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jīng)典

養(yǎng)育華夏兒女

《論語十則》原文及翻譯

作者:佚名 古詩詞考題 來源:網(wǎng)絡

論語十則是語文課本中的一課敬拓,選自《論語》邻薯。《論語》是記載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語錄體文集乘凸,儒家的重要經(jīng)典之一厕诡。一則,就是《論語》中的一章营勤,其中第一灵嫌,二則見于《學而》篇,第三葛作、四寿羞、五則見于《為政》篇,第六則見于《里仁》篇赂蠢,第七則見于《述而》篇绪穆,第八則見于《泰伯》,第九則見于《子罕》虱岂,第十則為《衛(wèi)靈公》玖院,其內(nèi)容都與學習和為人處事有關,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價值的部分第岖。

原文

第一到第九則為語錄體难菌,第十則為對話體。這里所編的十則分別選自《學而》蔑滓、《為政》郊酒、《里仁》、《述而》键袱、《泰伯》燎窘、《子罕》和《衛(wèi)靈公》。

1.子曰:“學而時習之蹄咖,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荠耽,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比藻?與朋友交而不信乎铝量?傳不習乎倘屹?”(《學而》)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慢叨。”(《為政》)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wǎng),思而不學則殆(dài)纽匙。”(《為政》)

5.子曰:“由,誨女(rǔ)知之乎拍谐!知之為知之烛缔,不知為不知,是知(zhì)也轩拨。”(《為政》)

6.子曰:“見賢思齊焉践瓷,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xǐng)也亡蓉。”(《里仁》)

7.子曰:“三人行晕翠,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潮簦洳簧普叨闹?rdquo;(《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淋肾,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爸邢,不亦重乎樊卓?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杠河?”(《泰伯》)

9.子曰:“歲寒碌尔,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hǎn)》)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券敌?”

子曰:“其恕乎唾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陪白。”(《衛(wèi)靈公》)

第一則:學習方法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膳灶?有朋自遠方來咱士,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轧钓,不亦君子乎?” (《學而》)

孔子說:"學習并且按時地去復習序厉,不也很快樂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毕箍,不也很高興嗎弛房?別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氣,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嗎而柑?"

重點字詞解釋:(1)子:先生文捶,指孔子荷逞。中國古代對于有地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粹排,有時也泛稱男子种远。《論語》書中“子曰”的子顽耳,都是指孔子而言坠敷。孔子(前551——前479)射富,名丘膝迎,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現(xiàn)在山東曲 阜)人胰耗。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限次,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宪郊。

(2)學:孔子在這里所講的“學”掂恕,主要是指學習西周的禮、樂弛槐、詩懊亡、書等傳統(tǒng)文化典籍。

(3)時習:按時地去復習乎串。在周秦時代店枣,“時”字用作副詞,意為“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shù)臅r候”叹誉。但朱熹在《論語集注》一書中把“時”解釋為“時常”鸯两。“習”,指演習禮长豁、樂钧唐;復習詩、書匠襟。也含有溫習钝侠、實習、練習的意思酸舍。

(4)說:通假字帅韧,音yuè,實意“悅”的古體字啃勉,愉快的意思忽舟。

(5)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區(qū)別的:同門(師)為朋,同志為友。

(6)樂:與說有所區(qū)別叮阅。舊注說刁品,悅在內(nèi)心,樂則見于外帘饶。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哑诊,沒有說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賓語及刻。一般而言镀裤,知,是了解的意思缴饭。人不知暑劝,是說別人不了解自己。

(8)慍:拼音:yùn颗搂,生氣担猛,發(fā)怒。

(9)君子: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丢氢。

補充詞解釋:

而:連詞傅联。(可譯為并且)例:學而時習之。

轉(zhuǎn)折疚察。(可譯為卻) 例:人不知而不慍蒸走。

亦(yì):同樣、也是貌嫡。

乎:語氣助詞比驻,表疑問語氣,可譯“嗎”岛抄。

自:從别惦。

知:了解。

本段理解:

第1句話講的是學習方法夫椭。對于知識掸掸,“學”只是一個認識過程,“習”是一個鞏固的過程蹭秋,要想獲得更多的知識扰付,必須“學”與“習”統(tǒng)一起來。

第2句話講的是學習樂趣感凤。志同道合的人來訪可以增進友誼悯周,并且可互相學習粒督、共同提高陪竿。

第3句話講的是為人態(tài)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賓語“之”族跛,可譯為“我”或“自己”

第二則:為人處事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為(wèi)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chuán)不習乎?” (《學而》)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盡力呢 闰挡?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誠,誠實呢礁哄? 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復習過了呢长酗? "

重點字詞解釋: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參(shēn)字子輿,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桐绒,春秋戰(zhàn)國間魯國南武城(現(xiàn)在山東費縣人)夺脾,是被魯國滅亡了的鄫國貴族的后代。曾參是孔子的得意門生茉继,以孝子出名咧叭。據(jù)說《孝經(jīng)》就是他撰寫的。

(2)三仕附摺(xǐng):多次反省菲茬。注:三省有幾種解釋:一是多次檢查;二是從多個方面檢查派撕。其實婉弹,古代在有動作性的動詞前加上數(shù)字,表示動作頻率多终吼,不必認定為三次镀赌。 三:泛指多次。 多次進行自我檢查反省衔峰。

(3)忠:舊注曰:盡己之謂忠佩脊。此處指對人應當盡心竭力。

(4)信:舊注曰:信者垫卤,誠也威彰。以誠實之謂信。要求人們按照禮的規(guī)定相互守信穴肘,以調(diào)整人們之間的關系歇盼。意思是:真誠、誠實

(5)傳不習:傳(動詞用做名詞)评抚,舊注曰:“受之于師謂之傳豹缀。老師傳授給自己的。習慨代,與“學而時習之”的“習”字一樣邢笙,指溫習、實習侍匙、演習等氮惯。

補充詞解釋:

吾:我。

日:每天。

三:多次妇汗。

柿辈弧:檢查,反省杨箭。

為:替寞焙。

謀:謀劃。

忠:盡心盡力互婿。

信:誠信

傳:老師傳授的知識

第三則:學習方法

子曰:“溫故而知新捣郊,可以為師矣。”(《為政》)

孔子說:“復習學過的知識慈参,可從中獲得新的見解與體會,憑借這點就可以當老師了模她。”

重點字詞解釋:注:本章的“溫故而知新”有兩解。一為“溫故才知新”:溫習已聞之事懂牧,并且由其中獲得新的領悟侈净;二為“溫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溫習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擷取新的知識僧凤。

我以為合并這兩種解法畜侦,也許更為完整:在能力范圍以內(nèi),盡量廣泛閱覽典籍躯保,反復思考其中的涵義旋膳,對已經(jīng)聽聞的知識,也要定期復習途事,期能有心得验懊、有領悟;并且也要盡力吸收新知尸变;如此則進可以開拓人類知識的領域义图,退也可以為先賢的智能賦予時代的意義。像這樣融會新舊召烂、貫通古今方可稱是“溫故而知新”碱工。

也有學者以為作“溫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適,因為按字面上解釋奏夫,僅做到吸收古今知識而未有領悟心得怕篷,只像是知識的買賣者,不足以為師酗昼。所以我們就來看看“師”的意義廊谓。在論語中師字一共見于14章,其中意義與今日的老師相近者麻削。

故:舊的知識(形容詞用作名詞)蒸痹。

而:連詞舔示,表順承,就

知:領悟电抚。

可:可以。

以:憑借竖共。

為:作為蝙叛。

另外詞解釋:

溫故知新(成語):

請注意不是溫故而知新

【解釋】:溫:溫習;故:舊的公给。溫習舊的知識借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淌铐,能更好地認識現(xiàn)在肺然。

【出自】:《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腿准。”漢·班固《東都賦》:“溫故知新已難际起,而知德者鮮矣。”

【示例】:~是學習上的重要方法吐葱。

【語法】:連動式街望;作謂語、定語弟跑;用于學習灾前、工作或其他

第四則: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系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孟辑。”(《為政》)

孔子說:“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哎甲,只是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而無所得饲嗽。”

重點字詞解釋:

而:連詞炭玫,表轉(zhuǎn)折。

則:連詞貌虾,相當于“就”础嫡、“便”。

罔(wǎng):通“惘”酝惧,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榴鼎。

殆(dài):這里指有害。本意:危險晚唇。

本段講了學習與思考的的辯證關系巫财,認為二者不可偏廢。

第五則:學習態(tài)度

子曰:“由哩陕,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平项,不知為不知赫舒,是知(zhì)也。”(《為政》)

孔子說:“仲由啊闽瓢,讓為師教導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tài)度吧接癌!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扣讼,這才是聰明的缺猛。”

1、誨女知之乎椭符!

教給你對待知或不知的正確態(tài)度吧@罅恰(楊伯峻《論語譯注》)

2、誨女知之乎销钝!

我告訴你什么叫求知吧S凶伞(李澤厚《論語今讀》)

3、誨女知之乎蒸健!

我教你怎么算知道吧W怼(錢穆《論語新解》)

4、誨似忧,女知之乎征讲?

教育(教誨),你知道嗎橡娄?(南懷謹《論語別裁》)

5诗箍、誨女,知之乎挽唉?

我教導你的知識滤祖,你都知道了嗎?(徐志剛《論語通譯》)

6瓶籽、誨女知之乎匠童!

(我)教給你的,(你)懂得了嗎K芩场(薛金星《中學生教材全解》)

7汤求、讓我來教教你吧,你可懂得這個道理严拒?(楊潤根《發(fā)現(xiàn)論語》)

孔子說:“仲由扬绪,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tài)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智慧裤唠。

重點字詞解釋:

女:通假字“女”通“汝”挤牛,你。

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通“智”zhì)也”:通“智”聰明种蘸,智慧墓赴。

之:代孔子教的東西

誨:教竞膳,傳授。

乎:語音助詞诫硕。

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時期魯國卞(今山東泗水縣泉林鎮(zhèn)卞橋村)人坦辟,孔子得意門生,以政事見稱章办。

本段理解:孔子說這段話意思是言行要謹慎锉走,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識和本領。要有誠實纲菌、謙虛的態(tài)度,不要不懂裝懂疮绷。

關鍵詞:論語十則

相關閱讀
你可能喜歡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jīng)典推薦

《論語十則》原文及翻譯

古詩國學經(jīng)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shunbangex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做暖视频免费成人,高清无码在线成人,成人午夜网站免费,日韩东京热app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