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谣沸。”請益刷钢。曰:“無倦。”
關(guān)鍵詞:論語,子路第十三
子路問怎樣管理政事乳附。孔子說:“做在老百姓之前内地,使老百姓勤勞。”子路請求多講一點赋除≮寤海孔子說:“不要懈怠。”
這一章是孔子的弟子子路举农,向老師請問為政之道荆针,怎么樣來辦政治“湓悖孔子就回答他航背,『先之勞之』。這個先之就是為政者要自己身體力行棱貌,以身作則玖媚,身先士卒,這是先之的意思婚脱。勞之今魔,就是教百姓、教朝廷上下要勤勞障贸。在堯舜禹那個時代涡贱,堯舜禹都是圣王,他是前面那個國君選出來的惹想,堯禪讓給舜问词,舜禪讓給禹,那個時代叫大同之治嘀粱,孔子最羨慕的時期激挪。堯舜禹之后辰狡,禹的兒子啟繼位,這就成為夏朝垄分,本來是禪讓的宛篇,結(jié)果禹的兒子啟開始就成了家天下。這也是個因緣薄湿,因為禹本來也想禪讓叫倍,結(jié)果選來選去,大家都覺得禹的兒子啟是最佳的人選豺瘤,所以不得不把天子的帝位傳給兒子吆倦。大同之治,就這樣結(jié)束了坐求。到后來就成為小康了蚕泽,夏商周都出現(xiàn)小康的盛世。
這些圣王桥嗤,包括夏啟须妻、商湯、周文王泛领、周武王荒吏,他們都是先之勞之的圣賢君主,都以身作則渊鞋。就像禹治水绰更,三過其門而不入。治水的時候篓像,跋山动知、涉水、泥行员辩,可謂是艱苦備嘗盒粮,那真是身先士卒,所以人民百姓奠滑,哪能說不敬佩他?他教導人民先是用身教丹皱,然后再用言教。所以《禮記o禮運篇》當中說到宋税,「力惡其不出于身也摊崭,不必為己」,人民百姓在那個大同之治杰赛,大家都是天下為公呢簸,沒有私心,自己有能力就怕使不出來,怕它不從自己身上使出來根时,他不是為自己瘦赫,真正是為萬民,這就是「先之勞之」的理論依據(jù)蛤迎。為政确虱,如果真正如此來為政的話,那大同盛世也能出現(xiàn)了替裆。
結(jié)果子路聽夫子的這個回答以后校辩,又『請益』,他還要繼續(xù)問辆童,大概希望老師把這個問題繼續(xù)闡明得更清楚一點宜咒,結(jié)果孔子答曰,『無倦』胸遇。這個無倦就是永不倦怠荧呐,這是補充說明先之勞之汉形。我們要身先士卒纸镊,我們要勤勞,帶領(lǐng)民眾也要勤勞概疆。但是不是干一二個月就沒了逗威,那就倦怠了。所以孔子這里提醒子路要無倦岔冀,永遠這樣做下去凯旭,真是死而后已。
蕅益大師對這段話的解釋使套,他說到罐呼,「先之,創(chuàng)其始也侦高。勞之嫉柴,考其終也。無倦奉呛,精神貫徹于終始也计螺。」這個解釋先之瞧壮,是創(chuàng)其始也登馒,創(chuàng)其始就是為民眾創(chuàng)造一個好榜樣,開風氣之先咆槽。當然這是指行好事這方面的陈轿。為政者有君、親、師三個角色麦射,作之君赠堵,就是做民眾的領(lǐng)導,帶領(lǐng)人民走向正道法褥,身先士卒茫叭,這是作之君。作之親半等,這是做人民的父母揍愁,愛護百姓,關(guān)懷百姓杀饵,像照顧自己的兒女一樣莽囤。作之師就是教育民眾,《禮記o學記》上講的切距,「建國君民朽缎,教學為先」,辦政治最重要的還是教育谜悟,這是先之的意思话肖。「勞之葡幸,考其終也」最筒,這是自己身先士卒教導民眾勤勞,自始至終都不倦怠蔚叨〈仓「無倦,精神貫徹于終始也」蔑水。先之勞之邢锯,這樣的一種精神,這是我們講到的勤勞搀别、簡樸丹擎、創(chuàng)業(yè),走上正道领曼,這個貫徹終始鸥鹉,政策一貫下來,不能夠中途改變庶骄。
底下引「卓吾云」毁渗,這是李卓吾先生,李贄单刁,他講:「請益處灸异,便是倦根府适,故即以無倦益之》握粒」這個補充得很有味道檐春,子路說請益,夫子已經(jīng)說了先之勞之么伯,這是為政之道疟暖,他還要再問。換句話說田柔,他還想在這當中找找有沒有一點快捷方式俐巴。因為先之勞之,做人民的榜樣硬爆,自己要勤勞欣舵,帶動大家勤勞,這也是不容易的缀磕,有沒有比這個更好的一種為政之道?你看他問缘圈,這就是倦根。老師教誨袜蚕,其實真正這一句話糟把,你能落實了,你也能成為圣賢廷没。這一句話還沒落實糊饱,先要再問一問有沒有比這更好的垂寥,這就是倦根颠黎,已經(jīng)有懈怠的那個苗頭出來。所以夫子以無倦益之滞项,叮囑他要無倦狭归,就不要懈怠,這是對癥下藥文判。
所以我們接受老師的教誨过椎,聽了一句就要把這一句落實;落實了,再問第二句戏仓,這就好疚宇。第一句沒落實還想找第二句,就好比上樓赏殃,第一層還沒上敷待,就想跳到第二層,那怎么行?這就是不夠老實仁热。真正老實榜揖,老師說第一句,不用問第二句,立刻就是請事斯語举哟,依教奉行思劳,這才是真正的好學生。像顏回一樣妨猩,顏回聽懂了馬上就「請事斯語矣」潜叛,依教奉行,老實壶硅、聽話钠导、真干,終身行之無倦森瘪。
先之勞之:先牡属,引導,先導扼睬,即教化逮栅。之,指老百姓窗宇。做在老百姓之前措伐,使老百姓勤勞。
益:請求增加一些军俊。
無倦:不厭倦侥加,不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