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xué)經(jīng)典

養(yǎng)育華夏兒女

勤政樓西老柳

唐代 / 白居易
古詩原文
[挑錯/完善]

半朽臨風(fēng)樹账磺,多情立馬人芹敌。

開元一株柳痊远,長慶二年春。

譯文翻譯
[請記住我們 國學(xué)夢 www.shunbangexp.com]

風(fēng)中一棵枝干半枯的大樹氏捞,馬上一個多情看樹的老人碧聪。

開元年間栽種的一個弱柳,如今已是長慶二年的早春液茎。

注釋解釋

勤政樓:在長安興慶宮西南逞姿,始建于開元八年(720),元和十四年(819)重修捆等。

臨風(fēng):迎風(fēng)滞造;當(dāng)風(fēng)《翱荆《楚辭·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來谒养,臨風(fēng)恍兮浩歌“喽校”

駐馬蝴光。唐朱慶余《過舊宅》詩:“榮華事歇皆如此,立馬踟躕到日斜达址。”

開元:唐玄宗年號趁耗,公元713年至741年沉唠。

長慶二年:公元822年。

創(chuàng)作背景

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重修勤政樓苛败。此詩作于重修勤政樓的第三年满葛。勤政樓西的一株柳樹,是唐玄宗開元年間(713~741)所種罢屈,至唐穆宗長慶年間(821~824)已在百齡上下嘀韧,其時白居易已五十一歲。以垂暮之年對半朽之樹缠捌,愴然動懷锄贷,因作此詩。

詩文賞析
[搜索 國學(xué)夢 即可回訪本站]

勤政樓西的一株柳樹曼月,是唐玄宗開元年間(注:開元年間為713年-741年)所種谊却,至822年(唐穆宗長慶二年)已在百齡上下,當(dāng)時白居易已五十一歲哑芹。以垂暮之年對半朽之樹炎辨,詩人自然會愴然動懷。東晉桓溫北征途中聪姿,看到他昔日手種的柳樹都已經(jīng)有十圍那么粗了碴萧,曾感慨地說:“木猶如此乙嘀,人何以堪!”對樹傷情破喻,自古以來就是這樣虎谢。難怪詩人要良久立馬,凝望出神了低缩。樹“半朽”嘉冒,人也“半朽”;人“多情”咆繁,而樹在詩人眼中讳推,也是物情同人情。宋代辛棄疾就曾寫過“我見青山多嫵媚玩般,料青山見我應(yīng)如是”(《賀新郎·甚矣吾衰矣》)這樣情趣盎然的詞句银觅。白居易看到這株臨風(fēng)老柳就好像是出于同病相憐,為了牽挽他這位萍水相逢的老人坏为,才擺弄它那多情的長條究驴。

詩的開始兩句,把讀者帶到了一個物我交融匀伏、物我合一的妙境洒忧。樹就是詩人,詩人就是樹够颠,既可以說多情之人是半朽的熙侍,也可以說半朽之樹是多情的÷哪ィ“半朽”和“多情”蛉抓,歸根到底都是詩人的自像,“樹”和“人”都是詩人自指剃诅。這兩句情景交融巷送,彼此補(bǔ)充,相互滲透矛辕。寥寥十字笑跛,韻味悠長。

如果說如筛,前兩句用優(yōu)美的畫筆堡牡,那么,后兩句則是用純粹的史筆杨刨,作為前兩句的補(bǔ)筆晤柄,不僅補(bǔ)敘了柳樹的年齡和詩人自己的歲數(shù),更重要的是妖胀,把百年歷史變遷芥颈、自然變化和人世滄桑隱含在內(nèi)惠勒,這是詩人的大手筆。它像畫上的題款出現(xiàn)在畫卷的一端那樣爬坑,使這樣一幅充滿感情而又具有紀(jì)念意義的生活小照纠屋,顯得格外新穎別致。

作者介紹
[挑錯/完善]

白居易 : 白居易(772年-846年)盾计,字樂天售担,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署辉,祖籍太原族铆,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哭尝。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shí)主義詩人哥攘,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dǎo)新樂...[詳細(xì)]

白居易的名句
你可能喜歡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xué)經(jīng)典推薦

勤政樓西老柳古詩原文翻譯賞析-白居易

古詩國學(xué)經(jīng)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guān)于本站免責(zé)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shunbangex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xué)夢 版權(quán)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做暖视频免费成人,高清无码在线成人,成人午夜网站免费,日韩东京热app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