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誡子書》原文及欣賞
《誡子書》是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諸葛亮臨終前寫給8歲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猪勇,成為后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以下是小編跟大家分享《誡子書》原文及欣賞颠蕴,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泣刹!
《誡子書》原文
夫(fú)君子之行,靜以修身犀被,儉以養(yǎng)德椅您。非澹(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寡键。夫(fú)學須靜也掀泳,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西轩,非志無以成學员舵。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藕畔。年與時馳马僻,意與日去,遂成枯落注服,多不接世巫玻,悲守窮廬,將復何及祠汇!
《誡子書》翻譯/譯文
一、君子的操守熄诡,(應該)恬靜以修善自身可很,儉樸以淳養(yǎng)品德。不把名利看得輕淡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凰浮,不能平靜己心就不能實現(xiàn)遠大的目標我抠。學習必須靜心苇本,才識需要學習,不學習無從拓廣才識菜拓,不立志不能學習成功瓣窄。沉迷滯遲就不能勵精求進,偏狹躁進就不能冶煉性情纳鼎。年年歲歲時日飛馳俺夕,意志也隨光陰一日日逝去,于是漸漸枯零凋落贱鄙,大多不能融入社會劝贸,可悲地守著貧寒的居舍,那時(后悔)哪來得及逗宁!
二映九、高尚君子的行為,從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瞎颗,以節(jié)儉來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件甥。不恬靜寡欲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哼拔。學習必須靜心專一引有,而才干來自學習。所以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干管挟,沒有志向就無法使學習有所成就轿曙。放縱懶散就無法振奮精神,急躁冒險就不能陶冶性情僻孝。年華隨時光而飛馳导帝,意志隨歲月而流逝。最終枯敗零落穿铆,大多不接觸世事您单、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著那窮困的居舍荞雏,其時悔恨又怎么來得及虐秦。
三、德才兼?zhèn)涞娜说钠沸蟹镉牛獜膶庫o中修養(yǎng)身心悦陋,用簡樸的行動來培養(yǎng)品德。不節(jié)儉筑辨,無從確立自己的志向俺驶;不寧靜,難以達到遠大的目標棍辕。學習必須專心致志暮现,增長才干必須努力學習还绘;沒有刻苦的學習,就不能得到廣博的才智栖袋;沒有明確的志向拍顷,就不能學到要學的知識。沉溺散漫塘幅,就不能激勵精神昔案;輕佻浮躁,就不能修養(yǎng)性情晌块。否則年齡隨時間流逝爱沟,意志伴同光陰消失,終于一事無成匆背,只落得既不能繼承前人又不能有益后世的結局呼伸。到那時,在狹小的天地里悲傷钝尸、嘆息括享,又有什么用呢?
《誡子書》注釋
(1)夫(fú):段首或句首發(fā)語詞珍促,引出下文的議論铃辖。
(2)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3)行:指操守猪叙、品德娇斩、品行。
(4)修身:個人的品德修養(yǎng)穴翩。
(5)淡泊(澹泊):安靜而不貪圖功名利祿犬第。內心恬淡,不慕名利芒帕。清心寡欲歉嗓。
(6)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7)寧靜:這里指安靜,集中精神背蟆,不分散精力鉴分。
(8)致遠:實現(xiàn)遠大目標。
(9)廣才:增長才干带膀。
(10)成:達成志珍,成就。
(11)淫慢:放縱垛叨,懈怠伦糯。
(12)勵精:盡心;專心。
(13)險躁:狹隘舔株、浮躁,與上文“寧靜”相對而言还棱。
(14)治性:“治”通“冶”载慈,陶冶性情。
(15)與:跟隨珍手。
(16)馳:疾行办铡,這里是增長的意思。
(17)日:時間琳要。
(18)去:消逝寡具,逝去。
(19)遂:于是稚补,就童叠。
(20)枯落:枯枝和落葉,此指枯葉一樣飄零课幕,形容人韶華逝去厦坛。
(21)多不接世:意思是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接世乍惊,接觸社會杜秸,對社會有益。有“用世”的意思润绎。
(22)窮廬:破房子撬碟。
(23)將復何及:又怎么來得及。
《誡子書》賞析/鑒賞
諸葛亮在《誡子書》中稱莉撇,“夫學須靜也呢蛤,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稼钩,非志無以成學”顾稀。意思是說,不安定清靜就不能為實現(xiàn)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坝撑,要學得真知必須使身心在寧靜中研究探討静秆,人們的才能是從不斷的學習中積累起來的;不下苦功學習就不能增長與發(fā)揚自己的.才干巡李;沒有堅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學業(yè)成功抚笔。
道德修養(yǎng)
其實,中國自古至今侨拦,從孔子殊橙、老子、孟子、荀子等哲學家膨蛮、教育家叠纹,到諸葛亮及近現(xiàn)代的每一位偉人,均首先注重道德品行的修煉與提高敞葛,不養(yǎng)成良好誉察、高尚的道德品行,則難以勝任社會的需要惹谐,更難以在社會上立足持偏。
第一,要經常性的靜思反省氨肌。這也是我們所提倡的要經常性地自我對照檢查鸿秆,要善于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思想、靈魂深處的缺點怎囚、錯誤卿叽,徹底反省、檢查自己桩了,防止在不知不覺中放任自己的思想道德不足的錯誤附帽,缺點泛濫。
第二井誉、要儉樸節(jié)約蕉扮。每一個善于吃苦耐勞的人,知道“鋤禾”的道理颗圣,而如果不善于儉樸節(jié)約喳钟,或者因為一時高興而忘記了以前所遭受的痛苦,仍然會陷入不應有的錯誤境地在岂。時刻保持儉樸節(jié)約奔则,實際上也是保持清醒的頭腦,經常對照檢查自己蔽午,不因生活易茬、待遇改善而沾沾自喜,甚至走向腐化及老、墮落抽莱。從古至今,幾乎每個朝代走向
衰亡骄恶,都是因為沒有能夠保持艱苦創(chuàng)業(yè)時的儉樸節(jié)約食铐,一度揮霍無度,放松了思想警惕僧鲁,就會犯下不可饒恕的錯誤虐呻,其后果是無法彌補的象泵。例如戰(zhàn)國時期的吳國,吳王夫差整天迷戀于美貌的西施斟叼,不再理朝治和加強國防建設偶惠,結果在派兵攻打別國時,被越王勾踐乘虛發(fā)兵滅掉吳國朗涩,導致吳王夫差自殺洲鸠,國人流亡的慘狀。儉樸節(jié)約馋缅,時刻警醒是多么的重要啊绢淀!
第三萤悴,清心寡欲才能志向堅定。每個人并非生就即成為偉人皆的、圣人覆履,孔老夫子一生都是不得志的,雖有鴻鵠之志费薄,然而硝全,卻沒有能夠親自去改變國家和人民的命運,不能改變歷史進程楞抡。然而伟众,他的儒家思想?yún)s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對中國人民居然產生了二千多年的深遠影響召廷。作為一個平凡的人凳厢,我們似乎沒有必要設想由自己來改變歷史,由自己的努力來控制誰竞慢、操縱誰先紫。唯有清心寡欲,方能使自己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筹煮,始終不忘自己應當樹立和已經樹立的抱負和目標遮精,孜孜以求之,哪怕奮斗終生亦未取得成功败潦,起碼說明我們已經付出了努力本冲,并非三心二意,也未朝令夕改变屁,我們是有信仰的眼俊,是愿意為理想而奮斗的人。
作者諸葛亮簡介
諸葛亮(181年-234年)粟关,字孔明疮胖,號臥龍(也作伏龍)环戈,漢族,徐州瑯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澎灸,三國時期蜀漢丞相院塞,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性昭、散文家拦止、書法家、發(fā)明家糜颠。在世時被封為武鄉(xiāng)侯汹族,死后追謚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其兴。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顶瞒、《誡子書》等。曾發(fā)明木牛流馬元旬、孔明燈等榴徐,并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匀归,可一弩十矢俱發(fā)坑资。于建興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 劉禪追謚其為忠武侯穆端,故后世常以武侯袱贮、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体啰、死而后已”字柠,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關鍵詞:誡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