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板
沈括
板印書籍颤绕,唐人尚未盛為之幸海。五代時始印五經,已后典籍皆為板本屋厘。
慶歷中有布衣畢昇涕烧,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汗洒,薄如錢唇议纯,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溢谤。先設一鐵板瞻凤,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世杀。欲印阀参,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瞻坝,滿鐵范為一板蛛壳,持就火煬之,藥稍熔,則以一平板按其面衙荐,則字平如砥捞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忧吟;若印數十百千本砌函,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溜族,一板印刷讹俊,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煌抒,則第二板已具仍劈,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寡壮。每一字皆有數印耳奕,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诬像,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不用闸婴,則以紙?zhí)的樱宽崬橐惶靖褓A之邪乍。有奇字素無備者降狠,旋刻之,以草火燒庇楞,瞬息可就榜配。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吕晌,沾水則高下不平蛋褥,兼與藥相粘,不可染Σ怠烙心;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藥熔乏沸,以手拂之淫茵,其印自落,殊不沾污蹬跃。
昇死匙瘪,其印為予群從所得,至今保藏。
【1】填空
⑴《三峽》“素湍綠潭”一句中“素”是“白色的”的意思丹喻,《祖逖》“睿素無北伐之志”一句中“素”是“向來”的意思薄货,文中“有奇字素無備者”中“素”的意思是 ① 。
⑵《陳涉世家》“以激怒其眾”一句中“以”是“用來”的意思驻啤,《送東陽馬生序》“以衾擁覆”一句中的“以”是“用”的意思菲驴,文中“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中“以”的意思是 ② 。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骑冗。
⑴其上以松脂赊瞬、蠟和紙灰之類冒之
⑵用訖再火令藥熔
【3】結合文章,用自己的話概括活板印刷的快捷體現在哪些方面贼涩。
參考答案
【1】⑴向來 ⑵用來
【2】⑴鐵板上用松脂蠟混和紙灰之類的東西覆蓋著巧涧。⑵印完后再用火烤使藥物熔化。
【3】①大量印刷速度快②排板速度快③添補新字速度快④拆板速度快(1)文中“有奇字素無備者”中“素”的意思是向來文中“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中“以”的意思是用來遥倦。針對這種類型考生可以根據文意和語境以及自己的積累即可得出答案谤绳。平時考生也須特別注意一詞多義通假字和古今異義的詞語以便考試時能夠靈活運用。
二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思袒哥。(2分)
①慶歷中有布衣畢升( ) ②其上以松脂缩筛、蠟和紙灰之類冒之( )
③嘗貽余核舟一() ④策之不以其道( )
2.翻譯下列句子。(6分)
①不用堡称,則以紙?zhí)古祝宽崬橐惶靖褓A之却紧。
②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桐臊。
③舟尾橫臥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晓殊。
3.簡要概括選文的主要內容断凶。(3分)
參考答案
1.①平民 ②混合 ③曾經 ④驅使(各0.5分)
2.①不用時,就用紙條給它們作標志巫俺,(按照字的韻部分類)每一個韻部都做一個標簽认烁,用木格子把它們貯存起來。 ②喂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介汹,只是把它當作普通馬來喂養(yǎng)砚著。 ③船尾橫放著一只船槳,槳的左右兩旁各有一位撐船的人痴昧。(各2分)
3.詳細介紹畢升發(fā)明的活板印刷術的方法和優(yōu)越性稽穆,贊頌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創(chuàng)造精神。(3分)
注釋
1.板印書籍:用雕版印刷書籍赶撰。板印舌镶,用雕版印刷柱彻。
2.盛為之:大規(guī)模地做這種事。之餐胀,指“板印書籍”哟楷。
3.已后:即“以后”。已否灾,同“以”卖擅。
4.五代:指唐以后的后梁、后唐墨技、后晉惩阶、后漢、后周等五個朝代扣汪。始断楷,才。
5.五經:儒學的經典崭别,指《易經》冬筒、《尚書》、《詩經》茅主、《禮記》舞痰、《春秋》。漢后合稱《五經》诀姚。
6.典籍:泛指各種重要(文獻)書籍匀奏。
7.板本:板印的本子。
8.慶歷:宋仁宗年號(1041—1048)学搜。
9.布衣:平民。這里指沒有做官的讀書人论衍。古代平民穿麻布衣服瑞佩,所以稱布衣。
10.其:其坯台,代詞炬丸。做活板的方法。
11.錢唇:銅錢的邊緣蜒蕾。
12.映砭妗:印模、字印咪啡。
13.令堅:使……堅硬首启。
14.和(huò):混合。
15.以:用撤摸。
16.冒:蒙毅桃、蓋褒纲。
17.欲:想。
18.范:框子钥飞。
19.持就火煬(yáng)之:把它拿到火上烤莺掠。就,靠近读宙。煬彻秆,烤。
20.藥:指上文說的松脂结闸、蠟等物唇兑。
21.字平如砥(dǐ):字印像磨刀石那樣平。砥:磨刀石膀估。
22.止:同“只”幔亥,僅僅。
23.未為簡易:不能算是簡便察纯。
24.數十百千:幾十乃至百帕棉、千。
25.自:別自饼记,另外香伴。
26.具:準備好。
27.更(gēng)互:交替具则、輪流即纲。
28.以:用來。
29.以紙?zhí)╰iě)之:用紙條給它做標記博肋。帖低斋,用標簽標出。
30.每韻為一帖(tiè)匪凡,木格貯(zhù)之:每一個韻部的字做一個標簽膊畴,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來。韻病游,指韻部唇跨。帖,標簽衬衬,名詞买猖。唐宋時,人們按照詩歌押韻的規(guī)律滋尉,把漢字分為206韻玉控,后來又合并為106韻。
31.奇(jī)字:寫法特殊狮惜,或生僻奸远、不常用的字既棺。
32.旋:旋即。
33.不以木為之者:不用木頭刻活字的原因懒叛。
34.文理:紋理丸冕,質地。文通“紋”薛窥,花紋胖烛。
35.兼:又。
36.不可茸缑浴:拿不下來佩番。
37.燔(fán)土:指火燒過的黏土字印。燔:燒罢杉。
38.訖(qì):終了趟畏,完畢。
39.拂(fú):擦拭滩租,撣去赋秀。
40.殊不:一點也不。
41.予:我律想。
42.群從(cóng):堂兄弟及侄子輩猎莲。
參考譯文
用雕版印書,唐朝人還沒有大規(guī)模地這樣做技即。五代時才開始用雕版印五經著洼,此后,經典文獻都是版印的本子而叼。
慶歷年間身笤,平民畢昇又創(chuàng)造了活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膠泥來刻字印葵陵,薄得跟銅錢的邊緣一樣液荸,每個字一個印,刻好以后埃难,用火燒使它堅硬。先準備好一塊鐵板涤久,把松脂涡尘、蠟混合紙灰之類的東西鋪在上面。想印的時候响迂,在鐵板上放一個鐵框子考抄,然后一個緊挨著一個地排上字印,排滿了就算一版蔗彤,(再)拿到火上去烘烤川梅,等到松脂和蠟漸漸熔化疯兼,就用一塊平板放在版面上往下一壓,那字印就平得像磨刀石一樣贫途。如果只印兩三本吧彪,還算不得簡便;如果印幾十幾百甚至上千本丢早,那就顯得非骋搪悖快了。通常準備兩塊鐵板怨酝,一塊印刷傀缩,一塊同時排字,這一塊剛剛印完农猬,那一塊已經排好版面赡艰,兩塊交替使用,在極短的時間里就可以印完斤葱。每一個字都備有幾個字印慷垮,像“之”、“也”等字苦掘,每一個字都有二十多個字印换帜,以便它們在同一版內重復出現時使用。不用的時候鹤啡,就拿紙條做標記貼上惯驼,按韻分類,分別放在木格里递瑰。有些生僻字平時沒有準備出來祟牲,那就當時動手刻,用草火烘烤抖部,很快就可以投入使用说贝。字印之所以不用木料來刻,是因為木的紋理疏密不勻慎颗,一沾水就會變得高低不平乡恕,再加上跟松脂等粘在一起,(卸版時)拿不下來俯萎;不如用膠泥來燒制傲宜,印完后再用火烘烤,使松脂等物熔化夫啊,用手一抹函卒,字印自然就掉了下來,一點也不會弄臟撇眯。
畢昇死后报嵌,他的字印被我的堂兄弟和侄輩得到了虱咧,到現在還保存得十分完好。
關鍵詞: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