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憶江南詞三首》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芜抒。日出江花紅勝火珍策,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宅倒?
江南憶攘宙,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拐迁,郡亭枕上看潮頭蹭劈。何日更重游?
江南憶线召,其次憶吳宮铺韧。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缓淹。早晚復相逢哈打?
江南的風景多么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讯壶。清晨日出的時候料仗,江邊盛開花朵顏色鮮紅勝過火焰,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伏蚊。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立轧?
江南的回憶,最能喚起追思的是杭州。月圓之時山寺之中氛改,尋找桂子匀借,登上郡亭躺臥其中,欣賞那錢塘江大潮平窘。什么時候能夠再次去游玩?
江南的回憶凳怨,再來就是回憶吳宮瑰艘,喝一杯吳宮的美酒春竹葉,看那吳宮的歌女雙雙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肤舞。何時才能再次相逢紫新?
憶江南:唐教坊曲名。作者題下自注說:“此曲亦名‘謝秋娘’李剖,每首五句芒率。”按《樂府詩集》:“‘憶江南’一名‘望江南’篙顺,因白氏詞偶芍,后遂改名‘江南好’〉旅担”至晚唐匪蟀、五代成為詞牌名。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長江下游的江浙一帶宰僧。
諳(ān):熟悉材彪。作者年輕時曾三次到過江南。
江花:江邊的花朵琴儿。一說指江中的浪花段化。
紅勝火:顏色鮮紅勝過火焰。
綠如藍:綠得比藍還要綠造成。如显熏,用法猶“于”,有勝過的意思谜疤。藍佃延,藍草,其葉可制青綠染料夷磕。
桂子:桂花履肃。
郡亭:疑指杭州城東樓。
看潮頭:錢塘江入海處坐桩,有二山南北對峙如門尺棋,水被夾束,勢極兇猛,為天下名勝膘螟。
吳宮:指吳王夫差為西施所建的館娃宮成福,在蘇州西南靈巖山上。
竹葉:酒名荆残。即竹葉青奴艾。亦泛指美酒。
吳娃:原為吳地美女名内斯。此詞泛指吳地美女蕴潦。醉芙蓉:形容舞伎之美。
劉禹錫曾作《憶江南》詞數(shù)首俘闯,是和白居易唱和的潭苞,所以他在小序中說:“和樂天春詞,依《憶江南》曲拍為句真朗〈苏睿”此詞在公元837年(唐文宗開成二年)初夏作于洛陽,由此可以推斷出白居易所作的三首詞也應在開成二年初夏遮婶。
第一首詞中蝗碎,作者沒有從描寫江南慣用的“花”、“鶯”著手旗扑,而是別出心裁地從“江”為中心下筆衍菱,又通過“紅勝火”和“綠如藍”,異色相襯肩豁,展現(xiàn)了鮮艷奪目的江南春景脊串。白居易用的是異色相襯的描寫手法,因而江南的春色清钥,在白居易的筆下琼锋,從初日,江花祟昭,江水之中獲得了色彩缕坎,又因烘染、映襯的手法而形成了一幅圖畫篡悟,色彩絢麗耀眼谜叹,層次豐富。
這首詞寫江南春色搬葬,首句“江南好”荷腊,以一個既淺切又圓活的“好”字,攝盡江南春色的種種佳處急凰,而作者的贊頌之意與向往之情也盡寓其中女仰。同時,唯因“好”之已甚,方能“憶”之不休疾忍,因此乔外,此句又已暗逗結句“能不憶江南”,并與之相關闔一罩。次句“風景舊曾諳”杨幼,點明江南風景之“好”,并非得之傳聞聂渊,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時的親身體驗與親身感受推汽。這就既落實了“好”字,又照應了“憶”字歧沪,不失為勾通一篇意脈的精彩筆墨。三莲组、四兩句對江南之“好”進行形象化的演繹诊胞,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紅綠相映的明艷色彩锹杈,給人以光彩奪目的強烈印象撵孤。其中,既有同色間的相互烘托竭望,又有異色間的相互映襯邪码,充分顯示了作者善于著色的技巧。篇末咬清,以“能不憶江南”收束全詞闭专,既托出身在洛陽的作者對江南春色的無限贊嘆與懷念,又造成一種悠遠而又深長的韻味旧烧。
題中的“憶”字和詞中的“舊曾諳”三字還說明了此詞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層次:以北方春景映襯江南春景影钉。全詞以追憶的情懷,寫“舊曾諳”的江南春景掘剪。而此時平委,作者卻在洛陽。比起江南來夺谁,洛陽的春天來得晚廉赔。作者寫于洛陽的《魏王堤》七絕云:“花寒懶發(fā)鳥慵啼,信馬閑行到日西匾鸥。何處未春先有思蜡塌,柳條無力魏王堤∥鸶海”在江南“日出江花紅勝火”的季節(jié)岗照,洛陽卻“花寒懶發(fā)”,只有魏王堤上的柳絲,才透出一點兒春意攒至。
第二首詞以“江南憶厚者,最憶是杭州”領起,前三字“江南憶”和第一首詞的最后三字“憶江南”勾連迫吐,形成詞意的連續(xù)性库菲。后五字“最憶是杭州”又突出了作者最喜愛的一個江南城市。如果說第一首詞像畫家從鳥瞰的角度大筆揮灑而成的江南春意圖志膀,那么熙宇,第二首詞便像一幅杭州之秋的畫作了。
第三首詞在思想藝術上都不及第一溉浙、二首烫止,加上他又寫到歌舞生活,因而許多選本都不介紹它戳稽。其實它在寫法上也并不是全無可取之處的馆蠕。前兩首詞雖然也寫到人,但主要還是寫景惊奇。第三首點到吳宮互躬,但主要卻是寫人,寫蘇州的歌舞伎和詞人自己颂郎。從整體上看吼渡,意境的變化使連章體詞顯得變化多姿,豐富多彩乓序。
吳酒一杯春竹葉一句寺酪,一來,竹葉是為了與下句的芙蓉對偶替劈,二來房维,“春”在這里是形容詞,所謂春竹葉并非一定是指竹葉青酒抬纸,而是指能帶來春意的酒咙俩。白居易在另一詩里就有“甕頭竹葉經(jīng)春熟”的說法,唐代有不少名酒以春字命名湿故,文人大多愛酒阿趁,白居易應該也不例外,喝著吳酒坛猪,觀“吳娃雙舞”猶如醉酒芙蓉的舞姿脖阵。“娃”墅茉,即是美女命黔,西施就被稱為“娃”呜呐,吳王夫差為她建的房子就叫“館娃宮”。白居易這樣寫悍募,就是出于對西施這位絕代佳人的聯(lián)想蘑辑。作者不是縱情聲色的人,他欣賞的是吳娃的歌舞坠宴,希望能重睹演出洋魂,因而回到洛陽后說:“早晚復相逢∠补模”
這三首詞副砍,從今時憶往日,從洛陽憶蘇杭庄岖。今豁翎、昔、南隅忿、北心剥、時間、空間的跨度都很大硼控。每一首的頭兩句,都撫今追昔胳赌,身在洛陽牢撼,神馳江南。每一首的中間兩句疑苫,都以無限深情熏版,追憶最難忘的江南往事。結句呢捍掺?則又回到今天撼短,希冀那些美好的記憶有一天能夠變成活生生的現(xiàn)實。因此挺勿,整個組詞不過寥寥數(shù)十字曲横,卻從許多層次上吸引讀者進入角色,想象主人公今昔南北所經(jīng)歷的各種情境不瓶,體驗主人公今昔南北所展現(xiàn)的各種精神活動禾嫉,從而獲得尋味無窮的審美享受。
這三首詞蚊丐,每首自具首尾熙参,有一定的獨立性;而各首之間麦备,又前后照應孽椰,脈絡貫通昭娩,構成有機的整體大“聯(lián)章”詩詞中,顯示出作者謀篇布局的高超藝術技巧黍匾。
白居易 : 白居易(772年-846年)全庸,字樂天秀仲,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壶笼,祖籍太原神僵,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覆劈。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保礼,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