?有關祖父的一切,我再也不會知曉了奶赠。他早年因公致殘的左腿鱼填,還會風濕發(fā)作嗎?黃泉該是個濕冷的地方吧毅戈?想到這些苹丸,我已經(jīng)受不住了。有句話是殘忍的:“我們將會死去很久”苇经。樂天寫下這首詩時赘理,身邊不是缺乏朋友,亦不是敵人泛濫塑陵。拉法特曾說:“沒有朋友也沒有敵人的人感憾,就是凡夫俗子”蜡励。樂天恰好不是個凡夫俗子令花,他一生的朋友是很多的阻桅,比如李商隱就是他的忘年交。也正因為如此兼都,在時隔九年后嫂沉,樂天的這份思友之情才愈顯得彌足珍貴!
“阿衛(wèi)韓郎相次去扮碧,夜臺茫昧得知不”趟章。阿衛(wèi)是元稹的小兒子,韓郎是元稹的女婿慎王。他們都先后死去了蚓土,黃泉渺茫昏暗能夠知道這些嗎赖淤?高壽的樂天目睹了后輩們的離去蜀漆。一方面,活著的人想要知道死去的人的情況咱旱,另一方面确丢,活著的人總是念念不忘地將人世間的新鮮事兒禱告給死者,縱然知道是徒勞吐限,還是懷著這份希望鲜侥。《古詩十九首》中有言:“去者日以疏,來者日以親”诸典。當樂天看著去者已去經(jīng)年描函,而來者亦已成去者,這是多么大的內(nèi)心荒涼狐粱!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赘阀,斯世當以同懷視之!淺品《夢微之》脑奠,我品味到了這世間有一種真情———相濡以沫基公!
白居易 : 白居易(772年-846年)齿诞,字樂天酸休,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祷杈,祖籍太原斑司,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但汞。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宿刮,唐代三大詩人之一互站。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