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誡子
成王封伯禽于魯跌帐。周公誡之曰:“往矣,子無以魯國驕士绊率。吾谨敛,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滤否,成王之叔也脸狸,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輕矣藐俺。然一沐三握發(fā)炊甲,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欲芹。吾聞卿啡,德行寬裕,守之以恭者菱父,榮颈娜;土地廣大,守以儉者浙宜,安官辽;祿位尊盛,守以卑者粟瞬,貴同仆;人眾兵強,守以畏者裙品,勝乓梨;聰明睿智,守之以愚者清酥,哲扶镀;博聞強記,守之以淺者焰轻,智臭觉。夫此六者,皆謙德也辱志。夫貴為天子蝠筑,富有四海,由此德也揩懒。不謙而失天下什乙,亡其身者,桀已球、紂是也臣镣「ㄔ福可不慎歟?”
夫君子之行①忆某,靜以修身②点待,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③無以明志弃舒,非寧靜無以致遠④癞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聋呢,非學無以廣才苗踪,非志無以成學。淫漫⑤則不能勵精⑥削锰,險躁則不能冶性通铲。年與時馳,意⑦與日去喂窟,遂成枯落测暗,多不接世⑧,悲守窮廬磨澡,將復何及碗啄!
【注】
①行:操行。
②修身:個人的品德修養(yǎng) 稳摄。
③淡泊:清靜寡欲稚字,沒有奢望。
④致遠:達到遠大的目標厦酬。
⑤淫漫:荒淫胆描,怠惰。
⑥勵精:振奮精神仗阅。
⑦意:意志昌讲。⑧接世:合于世用,為社會所用减噪。
【試題】
1.解釋下邊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短绸。
博聞強記,守之以淺者( )非學無以廣才( )
悲守窮廬( ) 又相天子( )
2.解釋下邊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筹裕。
吾于天下亦不輕矣( ) 往矣醋闭,子勿以魯國驕士( )
夫君子之行( ) 險躁則不能冶性( )
3.這兩篇短文都是告誡子孫的文章,但中心內(nèi)容不同朝卒。其中甲文周公告誡兒子伯禽的中心內(nèi)容是: 证逻;乙文諸葛亮告誡兒子的中心內(nèi)容是: 。
4.將下列句子譯為現(xiàn)代漢語抗斤。
①夫此六者囚企,皆謙德也丈咐。
②年與時馳,意與日去洞拨,遂成枯落扯罐,多不接世负拟,悲守窮廬烦衣,將復何及!
5.乙文中有兩句話常被人們用做“志當存高遠”的座右銘掩浙,這兩句話是:
【參考答案】
(甲)周公誡子
1. 見聞廣博花吟,記憶力強 擴展 屋子 輔佐
2. 在 因為 放在句首作發(fā)語詞,無實意 就
3.不要因為受封于魯國就怠慢輕視人才 要立德厨姚、修身
4.(1)這六點都是謙虛謹慎的美德衅澈。
(2)(如果)年華隨著時間流失,意志隨著時日消磨谬墙,最終就會像枯枝落葉般一天天衰老下去今布。這樣的人不會為社會所用,只有悲傷地困守在自己的窮家破舍里拭抬,到那時再悔也來不及了部默。
5.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造虎。
【作者介紹】
(甲)《周公誡子》選自《韓詩外傳》傅蹂。
韓嬰,約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30年算凿,西漢今文詩學“韓《詩》學”的開創(chuàng)者份蝴。燕(治今北京)人西漢文、景氓轰、武三帝時為官婚夫,文帝時任博士,景帝時官至常山太傅署鸡,后人又稱他韓太傅案糙。韓嬰是當時著名的儒學學者,他講學授徒寫成很多著作储玫,其中有《韓故》侍筛、《韓詩內(nèi)傳》、《韓詩外傳》撒穷、《韓說》等匣椰。韓嬰講授、注釋《內(nèi)經(jīng)》有許多獨到之處端礼,世稱"韓詩"禽笑,與轅固生的"齊詩"入录、申培的"魯詩"并稱"三家詩"。韓嬰還對《易經(jīng)》很有研究佳镜,做過很多注釋僚稿,著有《周易傳韓氏三篇》,但未能流傳于世蟀伸。
(乙)誡子書
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蚀同,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啊掏,漢族蠢络,瑯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蜀漢丞相迟蜜,三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刹孔、戰(zhàn)略家、發(fā)明家娜睛、軍事家髓霞。在世時被封為武鄉(xiāng)侯,謚曰忠武侯畦戒;后來的東晉政權(quán)為了推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方库,特追封他為武興王。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兢交、《后出師表》薪捍、《誡子書》等。發(fā)明木牛流馬配喳、孔明燈等酪穿。成都有武侯祠。另晴裹,大詩人杜甫有《蜀相》名篇傳世被济。
【補充注釋】
(甲)周公誡子
誡:告誡,警告勸誡.(多用于上級對下級或長輩對晚輩)
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號.
驕:怠慢,輕視
相:輔佐.
于:在
沐:沐浴
德行:道德品行.
寬裕:寬大,寬容.
守:保持.
恭:肅敬,謙遜有禮.
榮:榮華顯貴.
儉:行為約束而有節(jié)制,不放縱.
尊盛:位高勢盛.
卑:低下
貴:地位顯要
畏:敬畏膽怯.
聰明:指明察事理.
睿智:聰慧,明智.
愚:愚拙,不巧偽.
哲:明智,聰明.
博聞強記:見聞廣博涧团,記憶力強
由:奉行,遵從.
慎:謹慎,慎重.
相(xiàng)【第四聲】:1.輔助.如:吉人天相.2.宰相.如:丞相.3.某些國家的官名,相當于中央政府的部長.4.舊時指幫助主人接待賓客的人.如:儐相.另讀(xiāng) 1.互相.如:相識.2.表示一方對另一方的動作.如:好言相勸.3.姓.
哺(bǔ):1.喂(不會取食的幼兒).如:哺育.2.咀嚼著的食物.如:吐哺.
睿(ruì):看得深遠.如:睿智.
桀(jié):夏朝末代君主,相傳是個暴君. 他的暴政導致了夏的滅亡只磷。
紂(zhòu):1.后鞧(qiū).2.商(殷)朝末代君主,相傳是個暴君. 他的暴政導致了商朝的滅亡。
歟(yú):古漢語助詞,表示疑問或感嘆的語氣詞,用法跟"乎"大致相同泌绣。
(乙)諸葛亮《誡子書》
夫(fú):句首發(fā)語詞钮追,無實在的意義。
澹(dàn)泊:也寫做“淡泊”阿迈,清靜而不貪圖名利元媚。
寧靜:這里指安靜,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刊棕。
廣才:增長才干炭晒。
淫(yín)慢:過度的享樂,慢:懈怠甥角,懶惰网严。淫,過度
險躁:冒險急躁嗤无,與上文“寧靜”相對而言
治性:治通冶震束,陶冶性情。
馳:消失翁巍、逝去驴一。
日:時間休雌。
遂:于是灶壶,就。
接世:接觸社會,承擔事物杈曲;有“用世”的意思驰凛。
窮廬:破房子。
將復何及:怎么還來得及担扑。
才須學也:才:才干
意與歲去:意:意志
儉以養(yǎng)德:以簡樸節(jié)約財務(wù)來培養(yǎng)自己的高尚品格
枯落:枯葉一樣飄零
夫:大丈夫
【譯文】
(甲)周公誡子
周成王將魯?shù)胤饨o周公之子伯禽恰响。周公告誡兒子說:“去了以后,你不要因為受封于魯國(有了國土)就怠慢,輕視人才.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輔助天子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輕賤的了∮肯祝可是,我還(常常)洗一次頭發(fā),要多次停下來,握著自己已散的頭發(fā),接待賓客,吃一頓飯,要多次停下來,接待賓客,還惟恐(因怠慢)失去人才胚宦。我聽說,用恭敬的態(tài)度來保有寬以待人的品行,就會得到榮耀;用節(jié)儉來保有廣大的土地,必定會有安定燕垃;用卑謙來保有顯赫的官職,這就是高貴枢劝;用警備之心來保有人口眾多,兵強馬壯,就意味著勝利;用愚笨來保有聰明睿智,就是明智卜壕;用淺陋來保有淵博,也是一種聰明您旁。這六點都是謙虛謹慎的美德。貴為君王,之所以擁有天下,是因為遵從了這些品德轴捎。不謙虛謹慎從而失去天下,進而導致自己亡身,桀紂就是這樣的下場.(你)能不謙虛謹慎嗎鹤盒?”
(乙)誡子書
君子的品行,以安靜努力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侦副,以節(jié)儉努力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侦锯。不恬淡寡欲就不能顯現(xiàn)出自己的志向,不寧靜安穩(wěn)就不能達到遠大的目標秦驯。學習必須靜下心來尺碰,才干必須學習才能增長。不學習就不能有廣博的才干,沒有志向就不能成就學業(yè)葱蝗。怠慢便不能振奮精神穴张,冒險急噪便不能治理品性。(如果)年華隨著時間流失两曼,意志隨著時日消磨皂甘,最終就會像枯枝落葉般一天天衰老下去。這樣的人不會為社會所用悼凑,只有悲傷地困守在自己的窮家破舍里偿枕,到那時再悔也來不及了。
【評析】
古代家訓户辫,大都濃縮了作者畢生的生活經(jīng)歷渐夸、人生體驗和學術(shù)思想等方面內(nèi)容,不僅他的子孫從中獲益頗多渔欢,就是今人讀來也大有可借鑒之處墓塌。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被后人譽為“智慧之化身”“露睿《周公誡子》和諸葛亮的《誡子書》可謂是兩篇充滿智慧之語的家訓苫幢,是古代家訓中的名篇。文章短小精悍垫挨,闡述深刻道理韩肝,讀來發(fā)人深省。
《周公誡子》以“握發(fā)吐哺”形容君王為國禮賢下士九榔,殷切求才哀峻;以六種“謙才”強調(diào)謙虛謹慎是理天下、成大業(yè)的第一要素哲泊。從兩個方面進行論證剩蟀,得出要重視人才的結(jié)論。
周公訓導兒子的第一句話就已經(jīng)點明了其所要“誡”的中心內(nèi)容攻旦,即“往矣喻旷,子其勿以魯國驕士。”下面的話都是針對這一句展開陳述的牢屋。且與末尾“可不慎歟”相呼應(yīng)且预。由此我們可以做一個引申的理解,就是當你身居高位的時候烙无,一定要親賢遠佞锋谐,知人用人,善于吸納截酷、提拔人才涮拗,不能自高自大而輕視別人。
《周公誡子》中提到的六種“謙德”,對現(xiàn)在仍有借鑒意義:一個人尊敬別人三热,寬以待人鼓择,就會得到別人的尊重;一個國家再富有就漾,仍需提倡勤儉節(jié)約呐能,這樣國家才會更發(fā)達,局面才能更安定抑堡;如果一個人身居要職摆出,就仍要有一種謙虛的美德,不能認為自己是高高在上首妖,這才是真正的高貴偎漫;一個國家,科技發(fā)達有缆,兵強馬壯象踊,別國才不敢侵犯,自己就會立于不敗之地妒貌;一個人學識淵博通危,聰明睿智,但仍要虛心灌曙,學習別人的長處,不可狂妄自滿节芥,驕傲自大在刺,這才叫真正的聰明。
諸葛亮《誡子書》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長头镊,言簡意賅蚣驼,主旨是勸勉兒子勤學立志,修身養(yǎng)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相艇,最忌怠惰險躁颖杏。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學的經(jīng)驗,著重圍繞一個“靜”字加以論述坛芽,同時把失敗歸結(jié)為一個“躁”字留储,對比鮮明。
《誡子書》言近旨遠咙轩,含意雋永获讳,是諸葛亮處世立身的智慧結(jié)晶。它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優(yōu)美的文辭活喊、豐富的蘊含丐膝,更有諸葛亮志存高遠的精神境界和千年不滅的人格力量。從《誡子書》中,我們領(lǐng)悟到了靜以修身帅矗、儉以養(yǎng)德的人生真諦偎肃,體會到了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生命哲思浑此,所有這些软棺,對我們現(xiàn)在來說仍大有裨益,富有啟迪尤勋。
《誡子書》用語精煉喘落,短短86字即把修身養(yǎng)性和治學為人之道講的清清楚楚,可謂言簡意賅最冰、字字千金瘦棋,充分體現(xiàn)了諸葛亮深厚的文學修養(yǎng),也彰示了他處世的簡單謹慎暖哨。
關(guān)鍵詞:周公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