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揮鞭策驅四運?萬物興歇皆自然炎疆。
[譯文] 是誰揮舞著鞭子驅趕著一年四季不停地轉換?原來世間萬物的興衰榮枯都是自然規(guī)律国裳。
[出自] 李白 《日出入行》
《日出入行》 李白
日出東方隈形入,似從地底來。
歷天又復入西海缝左,六龍所舍安在哉亿遂?
其始與終古不息,人非元氣渺杉,安得與之久徘徊蛇数?
草不謝榮于春風,木不怨落于秋天是越。
誰揮鞭策驅四運耳舅?萬物興歇皆自然。
羲和倚评!羲和浦徊!汝奚汩沒于流淫之波?
魯陽何德天梧,駐景揮戈辑畦?
逆道違天,矯誣實多腿倚。
吾將囊括大塊纯出,浩然與溟涬同科!
注釋:
四運:一年四季敷燎。溟涬:這里指元氣暂筝。同科:同類。
六龍:傳說中為太陽拉坐車在天空中奔跑的六條龍硬贯。
草木謝榮于春風,木不怨落于秋天.:是說草木的繁榮和凋落焕襟,萬物的興盛和衰歇,都是自然規(guī)律的表現(xiàn)饭豹,它們自榮自落鸵赖,榮既不用感謝誰务漩,落也不用怨恨誰,因為根本不存在某個超自然的“神”在那里主宰著四時的變化更迭它褪。
譯文:
太陽從東方升起饵骨,好像是從地底下鉆出來的一樣。
在天空中游歷一番之后落入西海茫打,那拉著太陽的六條神龍居触,他們的住所又在哪里呢?
太陽的運行老赤,終古不息轮洋,人不是元氣(宇宙的基本元素),怎么能與之同生共存抬旺?
草兒不會因為春天的萌發(fā)而感謝春風弊予,樹木也不會因為葉子的枯落而怨恨秋天。
是誰开财,揮舞皮鞭驅動四季輪回块促?其實,萬物興茂衰歇都是自然而然床未。
羲和啊,羲和振坚!你怎么能夠在那浩渺波濤中出入自由薇搁?
魯陽啊,魯陽渡八!你有什么能德啃洋,能夠揮動戈矛讓時間停止?
像這樣有違天道的傳說屎鳍,錯訛之處實在太多宏娄!
我要順應天地,將自己與自然融為一體逮壁,培養(yǎng)浩然之氣孵坚,與宇宙長存!
賞析:
《日出入行》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利用樂府古題創(chuàng)作的詩篇窥淆。此詩反用漢樂府古意卖宠,認為人不能“逆道違天”,而要適應自然規(guī)律忧饭,表現(xiàn)出一種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扛伍,也充分展示了詩人的積極浪漫主義精神。
漢代樂府中也有《日出入》篇词裤,它詠嘆的是太陽出入無窮刺洒,而人的生命有限鳖宾,于是幻想騎上六龍成仙上天。李白的這首擬作一反其意逆航,認為日出日落鼎文、四時變化,都是自然規(guī)律的表現(xiàn)纸泡,而人是不能違背和超脫自然規(guī)律的漂问,只有委順它、適應它女揭,同自然融為一體蚤假,這才符合天理人情。這種思想吧兔,表現(xiàn)出一種樸素的唯物主義光彩磷仰。
詩凡三換韻,作者抒情言志也隨著韻腳的變換而逐漸推進境蔼、深化灶平。前六句,從太陽的東升西落說起箍土,古代神話講逢享,羲和每日趕了六條龍載上太陽神在天空中從東到西行駛。然而李白卻認為吴藻,太陽每天從東升起瞒爬,“歷天”而西落,這是其本身的規(guī)律而不是什么“神”在指揮沟堡、操縱侧但。否則,六條龍又停留在什么地方呢航罗?“六龍安在”禀横,這是反問句式,實際上否認了六龍存在的可能性粥血,當然柏锄,羲和驅日也就荒誕不可信了。太陽運行复亏,終古不息绢彤,人非元氣,又怎么能夠與之同升共落蜓耻?“徘徊”兩字用得極妙茫舶,太陽東升西落,猶如人之徘徊刹淌,多么形象生動饶氏。在這一段中讥耗,詩人一連用了“似”、“安在”疹启、“安得”這些不肯定古程、不確認的語詞,并且連用了兩個問句喊崖,這是有意提出問題挣磨,借以引起讀者的深省。詩人故意不作正面的闡述而以反詰的方式提問荤懂,又使語氣變得更加肯定有力茁裙。
中間四句,是說草木的繁榮和凋落节仿,萬物的興盛和衰歇晤锥,都是自然規(guī)律的表現(xiàn),它們自榮自落廊宪,榮既不用感謝誰矾瘾,落也不用怨恨誰,因為根本不存在某個超自然的“神”在那里主宰著四時的變化更迭箭启。這四句詩是全篇的點題之處壕翩、核心所在。“草不”傅寡、“木不”兩句放妈,連用兩個“不”字,加強了肯定的語氣赏僧,顯得果斷而有力。“誰揮鞭策驅四運”這一問扭倾,更增強氣勢淀零。這個“誰”字尤其值得思索。是誰在鞭策四時的運轉呢膛壹?是羲和那樣的神嗎驾中?讀者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到作者的回答上來了:“萬物興歇皆自然”∧A回答是斷然的肩民,不是神而是自然。此句質樸剛勁链方,斬釘截鐵持痰,給人以字字千鈞之感。
最后八句中祟蚀,詩人首先連用了兩個詰問句工窍,對傳說中駕馭太陽的羲和和揮退太陽的大力士魯陽公予以懷疑割卖,投以嘲笑:羲和呵羲和,你怎么會沉埋到浩渺無際的波濤之中去了呢患雏?魯陽公呵魯陽公鹏溯,你又有什么能耐揮戈叫太陽停下來?這是屈原“天問”式的筆法淹仑,這里丙挽,李白不僅繼承了屈原浪漫主義的表現(xiàn)手法,而且比屈原更富于探索的精神匀借。李白不單單是提出問題颜阐,更重要的是在回答問題。既然宇宙萬物都有自己的規(guī)律怀吻,那么硬要違背這種自然規(guī)律(“逆道違天”)瞬浓,就必然是不真實的,不可能的蓬坡,而且是自欺欺人的了(“矯誣實多”)猿棉。照李白看來,正確的態(tài)度應該是:順應自然規(guī)律屑咳,同自然(即“元氣”萨赁,亦即“溟涬”)融為一體,混而為一兆龙,在精神上包羅和占有(“囊括”)天地宇宙(“大塊”)杖爽。人如果做到了這一點,就能夠達到與溟涬“齊生死”的境界了紫皇。
西方的文藝理論家在談到積極浪漫主義的時候慰安,常常喜歡用三個“大”來概括其特點:口氣大、力氣大聪铺、才氣大化焕。這種特點在李白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李白詩中曾反復出現(xiàn)過關于大鵬铃剔、關于天馬撒桨、關于長江黃河和名山大嶺的巨大而宏偉的形象。如果把李白的全部詩作比作交響樂的話键兜,那么這些宏大形象就是這支交響樂中主導的旋律凤类,就是這支交響樂中非常突出的、經常再現(xiàn)的主題樂章普气。在這些宏大的形象中谜疤,始終跳躍著一個鮮活的靈魂,這,就是詩人自己的個性茎截。詩人寫大鵬:“燀赫乎宇宙苇侵,憑陵乎昆侖,一鼓一舞企锌,煙朦沙昏榆浓,五岳為之震蕩,百川為之崩奔”(《大鵬賦》)撕攒;詩人寫天馬:“嘶青云陡鹃,振綠發(fā)”,“騰昆侖抖坪,歷西極”萍鲸,“口噴紅光汗溝朱”,“曾陪時龍躍天衢”(《天馬歌》)擦俐。詩人所寫的山是:“太白與我語脊阴,為我開天關。愿乘泠風去蚯瞧,直出浮云間”(《登太白峰》)嘿期;詩人所寫的水是:“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瀉入胸懷間”(《贈裴十四》)埋合。為什么李白總愛寫宏偉巨大备徐、不同凡響的自然形象,而在這些形象中又流露出這樣大的口氣甚颂,煥發(fā)著這樣大的力氣和才氣呢蜜猾?讀了《日出入行》,我們總算找到了理解詩人的鑰匙──“吾將囊括大塊振诬,浩然與溟涬同科蹭睡!”這是詩人“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的自我形象赶么。這個能與“溟涬同科”的“自我”肩豁,是李白精神力量的源泉,也是他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的思想基礎禽绪。
有人認為蓖救,《日出入行》“似為求仙者發(fā)”(《唐宋詩醇》)洪规,可能有一定的道理印屁。李白受老莊影響頗深,也很崇奉道教斩例。一度曾潛心學道雄人,夢想羽化登仙,享受長生之樂。但從這首詩看础钠,他對這種“逆道違天”的思想和行動恰力,是懷疑和否定的。他實際上用自己的詩篇否定了自己的行動旗吁。這正反映出詩人的矛盾心理踩萎。
這首詩,在表現(xiàn)手法上很钓,把述事香府、抒情和說理結合起來,既跳開了空泛的抒情码倦,又規(guī)避了抽象的說理企孩,而是情中見理,理中寓情袁稽,情理相互生發(fā)勿璃。詩中頻頻出現(xiàn)神話傳說,洋溢著濃郁而熱烈的浪漫主義色彩推汽,而詩人則在對神話傳說中人事的辯駁补疑、揶揄和否定的抒寫中,把“天道自然”的思想輕輕點出民泵,顯得十分自如癣丧、貼切,情和理契合無間栈妆。詩篇采用了雜言句式胁编,從二字句到九字句都有,不拘一格鳞尔,靈活自如嬉橙。其中又或問或答,波瀾起伏寥假,表達了深刻的哲理市框,而且那樣具有論辯性和說服力。整首詩讀來輕快糕韧、活潑而又不失凝重枫振。
關鍵詞:日出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