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牛問君子啥寇。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洒扎,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nèi)省不疚辑甜,夫何憂何懼?”
關(guān)鍵詞:論語,顏淵第十二
司馬牛問怎樣做一個君子。孔子說:“君子不憂愁袍冷,不恐懼磷醋。”司馬牛說:“不憂愁,不恐懼胡诗,這樣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嗎?”孔子說:“自己問心無愧邓线,那還有什么憂愁和恐懼呢?”
這章跟前面一章有直接的關(guān)系,都是司馬牛問煌恢,背景都是一樣骇陈。司馬牛面臨著他的兄長要作亂的這么一個境況,當然他心中也就有這個憂瑰抵、有這個恐懼你雌。于是他來『問君子』,這都是他心想著把心中的這些憂惱二汛、恐懼解除婿崭,他來問老師,也不敢直問肴颊,就拐著彎問一個問題氓栈,問如何做君子⌒鲎牛孔子對他的心事非常明白颤绕,圣人真是視思明、聽思聰祟身,看你的言語動作奥务,他就理解你的心事在哪,所以都是對治毛病袜硫。所以孔子說氯葬,『子曰,君子不憂不懼』婉陷。什么是君子?君子是沒有憂惱帚称、沒有恐懼官研,就是孔子說過的君子坦蕩蕩,小人才長戚戚闯睹,坦蕩蕩是不憂不懼戏羽。司馬牛他是個中下根人,領(lǐng)悟力就稍微差點楼吃,為什么?心浮氣躁始花,所以領(lǐng)悟力就差。
所以他聽不懂夫子講這個什么意思孩锡,他又問酷宵,『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你看躬窜,跟前面的問話有點差不多浇垦,都是一開始沒聽懂,所以再問荣挨。前面夫子說男韧,「仁者,其言也讱」默垄,他又問其言也讱就是仁嗎?這里說了君子不憂不懼煌抒,他又問不憂不懼,這就是君子嗎?都是一個問題厕倍,心浮氣躁寡壮,孔子跟他講的道理都不能夠一下掌握。不過孔子非常的慈悲讹弯,對待中下根的學生也不會舍棄况既,所以他問,就繼續(xù)給他回答组民“羧裕『子曰,內(nèi)省不疚臭胜,夫何憂何懼』莫其,「內(nèi)省」就是自己省察自己。一個人自己省察自己耸三,他沒有對不起任何人的事乱陡,沒有對不起別人,自己內(nèi)心中就沒有愧疚仪壮,上對天憨颠、下對人都能夠問心無愧,所以何有憂懼?這就是君子。
當然夫子給他做這樣的開導爽彤,也是為了幫助他走出思想誤區(qū)和思想的陰影养盗。因為司馬牛他的兄長司馬桓魋要謀反,司馬牛曾經(jīng)勸諫他适篙,讓他放棄這種想法往核,但是司馬桓魋不聽。所以司馬湃陆冢現(xiàn)在就是無可奈何聂儒,既不能夠阻止他的兄長謀反,又不能夠大義滅親去報案丹喻。一報案,他兄長肯定就被殺掉翁都,這就有違了悌道碍论。這兩難!怎么辦?心里有憂惱恐懼,不能釋懷柄慰△⒂疲孔子當然看得出來,明眼人坐搔,所以告訴他怎么解決藏研。不是說幫他解決這個事,這個事很難解決概行,但是告訴他不憂不懼蠢挡。因為憂懼解決不了問題,那何必要憂懼?只要自己盡力了凳忙,譬如說司馬牛已經(jīng)盡力的去勸止他的兄長不要謀反业踏,他已經(jīng)盡力,他自問心無愧涧卵。他也不到國君那里去告發(fā)他的兄長勤家,對他兄長也算是仁至義盡了。他自己內(nèi)心沒有愧疚柳恐,這也就不失為兩全的辦法了伐脖,因為這個事情不是他個人能力所能夠扭轉(zhuǎn)的。所以夫子就勸他乐设,不要憂懼了讼庇,你已經(jīng)盡力就可以,這就是君子近尚。夫子也曾講過巫俺,「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肿男,智者不惑」介汹,智却嗡、仁、勇嘹承,這三達德窗价。首先我們要做一個君子,對一切事情不要迷惑叹卷,知道自己該怎么做撼港。盡力做了,也就不要再去憂慮什么骤竹,或者恐懼什么帝牡。
蕅益大師在批注這一段講了一句,「不從君子二字上蒙揣,悟出不憂不懼根源靶溜,便是不內(nèi)省處」。內(nèi)省懒震,就是自我的反省罩息,怎么樣自我反省?反省內(nèi)心中有些什么煩惱?有煩惱,要把煩惱放下个扰,這是真正做內(nèi)省克己的功夫瓷炮,這是君子。所以這里說递宅,「不從君子二字上娘香,悟出不憂不懼根源」,意思反過來办龄,說君子就是要從不憂不懼的根源那里去悟茅主。根源是什么?根源是仁。仁是自性中的性德土榴,要悟诀姚,我們要回歸到自性上$枨荩回歸到自性了赫段,你智仁勇三達德都具備了,自然就不憂不懼矢赁,這是究竟的內(nèi)省功夫糯笙。但是司馬牛還做不到這點,畢竟他是中下根人撩银,教他一下悟给涕,悟不出來。
夫子給他一個提示,不能悟出自性够庙,至少要悟一個什么?悟通因果恭应,真正你深信因果了,你也能夠不憂不懼耘眨。為什么你會有憂有懼?說明你對因果還不是深信昼榛,真正知道因果了,一飲一啄剔难,莫非前定胆屿。該來的,它就會來偶宫,擋也擋不住;該去的非迹,它也要去,留也留不住纯趋,自己能做到問心無愧憎兽,內(nèi)省不疚就行了。憂有什么用?懼有什么用?他的兄長司馬桓魋謀反结闸,當然會有他的因果唇兑。自己跟他這一生成為了兄弟酒朵,這也是前生帶來的因果桦锄。如果真正是自己因此而滅族了,自己也被牽連進去了蔫耽,那也是自己的因果结耀。憂懼有什么用?你做到仁至義盡、內(nèi)省不疚匙铡、問心無愧图甜,就可以了,這就是君子鳖眼,夫子給他提醒了黑毅。所以內(nèi)省,檢點什么?就檢點自己到底對因果是不是深信?你能檢點出這個钦讳,那就算你開悟了矿瘦。先深信因果,才有開悟的機會愿卒。因為深信因果的人缚去,他的心是平靜的、是安定的琼开。
《大學》里面講易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搞动,安而后能慮躏精,慮而后能得」。知止滋尉,人知道因果玉控,他才知止,他的心就定下來了狮惜。就像了凡先生高诺,你看,他的命運被孔先生算定了碾篡,一點都不錯虱而,他深信不疑,人真的進退有命开泽,遲速有時牡拇,你急也急不來,所以不憂不懼了穆律。了凡先生真是不憂不懼惠呼,他深信因果就能做到。深信因果的人峦耘,他心定橡羞、心靜万俗、心安,最后就能開智慧,慮就是智慧措拇,得擎值,慮而后能得影兽,得就是得成圣人蹂空。所以因定開慧,沒有定不行第焰。定怎么來?深信因果來买优。所以,凈土宗十二祖徹悟禪師挺举,曾經(jīng)說過這么兩句話杀赢,「善談心性者,必不棄離于因果豹悬。深信因果者葵陵,終必大明乎心性」,徹悟禪師講的瞻佛。徹悟禪師也叫夢東禪師脱篙,大徹大悟之后娇钱,轉(zhuǎn)修凈土法門,他講到的善談心性的人绊困。
孔子善談心性文搂,他怎么談?他沒有離開因果來談,因果使人容易理解秤朗,就講心性煤蹭,一般人很難理解,除了顏回以外取视,我看其它人都夠嗆硝皂。連子貢都說,「夫子之文章作谭,可得而聞也稽物。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折欠,夫子講到自性贝或、天性,這些本體的問題锐秦,聽不懂了咪奖,不可得而聞也;講到文章,講得出來的道德文章酱床,這個可以理解羊赵。所以夫子就多談因果方面,因果屬于文章類斤葱,說得出的你能明白慷垮。但是因果也就反應了自性的體相用揖闸,因果是相用揍堕,相用不離它的本體。所以你能深信因果汤纸,最終你也能大明心性衩茸,你能開悟。所以贮泞,我們估計像顏子這類的上根人很少楞慈,那至于說像佛門里面六祖惠能大師,那是上上根人啃擦,我看現(xiàn)在根本沒有囊蓝。像顏子這種上根人都很難找,鳳毛麟角令蛉,大部分人是中下根人聚霜。我自己是下根人狡恬,你們可能比我好一些,你們是中根人蝎宇,但是都得要從因果下手弟劲,學習因果、深信因果姥芥,最后才有開悟的可能兔乞。所以你能夠深信因果,就能不憂不懼凉唐。不憂不懼庸追,你心定了,就能開智慧台囱,而不再會像司馬牛那樣心浮氣躁锚国,這是夫子對治他的毛病。
【評析】
據(jù)說司馬牛是宋國大夫桓魋的弟弟玄坦⊙桓魋在宋國“犯上作亂”,遭到宋國當權(quán)者的打擊煎楣,全家被迫出逃豺总。司馬牛逃到魯國,拜孔子為師择懂,并聲稱桓魋不是他的哥哥喻喳。所以這一章里,孔子回答司馬牛問怎樣做才是君子的問題困曙,這是有針對性的表伦,即不憂不懼、問心無愧慷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