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 唐代 盧綸 《李端公 / 送李端》
故關(guān)衰草遍老客,離別自堪悲。(自堪悲 一作: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震叮,人歸暮雪時沿量。
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冤荆。
掩淚空相向,風塵何處期权纤。
故鄉(xiāng)遍地都是衰敗的枯草钓简,好友相別實在是令人傷悲乌妒。
你去的道路伸向云天之外,我歸來時只見暮雪在紛飛外邓。
從小喪父早年就客游外鄉(xiāng)撤蚊,多經(jīng)磨難我與你相識太遲。
回望你去的方向掩面而泣损话,在戰(zhàn)亂年月再見不知何時侦啸。
《全唐詩》此詩題下有注:一作嚴維詩,題作送李端丧枪。李端:作者友人光涂,與作者同屬“大歷十才子”。
故關(guān):故鄉(xiāng)拧烦。衰草:冬草枯黃忘闻,故曰衰草。
“路出”句:意為李端欲去的路伸向云天外恋博,寫其道路遙遠漫長齐佳。
少孤:少年喪父、喪母或父母雙亡债沮。
風塵:指社會動亂炼吴。此句意為在動亂年代,不知后會何期疫衩。
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詩章硅蹦,以一個“悲”字貫串全篇。首聯(lián)寫送別的環(huán)境氣氛隧土,從衰草落筆提针,時令當在嚴冬。郊外枯萎的野草曹傀,正迎著寒風抖動辐脖,四野蒼茫,一片凄涼的景象皆愉。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送別故人嗜价,自然大大加重了離愁別緒∧宦“離別自堪悲”這一句寫來平直久锥、刻露,但由于是緊承上句脫口而出的异剥,應(yīng)接自然瑟由,故并不給人以平淡之感,相反倒是為此詩定下了深沉感傷的基調(diào)冤寿,起了提挈全篇的作用歹苦。
頷聯(lián)寫送別的情景青伤,仍緊扣“悲”字∨故荩“路出寒云外”狠角,故人沿著這條路漸漸遠離而去,由于陰云密布蚪腋,天幕低垂丰歌,依稀望去,這路好像伸出寒云之外一般屉凯。這里寫的是送別之景立帖,但融入了濃重的依依難舍的惜別之情。這一筆是情藏景中神得±宓耄“寒云”二字,下筆沉重哩簿,給人以無限陰冷和重壓的感覺宵蕉,對主客別離時的悲涼心境起了有力的烘托作用。友人終于遠行了节榜,留在這曠野里的只剩詩人自己羡玛,孤寂之感自然有增無已。偏偏這時宗苍,天又下起雪來了稼稿,郊原茫茫,暮雪霏霏讳窟,詩人再也不能久留了让歼,只得回轉(zhuǎn)身來,挪動著沉重的步子丽啡,默默地踏上風雪歸途谋右。這一句緊承上句而來,處處與上句照應(yīng)补箍,如“人歸”照應(yīng)“路出”改执,“暮雪”照應(yīng)“寒云”,發(fā)展自然坑雅,色調(diào)和諧辈挂,與上句一起構(gòu)成一幅完整的嚴冬送別圖,于淡雅中見出沉郁裹粤。
頸聯(lián)回憶往事终蒂,感嘆身世,還是沒離開這個“悲”字。詩人送走了故人后豫,思緒萬千悉尾,百感交集,不禁產(chǎn)生撫今追昔的情懷挫酿。“少孤為客早愕难,多難識君遲”是全詩情緒凝聚的警句早龟。人生少孤已屬極大不幸,何況又因天寶末年動亂猫缭,自己遠役他鄉(xiāng)葱弟,飽經(jīng)漂泊困厄,而絕少知音呢猜丹。這兩句不僅感傷個人的身世飄零芝加,而且從側(cè)面反映出時代動亂和人們在動亂中漂流不定的生活,感情沉郁射窒,顯出了這首詩與大歷詩人其他贈別之作的重要區(qū)別藏杖。詩人把送別之意,落實到“識君遲”上脉顿,將惜別和感世蝌麸、傷懷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全詩思想感情發(fā)展的高潮艾疟。在寫法上来吩,這一聯(lián)兩句,反復詠嘆蔽莱,詞切情真弟疆。“早”“遲”二字盗冷,配搭恰當怠苔,音節(jié)和諧,前急后緩正塌,頓挫有致嘀略,讀之給人以悲涼回蕩之感。
尾聯(lián)收束全詩乓诽,仍歸結(jié)到“悲”字帜羊。詩人在經(jīng)歷了難堪的送別場面,回憶起不勝傷懷的往事之后鸠天,越發(fā)覺得對友人依依難舍讼育,不禁又回過頭來,遙望遠方,掩面而泣奶段;然而友人畢竟是望不見了饥瓷,掩面而泣也是徒然,唯一的希望是下次早日相會痹籍。但世事紛爭呢铆,風塵擾攘,不知何時才能相會蹲缠」卓耍“掩淚空相向”,總匯了以上抒寫的凄涼之情线定;“風塵何處期”娜谊,將筆鋒轉(zhuǎn)向預卜未來,寫出了感情上的余波斤讥。這樣作結(jié)纱皆,是很直率而又很有回味的。
盧綸 : 盧綸(約737-約799)澳眷,字允言,唐代詩人蛉艾,大歷十才子之一钳踊,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勿侯。天寶末舉進士拓瞪,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yīng)舉助琐, 屢試不第祭埂。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兵钮,授閿鄉(xiāng)尉蛆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