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jīng)典

養(yǎng)育華夏兒女

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劳淆。三以天下讓眶拉,民無得而稱焉°径”

作者:佚名 全集:論語名句 來源:網(wǎng)絡 [挑錯/完善]

  子曰:“泰伯蜈缤,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冯挎,民無得而稱焉底哥。”

關鍵詞:論語,泰伯第八

解釋翻譯
[挑錯/完善]

  孔子說:“泰伯可以說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幾次把王位讓給季歷房官,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適的詞句來稱贊他趾徽。”

  這是孔子贊嘆泰伯。首先介紹一下泰伯其人翰守。泰伯是周文王的伯父孵奶,在殷朝末年(商朝末年),文王他的祖父蜡峰,當時是商朝一個小國了袁,小諸侯國朗恳,在陜西邠州這個地方。當時因為受異族狄人的侵犯载绿,這個小國的國君叫古公亶(音膽)父粥诫,就遷居到陜西鳳翔岐山之下,改國號為周崭庸。這就是以后發(fā)展起來的周王朝怀浆,當時是商朝的一個小國。后來周武王伐紂而得天下冀自,就追尊古公為太王揉稚。

  太王有三個兒子,長子就是泰伯熬粗,次子叫仲雍搀玖,少子叫季歷,也叫王季驻呐。根據(jù)古代的禮法灌诅,長子是君位的繼承人,所以古公應該傳泰伯含末〔率埃可是,古公他心里卻希望把王位傳給第三子季歷佣盒。為什么?因為他看到季歷的兒子姬昌挎袜,他們這是姓姬的,女字旁那個姬肥惭,姬昌有圣人的瑞相盯仪,所以預料他將來能夠把周國興起來,所以有意思要傳王位蜜葱、傳君位給季歷全景,然后季歷就傳給他的兒子姬昌。姬昌就是文王牵囤,文王傳給武王爸黄,所以周朝是這樣興起的。泰伯做為長子揭鳞,就了解了古公的意思炕贵,于是他想成全父親的意思。

  有一次古公生病野崇,他就托辭到南方去采藥鲁驶。他的二弟仲雍也明白兄長的意思,大家都是心照不宣舞骆,所以也跟著兄長一道拜別父親出去采藥钥弯。長子和二子都走了径荔,第三子就得留下來,結果兄弟兩人拜別父親之后脆霎,到江南吳地這個地方总处。過去在南方,叫南蠻之地睛蛛,文化比較落后鹦马。這兩兄弟到了吳地,就用當?shù)氐牧曀滓渖觯瑪喟l(fā)文身荸频,就變成了當?shù)厝恕=Y果第三子季歷就在家侍父客冈,后來古公臨終旭从,臨終的時候就給季歷下遺囑,讓他向他兩個兄長報喪场仲。后來古公去世了和悦,季歷就依照遺囑把他的兩個哥哥接回來。等到喪事完畢以后渠缕,泰伯和仲雍就決定按照他父親的意思鸽素,把君位讓給季歷,可是季歷他不接受亦鳞。泰伯就跟他講馍忽,說我們兩人都已經(jīng)斷發(fā)文身,不能夠再繼承君位燕差,就是已經(jīng)不是這個國家的人了遭笋,不能治理這個國家。所以又跟二弟一起出行到吳國去谁不,就不回來。

  結果季歷沒辦法徽诲,君位總是要有人繼承刹帕,兩個兄長都不繼承,只好自己最后繼承了君位谎替。后來偷溺,就把君位又傳給自己的兒子姬昌,這就是商朝的西伯侯钱贯。姬昌的兒子姬發(fā)挫掏,后來起義師伐紂,討伐紂王成功秩命,建立了周朝尉共,這就是周武王褒傅。周武王他稱帝以后,就追尊他的父親是文王袄友,他的曾祖父是太王殿托。所以泰伯和仲雍兩個人是文王的伯父,武王的伯祖剧蚣。這個就是泰伯支竹,這里講的以天下讓的故事原委。這個讓就是讓國鸠按,這里講的天下礼搁,就是周朝天下。所以這句話是講『泰伯目尖,其可謂至德也已矣!』孔子極為贊嘆泰伯的道德馒吴,說他的德行高到了極處,至德就是極處卑雁。為什么?他能夠以天下三度讓給季歷募书,『三以天下讓』,讓了三回测蹲。具體是怎么個三回法莹捡,古注里面有爭議,等一下我會談到扣甲。他三度把天下讓給季歷篮赢,他說『民無得而稱焉』,意思是說琉挖,人民也不知如何來稱頌他的至德启泣,這是贊嘆到了極處。

  「三以天下讓」這一句示辈,根據(jù)鄭康成批注里講寥茫,他說太王死了以后,泰伯接到季歷的告喪訃聞矾麻,他當時并沒有馬上奔喪回來纱耻,這是鄭康成的講法。劉寶楠险耀,就是清朝的大儒劉寶楠弄喘,他認為鄭康成的批注比較合理。但是《韓詩外傳》甩牺,還有王充的《論衡》蘑志,《吳越春秋》等這些書,都說泰伯和仲雍其實是奔喪回國了,而是在喪事辦完以后再離開急但,再辭別季歷澎媒,又回到吳地。當然到底事實如何羊始,現(xiàn)在沒辦法考據(jù)旱幼,這個歷史太久遠了,總是三千多年前的事情突委。不過按照情理推斷柏卤,李炳南老先生說,古公既然有遺囑匀油,吩咐季歷把他兩位兄長接回來奔喪缘缚,那么這兩兄弟他們應該會回來。因為他們當時辭別自己的父親敌蚜,是說去采藥桥滨,沒有說是一去不復返,所以當聽到父親過世的消息弛车,沒有理由不回來齐媒。可能是回來了以后纷跛,他把君位再次的讓給季歷喻括,因為他們去了吳地,自己斷發(fā)文身贫奠,改頭換面唬血,不能夠再回國來做國君。所以他們就是很順利的讓位了唤崭。再加上因為他們深明他們父親的意思拷恨,跟父親已經(jīng)有這個默契了。你看他們離開的時候谢肾,其實他父親心里也明白腕侄,三兄弟心里都明白,都知道這是在成全他父親的心愿芦疏,把這個君位讓給季歷冕杠。所以可見得,這父子兄弟都能夠以國事為重眯分,沒有私心拌汇,彼此真正是心照不宣柒桑,不用講出來弊决,但是大家都明白,沒有私心,所以這全家人都是圣人飘诗。

  為什么太王愿意把君位傳給季歷?因為他看出季歷的兒子將來是圣人与倡,他很有眼力,所以希望圣人來治理國家昆稿,這是人民之福纺座,他想到的是國家百姓,他不是憑自己的好惡來取舍溉潭,不是說季歷很會討好净响、很會巴結他父親,所以把君位傳給他喳瓣,不是馋贤。他真正看得出他老三的兒子,將來會是圣賢氣象畏陕。泰伯和仲雍兩個人又有讓國的氣度配乓,這個了不起,成全了父親的心愿惠毁,而且讓得這樣的合情合理犹芹,順理成章,很自然的完成這個讓位鞠绰,這是不僅有道德腰埂,而且有智慧。所以孔子盛贊泰伯的至德洞豁,當然也包括仲雍盐固。因為仲雍不肯讓,泰伯讓了丈挟,那按照禮法刁卜,老大不當國君了,老二來當曙咽,所以老二也讓蛔趴,所以才成全了老三繼承君位。

  所以這三讓例朱,根據(jù)邢昺的《論語疏》孝情,他引鄭康成的注,說泰伯他到了吳地去采藥洒嗤,太王過世了箫荡,他先不回來。他不回來渔隶,結果季歷就做喪主羔挡,他主持喪禮洁奈,這是又一次給他機會,讓他來繼承君位绞灼,這是一讓也利术,第一次讓。第二次是季歷去找他低矮,找他回來繼承君位印叁,回來奔喪,但是他又拒絕军掂,這是二讓轮蜕。第三次讓,是喪事之后蝗锥,他自己斷發(fā)文身了肠虽,就不能夠繼承,這已經(jīng)是既定的事實了玛追,所以君位只好讓給季歷税课,這是三讓。

  根據(jù)王充《論衡·四諱篇》里面講到(王充是東漢時期的著名思想家和文學家痊剖,他有這本書《論衡》韩玩,這是著作,著名的著作)陆馁,他講到三讓是怎么講?第一找颓,他入了吳地采藥,自己斷發(fā)文身叮贩,隨順吳地的那種風俗击狮,就是做吳國的人,不再想要回到周國益老,這是第一次讓彪蓬。第二次是太王去世,下遺囑讓他們回來奔喪捺萌,泰伯他們回來档冬,回來的時候,當然王季桃纯,就是季歷酷誓,想把王位讓兄長繼承,但是泰伯再讓态坦。當然季歷他不肯盐数,還是不肯自己坐君位,堅持讓兄長泰伯來繼承君位伞梯,泰伯再一次玫氢,第三讓着茸,說我已經(jīng)是吳越之人,斷發(fā)文身琐旁,這樣的人不能夠做為宗廟社稷之主。季歷知道這已經(jīng)真的不可能再讓他做國君猜绣,所以才勉強接受君位灰殴,這叫三讓。

  你看看這一家掰邢,可以說孝悌都做到了極處牺陶。要是說現(xiàn)在人,如果是遇到這種情形辣之,爭都來不及了掰伸,哪里還會想到讓?甚至父親尸骨未寒,兄弟之間就會打官司爭財產了怀估,這往往有之狮鸭。真正像這一家那樣的謙讓,那樣的大公無私多搀,真的是堪受得起孔子贊嘆歧蕉,說泰伯是至德。這是心中完全沒有私心康铭,絕對沒有把名利惯退、把享受、把權力欲放在心上从藤,一切都以萬民催跪。真的如果泰伯沒有讓位,也就無法成全文王夷野、武王成為圣君;也就沒有可能使周朝有八百年的基業(yè)懊蒸,這個盛世;也不可能有像周公制禮作樂,為后世三千年定下這么好的禮樂制度;也可能就沒有儒家了悯搔,孔子也就不知道要學誰了榛鼎。孔子他最羨慕的是周公鳖孤,最崇敬的是周公者娱,他要推行周公之治。如果沒有泰伯以天下讓苏揣,怎么可能有后面的歷史?所以從這里我們看到黄鳍,泰伯這個做法那是無量的功德。他這么一讓平匈,讓出了儒家文化在中國歷史上幾千年的輝煌框沟,使到后來有孔子藏古、孟子這樣的圣人也能出世。

  蕅益大師批注中說忍燥,「三讓拧晕,究竟讓也」。這個三梅垄,就不一定是代表數(shù)字厂捞,這樣的講法更加圓融,三是究竟讓队丝,一讓靡馁、再讓、三讓机久,這是究竟讓臭墨,讓得很究竟、很徹底膘盖。三字是表法的胧弛,不是數(shù)字∠琅希「以天下讓叶圃,以天下之故而行讓也〖迹」所以孔子講「三以天下讓」掺冠,這個「以天下讓」的意思,蕅益大師批注得很好码党,「以天下之故而行讓」德崭,這個以是為了,比當「把」字來講更好揖盘,把天下讓給季歷眉厨,這個很平平。但是這個以兽狭,「以天下之故」憾股,把它做為目的來講更妙,泰伯為什么會讓?他存心是天下箕慧,是為了天下萬民服球,這個君位自己來坐不如讓給自己的三弟,他的兒子將來治理國家會比自己的后代治理國家要好颠焦,所以就讓給他斩熊。你看全沒有想到自己,只想到國家伐庭、天下粉渠》指裕「以天下之故」,為了這個天下的原因霸株,所以行讓雕沉。

  「此時文王已生,紂亦初生去件∑陆罚」商紂王是暴君,他是商朝最后一個皇帝箫攀、一個天子,當時文王已經(jīng)生下來了幼衰,紂王也生下來了靴跛。「泰伯預知文王之德渡嚣,必能善服事殷」梢睛,當時泰伯他沒想到周國將來要推翻商朝,建立周朝识椰,他是怎么想的?希望我們能夠好好的事奉殷朝的天子绝葡,協(xié)助天子治理天下。泰伯已經(jīng)預知文王之德腹鹉,文王不是普通人藏畅,是圣人。圣人怎么培養(yǎng)起來的?你看看他母親你就曉得功咒,看他的祖母太姜愉阎,太姜是圣母,生出來的三個兒子都是圣人力奋,泰伯榜旦、仲雍、季歷都是圣人景殷。季歷娶的夫人太任溅呢,文王的母親也是圣母。記載中說猿挚,太任懷文王的時候做胎教咐旧,怎么胎教?「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绩蜻,口不出傲言」休偶,六根都不接觸惡的事情,真正是心地純凈純善辜羊,這樣肚子里的孩子踏兜,他所接受的是純凈純善的教育词顾,他先天的根基就奠定好了。他出世以后碱妆,再有后天良好的教育肉盹,這樣好的母親,好的父親疹尾,好的這些家人上忍,給他養(yǎng)之以正,所以他成為圣人纳本,圣人也是教出來的窍蓝。泰伯一看,這樣的母親就能夠生圣人繁成。這都有智慧吓笙,所以預知文王之德將來是圣人,所以要成全圣人之治巾腕,你要給圣人機會來治理天下面睛。雖然他是圣人,你沒有給他機會尊搬,那他也沒有辦法施展叁鉴。

  那泰伯他有這個心量、這種愛心去成全佛寿,他知道將來文王「必能善服事殷」幌墓,必定能夠很好的事奉商朝的天子(殷朝的天子)〖叫海「救紂之失」克锣,紂王是暴君,假如有好的輔臣腔长,還勉強能夠過得去袭祟。《孝經(jīng)》里面講的,如果是天子無道,但是有諍臣七人甚带,也不至于失天下。當時泰伯是這樣想的胆绊,沒想到要推翻商朝,所以他「故讓國與之」欧募,把君位讓給季歷压状,「令扶商之天下」,為了扶持商朝天下。

  「是故文王之至德种冬,人皆知之」镣丑,所以文王的至德,這是最高的道德娱两,大家都知道莺匠。為什么?后人的記載、后人的贊嘆十兢,大家都知道趣竣。可是「泰伯之至德旱物,又在文王之先遥缕,而人罔克知也」,人只知文王之至德宵呛,沒有想到泰伯之至德是在文王之先单匣。如果沒有泰伯這樣能夠讓國的至德,怎么可能有文王他的至德的體現(xiàn)?所以泰伯的至德在先烤蜕,成全了文王的至德封孙,這個別人知道得少迹冤,「人罔克知」讽营,罔是不,不知道;克是能泡徙,不能知橱鹏,沒想到】懊辏孔子把它說出來莉兰,這真的是有見地、有眼光礁竞√腔模「至于文王既沒,紂終不悛模捂,至使武王伐紂捶朵,則非泰伯之所料矣】衲校」世事難料综看,當時泰伯讓國,真的沒想到是要興兵岖食、革命红碑,要推翻商朝的,圣人都不會這樣想泡垃。真的是不得已的情況下析珊,天下萬民的這種呼吁羡鸥,才會想到革命,這是最后一招唾琼。當時文王沒有革命兄春,為什么?紂王當時雖然已經(jīng)很暴虐,但是還不至于那種最后忍無可忍的階段锡溯。

  一直到文王去世赶舆,沒就是去世,「紂終不悛」祭饭,悛就是悔改芜茵,商紂王的暴虐一天天的增長,他是不悔改倡蝙,作惡多端九串,魚肉百姓,讓百姓生活在極其痛苦之中寺鸥,所以最后百姓的呼吁猪钮,使文王的兒子武王興義師來討伐紂王,這個是革命胆建。這個革命是不得已烤低,也非泰伯原來所預料到的,沒預料到紂王竟然是這樣一個不可救藥的人笆载,毫無天理良心的人扑馁,使到最后圣人被迫采用革命這種做法。當然他這個革命是勢如破竹凉驻,雖然西伯侯是個小國腻要,但是因為武王的德行,感召到百姓的擁戴涝登,所以他這個革命隊伍一下就壯大起來雄家,很快推翻了商朝。在作戰(zhàn)的時候胀滚,商朝的軍隊都倒戈趟济,主動的歸降于武王,甚至幫助武王反過來去討伐紂王蛛淋×茫可見得民心所向,這真是不得已才這樣做褐荷。

  儒家勾效,你看武王他還有革命,因為什么?他是要搞政治,儒家講究政治是用圣治层宫,要為政以德杨伙。講到佛家,佛家不搞政治萌腿,所以他絕對不會革命限匣。即使紂王再暴虐,如果是釋迦牟尼佛在毁菱,他也絕對不會搞革命米死。你看《金剛經(jīng)》里面記載的,他在過去生中做忍辱仙人贮庞,也遇到一個暴君是歌利王峦筒。歌利是梵語,翻譯成中文叫暴虐窗慎、暴君物喷。見到了忍辱仙人,就起了無明火遮斥,對他凌遲處死峦失,把他的肉一片片割下來,讓他不得好死术吗。你看尉辑,這樣暴虐,這跟商紂王藐翎,我看有過之而無不及材蹬。商紂王他的暴虐也差不多实幕,王子比干要勸諫他的時候吝镣,結果紂王說,「你是賢人昆庇,聽說賢人的心臟有七竅末贾,我要看看,是不是你的心臟也有七竅?」就把比干給剖心整吆,把他心肝挖出來了拱撵。這差不多了,兩個暴君差不多表蝙。

  但是釋迦牟尼佛當年拴测,忍辱仙人他對于歌利王沒有反抗,更不會革命府蛇,完完全全任他宰割集索,心中沒有絲毫的怨恨,他修的是忍辱波羅蜜,他成功了务荆。而且他在臨死前妆距,他發(fā)了個愿,心想「你愚癡顛倒函匕,不知道造這個業(yè)會得到什么樣的因果娱据,那一定是墮地獄的,所以我憐憫你盅惜。我將來如果成佛了中剩,我第一個要度你∈慵牛」果然后來歌利王干了這個事情之后咽安,大地裂開,地獄的猛火把他卷入地獄去了蓬推。釋迦牟尼佛生天了妆棒,他忍辱波羅蜜已經(jīng)修圓滿了。后來又不知過了多少劫沸伏,釋迦牟尼佛成佛了糕珊,就是三千年前在古印度示現(xiàn)成佛。成佛之后第一次講法毅糟,在鹿野苑對五比丘說法红选,這五比丘當中第一個開悟證果的,證得阿羅漢果的憍陳如尊者姆另,他的前生就是歌利王喇肋。釋迦牟尼佛真正實現(xiàn)他的諾言,第一個度了他迹辐。所以佛法跟儒家比起來蝶防,更為的柔和,絕對沒有怨恨明吩、沒有反抗间学,真正是逆來順受,這個比武王伐紂要更加善了印荔。

  所以孔子講低葫,武王的音樂是「盡美矣,未盡善也」仍律,舜王的音樂嘿悬,韶樂是盡美又盡善,盡善盡美水泉,武王是盡美未盡善善涨,為什么?兩個都是圣人主到。舜,他能跟釋迦牟尼佛一樣躯概,舜的父母要把他置之于死地登钥,多次要把他整死,但是舜沒有怨恨心娶靡,也不去反抗牧牢。譬如說有一天他那個繼母要舜下井里去干活,下去之后就把他活埋姿锭。舜知道塔鳍,他有這個智慧,他預先就曉得了呻此,他事先在井里挖了條通道轮纫。所以他在井里的時候,他們把土埋下去焚鲜,以為他會埋死在里頭掌唾,結果他從通道走出來了,回到家里忿磅,一聲不吭糯彬。他父母看了嚇一跳,怎么又回來了?舜王好像什么事都沒發(fā)生一樣葱她,還是這樣對父母盡心盡孝撩扒。他不反抗,他明知道父母要害他吨些,他就讓你害搓谆,他是智慧的、善巧的自己開脫出來豪墅。

  第二次泉手,舜上草房干活,也是他父母想要害他但校,讓他爬梯子上了房頂螃诅,然后把梯子一抽啡氢,下面點火状囱,要把舜連草房一起燒掉。結果舜也早有準備倘是,他帶了兩個大斗笠亭枷,從屋頂拿著兩個斗笠跳了下來,就像降落傘一樣搀崭,降落到地上叨粘,又沒死猾编。你看,他不反抗升敲,他父母讓他上房他就上房答倡,但是他自己有智慧,自己解脫驴党。所以舜的境界比武王更高瘪撇,兩個都是圣人,但是舜是盡善盡美港庄。當然武王他也不是有怨恨心倔既,那是什么?替天行道。但是他是有為的來進行鹏氧,他要革命渤涌,奪取政權,這樣能夠幫助百姓掙脫苦難把还。

  所以儒家实蓬,孔子贊嘆文王、武王吊履、周公瞳秽,那是要搞政治,這是入世率翅,儒家入世练俐。入世,自然就被歷代帝王所用冕臭,這個很自然腺晾。佛家呢?佛家是沒有要入世的心,他是以出世的心辜贵,但是他也不反對入世悯蝉,他可以隨緣,需要的時候他可以入世托慨,不需要的他就不入世鼻由,他心是出世。道家就是出世厚棵,他不要入世蕉世,你看老子西出函谷關,他就離開了婆硬,知道世人沒辦法教狠轻。孔子跟他請教過彬犯,「問禮于老聃」向楼,但是孔子他要入世查吊,老子說,你就沒辦法了湖蜕,你怎么樣做逻卖,你也不能夠真正把這個社會帶好。但是孔子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昭抒,這是入世箭阶,難得,都是圣人戈鲁。佛他是圓融的仇参,隨緣妙用。這個是三家的特點不一樣婆殿。

  當然泰伯诈乒,這里這一章是贊嘆泰伯,泰伯之德絕對不在文王之下婆芦,最難得是他沒有任何的私心怕磨、沒有嫉妒,他爸爸喜歡老三的兒子消约,你看他沒有嫉妒肠鲫,成就圣人出世。在佛門里面也有這樣的故事或粮,這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导饲,他在黃梅得法,得了衣缽氯材,做了第六祖渣锦,禪宗六祖,當年才二十四歲氢哮,很年輕袋毙。結果五祖會下的弟子們不服,你看誰會有泰伯那樣的胸懷?不服氣冗尤,要把衣缽搶回來听盖。所以六祖逃跑,躲到了獵人隊里裂七,隱姓埋名十五年皆看,最后才復出。復出到了廣州碍讯,也是到了南方悬蔽,南蠻子地方比較安全一點,到了廣州法性寺捉兴,就是現(xiàn)在的廣州光孝寺蝎困,跟我以前住家不遠,我常常到光孝寺倍啥。

  法性寺是唐朝的禾乘,當時的住持印宗法師,了不起的大德虽缕。后來知道六祖來到的他寺院里始藕,這很有名的典故,兩個法師在那里爭這個風動帆動氮趋,就在光孝寺里伍派。一個人說風吹帆動,這是風動;另外一個說不是風動是帆動剩胁∷咧玻惠能大師跟他倆人講,你們也別爭了昵观,不是風動晾腔,也不是帆動,是仁者心動啊犬。這一傳開來了灼擂,印宗知道這不是普通人,后來請他見面觉至,一問起來剔应,原來他是五祖衣缽傳人。當時惠能大師還是在家人语御,印宗就給他剃度领斥,是他的剃度師。給他剃完之后沃暗,反過來拜惠能大師為老師月洛,請惠能給他傳法。所以惠能是他的傳法師孽锥,他是惠能的剃度師嚼黔,互為老師,這個是歷史上的美談惜辑。

  印宗當時在南方很有影響力唬涧,信眾很多,弟子不少盛撑,結果他這么一拜六祖做老師碎节,全部人都皈依六祖了。你看印宗也是來讓抵卫,他不是讓國狮荔,他是讓自己的法緣胎撇,把自己的法緣,殊勝的法緣全讓給了六祖殖氏,成全了六祖教化眾生的這樣一個使命晚树。所以惠能大師,禪宗里面他是最輝煌的一位雅采,成就最殊勝爵憎,在他門下開悟的四十三位,都是證得跟他一樣的境界婚瓜,明心見性宝鼓、見性成佛,包括印宗本人巴刻,他也見性成佛愚铡。你看他一讓,自己也得到大利益了冈涧,他自己就開悟了茂附。他要是不讓,不可能開悟督弓,為什么?你放不下营曼,放不下你不可能開悟見性,不可能成圣人愚隧。這一讓蒂阱,把自己讓到了圣人的地位。這是給我們顯示狂塘,真正的大德录煤、至德沒有絲毫嫉妒心,成人之美荞胡,隨喜功德妈踊。要是我們現(xiàn)在推動傳統(tǒng)文化,真有這么一些大德出現(xiàn)了泪漂,像泰伯廊营、像印宗法師這樣的人出現(xiàn),我想傳統(tǒng)文化復興真的不難萝勤。

  【評析】

  傳說古公亶父知道三子季歷的兒子姬昌有圣德露筒,想傳位給季歷,泰伯知道后便與二弟仲雍一起避居到吳敌卓。古公亶父死慎式,泰伯不回來奔喪,后來又斷發(fā)文身,表示終身不返瘪吏,把君位讓給了季歷癣防,季歷傳給姬昌,即周文王肪虎。武王時劣砍,滅了殷商惧蛹,統(tǒng)一了天下扇救。這一歷史事件在孔子看來,是值得津津樂道的香嗓,三讓天下的泰伯是道德最高尚的人迅腔。只有天下讓與賢者、圣者靠娱,才有可能得到治理沧烈,而讓位者則顯示出高尚的品格,老百姓對他們是稱贊無比的像云。

注釋出處
[請記住我們 國學夢 www.shunbangexp.com]

  泰伯:周代始祖古公亶父的長子锌雀。

  三:多次的意思。

  民無得而稱焉:百姓找不到合適的詞句來贊揚他迅诬。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jīng)典推薦

子曰:“泰伯移迫,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管行,民無得而稱焉厨埋。”原文解釋翻譯

古詩國學經(jīng)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shunbangex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做暖视频免费成人,高清无码在线成人,成人午夜网站免费,日韩东京热app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