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xué)經(jīng)典

養(yǎng)育華夏兒女

元結(jié)《右溪記》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賞析

作者:佚名 古詩詞考題 來源:網(wǎng)絡(luò)

《右溪記》是唐代文學(xué)家元結(jié)的一篇散文焕窝。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照藻,南流數(shù)十步袜啃,合營溪。水抵兩岸幸缕,悉皆怪石群发,攲嵌盤屈,不可名狀发乔。清流觸石熟妓,洄懸激注。佳木異竹栏尚,垂陰相蔭起愈。

此溪若在山野,則宜逸民退士之所游處译仗;在人間抬虽,則可為都邑之勝境,靜者之林亭纵菌。而置州已來阐污,無人賞愛;徘徊溪上咱圆,為之悵然笛辟。乃疏鑿蕪穢,俾為亭宇序苏,植松與桂手幢,兼之香草,以裨形勝忱详。為溪在州右围来,遂命之曰右溪⌒僬觯刻銘石上管钳,彰示來者。

1软舌、給下列加點字注音并解釋才漆。(2分)

①垂陰相蔭( yìn ) 蔭庇,遮蔽佛点; ②乃疏鑿蕪穢( huì )污穢醇滥,骯臟

2黎比、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清流觸石鸳玩,洄懸激注阅虫。清澈的溪流沖擊到巖石,有的形成旋渦不跟,有的激起浪花颓帝,有的激蕩傾注。(2分窝革。“觸”“洄”“懸”“激注”四個詞錯一個扣0.5分)

3购城、下面有關(guān)本文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C

A.“則可為都邑之勝境”和“為溪在州右”兩句中“為”字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

B.因為右溪佳景無人賞愛虐译,所以作者對它進行修葺與美化瘪板,以彰示此景。

C.本文前一部分是記敘漆诽,介紹了小溪的位置侮攀、環(huán)境和特點。后一部分都是議論厢拭,通過對比表達了對右溪“無人賞愛”的遺憾以及介紹名稱的由來兰英。

D.本文通過敘述右溪優(yōu)美的自然景觀以及寫這篇記的目的,表達了作者怡情山水的情感供鸠,同時也流露出作者對現(xiàn)實的些許不滿畦贸。

4、文中線句子從哪些角度描寫右溪的水回季?請分別舉例說明家制。(3分)

正面描寫(直接描寫):如“南流數(shù)十步”寫溪水的“小”正林;“清流觸石泡一,洄懸激注”描寫溪水觸石的各種形態(tài)。側(cè)面描寫(間接描寫):“攲嵌盤屈觅廓,不可名狀”表明怪石是被溪水沖激所致鼻忠,間接地描寫了水勢,同時又交待了溪水所在的環(huán)境杈绸。(3分帖蔓。描寫角度1分,每個0.5分瞳脓;舉例說明2分塑娇,每個1分)

5、右溪的自然景觀有哪些奇特之處劫侧?作者對右溪的喜愛與眷戀同王維在《山居秋暝》中的“ 埋酬, ”兩句表達的情感有異曲同工之妙哨啃。(3分)

怪石“攲嵌盤屈”、清流“洄懸激注”写妥、木竹“垂陰相蔭”拳球。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珍特。(3分祝峻。第一問2分,三個要點錯一個扣1分扎筒,錯兩個不得分莱找;第二問1分)

6、所選兩段文字在表達方式上有什么不同砸琅,兩段之間又構(gòu)成了怎樣的關(guān)系?

答案:兩段文字在表達方式上的不同:

上一段正面(直接)描寫景物宋距,為下文做鋪墊;下一段借景抒情,借寫右溪水清石怪境幽症脂,值得賞愛而無人賞愛谚赎,而引發(fā)作者懷才不遇的惆悵。

本文上半段寫景诱篷,下半段寫清壶唤,突出情為景設(shè),情景交融棕所,形神俱備闸盔。

兩段之間的關(guān)系:

上一段寫景,下一段寫情琳省,突出情為景設(shè)迎吵,以景寄情,情景交融针贬,形神俱備击费。

7、結(jié)合上下文仔細想想'此溪若在山野桦他,則宜逸民退士之所游處;在人間蔫巩,則可為都邑之勝境,靜者之林亭'這兩句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借景抒情快压,借寫右溪水清石怪境幽圆仔,值得賞愛而無人賞愛,而引發(fā)作者懷才不遇的惆悵蔫劣。

注釋

(1)右溪:唐代道州城西的一條小溪坪郭,元結(jié)任道州刺史時曾對它進行修葺,并刻石銘文脉幢,取名“右溪”歪沃。道州唐代時屬江南西道信姓,治所在今湖南道縣。“右”绸罗,古以東為左意推,西為右,此溪在城西珊蟀,所以作者取名“右溪”菊值。

(2)南:向南。

(3)合:匯合育灸。

(4)營溪:謂營水腻窒,源出今湖南寧遠,西北流經(jīng)道縣磅崭,北至零陵入湘水儿子,湘江上游的較大支流。

(5)抵:擊拍砸喻。

(6)悉皆:都是柔逼。悉,全割岛。

(7)敧嵌(qī qiàn):石塊錯斜嵌插溪岸的樣子愉适;“攲”,傾斜癣漆。盤屈维咸,怪石隨著溪岸彎曲曲折的樣子。

(8)不可名狀:無法形容它們的狀態(tài)惠爽。名癌蓖,形容。狀婚肆,(它們的)狀態(tài)租副。

(9)洄(huí):水回旋而流。懸旬痹,激水觸石濺起高高的浪花附井。激讨越,形容被石遏制而造石成的急流两残。注,形容水急如灌注一般把跨。

(10)佳木:美麗的樹木人弓。佳,美好着逐。

(11)垂陰:投下陰影崔赌。

(12)相蔭:彼此遮蔽蔭護意蛀。蔭,遮蔽健芭。

(13)逸民退士:指不仕的隱者和歸隱的官宦县钥。

(14)人間:與前文“山野”對稱,謂世俗社會慈迈,主要相對隱逸而言若贮,指仕宦于朝。嵇康《答山巨源絕交書》:“又每非湯痒留、武而薄周谴麦、孔,在人間不止伸头,此事會顯匾效,世教所不容。”其義同此恤磷。

(15)都邑:都會城鎮(zhèn)面哼。邑,縣城扫步。

(16)勝境:風(fēng)景優(yōu)美的境地精绎。

(17)靜者:喜歡清靜的人,謂仁人锌妻〈耍《論語·雍也》載:“孔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仿粹。知者動搁吓,仁者靜。’”

(18)置州:謂唐朝設(shè)置道州吭历。唐高祖武德四年(612年)設(shè)置南營州堕仔,太宗貞觀八年(634年)改為道州,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設(shè)江華郡晌区,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復(fù)稱道州摩骨。

(19)已來:同“以來”。

(20)為之悵然:為它景色優(yōu)美卻無人知曉而惋惜朗若。之恼五,指右溪“無人賞愛”。悵然哭懈,惆悵抱憾的樣子灾馒。

(21)乃:于是。

(22)疏鑿蕪穢:疏通水道遣总,開挖亂石睬罗,去除荒草雜樹轨功。蕪穢,雜草積土容达。

(23)俾(bǐ):使古涧。為,修筑花盐。亭宇蒿褂,亭子房屋。

(24)兼之:并且在這里種植卒暂。

(25)裨(bì):補助啄栓,增添。

(26)形勝也祠,優(yōu)美的風(fēng)景昙楚。

(27)命:命名。

(28)銘:銘文诈嘿,指作者為右溪所作的銘文堪旧。作者的《陽華志銘》、《五如石銘》奖亚、《浯溪銘》等其它同類作品淳梦,大多以銘文為主,前有小序昔字。則本篇當同其例爆袍,應(yīng)有銘文,此記屬序作郭。但銘文已佚陨囊,后人為擬題作“記”。

(29)彰示來者:告訴后來的游人夹攒。來者蜘醋,后來的游者。

譯文

從道州城向西走一百多步咏尝,有一條小溪压语。這條小溪向南流幾十步遠,匯入營溪编检。兩岸全是一些奇石胎食,(這些石頭)有的傾斜嵌疊,有的盤曲回旋蒙谓,不能夠用言語形容(它們的美妙)斥季。清澈的溪流撞擊著巖石训桶,水回旋而流累驮,激水觸石濺起高高的浪花酣倾,激蕩傾注;岸邊美麗的樹木和珍奇的青竹谤专,投下的陰影互相掩映躁锡。

這條溪水如果在空曠的山間田野,就是很適合避世隱居的人和隱士居住的置侍;如果它在人煙密集的地方映之,也可以成為都會城鎮(zhèn)(市民游覽)的勝地,仁者休憩的園林蜡坊。但是自從道州成為州的治所以來杠输,至今也沒有人來欣賞和關(guān)愛(它);我在溪水邊走來走去秕衙,為它(景色秀麗但無人知曉)而惋惜蠢甲!于是進行疏導(dǎo)開通,清除掉雜亂的草木据忘,建起了亭閣鹦牛,栽上了松樹、桂樹勇吊,又種植了鮮花香草曼追,來增益它優(yōu)美的景致。因為溪水在道州城的右面汉规,便命名為“右溪”礼殊。把這些文字刻在石上,明白地告訴后來人针史。

創(chuàng)作背景

《右溪記》作于唐代宗廣德膏燕、永泰年間(763年7月—766年11月),當時作者元結(jié)正在道州(今湖南道縣)刺史任上悟民。元結(jié)于唐代宗廣德二年(764)赴道州刺史任時坝辫,由于幾經(jīng)兵荒馬亂,加上“西原蠻”少數(shù)民族的侵犯射亏,道州“人十無一近忙,戶才滿千”,“城池井邑智润,但生荒草及舍,登高極望,不見人煙”(元結(jié)《謝上表》)窟绷。作為刺史锯玛,元結(jié)施行仁政,“為民營舍造田,免徭役”攘残。此文記敘的對道州城西一條風(fēng)景秀麗的小溪加以整治的前后經(jīng)過拙友,正是元結(jié)造福民眾、政績斐然的一個有力佐證歼郭。

賞析

《右溪記》文筆簡練遗契,開頭即以清麗的語言,寥寥數(shù)筆病曾,勾勒出怪石嶙峋牍蜂、泉佳林幽的右溪美景。文章雖短泰涂,卻用了多種表達方式鲫竞。寫溪,突出其斜泼伞贡茅;寫石,突出其怪其做;寫水顶考,突出其湍急、清激妖泄;寫木竹驹沿,突出其“垂陰”。正面寫溪蹈胡、寫水渊季,又通過寫石、寫樹竹從側(cè)面烘托溪水罚渐。這一層重在描寫却汉。第二層寫由小溪引起的感慨,以議論為主荷并,兼以抒情合砂,將作者隱士的襟懷與懷才不遇的身世之感表現(xiàn)俱足,使寫景的志趣得以體現(xiàn)源织。寫對小溪的修葺和美化翩伪,用的是記敘手法,而命名和刻石的來由則用詮釋說明的方法谈息。各種表達手法綜合運用缘屹,達到了高度統(tǒng)一。

全文內(nèi)容可分成三個部分侠仇。從開頭至“垂陰相蔭”是第一部分轻姿,描敘小溪的地理位置和周圍景色。從“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到“為之悵然”是第二部分,感嘆小溪的位不適宜與受人冷落互亮。從“乃疏鑿蕪穢”至結(jié)尾是第三部分犁享,記敘小溪的疏整經(jīng)過和命名由來。這篇游記文字精練胳挎、文氣流暢饼疙,但又不是一瀉無余溺森,而是如文中那條因“觸石”而“洄懸激注”的溪流一般慕爬,迂回起伏。文章開頭交代小溪的地理位置屏积,語氣冷靜医窿,筆調(diào)平實;接著細致地描繪小溪周圍的“怪石”“佳木”“異竹”等景色炊林,贊譽之情包含其中姥卢,令讀者不勝向往,文氣漸起渣聚;正當作者設(shè)想這條清秀的溪流若在山野独榴,便可給隱逸之士帶來愉悅;若在鬧市奕枝,就能成為游覽勝地時棺榔,作者筆調(diào)忽轉(zhuǎn):“而置州以來,無人賞愛隘道。”小溪的不為人知另作者“為之悵然”症歇。然而,作者接著又記敘“疏鑿蕪穢”“植松與桂谭梗,兼之香草”的整治過程忘晤,小溪從此將告別寂寞凄清的境遇,成為名勝之地激捏,令人為之一振设塔。文章短短百余字,卻寫得一波三折远舅、紆徐委曲壹置,使其具有抑揚頓挫之美,而避免了直敘的平淡無味表谊。

《右溪記》一文的寫景部分钞护,盡管著墨無多,但作者抓住景物的基本特征爆办,既有具體描繪难咕,又傳示空間布局整體性的和諧,從而營造了一個富有感染力的意境。整個環(huán)境以小溪為中心物象余佃,兼以岸石暮刃、竹木,三者各具風(fēng)姿爆土、自成一趣椭懊。作者寫石,不寫其排列的錯落有致步势,卻突出其形狀的“欹嵌盤曲”氧猬,以其怪異造成幽峭感,以其不整齊與相抵的流水互為映襯坏瘩,化靜為動盅抚。作者寫水,不寫其涓涓細流倔矾,卻突出水波沖擊巖石的迂回激蕩妄均,使溪水富有動勢。描寫竹樹哪自,不表現(xiàn)其枝繁葉茂丰包,卻寫其濃蔭相疊,營造出色彩光亮的幽暗感壤巷。作者把這些充滿動感而又奇峭的景物融為一體邑彪,賦予環(huán)境鮮明的特征:寧靜而有生氣,和美又覺幽渺隙笆。使自然的清幽奇巧充分展現(xiàn)于峻潔清疏的文字之中锌蓄。

此文又因作者感情的流注而別具韻味。作者對右溪不僅作了觀賞性的描繪撑柔,還進一步為其久不為人重視的遭遇而慨嘆不已瘸爽。此景無論置于山野或是都邑都會受到青睞,在這里卻遭受冷遇铅忿。作者以為與此景相稱的人物當是“逸民退士”或清心靜欲者剪决,這是作者對右溪美景特有的體悟,它與上文的描寫文字相輔相成檀训,突出景色清幽寧靜的特征柑潦。與作者的慨嘆相呼應(yīng)的,是其自我形象的出現(xiàn)峻凫。此景無人賞愛渗鬼,唯獨他悵然徘徊流連。這一略覺寂寞而沉郁的意態(tài)荧琼,與環(huán)境氣氛相應(yīng)和譬胎,作者形象和客觀景色融為一體差牛,構(gòu)成一幅透著淡淡的悵意而帶有幽幽的美感的圖畫。

這篇文章的優(yōu)美堰乔,還源于句式結(jié)構(gòu)和所寫之景的有機結(jié)合偏化。文中寫景皆為四字句,作者在組合語句時镐侯,采用一物一態(tài)的方式描繪出一幅幅圖景侦讨。石、水苟翻、竹木韵卤,分別以“欹嵌盤曲”“洄懸激注”“垂陰相蔭”等節(jié)律明快的四言短句,使句式與景物的動態(tài)動勢極為吻合袜瞬,增強了畫面的生動性怜俐。[5-6]

作者元結(jié)以右溪無人賞識身堡、任使蕪穢的遭際邓尤,抒發(fā)自己懷才不遇的深沉慨嘆,明顯地流露出抑郁不平之氣贴谎。元結(jié)疏通右溪汞扎,建造亭宇,種上象征高潔的松桂和香草擅这,這表現(xiàn)出他對美的追求澈魄,更反映了他淡泊名利、愛好天然的性格仲翎。文章借右溪無人賞愛痹扇,抒發(fā)了作者懷才不遇的感慨。前半部分集中寫景溯香,后半部分偏重議論抒情鲫构,景為情設(shè),情因景生玫坛,情景交融结笨,形神具備,是一篇獨立的游記湿镀。因此炕吸,《右溪記》不僅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征,而且也蘊含著作者鮮明的個性特征勉痴。

元結(jié)在《右溪記》中的感慨和不平雖不及柳宗元山水游記所流露的那樣強烈赫模,但元結(jié)筆下的右溪泉石,與柳宗元《永州八記》中的鈷姆小丘蒸矛、小石城山瀑罗,實際運用的是同一種筆法扫外。高步瀛《唐宋文舉要》甲編卷一引清吳先生的話說:“次山放恣山水,實開子厚先聲廓脆,文字幽眇芳潔筛谚,亦能自成境趣。”

作者簡介

元結(jié) (公元719年-772年)停忿,中唐前期文學(xué)家驾讲,字次山,號漫叟 席赂、聱叟 吮铭,河南魯山(今河南魯山縣)人。

關(guān)鍵詞:右溪記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xué)經(jīng)典推薦

元結(jié)《右溪記》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賞析

古詩國學(xué)經(jīng)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guān)于本站免責(zé)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shunbangex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xué)夢 版權(quán)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做暖视频免费成人,高清无码在线成人,成人午夜网站免费,日韩东京热app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