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大林寺
白居易(唐)
人間四月芳菲盡⑨予跌,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⑩春歸無覓處善茎,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券册。
選自上海古籍出版社《白居易及其作品選》
[注釋]①元集虛:唐代隱士掀鹅,隱居廬山,善文會樂媒楼,與向居易交情甚好乐尊。②歷:經(jīng)過。③窮遠:十分僻遠划址。④于是:在這里扔嵌。⑤華:同“花”,此作動詞夺颤,開花痢缎。⑥聚落:村落,村莊世澜。⑦別造:別外來到独旷。造,到訪寥裂。⑧口號:隨口吟詩嵌洼。⑨芳菲:花草,此處泛指百花封恰。⑩長恨:常恨麻养。(11)蕭郎中存、魏郎中弘簡俭驮、李補闕渤:分別指唐代比部郎中蕭存回溺、戶部郎中魏弘簡、右補闕李渤三人混萝。李渤,蘇軾《石鐘山記》一文中曾提及萍恕。(12)匡廬:廬山逸嘀。相傳周朝時有匡氏七兄弟隱居廬山,故有此說允粤。(13)曾:還崭倘。(14)迨:至,到类垫。(15)垂:將近司光。
9.對下面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答案】 9.B(2分)
【解析】此句意思為:此處實為廬山第一勝境∠せ迹匡(kuāng)廬的意思為:指江西的廬山残家。相傳殷周之際有匡俗兄弟七人結(jié)廬于此,故稱售躁。一般來說坞淮,主謂之間應(yīng)該有停頓茴晋,句領(lǐng)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yīng)該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yīng)該有停頓回窘。這里主謂之間應(yīng)該有停頓诺擅,應(yīng)選B
10.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
【答案】1 0.(1)開花(1分)
【解析】(1)華在初中文言文中不常見喲啡直,《淮南子·時則訓(xùn)》的“桃李始華”肯定想不到烁涌,但想到一個成語:華而不實了嗎?華而不實:華:通花酒觅,開花撮执;實:果實,結(jié)果阐滩《颍花開得好看,但不結(jié)果實掂榔。比喻外表好看继效,內(nèi)容空虛。也指表面上很有學(xué)問装获,實際腹中空空的人瑞信。
11精肃,翻譯文中畫線句子秤涩。(2分)
【答案】1 1.寺院周圍多是清澈的溪流筐眷,蒼色的巖石,矮小的松樹习柠,清瘦的竹子匀谣。
【解析】環(huán):環(huán)繞,圍繞,這應(yīng)是一個得分點资溃,句意也是一分吧武翎。清、蒼溶锭、短宝恶、瘦用組詞法去組詞,同現(xiàn)代漢語沒有太大的區(qū)別,瘦要注意翻譯卑惜。
12.用自己的話說說白居易一行游大林寺的行蹤膏执。(2分)
【答案】12.白居易一行從遺愛草堂出發(fā),經(jīng)過了東林露久、西林二寺更米,到達化城寺,在峰頂上稍事休息毫痕,便登上香爐峰征峦,住在大林寺。(2分)
【解析】自遺愛草堂歷②東消请、西二林栏笆,抵化城,憩峰頂臊泰,登香爐峰蛉加,宿大林寺。將此句翻譯一遍就可以了缸逃。從遺愛草堂出發(fā)针饥,經(jīng)過廬山西北麓的東林寺和西林寺,來到上化城寺需频,在講經(jīng)臺峰頂休息后丁眼,登上香爐峰,投宿于大林寺昭殉。
13.大林寺景色優(yōu)美卻游人甚少苞七,其原因是什么?請用文中語句回答挪丢。(2分
【答案】1 3.(1)大林窮遠蹂风;(2)名利之誘人也如此!(2分)
【解析】此題不難乾蓬,失分的原因就是有的考生只寫了一點硫眨,此次中考文言文總體不難,去做一下延伸習(xí)題吧巢块,這是一期雜志上的,我把它挑出來巧号,供同學(xué)們參考族奢。
【參考譯文】
【賞析】
這是唐代人詩人白居易在被貶為江西江州司馬后,同好友元集虛等十余人一起游覽江西廬山大林寺時所寫的一篇記游散文烛亦,幾乎是他寫《琵琶行》同時诈泼。作品以游蹤為線索,重點描繪了大林寺獨特的景致:粗筆勾勒“清流蒼石煤禽,短松瘦竹”铐达,細筆刻畫“山桃始華,澗草猶短”檬果;用“山高地深瓮孙,時節(jié)絕晚”寫出其總體特征;用“人物風候选脊,與平地聚落不同”突出其地域特色杭抠。接下來的一首七絕,作者以奇妙之筆抒寫情致恳啥,把詩人游賞的感受寫得淋漓盡致:你看偏灿,在平地桃花已凋落的季節(jié),山寺的桃花卻開得異常繁盛钝的∥檀梗看到花落,我常常怨恨春天歸去沒處尋找硝桩,誰知它竟然轉(zhuǎn)到這人林寺中來了沿猜!欣喜激動之情,溢于言表碗脊。文章最后筆鋒一轉(zhuǎn)啼肩,發(fā)出感嘆:如此勝境,又臨近人路衙伶,竟然人跡罕至祈坠,可見世人是多么熱衷于追名逐利而無暇欣賞美景啊矢劲!讀到此處颁虐,人們才知本文旨意。
關(guān)鍵詞:游大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