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栋荸,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凭舶。”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于是:父為子隱晌块,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帅霜。”
關鍵詞:論語,子路第十三
葉公告訴孔子說:“我的家鄉(xiāng)有個正直的人匆背,他的父親偷了人家的羊,他告發(fā)了父親身冀。”孔子說:“我家鄉(xiāng)的正直的人和你講的正直人不一樣:父親為兒子隱瞞钝尸,兒子為父親隱瞞。正直就在其中了搂根。”
這是葉公跟孔子的一段對話珍促。上一次在十六章里頭,我們也介紹了葉公剩愧,他是葉這個地方的領導者猪叙,原來是一個小國,后來歸屬于楚國仁卷,葉公是楚大夫沈諸梁穴翩。在這里他向孔子說,『語孔子曰』就是對孔子講五督,『吾黨有直躬者』藏否,這個直是正直;躬,根據(jù)鄭康成的《批注》充包,他是一個人,人的名字遥椿,就是在葉公他那個地域基矮,這個吾黨,黨是當鄉(xiāng)黨來講冠场,就是說我們這個鄉(xiāng)有一位很正直的人家浇,他的名字叫躬。鄭康成的《批注》里面碴裙,把那個躬作弓箭的弓字來講钢悲,這是一個人的名字点额。他正直在什么地方?他說,『其父攘羊』莺琳,這個攘有奪取的意思还棱,羊牠自己跑來,結果躬他的父親就把這個羊奪走惭等,這是屬于偷盜珍手。『而子證之』辞做,躬就是他的兒子琳要,就去證明他的父親偷了羊。這是葉公認為這個兒子很正直秤茅,連他父親偷羊他都要去揭發(fā)稚补,顯示所謂大義滅親。
孔子聽到葉公這樣的話就說框喳,『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于是』孔厉,孔子不以為然,他說我們這個鄉(xiāng)黨里頭正直的人帖努,與你所說的那個正直的人不同撰豺。不同在哪?底下就說,『父為子隱拼余,子為父隱污桦,直在其中矣』,這個隱就是隱瞞匙监,父親替兒子隱瞞凡橱,兒子替父親隱瞞,反而正直就在這父子之間互相隱瞞當中亭姥。這個話怎么理解?我們看李炳南《雪公講要》里面講稼钩,如果證明自己的父親偷了羊,去揭發(fā)达罗,揭發(fā)別人這個事看起來好像很正直坝撑,但是揭發(fā)自己的父親,這已經(jīng)跟天倫之理相悖粮揉,其中這種所謂的正直都是有虛妄巡李、有詐,所以不可取扶认。父子互相的相隱侨拦,這是什么?天倫之理,雖然事上看起來好像不正直辐宾,但是確實對理來講是正直的狱从,所以孔子講「直在其中」膨蛮。
雪公又引《皇疏》,皇侃的《注疏》說季研,「父子天性率由敞葛,自然至情。若不知相隱训貌,則人倫之義絕矣」制肮。父母跟兒女之間他天性就是互相的愛,這是一體的递沪,這是自然至情豺鼻,這個至情就是最純真的一種情感。父子有親款慨,這是自然之理儒飒。如果父子之間因為這事而為了講求正直,不能夠相隱檩奠,這個人倫之義就被斷絕了桩了。為小的正直,而斷大的正直埠戳,這個是什么?社會將會大亂井誉。社會要穩(wěn)定要和諧,建立在五倫十義的基礎上整胃。而五倫最根本的一倫颗圣,就是父子一倫。如果父母和兒女之間都不講究情感屁使,針鋒相對在岂,比路人還要無情的話,這叫家不是家蛮寂、國也不是國蔽午,這叫動亂。我們仔細看看一個國家的治亂酬蹋,就從這個倫常關系上看及老。什么叫正直?正直就是符合五倫十義。如果違背倫常的這個所謂的正直除嘹,這就已經(jīng)不正直了写半。倫常是大道,要符合大道的尉咕,這才叫直。所以孔子講的直璃岳,是以倫常為基礎年缎,這叫常道悔捶。
我們再看雪公又引「范寧曰」,范寧是東晉經(jīng)學家单芜,他說蜕该,「夫所謂直者,以不失其道也洲鸠。若父子不相隱諱堂淡,則傷教破義,長不孝之風扒腕,焉以為直哉?今王法則許期親以上得相為隱绢淀,不問其罪,蓋合先王之典章」瘾腰,這個話說得就好皆的。范寧講的,什么叫直?以不失其道蹋盆,這叫直费薄。我們講道德,道德就是正直栖雾,道是自然的規(guī)律楞抡。五倫是自然的,天生就會有五倫關系析藕,人一出生他就會有父子召廷,會有兄弟,會有朋友噪径、夫婦柱恤、君臣,都有找爱。符合這個道梗顺,這叫德。講求德车摄,才有直寺谤。「若父子不相隱諱」吮播,父母跟兒女之間小的錯誤不能夠包容变屁,不能夠隱諱,諱就是不講出來意狠,為什么不講?給他機會改過粟关,你把它講出來,可能引起對方的逆反环戈,他也就無從改過闷板,這就傷教破義澎灸。教就是教化,倫理道德的教化;義就是正義遮晚,五倫十義性昭。
十義是在五倫上面講的,所謂父慈子孝县遣,兄友弟恭糜颠,夫義婦聽,君仁臣忠萧求,長惠幼順其兴,這是十義,道義饭聚、恩義忌警、情義,這個不能破秒梳。如果這個破了法绵,講求所謂的正義,已經(jīng)是假的了酪碘。你看父子之間如果互相揭發(fā)朋譬,互相寫材料,劃清界線兴垦,去批斗自己的父親徙赢,「長不孝之風」,這哪是正義?這種時代探越,那就是動亂的時代狡赐,就叫浩劫,國家的劫難钦幔。為什么?因為最根本的孝道被破掉枕屉,父母跟兒女之間那個親情給破掉,那就人都不像人鲤氢,就連動物都不如了搀擂。你看虎狼再兇狠,也不會咬自己的兒女卷玉。人之間互相的揭發(fā)哨颂,互相的批斗,這是父母兒女之間互相的批斗相种,你看這社會當然就是動亂的威恼,也不會長久,因為這不符合道。所以社會和諧必須是建立在父慈子孝的基礎上沃测,要提倡孝道缭黔,提倡孝的風氣食茎,這個比什么都重要蒂破。
說老實話,如果真有孝道别渔,人民他就自然有道德附迷,自然守規(guī)矩,也就不會出現(xiàn)偷羊事件了哎媚±《孝經(jīng)》上講得很好,「教民親愛拨与,莫善于孝」稻据,你要使社會和諧,人民相親相愛买喧,你一定得教孝道捻悯,提倡孝的風氣。國家領導人要提倡淤毛,中央到地方領導人要提倡今缚,還有媒體也要提倡。我們看到最近低淡,「人民網(wǎng)」上有一個報導姓言,十月十六號的「人民網(wǎng)」新聞。我們知道前幾天是重陽節(jié)蔗蹋,重陽節(jié)也叫老人節(jié)何荚,是敬老愛老的一個節(jié)日。在報導里面講猪杭,長沙市餐塘,湖南長沙,有一場「百名孝子重陽節(jié)背父母登高」的這么一個活動胁孙,這就是孝道唠倦。這些兒子、孝子們總共一百名涮较,背著他們各自的父母登山稠鼻,重陽節(jié)登高,背著父母登高狂票。他們什么理念?自己小的時候父母背著自己登高候齿,現(xiàn)在父母老了,自己要背父母,這叫反哺慌盯。烏鴉都懂得反哺周霉,人豈能不懂得反哺?新聞把這個報導出來,很難得!這些父母都是(這新聞上講的)臉上笑開了花亚皂。
上了山頂俱箱,那是岳麓山,有一位教授特別通過孝心大講堂講孝道灭必,這就是提倡孝道狞谱,教民親愛,和諧社會之本就在這兒禁漓。你看這樣提倡孝道跟衅,那人民還會互相偷盜搶劫嗎?互相都能夠相親相愛,那攘羊的事件也就被杜絕掉了播歼,這是直在其中矣!所以「長不孝之風伶跷,焉以為直哉」,這怎么能夠叫直?這孔子抓住了根本秘狞。所以范寧特別提到說叭莫,那個時候王法,那是東晉時候谒撼,古時候都是這樣食寡,法律允許親子之間、父母之間互相的隱瞞罪惡廓潜,這可以不問罪抵皱。這是什么?「蓋合先王之典章」,古圣先王都是有這個制度辩蛋,這是維護孝道的制度呻畸,所以背棄倫常,還講究所謂的正直悼院,這就是一種詭詐伤为,不可信,也不能長久据途。
有人問绞愚,那這種情況父親偷人家的羊,難道是對的嗎?為什么要這樣颖医,兒子要包庇他?這個事情該怎么解決?曾經(jīng)我也把這個問題向不少人提出來位衩,每個人答案都不一樣,說假如你父親偷了人家鄰居的羊熔萧,你會怎么辦?第一個糖驴,你會不會去告官揭發(fā)你父親?那應該不會僚祷,因為孔子在這兒已經(jīng)說了。第二個你就包庇父親贮缕,一起把這羊給私吞辙谜,是不是這樣?這好像也不太好,這畢竟是偷盜感昼。那你說装哆,那我把這個羊拿回去給那個鄰居,告訴他抑诸,我父親偷了你的羊烂琴,我現(xiàn)在還給你,對不起蜕乡。這也沒有給他父親隱瞞,這也不叫「父為子隱梗夸,子為父隱」层玲,這也是等于是去告了一樣,只是不是去告官反症,告訴鄰居了辛块,消息傳出來,讓他父親以后也沒臉做人铅碍。怎么辦?你這事總得解決润绵。
后來我聽到一個,有一次我參加國際儒聯(lián)的一個會議胞谈,這個問題也提出來尘盼,有一個外國教授,他也是專門研究《論語》的烦绳,他提出一個看法卿捎,我覺得很有意思,很好!他說假如我是那個兒子径密,應該怎么樣?我會自己到那個鄰居家午阵,把那個羊拿回去,然后對那個鄰居講享扔,這是我偷的羊底桂,不講他父親,「是我偷的惧眠,現(xiàn)在我知道自己做錯了籽懦,把這羊還給你,向您懺悔锉试,請您不要見怪」猫十,向鄰居道歉览濒。鄰居得到羊,當然也就不會怪罪他拖云,況且這羊還是自己跑出來的贷笛,跑到別人家里,那鄰居也就不怪他宙项。他父親知道這個事情乏苦,心里也會生慚愧,自己偷羊尤筐,兒子去認罪汇荐,這讓他父親也會懺悔,給他父親改過的機會盆繁。你看兩全其美掀淘,這個才是孝子。孝子是讓父母不陷于不義油昂,讓父母能夠提升道德革娄,而不是一味的去縱容、盲從冕碟,這也不是孝拦惋。所以這位外國教授的提法,我很贊嘆安寺,很難得!一個外國人能提出這樣的一個看法厕妖,證明他對孝道也很有體會。
確實社會對這樣的一種現(xiàn)象挑庶,子代父認罪言秸,這是應該表示認同和贊嘆,提倡孝道挠羔。過去在南北朝時代井仰,在南朝梁那個朝代,梁武帝的時候破加,曾經(jīng)有一個人犯了罪俱恶。這個犯罪,其實也是遭奸吏誣陷而被打入死牢的范舀。他的兒子只有十五歲合是,叫吉翂,為了營救他父親锭环,就義無反顧的乞求代父而死聪全。當時主理這個案子的那個官員覺得很驚訝,這么一個小小年紀的人辅辩,他這樣來做难礼,這是超乎常人的娃圆。他懷疑這個孩子肯定是受人指使,要來擾亂法制的正常運行蛾茉,所以嚴厲的斥責他讼呢,并且逼著他要交出共犯,是誰指使你干的谦炬。吉翂這個孩子悦屏,義正嚴辭的表達他內心真實的想法,解釋為什么自己要為父親代死键思。他說础爬,「自己父親是在家里唯一的成人,父親如果死了吼鳞,家里還有很多其它的兄弟看蚜,他們都沒有依賴了,這個家也就毀了赖条。所以做兒子的就決定舍棄自己失乾,保全父親,替父親來受死纬乍,讓父親能夠繼續(xù)照顧家庭÷阄溃」
當時這個事情傳到梁武帝那里仿贬,梁武帝知道這個事也非常感動。我們知道梁武帝篤信佛教墓贿,佛教也是非常提倡孝道茧泪,跟中國文化儒和道兩家都是一樣的,重視孝道聋袋,所以被打動了队伟,最后赦免了他父親,還特別給吉翂這個孩子冠上一個「純孝」的美名幽勒。這是什么?皇帝非常懂得教化嗜侮,哪怕是他父親真犯了罪,不是被冤枉的啥容,真犯罪锈颗,他兒子能夠這樣的為他父親受死,赦免了他咪惠,這是怎么樣?倡導孝道击吱,這就是直在其中矣!你說我一定要嚴持法律,把他父親殺了遥昧,他兒子怎么求覆醇,都要殺掉朵纷,這就等于什么?扼殺孩子的孝心,反而長養(yǎng)了他對國家的那種怨恨永脓。
人民百姓看到了袍辞,只會對這個孩子生同情心,對這個國家政府也就不那么贊同憨奸,為什么?孝是每個人的天性革屠,看到這孩子這么好、這么純孝排宰,他連死都愿意代自己父親去受似芝,梁武帝要是無動于衷的話,那人民會怎么想?這就跟孔子這里提的一樣板甘,這是什么?子為父隱党瓮,子為父親來受罪,背這個罪盐类,這里頭就是直在其中寞奸。梁武帝做得正確,赦免了他父親的罪在跳,鼓勵孝道枪萄。自古以來都講究父債子還,父親欠的債兒子還猫妙,天經(jīng)地義瓷翻。所以兒子能夠勇于承擔,這就是孝割坠,這就是正直齐帚,這都是可以給資政者參考。
現(xiàn)在彼哼,我們很歡喜看到國家重視傳統(tǒng)文化对妄,重視孝道。你看像剛才我講到的敢朱,長沙岳麓山百名孝子背父母登山的這件事剪菱,過去沒聽說過,現(xiàn)在出現(xiàn)了蔫饰。這說明什么?這是國家的光明前途的寫照琅豆,國家有這么多的孝子,而且媒體特別重視報導這些孝行篓吁,那和諧社會還會難做嗎?不難做了茫因。再把這個孝心再往上一提升,一推廣杖剪,孟子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冻押,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驰贷,天下可運于掌」,你好像管理天下洛巢,就像在手掌中一樣括袒,叫易如反掌,這是孔子著眼點在這兒稿茉。
我們再看蕅益大師的《批注》锹锰,「才有第二念起,便不直漓库。此即菩薩不說四眾過戒也」恃慧。蕅益大師把孔子說的話再往上提升,把這個意思跟佛法聯(lián)系在一起渺蒿。佛法講求第一念痢士,不能用第二念,第一念是真心茂装,真心是沒有妄念怠蹂。什么是妄念?妄想、分別少态、執(zhí)著城侧,就叫妄念。譬如說當我們看見一樣東西彼妻,看見了清清楚楚赞庶,沒有念頭,這是第一念澳骤,這叫照見。但是我們凡夫不能保持第一念澜薄,往往一看見为肮,立刻就起念頭。你譬如說這是個手表肤京,我一看到颊艳,這看得很清楚就知道了。但是凡夫他馬上就會起念頭忘分,我看到這個東西棋枕,動了念頭。動一個念頭妒峦,是我看到了這個東西重斑,這叫妄想。緊接著肯骇,這是個手表窥浪,什么東西?是手表祖很,這叫分別,分別是手表漾脂,不是別的東西假颇,這是第三念。分別之后再看骨稿,這手表很好笨鸡,我很喜歡它,這叫執(zhí)著坦冠。
你看剛看到的時候是真心形耗,緊接著妄想分別執(zhí)著一個接一個都來了。這些念頭瞬間之間就完成了蓝牲,非程酥快速,念頭非忱埽快昔期,我們自己都未必能覺察。彌勒菩薩在《菩薩處胎經(jīng)》里面就講佛玄,說我們的念頭動得快到什么程度?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硼一,就是三百二十萬億個念頭。這么多個念頭在一彈指之間完成梦抢,你一看到般贼,那時候動的那個念頭都不知道多少萬億了,你自己都不覺察奥吩,這全是用妄心哼蛆。妄心一起,真心就被覆蓋住霞赫,它就不起作用腮介,真心是能照,妄心是去想端衰,你去想叠洗,那就是妄心。你不想旅东,就能照灭抑,照就是真心。真心是直的抵代,妄心是不直腾节,所以這里講,「才有第二念起,便不直」禀倔。
我們來看看榄融,葉公他說,「吾黨有直躬者救湖,其父攘羊愧杯,而子證之」,他有沒有動念頭?當然動念頭了鞋既。第一個力九,他知道有講這個事,「其父攘羊邑闺,而子證之」跌前。這是什么?動妄念了。然后分別執(zhí)著也起來陡舅,他認為這個事情是正直的抵乓,這是分別。再加上還執(zhí)著靶衍,執(zhí)著什么?這個兒子一定要去揭發(fā)他父親灾炭,這叫執(zhí)著。這個執(zhí)著還是不孝的執(zhí)著颅眶,為什么?這兒子內心里面蜈出,當然說這個話的人,內心里面也是如此涛酗,他父親是個惡人铡原,他父親是個罪人,這就是很不好的執(zhí)著商叹。古德有所謂「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燕刻,兒子看到父親的過錯,這已經(jīng)是過剖笙,這就不對了酌儒。還要去證明,還要去揭發(fā)枯途,這是大錯,這哪是直?
就好像「二十四孝」里面排第一位的舜籍滴,舜的父親有沒有過錯?我們一般人都看他父親不僅有過錯酪夷,而且是大惡,要殺他的兒子孽惰,跟舜的繼母一起要謀害舜晚岭,謀害了好幾次,都沒得逞勋功,幸虧舜很有智慧坦报,逃脫出來库说。可是舜有沒有看他父母過錯?有沒有去揭發(fā)他父母?「你這父母要殺害我片择,我要去告」潜的,舜沒有這樣做。不僅沒有這樣做字管,連內心里面絕沒有一絲一毫怨恨他父母的念頭啰挪。你看他父母對他這樣子,那是大惡嘲叔、兇狠亡呵,他是根本不覺得父母對我不好,反而覺得自己對父母孝順心不夠硫戈,不能夠感化父母锰什。所以自己努力去行孝,最后真的感化他父母丁逝。感化他父母汁胆,當然也感化了鄉(xiāng)人,感化了國人果港,感化了當時的堯王沦泌,堯王把女兒嫁給他,后來把王位也傳給他辛掠,這叫禪讓谢谦。傳說里面,舜他這個孝心也感動了天地萝衩,連大象都出來為他耕田回挽,小鳥都為他播種,這是記載里面記述的猩谊,感動天地萬物千劈,這才是真正的直。
用我們現(xiàn)在的角度來看牌捷,舜的父母是家庭暴力墙牌,虐待兒女,那兒女完全有權做自我保護暗甥,這是人權喜滨,可以到法庭去告他,打官司撤防,把他父母關起來虽风,甚至可以槍斃。但是舜沒有這樣做,這是他的大德辜膝。所以孔子贊嘆舜的大德无牵,說他是「德為圣人,尊為天子厂抖,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茎毁,子孫保之」,他的德行堪稱圣人验游。那么圣德必有其位充岛,所以他被人推為天子,堯王讓他來做天子耕蝉。做了天子崔梗,當然富有四海,而且后人都紀念他垒在,「宗廟饗之」蒜魄,就祭祀他,祭祀是懷念他场躯、紀念他谈为,要效法他。他的子孫綿長踢关,現(xiàn)在很多姓氏的子孫伞鲫,都是舜的后代。這說明大德必有其位签舞,必有其福秕脓,他有這個福報,天地為之作證明儒搭,把福加給他吠架。
佛法是師道,師道就是教育搂鲫,師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傍药,沒有孝道就沒有師道,所以佛法也非常重視孝道魂仍。你想成佛拐辽,首先你得做個孝子。你要發(fā)大愿度眾生擦酌,眾生無邊誓愿度薛训,這個度就是幫助的意思,也是讓孝心擴展出來仑氛。度眾生的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建立在孝心的基礎上。有了孝心锯岖,那個菩提心才真實介袜。否則那菩提心是假的,是虛偽的出吹,不是真的遇伞,就是這里講的不是正直的。就像他兒子告發(fā)他的父親捶牢,他已經(jīng)不孝鸠珠,他所做的事都是假的,不是真的秋麸,不是真的正直渐排。所以孝是根,大根大本灸蟆。成佛道就是對一切眾生驯耻,就好像對自己父母一樣,用對待父母那種至孝炒考,對待一切眾生可缚,這就是佛菩薩。
我們讀佛門的《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就了解斋枢,地藏菩薩現(xiàn)在是等覺菩薩帘靡,其實他早已經(jīng)是佛果了,他只是示現(xiàn)做等覺菩薩瓤帚,他不成佛描姚。你看他的學生里面成佛的都不計其數(shù),他老人家哪里說不是佛?那他自己過去怎么修行?孝道缘滥『湫玻《地藏經(jīng)》里面記載他兩個故事,過去無量劫前朝扼,有一生他做婆羅門女赃阀,另外一生做光目女,都是為了救她的母親脫離惡道擎颖,而發(fā)愿修行念佛榛斯,最后把她母親救出來。而后她就發(fā)出真實的大愿搂捧,要度盡一切眾生驮俗。為什么?她對她母親是真誠的心,至孝的心允跑,這個心就能夠把她母親度出來王凑,那對任何人你只要用這個心搪柑,也能把任何人度了,度盡所有眾生都是用這個心索烹。所以地藏菩薩給我們示現(xiàn)的就是孝親工碾,孝道。所以《地藏經(jīng)》稱為佛門的孝經(jīng)百姓,要學佛最好先從地藏菩薩學起渊额。
佛法里講四大菩薩,這四大名山垒拢,九華山地藏菩薩旬迹,這教你孝道。孝道落實了求类,然后你就到普陀山學觀世音菩薩奔垦,學慈悲,慈悲是孝道的擴展仑嗅。你對父母盡孝宴倍,你對一切眾生都盡孝,那就是觀世音菩薩仓技,這心量廣大鸵贬。五臺山文殊菩薩教你智慧,你要盡孝脖捻,你要度眾生阔逼,沒有智慧不行。智慧怎么來?斷煩惱來地沮,煩惱輕嗜浮,智慧長。然后普賢菩薩摩疑,就是峨嵋山的危融,教你落實、實踐雷袋,你把你所學的這些道理用到你的生活上吉殃,用到你的待人處事接物上,這就是普賢菩薩的行門楷怒。所以大智文殊蛋勺,大行普賢。四大菩薩就是代表整個佛法的修學鸠删,全是從孝道開始的抱完。
那么蕅益大師在這里《批注》說,「此即菩薩不說四眾過戒」刃泡,這是菩薩戒里面的一個根本大戒巧娱。無論是《優(yōu)婆塞戒經(jīng)》里面的六重二十八輕戒律碉怔,菩薩戒,還是說《梵網(wǎng)經(jīng)》里面講的十重四十八輕戒禁添,兩個都是菩薩戒眨层,都把「說四眾過」,定為大戒上荡、重戒。這個四眾就是在家男女二眾馒闷、出家男女二眾酪捡,四眾,佛門弟子纳账。菩薩不能說四眾的過失逛薇。明明看到他有過失,也不能說疏虫,為什么?六祖大師在《壇經(jīng)》里面講得好永罚,「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卧秘,真正修道人呢袱,他眼里不會看別人的過失,為什么?看別人過失翅敌,是自己分別執(zhí)著造成的羞福。你想想你自己沒有分別執(zhí)著,你哪會看別人過失?別人有對有錯蚯涮,這不就是分別嗎?是誰分別?你自己分別治专。外面其實他是不是真有過失?外面根本沒有過失。外面一切相遭顶,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张峰,虛妄的根本都不存在,你說他哪有真的過失?
所以蕅益大師講得好棒旗,「境緣無好丑喘批,好丑在于心」,是你自己的分別心使然嗦哆。境緣谤祖,就是外面的物質環(huán)境和人事環(huán)境,哪里有好壞?哪里有善惡?都沒有老速,你自己不要分別執(zhí)著就行了粥喜。所以我們的六根接觸外面六塵,要懂得不用分別橘券、不用執(zhí)著额湘,要用真心卿吐。才起第二念,就變不直锋华,就不是真心了嗡官。那是什么?那些外面虛幻的境界,如夢幻泡影的這些境界毯焕,勾起你阿賴耶識里頭的那些妄想分別執(zhí)著衍腥,讓你造業(yè)。所以真正修菩薩行的人纳猫,要學著見外面境界不分別婆咸、不執(zhí)著,再進而不起心芜辕、不動念尚骄,這是真正的菩薩。所以菩薩不見世間過侵续,那當然更不會說四眾過倔丈。見都不見就是不擺在心上,當然更不會說状蜗。因為見了才會說需五,不見,你怎么會說?
這個「不見」诗舰,不是說我真的看不到警儒,那個境界什么都看不到,它是好是壞一點都不曉得眶根,不是這樣蜀铲,那就成了木頭,沒有智慧属百,那怎么能稱為菩薩?菩薩見记劝,可是見如未見,不放在心上族扰。就好像你走在路上厌丑,香港很多人在街上走,有的人闖紅燈渔呵,這是個過失怒竿,你看到了,你知道他是闖紅燈扩氢,那是不對的耕驰。可是你會不會放在心上录豺,耿耿于懷朦肘,「今天我見到這個人饭弓,那個人真討厭,真壞媒抠,他怎么會闖紅燈」弟断,你一天到晚在嘀咕著這個事,你也不會見了就忘了趴生》浚可能你一個月之前,見到有人闖紅燈苍匆,現(xiàn)在你都想不起來舍咖,你沒把他放在心上★鄙#可是當時你是清清楚楚的,不是說不清楚窍株,你很清楚民轴,這個事不對,你不能做球订,但是你不放在心上后裸,就這個意思,這叫不見世間過冒滩。
這個心也是出自于孝心微驶,什么心?兒女心中無不是的父母,父母有沒有造不對的事情?有开睡,他也有不對的時候因苹,可是兒女心中他不能夠老想著父母不對;看到了,只想著我怎么樣幫助父母提升篇恒。知道父母有犯錯扶檐,也要幫助父母改過自新,而不是在批評父母胁艰,在指責父母款筑,甚至去告發(fā)父母,這哪是正直?這心就不正直腾么,也就不孝了奈梳。所以真正的孝子,當聽到別人在講自己父母過失的時候解虱,都趕緊離開攘须,不愿意再聽下去。即使別人是說對的饭寺,父母是有這個過錯阻课,孝子都不愿意聽叫挟。為什么?他心里面始終把父母看作自己一個大恩人,是一個光輝的形象限煞,他不想破壞這樣的形象抹恳。所以舜王叫「五十而慕」,對父母到他自己五十歲了署驻,還是這樣的愛慕奋献,「大孝終身慕父母」,這個境界我們自己要好好體會旺上。
父母永遠沒有錯瓶蚂,錯都是自己錯。為什么?我沒有把父母勸諫好宣吱。他有過失窃这,我沒能幫助他改過,這是我自己不夠盡孝征候。我沒有用我的真誠的孝心感動我的父母杭攻,讓他也斷惡修善。你看舜王他的父母疤坝,就能被舜感動兆解。還有閔子騫,這也是孔子的弟子跑揉。他母親也是虐待他锅睛,冬天讓他穿蘆衣,蘆絮做的衣服历谍,那哪能保暖?冬天下雪凍得直發(fā)抖现拒,他父親還以為他偷懶,不干活望侈,打他具练。一鞭子抽下去,把他衣服打破甜无,蘆花飄出來了扛点,這才知道原來他受虐待。然后岂丘,他的父親要休他的母親(繼母)陵究,閔子騫跪在地上,求他的父親不要休自己的繼母奥帘,他說了一句名言铜邮,叫「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母親在松蒜,就我一個人孤苦伶仃扔茅,這沒什么。因為繼母她自己還有兩個親生的兒子秸苗,閔子騫不是她親生的召娜,所以虐待他。但是繼母要是走了惊楼,那自己跟兩個弟弟都要受寒冷了玖瘸,挽留他繼母,希望他的父親寬恕他母親檀咙。
后來他父親感動了雅倒,繼母更感動。你看弧可,自己對別人這樣子蔑匣,別人(這個孩子)能夠這樣的包容、這樣的有愛心棕诵,所以人心是肯定能感動殖演,就看你是不是用至誠?誠之所至,金石為開年鸳。你想想那個金石都能夠被感動,更何況肉長的人心丸相,豈能說不感動之理?說不感動搔确,那是因為自己不夠誠。所以當看到父母過灭忠,絕對不說膳算,不說就是給他機會改,甚至自己連念頭都不動弛作,不想這個方面涕蜂,始終往好的方面想。父母有一點點好的優(yōu)點映琳,立刻贊嘆父母机隙,讓這個優(yōu)點擴大,父母的缺點不說萨西。但是可以私下里勸諫有鹿,勸諫不聽,不聽谎脯,我們做好樣子來感動他葱跋。對父母這個心,再對四眾,再對一切眾生娱俺,這就是菩薩稍味。菩薩不說四眾過,也不見世間過荠卷,這個心都是相通的模庐。
我們再來看江謙先生的補注,「梵網(wǎng)經(jīng)菩薩十重戒第六說四眾過戒僵朗。四眾者赖欣,出家比丘、比丘尼」验庙,比丘是男眾顶吮,比丘尼是女眾,「在家優(yōu)婆塞粪薛、優(yōu)婆夷」悴了,優(yōu)婆塞是在家的男居士,優(yōu)婆夷是女居士违寿,「所謂同法四眾也」湃交,大家同樣學習佛法的,是師兄弟藤巢,以佛為師搞莺,這是四眾同修〉嘀洌「蓮池大師云:既云同法才沧,若遇有過,應當三諫殷勤绍刮,密令悔改温圆,內全僧體,外護俗聞」孩革,這是蓮池大師講這個話岁歉。蓮池大師是明朝凈土宗第八祖,他講過同法四眾膝蜈,既然說同法就是法兄弟锅移,應該跟父母兄弟那個處理方式都是一樣,見到他們有過錯的時候饱搏,「應當三諫殷勤」帆啃,諫是勸諫他們,這就是《弟子規(guī)》上講窍帝,「親有過努潘,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疯坤。諫不入报慕,悅復諫。號泣隨压怠,撻無怨」眠冈。見到父母有過錯應該勸諫,不勸諫等于陷父母于不義菌瘫。但是勸諫要講求形式蜗顽,講求藝術,讓父母能夠接受雨让。這個殷勤雇盖,就是《弟子規(guī)》具體講的「怡吾色,柔吾聲」栖忠,你得要用柔和的方式崔挖,和顏悅色,他才能夠容易聽得進去庵寞。
「密令改過」狸相,密就是秘密的、私下里跟他勸諫捐川,不能夠好像開批斗大會一樣脓鹃,父母有過了,讓別人都知道古沥,他也就不能悔改瘸右。所以葉公這里舉的例子說,「其父攘羊渐白,而子證之」,這有沒有密令他悔改?沒有逞频。那父親也不會悔改纯衍,只會對這個兒子懷恨在心,你看父子之情也就中斷了苗胀。兒子是不孝襟诸,父親也不義,讓父親淪為不義基协,自己也就成大不孝歌亲。所以,這處理方式不對澜驮。蓮池大師在這里講的就對陷揪,這里是對四眾同修而言,當然對父母更要這樣。
「內全僧體悍缠,外護俗聞」卦绣,這個僧是指學佛團體,不僅包括出家飞蚓,也包括在家滤港。所有的大眾,只要能夠在一起修六和敬趴拧,四個人以上這樣的團體溅漾,無論在家出家,都可以稱為僧團著榴。所以蓮池大師這里講同法添履,包括四眾,都能夠叫僧團兄渺。不說四眾過缝龄,是保全僧的體面,這個團體的體面挂谍,保護佛教的形象叔壤,這是以大局為重。現(xiàn)在協(xié)會這里提倡學習六和敬口叙,倡導建六和僧團炼绘。建六和僧團,大家和睦團結成為一體妄田,這才能夠光大圣賢教育俺亮,所謂法賴僧傳,正法要靠僧團來弘傳疟呐。如果這個團體不和睦脚曾,就不叫僧團,那正法也就不能夠興盛启具,所以和為貴本讥。
要做到和,一定要修六和敬鲁冯,其中有一條就是口和無諍拷沸。六和敬包括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薯演,身和同住撞芍,口和無諍,意和同悅跨扮,利和同均序无。說四眾過验毡,這就是口不和,這屬于兩舌愉镰。兩舌是最破壞團體的和睦米罚,所以造業(yè)也特別深,這叫破和合僧丈探。在《戒經(jīng)》里面講录择,這是墮阿鼻地獄,叫五逆重罪碗降,其中一條隘竭。不管在哪里,在一個家庭里面讼渊,四個人在一起住动看,像父親、母親爪幻,還有兩個兒女菱皆,這四個人如果能修六和敬,這也叫僧團挨稿。假如破壞這個家庭的和睦仇轻,這也是破和合僧,那個罪就很大奶甘。更何況說篷店,兒子講父親的過失,那還了得!家庭肯定就不和臭家。社會是家庭構成的疲陕,家庭家家都不和,社會就大亂钉赁。
所以我們現(xiàn)在看到蹄殃,兒子會有告父親的現(xiàn)象,為了什么?為了爭奪財產(chǎn)你踩∽缪遥或者是父母告兒女,父母告兒女還行姓蜂,這個是在過去有一種叫親權處分按厘。如果父親医吊、母親到法庭上告兒女钱慢,說這兒女不孝,請官給他裁決卿堂,那這個官是不需要再問束莫,立刻就處分這個兒女懒棉。為什么?愛兒女的莫過于父母,父母都不愛你了览绿,你說你在社會上還能立足嗎?這是親權處分策严,這也是維護孝道。那兒女告父母的饿敲,過去聞所未聞妻导,現(xiàn)在確實不少。還有兄弟之間怀各,上法庭訴訟的就更多倔韭,這都是亂象。過去要遇到這種情形瓢对,這是兩個都不對寿酌。像叢林里面的老和尚,帶領僧團修行硕蛹,僧團里面如果有兩個人在那里吵架醇疼,互相打斗,告到老和尚那兒去法焰,老和尚問都不問秧荆,兩個人一起遷單,趕出山門壶栋。為什么?一個巴掌打不響辰如,你一來、我一往贵试,就打得起來琉兜,這兩人都有錯,不用問毙玻,全趕出去豌蟋,破壞和合僧團。
所以真正你有孝心的桑滩,那就是「父為子隱梧疲,子為父隱」;真正你有愛護這個團體和睦的心,你也會互相的包容运准。別人即使犯了錯幌氮,有人追究起來了,我們不僅包容胁澳,而且愿意代他承認這個罪该互,這才是真正的愛心,有擔當韭畸,這是「內全僧體宇智,外護俗聞」蔓搞。對外,這團體以外随橘,俗人就是一般的社會上的大眾喂分,看到這團體這么和睦,「這佛法真好机蔗,你看蒲祈,出來這些團體都是那么和睦的,那么團結的」萝嘁,這是聞讳嘱,聞就是名聞,好名聲酿愧,這給佛法爭光沥潭。不僅是佛教的團體,儒教的嬉挡、道教的都是這樣钝鸽,傳統(tǒng)文化儒釋道三家,都需要樹立好的形象庞钢。怎么樣樹立?就靠人拔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基括。而人與人之間交往颜懊,最重要講一個和字。這樣來護持正法的形象风皿,大家都歡喜來學習河爹。所以和睦的團體你看,我們念三皈依里面講桐款,「皈依僧咸这,眾中尊」,眾就是團體魔眨,團體中最尊貴的媳维。為什么最尊貴?因為他和睦,他能修六和敬遏暴,互相之間絕不講過失侄刽。
那么蓮池大師后面還有話講到:「而乃恣口發(fā)揚,貽羞佛化朋凉,豈大士之心耶?同法尚爾州丹,況父子乎?」如果「恣口發(fā)揚」,恣口就是隨便說話侥啤,發(fā)揚是把人家的過失揭露出來当叭,把四眾的過失到處去講,這「貽羞佛化」盖灸,使到佛教的團體在人民百姓心目中就一落千丈蚁鳖,這給佛臉上蒙羞。所以說四眾過赁炎,這等于破壞佛教形象醉箕,所以菩薩為什么把這條戒做為重戒,它不是輕戒徙垫,它是重戒讥裤。說四眾過,「豈大士之心耶」姻报,大士就是指菩薩己英。「同法尚爾」吴旋,這是講一起學法的四眾同修尚且如此损肛,「況父子乎」,父子就當然更需要互相之間不說其過荣瑟,能夠有過密諫治拿,「密令悔改」,這就是保全父母的體面笆焰,保全家庭的和睦劫谅。
【評析】
孔子認為“父為子隱,子為父隱”就是具有了“直”的品格嚷掠∧蠹欤看來,他把正直的道德納入“孝”與“慈”的范疇之中了不皆,一切都要服從“禮”的規(guī)定未檩。這在今天當然應予揚棄。
黨:鄉(xiāng)黨粟焊,古代以五百戶為一黨冤狡。
直躬者:正直的人。
攘羊:偷羊项棠。
證:告發(fā)悲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