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戎昱的《塞下曲·其六》
北風凋白草,胡馬日骎骎畏妖。
夜后戍樓月脉执,秋來邊將心。
鐵衣霜露重戒劫,戰(zhàn)馬歲年深半夷。
自有盧龍塞,煙塵飛至今迅细。
這首詩是戎昱的組詩《塞下曲》中的第六首巫橄,即 最后一首。其它五首都是五言六句的古詩茵典,這一首是 五言律詩 嗦随。此題一作《塞上曲》 ,唐新樂府辭敬尺,屬 《橫吹曲》枚尼。
在唐代,邊塞詩作很多砂吞,或寫氣候的酷寒署恍,或勾 勒山勢的險峻,或渲染戰(zhàn)斗的激烈等等蜻直,以顯征戰(zhàn)之 苦盯质。而此詩著重在描寫人物,通過刻畫一位戍邊老將 的形象概而,表現(xiàn)了經(jīng)久不息的殘酷戰(zhàn)爭給邊塞將士帶來 的苦難呼巷,寄寓了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首聯(lián)“北風凋白草赎瑰,胡馬日骎骎 ”王悍,點染了邊塞緊張的戰(zhàn)場氣氛,據(jù)《漢書·西域傳》王先謙補注謂 白草“春興新苗與諸草無異餐曼,冬枯而不萎压储,性至堅韌”。 白草為北風所凋 源譬,其風之大集惋,其氣之寒,可以想見踩娘。 另外《詩經(jīng)·邶風·北風》有“北風其涼刮刑,雨雪其雱”, 朱熹在《詩集傳》中認為北風是象征國家的危亂养渴,所 以此處也指邊境形勢十分險惡雷绢,下句緊接著寫外族軍 隊正在加緊寇邊,步步向要塞逼近 厚脉,軍情非常緊急习寸。 骎骎,馬走得很快的樣子 傻工。這兩句霞溪,把邊塞的環(huán)境, 沙場的氣氛形象生動中捆,顯得筆勢凌健鸯匹。雖然邊將這個 形象還沒有出場,卻做足了烘襯和鋪墊之功泄伪。
中間四句殴蓬,著力刻畫邊將的形象,表現(xiàn)其久戍不 歸的痛苦心理 :“夜后戍樓月,秋來邊將心染厅。鐵衣霜 露重痘绎,戰(zhàn)馬歲年深 ⌒ち福”在秋天的夜晚孤页,清冷的月光照 著城樓上的戍邊老將,他凝望著秋空中的明月涩馆,不禁 想到萬里之外的家人行施,心中涌起一陣凄楚之情。漸漸 地魂那,他的鐵衣上凝結了一層厚厚的霜花蛾号,他相依為伴 的戰(zhàn)馬不時發(fā)出嘶鳴,似乎也在感嘆戍邊的歲久年深涯雅。 秋月本為尋常之物鲜结,但與戍樓聯(lián)系起來,就暗示出了 邊將的思家之念斩芭。鐵衣是邊將隨時披戴之物轻腺,覆以重 重的霜花,足見邊地之苦寒划乖,邊將的心情也可想而知贬养。 戰(zhàn)馬,更是邊將不可須臾分的伙伴琴庵,連牲口也苦于久 戍邊地误算,更不必說人了。四句詩中迷殿,作者選取了與人 物緊密相關的景物儿礼、事物,使之不著痕跡地高度融合庆寺, 組成形象的畫面蚊夫,而人物的心情,也從畫面中自然流 出懦尝,收到了感動人心的效果知纷。
這四句詩在句法上也很有特色。前兩句詩是兩個 名詞性詞組陵霉,中心詞是“月”和“心 ”琅轧,而讀者卻可 以從與“心”字相對的“月”中去體味、領悟豐富的 含義踊挠,使得詩句極為簡練乍桂、含蓄。后兩句又變換句法, 改為主謂結構 睹酌,重點突出了“鐵衣”和“戰(zhàn)馬”权谁,實 際上突出了對邊將形象的塑造 。這種句式上的變化忍疾, 既強調了重點闯传,突出了形象,又帶來了節(jié)奏上的輕重 變化卤妒,讀來更富節(jié)奏感,表現(xiàn)了作者嫻熟精湛的技巧字币。 最后兩句则披,“自有盧龍塞,煙塵飛至今”洗出,是詩人 從邊將的形象中自然引發(fā)出來的深深的感嘆士复,表達了 對從古至今延綿不斷的戰(zhàn)爭的厭惡◆婊睿“盧龍塞”阱洪,古地 名,三國魏稱盧龍郡菠镇,在今河北遷安縣西冗荸。此地形勢 險要,為兵家必爭之地利耍。唐置盧龍節(jié)度使蚌本,以抵御突厥、契丹隘梨、回紇的入侵程癌,戰(zhàn)火始終未斷。作者從月夜 戍樓中的老將轴猎,聯(lián)想到了久遠的歷史嵌莉,想到殘酷的戰(zhàn) 爭至今不息,給人們帶來了無窮無盡的苦難捻脖。本詩針 對當時唐帝國對邊防的無能锐峭,久久不能平息邊患,因 而使得將老兵疲郎仆,給將士帶來了痛苦只祠,具有諷喻作用。 如果說扰肌,第一聯(lián)只是展示老將出場的背景抛寝,為人物形 象的出現(xiàn)作鋪墊,那么尾聯(lián)就是在人物形象躍然紙上 之后 ,作者對其內(nèi)心所作的更深層次的解剖和引申盗舰, 使思想在形象的基礎上得到了自然的升華晶府,從而揭示 出更為深遠的意義。首尾兩聯(lián)互相照應 钻趋,互相補充川陆, 互相生發(fā),又使得中間兩聯(lián)所描寫的老將的形象更為 生動蛮位,增強了藝術感染力较沪。
這首詩不僅句法富有變化,而且用字也特別凝煉失仁、 準確尸曼、形象。動詞“凋”字萄焦,用以表示北風對白草的 強大威力 控轿,“飛”字用來說明煙塵的接連不斷和彌漫 無際,都極為有力拂封、準確茬射。形容詞“重”字、 “深” 字冒签,更具有雙重含義 在抛,不僅寫出霜重、年深的情況镣衡, 而且進一步表示出邊將內(nèi)心的深重痛苦霜定,十分形象而 又含蓄。前人評價昱的詩“濫觴晚唐 ”廊鸥,就是指其 遣詞造句嚴整工穩(wěn)而言望浩,但詩人的“匠心”表現(xiàn)在詩 中卻堪稱羚羊掛角不著痕跡。
戎昱 : 戎昱典挑,唐代詩人。荊州(今湖北江陵)人啦吧,郡望扶風(今屬陜西)您觉。少年舉進士落第,游名都山川授滓,后中進士琳水。寶應元年肆糕,從滑州、洛陽西行在孝,經(jīng)華陰诚啃,遇見王季友,同賦《苦哉行》私沮。大歷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