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原文及欣賞
《桃花源記》原文
晉太元中善镰,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年枕,忘路之遠近炫欺。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熏兄,中無雜樹品洛,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摩桶,漁人甚異之桥状。復(fù)前行,欲窮其林硝清。
林盡水源辅斟,便得一山,山有小口芦拿,仿佛若有光士飒。便舍船挽霉,從口入。初極狹变汪,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蚁趁,豁然開朗裙盾。土地平曠,屋舍儼然他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番官。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钢属。其中往來種作徘熔,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淆党。黃發(fā)垂髫酷师,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染乌,乃大驚山孔,問所從來。具答之荷憋。便要還家台颠,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勒庄,咸來問訊串前。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实蔽,不復(fù)出焉荡碾,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局装,乃不知有漢玩荠,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贼邓,皆嘆惋阶冈。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塑径。停數(shù)日女坑,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统舀〈移”
既出劳景,得其船,便扶向路碉就,處處志之盟广。及郡下,詣太守瓮钥,說如此筋量。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碉熄,遂迷桨武,不復(fù)得路。
南陽劉子驥锈津,高尚士也呀酸,聞之,欣然規(guī)往琼梆。未果性誉,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茎杂。
《桃花源記》翻譯/譯文
東晉太元年間艾栋,武陵郡有個人以打漁為生。一天蛉顽,他順著溪水行船蝗砾,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携冤,生長在溪水的兩岸悼粮,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曾棕,花草鮮嫩美麗扣猫,落花紛紛的散在地上。漁人對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詫異翘地,繼續(xù)往前行船申尤,想走到林子的盡頭。
桃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發(fā)源地衙耕,于是便出現(xiàn)一座山昧穿,山上有個小洞口,洞里仿佛有點光亮橙喘。于是他下了船时鸵,從洞口進去了。起初洞口很狹窄,僅容一人通過饰潜。又走了幾十步初坠,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呈現(xiàn)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彭雾,一排排整齊的房舍碟刺。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薯酝,桑樹竹林之類的半沽。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到處可以聽到蜜托。人們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樣霉赡。老人和小孩們個個都安適愉快橄务,自得其樂。
村里的人看到漁人穴亏,感到非常驚訝蜂挪,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xì)地做了回答嗓化。村里有人就邀請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棠涮。設(shè)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里的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人刺覆,就都來打聽消息严肪。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zhàn)亂,領(lǐng)著妻子兒女和鄉(xiāng)鄰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谦屑,不再出去驳糯,因而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他們問漁人現(xiàn)在是什么朝代氢橙,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酝枢,更不必說魏晉兩朝了。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詳盡地告訴了他們悍手,聽完以后帘睦,他們都感嘆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漁人請到自己家中坦康,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竣付。漁人停留了幾天,向村里人告辭離開滞欠。村里的人對他說:“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氨氨俊!”
漁人出來以后仑撞,找到了他的船赤兴,就順著舊路回去妖滔,處處都做了標(biāo)記。到了郡城桶良,到太守那里去座舍,報告了這番經(jīng)歷。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去陨帆,尋找以前所做的標(biāo)記曲秉,終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疲牵。
南陽人劉子驥是個志向高潔的隱士承二,聽到這件事后,高興地計劃前往纲爸。但沒有實現(xiàn)亥鸠,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沒有問桃花源路的人了识啦。
《桃花源記》注釋
1.太元:東晉孝武帝的年號(376-397年)负蚊。
2.武陵:郡名,今武陵山區(qū)或湖南常德一帶颓哮。
3.為業(yè):把……作為職業(yè)家妆,以……為生。為冕茅,作為伤极。
4.緣:順著、沿著姨伤。
5.行:行走這里指劃船塑荒。
6.遠近:偏義復(fù)詞,僅指遠姜挺。
7.忽逢:忽然遇到齿税。逢,遇見炊豪。
8.夾岸:兩岸凌箕。
9.雜:別的,其他的词渤。
10.鮮美:鮮艷美麗牵舱。
11.落英:落花。一說缺虐,初開的花芜壁。
12.繽紛:繁多而紛亂的樣子。
13.異之:以之為異,即對此感到詫異慧妄。異顷牌,意動用法,形作動塞淹,以······為異窟蓝,對······感到詫異,認(rèn)為······是奇異的饱普。之运挫,代詞,指見到的景象套耕。
14.復(fù):又谁帕,再。
15.前:名詞活用為狀語冯袍,向前匈挖。
16.欲:想要。
17.窮:盡颠猴,形容詞用做動詞关划,這里是“走到······的盡頭”的意思小染。
18.林盡水源:林盡于水源翘瓮,桃花林在溪水發(fā)源的地方就沒有了。盡裤翩,完资盅,沒有了。
19.便:于是踊赠,就呵扛。
20.得:看到。
21.仿佛:隱隱約約筐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樣子今穿。
22.若:好像。
23.舍:舍棄伦籍,丟棄蓝晒,
24.初:起初,剛開始帖鸦。
25.才通人:僅容一人通過芝薇。才,副詞作儿,只洛二。
26.行:行走。
27.豁然開朗:形容由狹窄幽暗突然變得寬闊明亮的樣子。然晾嘶,……的樣子妓雾。豁然变擒,形容開闊敞亮的樣子君珠;開朗,開闊明亮娇斑。
28.平:平坦策添。
29.曠:空闊;寬闊毫缆。
30.屋舍:房屋唯竹。
31.儼(yǎn)然:整齊的樣子。
32.之:這苦丁。
33.屬:類浸颓。
34.阡陌交通: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阡陌旺拉,田間小路产上,南北走向的叫阡,東西走向的叫陌蛾狗。交通晋涣,交錯相通。阡陌沉桌,田間小路谢鹊。
35.雞犬相聞:(村落間)能相互聽見雞鳴狗叫的聲音。相聞留凭,可以互相聽到佃扼。
36.種作:耕種勞作。
37.衣著:穿著打扮蔼夜,穿戴兼耀。
38.悉:全,都求冷。
39.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瘤运,下同。
40.黃發(fā)垂髫(tiáo):老人和小孩遵倦。黃發(fā)尽超,舊說是長壽的象征,用以指老人梧躺。垂髫似谁,垂下來的頭發(fā)傲绣,用來指小孩子。髫巩踏,小孩垂下的短發(fā)秃诵。
41.并:都。
42.怡然:愉快塞琼、高興的樣子菠净。
43.乃大驚:竟然很驚訝。乃彪杉,竟然毅往。大,很派近,非常攀唯。
44.從來:從……地方來。
45.具:通“俱”渴丸,全侯嘀,詳細(xì)。
46.之:代詞谱轨,指代桃源人所問問題戒幔。
47.要:通“邀”,邀請土童。
48.咸:副詞诗茎,都,全娜扇。
49.問訊:詢問消息错沃,打聽消息栅组。
50.云:說雀瓢。
51.先世:祖先。
52.率:率領(lǐng)玉掸。
53.妻子:指妻室子女刃麸,“妻”“子”是兩個詞。妻:指男子配偶司浪。子:指子女泊业。
54.邑人:同鄉(xiāng)(縣)的人。邑啊易,古代區(qū)域單位吁伺。《周禮·地官·小司徒》:“九夫為井租谈,四井為邑篮奄±Τ睿”
55.絕境:與人世隔絕的地方。絕窟却,絕處昼丑。
56.復(fù):再,又夸赫。
57.焉:兼詞菩帝,相當(dāng)于“于之”,“于此”茬腿,從這里呼奢。
58.遂:就。
59.間隔:隔斷切平,隔絕控妻。
60.世:朝代。
61.乃:竟揭绑,竟然弓候。
62.無論:不要說,(更)不必說他匪」酱妫“無”“論”是兩個詞,不同于現(xiàn)代漢語里的“無論”邦蜜。
63.為:對依鸥,向。
64.具言:詳細(xì)地說出悼沈。
65.所聞:指漁人所知道的世事贱迟。聞,知道絮供,聽說衣吠。
66.嘆惋:感嘆、惋惜壤靶。惋缚俏,驚訝,驚奇贮乳。
67.余:其余忧换,剩余。
68.延至:邀請到向拆。延亚茬,邀請。至浓恳,到刹缝。
69.去:離開葡兑。
70.語:告訴。
71.不足:不必赞草,不值得讹堤。
72.為:介詞,向厨疙、對洲守。
73.既:已經(jīng)。
74.便扶向路:就順著舊的路(回去)沾凄。扶:沿著梗醇、順著。向撒蟀,從前的叙谨、舊的。
75.處處志之:處處都做了標(biāo)記保屯。志手负,動詞,做標(biāo)記姑尺。處處竟终,到處。
76.及郡下:到了郡城切蟋。及统捶,到達”猓郡喘鸟,太守所在地,指武陵郡驻右。
77.詣(yì):到什黑。特指到尊長那里去。
78.如此:像這樣旺入,指在桃花源的見聞兑凿。
79.尋向所志:尋找以前所做的`標(biāo)記凯力。尋茵瘾,尋找。向咐鹤,先前拗秘。志,名詞祈惶,標(biāo)記雕旨。
80.遂:終于扮匠。
81.得:取得,獲得凡涩,文中是找到的意思棒搜。
82.高尚:品德高尚。
83.士:人士活箕。
84.也:表判斷力麸。
85.欣然:高興的樣子。
86.規(guī):計劃育韩。
87.未果:沒有實現(xiàn)克蚂。果,實現(xiàn)筋讨。
88.尋:隨即埃叭,不久。
89.終:死亡悉罕。
90.問津:問路赤屋,這里是訪求、探求的意思壁袄。津:渡口益缎。
《桃花源記》賞析/鑒賞
《桃花源記》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然想,表現(xiàn)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現(xiàn)實生活的不滿莺奔。
陶淵明作詩,擅長白描变泄,文體省凈令哟,語出自然》劣迹《桃花源記》也具有這種藝術(shù)風(fēng)格屏富。它雖是虛構(gòu)的世外仙境,但由于采用寫實手法蛙卤,虛景實寫狠半,給人以真實感,仿佛實有其人颤难,真有其事神年。全文以武陵漁人行蹤為線索,像小說一樣描述了溪行捕魚行嗤、桃源仙境已日、重尋迷路三段故事。第一段以“忘”栅屏、“忽逢”飘千、“甚異”堂鲜、“欲窮”四個相承續(xù)的詞語生動揭示出武陵漁人一連串的心理活動』つ危“忘”字寫其一心捕魚缔莲,無意于計路程遠近,又暗示所行已遠霉旗。其專注于一而忘其余的精神狀態(tài)酌予,與“徐行不記山深淺”的妙境相似〗被牛“忽逢”與“甚異”相照應(yīng)抛虫,寫其意外見到桃花林的驚異神情,又突出了桃花林的絕美景色简僧〗ㄒ“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兩句岛马,乃寫景妙筆棉姐,色彩絢麗,景色優(yōu)美啦逆,仿佛有陣陣清香從筆端溢出伞矩,造語工麗而又如信手拈來。第二段先以數(shù)語描述發(fā)現(xiàn)仙境經(jīng)過夏志∧死ぃ“林盡水源,便得一山”沟蔑,點明已至幽迥之地湿诊;“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瘦材,暗示定非尋常去處厅须。漁人的搜尋目光、急切心情也映帶出來食棕。及至通過小口狹道朗和,寫到“豁然開朗”,又深有柳暗花明的韻致簿晓。進入桃源仙境之后眶拉,先將土地、屋舍抢蚀、良田镀层、美池、桑竹皿曲、阡陌唱逢、雞鳴犬吠諸景一一寫來,所見所聞屋休,歷歷在目坞古。然后由遠而近,由景及人劫樟,描述桃源人物的往來種作痪枫、衣著裝束和怡然自樂的生活,勾出一幅理想的田園生活圖景叠艳。最后寫桃源人見到漁人的情景奶陈,由“大驚”而“問所從來”,由熱情款待到臨別叮囑附较,寫得情真意切吃粒,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第三段先寫漁人在沿著來路返回途中“處處志之”拒课,暗示其有意重來徐勃。“詣太守早像,說如此”僻肖,寫其違背桃源人“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叮囑。太守遣人隨往的“不復(fù)得路”和劉子驥的規(guī)往不果卢鹦,都是著意安排的情節(jié)臀脏,明寫仙境難尋,暗寫桃源人不愿“外人”重來冀自。對桃源仙境谁榜,世俗之人尋訪無著也不再問津了,而陶淵明自己卻從來沒有停止過追求凡纳,在《桃花源詩》的結(jié)尾處就剖露了“愿言躡輕風(fēng)窃植,高舉尋吾契”的心愿。他以桃花源人為志趣相合的契友荐糜,熱切期望與之共同生活于桃花源中巷怜。
陶淵明成功地運用了虛景實寫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個真實的存在暴氏,顯示出高超的敘事寫景的藝術(shù)才能延塑。但《桃花源記》的藝術(shù)成就和魅力絕不僅限于此,陶淵明也不僅僅是企望人們確認(rèn)其為真實的存在答渔。所以关带,在虛景實寫的同時,又實中有虛,有意留下幾處似無非無宋雏,似有非有芜飘,使人費盡猜想也無從尋求答案的話題。桃源人的叮囑和故事結(jié)尾安排的“不復(fù)得路”磨总、“規(guī)往未果”等情節(jié)嗦明,虛虛實實,徜恍迷離蚪燕,便是這些話題中最堪尋味之筆娶牌。它所暗示于世人的是似在人間非在人間,不是人間勝似人間馆纳,只可于無意中得之而不可于有意中求之诗良,似乎與“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著某種微妙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鲁驶。這虛渺靈奧之區(qū)始終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鉴裹,“借問游方士,焉測塵囂外”灵嫌,世人是難以揭曉的壹罚。它的開而復(fù)閉,漁人的得而復(fù)失寿羞,是陶淵明有意留下的千古之謎猖凛,“惹得詩人說到今”⌒髂拢可是辨泳,他又在《桃花源詩》中透露了一點消息,說“一朝敞神界”之所以“旋復(fù)還幽蔽”玖院,乃是因為“淳薄既異源”菠红!原來桃源民風(fēng)淳厚,人間世風(fēng)澆薄难菌,惟恐“使武陵太守至焉试溯,化為爭奪之場”(蘇軾《和桃花源詩序》),玷污了這塊化外的凈土郊酒,即使像劉子驥那樣的人間高尚之士遇绞,也得不到一睹仙境的機緣。
《桃花源記》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處燎窘,描寫了一個美好的世外仙界摹闽。不過應(yīng)當(dāng)強調(diào)的是,陶淵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處:在那里生活著的其實是普普通通的人褐健,一群避難的人付鹿,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們的和平舵匾、寧靜俊抵、幸福寸士,都是通過自己的勞動取得的庭敦。古代的許多仙話,描繪的是長生和財寶,桃花源里既沒有長生也沒有財寶烛缔,只有一片農(nóng)耕的景象。陶淵明歸隱之初想到的還只是個人的進退清濁轩拨,寫《桃花源記》時已經(jīng)不限于個人践瓷,而想到整個社會的出路和廣大人民的幸福。陶淵明邁出這一步與多年的躬耕和貧困的生活體驗有關(guān)亡蓉。雖然桃花源只是空想晕翠,只是作者理想當(dāng)中的社會,但是能提出這個空想是難能可貴的砍濒。
此文藝術(shù)構(gòu)思精巧淋肾,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xiàn)實和理想境界聯(lián)系起來爸邢。采用虛寫樊卓、實寫相結(jié)合手法,也是其一個特點杠河。增添了神秘感碌尔。語言生動簡練、雋永券敌,看似輕描淡寫唾戚,但其中的描寫使得景物歷歷在目,令人神往待诅。文章有詳有略叹坦,中心突出。
作者陶淵明簡介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卑雁,又名潛募书,字元亮,號五柳先生序厉,私謚“靖節(jié)”锐膜,漢族,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弛房。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道盏、文學(xué)家、辭賦家、散文家荷逞。
曾做過幾年小官媒咳,后因厭煩官場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种远,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涩澡,相關(guān)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關(guān)鍵詞:桃花源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