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芳草凝綠卷胯。
[譯文] 六朝的興亡舊事已隨流水一去不復(fù)返了子刮,只有寒煙籠罩著的衰草還凝聚著綠色。
[出自] 王安石 《桂枝香》
《桂枝香》
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挺峡,天氣初肅葵孤。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橱赠。征帆去棹殘陽里尤仍,背西風(fēng)、酒旗斜矗狭姨。采舟云淡宰啦,星河鷺起,畫圖難足饼拍。
念往昔赡模、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师抄,悲恨相續(xù)漓柑。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叨吮。六朝舊事隨流水辆布,但寒煙芳草凝綠。至今商女挤安,時時猶唱谚殊,后庭遺曲。
【注釋】
(1)登臨送目:登山臨水蛤铜,舉目望遠(yuǎn)嫩絮。
(2)故國:舊時的都城,指金陵围肥。
(3)千里澄江似練:形容長江像一匹長長的白絹剿干。語出.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穆刻。”澄江置尔,清澈的長江。練氢伟,白色的絹榜轿。
(4)如簇:這里指群峰好像叢聚在一起。簇朵锣,叢聚谬盐。
(5)去棹(zhào):停船。棹诚些,劃船的一種工具飞傀,形似槳皇型,也可引申為船。
(6) 星河鷺(lù)起:白鷺從水中沙洲上飛起砸烦。星河弃鸦,指長江。
(7) 畫圖難足:用圖畫也難以完美地表現(xiàn)它幢痘。
(8) 豪華競逐:(六朝的達(dá)官貴人)爭著過豪華的生活唬格。
(9)門外樓頭:指南朝陳亡國慘劇。語出杜牧《臺城曲》:“門外韓擒虎雪隧,樓頭張麗華西轩。”韓擒虎是隋朝開國大將,他已帶兵來到金陵朱雀門(南門)外脑沿,陳后主尚與他的寵妃張麗華于結(jié)綺閣上尋歡作樂藕畔。
(10) 悲恨相續(xù):指亡國悲劇連續(xù)發(fā)生。
(11) 憑高:登高庄拇。這是說作者登上高處遠(yuǎn)望注服。
(12) 漫嗟榮辱:空嘆什么榮耀恥辱。這是作者的感嘆措近。
(13) 商女:歌女溶弟。
(14) 《后庭》遺曲:指歌曲《玉樹后庭花》,傳為陳后主所作瞭郑。杜牧《夜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辜御,隔江猶唱《后庭花》”。
譯文1:
登上高樓憑欄極目屈张,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擒权,天氣剛剛開始索肅。千里奔流的長江澄沏得好象一條白練阁谆,青翠的山峰俊偉峭拔猶如一束束的箭簇碳抄。江上的小船張滿了帆迅疾駛向夕陽里,岸旁迎著西風(fēng)飄拂的是抖擻的酒旗斜出直矗场绿。彩色繽紛的畫船出沒在云煙稀淡剖效,江中洲上的白鷺時而停歇時而飛起,這妍麗的景色就是用最美的圖畫也難把它畫足焰盗。
回想往昔璧尸,豪華淫靡的生活無休止地互相競逐,感嘆“門外韓擒虎熬拒,樓頭張麗華”的亡國悲恨接連相續(xù)爷光。千古以來憑欄遙望,映入眼簾的景色就是如此梦湘,可不要感慨歷史上的得失榮辱瞎颗。六朝的風(fēng)云變化全都消逝隨著流水,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煙霧和衰萎的野草還凝聚著一片蒼綠捌议。直到如今的商女哼拔,還不知亡國的悲恨,時時放聲歌唱《后庭》遺曲瓣颅。
譯文2:
登高遠(yuǎn)眺倦逐,六朝故都金陵此時正是深秋,天氣開始變冷宫补。千里長江像條白綢檬姥,翠綠的山峰像箭頭一樣峭撥。船只在斜陽中往來穿梭粉怕,酒旗在西風(fēng)中飄舞健民。彩舟仿佛浮游于去端,白鷺就像在銀河翩然飛起贫贝,即使多彩的筆也難以將如此美景繪出秉犹。
想當(dāng)初這里曾是繁華的六朝故都,可嘆的是隋軍已兵臨城下稚晚,陳后主和張麗華等愛妃還在樓頭酣飲崇堵,六朝亡國的悲恨一代代地繼續(xù),卻沒人吸取教訓(xùn)客燕。古往今來鸳劳,多少人來此登高憑吊,但面對這美麗景色也只能空發(fā)議論也搓,徒然感慨滄海桑田赏廓,興亡榮辱。六朝的繁華都已隨著流水消逝了还绘,如今只見煙籠寒水楚昭,衰草凝綠∨那辏可到現(xiàn)在那酒樓的歌女居然還一直在演唱陳后主的亡國之音抚太!
【賞析】
這首詞作于詞人第二次被罷相、出知江寧府的時候昔案,通過對金陵(即南京)景物的贊美和對歷史興亡的感喟尿贫,寄托了自己對當(dāng)時朝政的擔(dān)憂和對國家政治大事的關(guān)心。
上片側(cè)重寫景踏揣,寫詞人登高所見庆亡。在一派颯爽的晚秋天氣中,詞人登高臨遠(yuǎn)捞稿,大筆揮灑又谋,描繪秋日晚暮江山如畫的景色拼缝,視野開闊,氣象壯觀彰亥。以“登臨送目”起首咧七,指出地點(diǎn)和時間,并引出下文的景物描寫任斋。結(jié)尾總收一筆继阻,從側(cè)面概說此地風(fēng)物之美。
下片抒懷废酷。詞人發(fā)六朝興亡的感慨瘟檩,突出“門外樓頭”的舊事,其實是借古傷今澈蟆,別有言外之意墨辛。“千古”二句起筆高邁,從后人感懷的角度趴俘,把感嘆的深度和力度推向極致背蟆。“六朝”兩句融情入景,把深深的古之幽情寄于寒煙哮幢、衰草带膀、商女、后庭等一系列凄清的意象橙垢,效果立現(xiàn)垛叨。過去的雖然已經(jīng)過去,可至今猶唱的《后庭》遺曲不也是對今人的一種警醒嗎柜某?
這首詞境界雄渾嗽元、闊大,傷懷吊古喂击,暗寄諷諫之情剂癌,可以看出詞人對統(tǒng)治者的勸誡和憂國憂民的情懷,可謂蘊(yùn)藉深沉翰绊。
“至今商女佩谷,時時猶唱,后庭遺曲”监嗜,靡靡亡國音谐檀,拳拳愛國心,寫盡詞人對國家前途的憂慮裁奇。南北朝時期桐猬,陳國最后一位國君,后主陳叔寶在位時刽肠,北朝的隋文帝楊堅任賢納諫溃肪,整飭軍備免胃,隨時準(zhǔn)備攻占江南富饒之地。而陳后主卻無視隋文帝的勃勃雄心惫撰,和貴妃們?nèi)障_(dá)旦地飲酒賦詩杜秸、征歌逐色,過著奢侈荒淫的生活润绎。甚至在隋朝大將韓擒虎率軍兵臨城下時,陳后主還在金陵城中與寵妃張麗華尋歡作樂诞挨,演奏靡靡之音《玉樹后庭花》莉撇,杜牧為此寫下詩句“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譏諷他們惶傻。
如果只是商女不知亡國恨棍郎,或許無關(guān)大局。然而银室,現(xiàn)在卻是宋朝的統(tǒng)治者沒有吸取歷史教訓(xùn)涂佃,他們不思改革,麻木不仁蜈敢,整天宴飲玩樂辜荠,豪奢鋪張,這怎能不讓王安石憂心忡忡抓狭?他帶著一懷愁緒伯病,在六朝故都登高遠(yuǎn)眺,千古得失否过,時事云煙午笛,一齊涌上心頭。他情不能已苗桂,唱出了這首沉雄悲壯的《桂枝香》药磺。
東吳開始,東晉煤伟、宋癌佩、梁、陳及南唐皆在金陵建都便锨,也亡國于此驼卖,李白、劉禹錫鸿秆、杜牧酌畜、韋莊,包括南宋辛棄疾等許多著名文人曾來此懷古憑吊卿叽,留下不少精美作品桥胞,但王安石的這首《桂枝香》立意高遠(yuǎn)恳守,筆力峭勁,氣象宏闊贩虾,雄渾深沉催烘,被推為絕唱。連蘇軾讀完這首詞缎罢,也拍案叫絕伊群。
王安石一生的最大志向并非詩詞文章,而是政治改革策精。他對作詞持輕視態(tài)度舰始,曾嘲笑晏殊:“為宰相而作小詞可乎?”因此咽袜,王安石存詞較少丸卷,但還是留下了《桂枝香(金陵懷古)》這樣意境開闊、風(fēng)骨凜然的經(jīng)典名篇询刹。
關(guān)鍵詞:桂枝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