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
〔宋〕蘇轍
昔者三代之君瘦赫,享國長遠辰晕,后世莫能及。然而亡國之暴确虱,未有如秦含友、隋之速,二世而亡者也。秦窘问、隋之亡辆童,其弊果安在哉?
自周失其政惠赫,諸侯用事把鉴,而秦獨得山西之地,不過千里儿咱。韓庭砍、魏壓其沖,楚脅其肩混埠,燕怠缸、趙伺其北,而齊掉其東钳宪。秦人被甲持兵揭北,七世而不得解,寸攘尺取吏颖,至始皇然后合而為一搔体。秦見其取天下若此其難也,而以為不嚴持之半醉,則后世且復割裂以為敵國疚俱。是以隳名城,殺豪杰奉呛,銷鋒鏑计螺,以絕天下之望。其所以備慮而固守之者甚密如此瞧壮,然而海內(nèi)愁苦無聊登馒,莫有不忍去之意。是以陳勝咆槽、項籍因民之不服陈轿,長呼起兵,而山澤皆應秦忿。由此觀之麦射,豈非其重失天下,而防之太過之弊歟灯谣?
今夫隋文之世潜秋,其亦見天下之久不定,而重失其定也胎许。蓋自東晉以來峻呛,劉聰罗售、石勒、慕容钩述、苻堅寨躁、姚興、赫連之徒牙勘,紛紛而起者职恳,不可勝數(shù)。至于元氏方面,并吞滅取放钦,略已盡矣,而南方未服葡幸。元氏自分而為周最筒、齊。周并齊而授之隋蔚叨。隋文取梁滅陳,而后天下為一辙培。彼亦見天下之久不定也蔑水,是以全得天下之眾,而恐其失之扬蕊;享天下之樂搀别,而懼其不久;立于萬民之上尾抑,而常有猜防不安之心歇父,以為舉世之人,皆有曩者英雄割據(jù)之懷再愈,制為嚴法峻令榜苫,以杜天下之變。謀臣舊將翎冲,誅滅略盡垂睬,獨死于楊素之手,以至于大亂抗悍。終于煬帝之際驹饺,天下大亂,涂地而莫之救缴渊。由此觀之赏壹,則夫隋之所以亡者,無以異于秦也衔沼。
悲夫蝌借!古之圣人昔瞧,修德以來天下,天下之所為去就者骨望,莫不在我硬爆,故其視失天下甚輕。夫惟視失天下甚輕擎鸠,是故其心舒緩缀磕,而其為政也寬。寬者生于無憂劣光,而慘急者生于無聊耳袜蚕。昔嘗聞之,周之興绢涡,太王避狄于岐牲剃,豳之人民扶老攜幼,而歸之岐山之下雄可,累累而不絕凿傅,喪失其舊國,而卒以大興数苫。及觀秦聪舒、隋,唯不忍失之而至于亡虐急,然后知圣人之為是寬緩不速之行者箱残,乃其所以深取天下者也。
1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止吁,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韓被辑、魏壓其沖
B. 秦人被甲持兵
C. 皆有曩者英雄割據(jù)之懷
D. 修德以來天下
11.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揭示秦敬惦、隋滅亡的共同原因的一組是(
①然而亡國之暴盼理,未有如秦、隋之速
③重失天下,而防之太過之弊
⑤故其視失天下甚輕
A.①③⑤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抗蠢,不正確的一項是(
A.秦國通過七代人的不懈努力举哟,一寸一寸地奪取土地,直到秦始皇才統(tǒng)一了天下迅矛。秦朝
統(tǒng)治者從中看到了奪天下的不易妨猩。
B.隋文帝看到天下長久地不安定,因此在取得天下之后秽褒,擔心百姓不能夠長久地享有這
種快樂壶硅,雖在萬民之上威兜,卻常常憂思苦悶。
C.本文以秦朝庐椒、隋朝為例椒舵,來說明統(tǒng)治者面對獲得的天下,過于緊張约谈,害怕失去笔宿,最后
往往適得其反,天下反而很容易失去的道理棱诱。
D.像太王泼橘,只要擁有一顆平常之心,用寬松仁愛來治理天下迈勋,即使一時土地沒有了炬灭,天
下最終還是他的。
13.把第三大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靡菇。(10分)
①秦見其取天下若此其難也重归,而以為不嚴持之,則后世且復割裂以為敵國厦凤。(4分)
②由此觀之提前,豈非其重失天下,而防之太過之弊歟泳唠?(3分)
③寬者生于無憂,而慘急者生于無聊耳宙搬。(3分)
參考答案
10.B (被:通“披”笨腥。)
11.D (①不是“原因”,而是現(xiàn)象勇垛;②只是秦朝的做法脖母;⑤是古代圣人的做法。)
12.B (B錯在“擔心百姓不能夠長久地享有這種快樂”闲孤。)
13.
①秦國看到自己奪取天下是如此的艱難谆级,從而認為如不嚴加把持,那么后代還會分裂割據(jù)而成為與自己敵對的國家讼积。 (其:自己肥照;以為,認為勤众;且:將舆绎;以為:從而成為。一點1分们颜。)
②由此看來吕朵,難道不是因為它把失去天下看得太重猎醇,從而防范過分(嚴密)造成的弊端嗎?
(重:把……看的很重努溃,意動用法硫嘶;弊:弊端;豈……歟梧税,反問沦疾。一點1分。)
③寬松的政策贡蓖,源自于君王心中沒憂慮曹鸠;而嚴酷的政策,源自于君王心中沒有依靠罷了斥铺。
(寬者:寬松的政策彻桃;慘急者:嚴酷的政策;無聊:沒有依靠晾蜘。一點1分邻眷。)
【文言文參考譯文】
從前夏商周三代的君王,他們的政權延續(xù)的時間都很長久剔交,是以后的世代沒有能比得上的肆饶。而國家政權迅速滅亡的,要首推秦國與隋朝岖常,都是只經(jīng)過兩代便滅亡了驯镊。秦國與隋朝的滅亡,根源到底在什么地方呢竭鞍?
自從周代喪失政權以后板惑,諸侯國便各自為政。秦國只有秦嶺以西不過一千里的地方偎快,韓冯乘、魏兩國擋在它的正面,楚國就像是威脅著它的肩部晒夹,燕裆馒、趙兩國窺伺在它的北邊,而齊國卻大搖大擺地據(jù)守在它的東邊丐怯。那時候喷好,秦國人身穿鎧甲,手執(zhí)武器响逢,經(jīng)過七代的不懈戰(zhàn)斗绒窑,一點一點地擴大地盤,直到秦始皇以后才統(tǒng)一了全國舔亭。秦國看到自己奪取天下是如此的艱難些膨,便以為如不嚴加把持蟀俊,國家以后還會分裂割據(jù),各個地方又會變成與自己敵對的勢力订雾。于是肢预,就把有名的大城池銷毀,把英雄豪杰殺死洼哎,把天下的武器銷毀烫映,企圖通過這些措施使天下人叛離的希望徹底破滅。秦國人用來預防禍患和牢固守衛(wèi)的措施噩峦,竟然嚴密到如此程度锭沟。然而,這樣做的結果识补,卻使全國百姓愁怨困苦族淮,百無聊賴,沒有不想離開它的凭涂。所以祝辣,陳勝、項藉就順應了百姓這種不愿臣服的心理切油,振臂高呼蝙斜,舉兵起義,贏得了全國各地的響應澎胡。由此看來孕荠,(秦國之所以迅速滅亡,)難道不正是因為它把喪失政權看得太重攻谁,從而防范過分嚴密造成的惡果嗎岛琼?
隋國建國之初,隋文帝大概也是看到天下混亂巢株,長久不能安定,很害怕喪失統(tǒng)一安定的國家政權熙涤。因為阁苞,自從東晉以來,天下大亂祠挫,劉聰那槽、石勒、慕容等舔、苻堅骚灸、姚興、赫連等一批人紛紛起兵慌植,多得讓人數(shù)都數(shù)不過來甚牲。到了拓跋氏义郑,才吞并消滅了北方各處列強,建立了北魏王朝丈钙,但仍然沒有把國家的南方統(tǒng)一非驮。北魏后來又分裂為北周、北齊雏赦。北周吞并了北齊劫笙,而隋朝又奪取了北周的政權。以后星岗,隋文帝相繼消滅了南方的梁填大、陳兩朝政權,這才最后統(tǒng)一了全國俏橘。隋文帝也是看到天下長期不得安寧允华,建立了全國的統(tǒng)一政權之后,又害怕失掉政權敷矫;享受到了把天下?lián)榧河械牡弁醯目鞓分罄瘢趾ε逻@種享樂長久不了。所以曹仗,他盡管處在全國百姓之上榨汤,但心里卻經(jīng)常猜疑提防,惴惴不安怎茫,以為天下的所有人全都有以往那些豪強們割據(jù)獨立的思想收壕。于是,他就制定了嚴酷的法令來杜絕天下人們發(fā)動變亂轨蛤,把過去協(xié)助自己奪取天下的謀臣將領幾乎誅殺殆盡蜜宪。然而,他卻偏偏死在自己寵幸的楊素手中祥山,并由此使隋朝政權出現(xiàn)禍患圃验,終于在隋煬帝時天下大亂,隋朝政權無法挽救缝呕,徹底滅亡澳窑。由此看來,隋朝政權遭到滅亡供常,原因與秦國也沒有什么不同摊聋。
可悲啊栈暇!上古超凡出眾的帝王注重修養(yǎng)自己的品德麻裁,以此來吸引天下的人;天下的人是決定依附還是決定離開,主動權都掌握在帝王的手中煎源。所以色迂,那些超凡出眾的帝王把失去權力看得很輕。正因為他們把失去權力看得很輕薪夕,所以能夠做到心胸開闊脚草,在制定政策上很寬松。政策的寬松原献,根源就在于他們心中沒什么憂慮馏慨;而政策的嚴酷,根源就在于掌權的人覺得特別無依靠罷了姑隅。我過去曾經(jīng)聽說写隶,周代興起的時候,太王為了避免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騷擾讲仰,遷到了岐山一帶慕趴。而原來在豳地的百姓,卻全都扶老攜幼鄙陡,到岐山一帶來歸附太王冕房,道路上的人竟然連綿不絕。結果趁矾,周代盡管丟棄了原先的舊地盤耙册,但國勢卻大大興旺起來。反觀秦國與隋朝毫捣,正是由于不愿意失去详拙,結果卻反而迅速遭到滅亡。(明白了歷史上的這些成敗得失蔓同,)然后才會真正理解饶辙,那些超凡出眾的帝王制定的寬松舒緩的政策,正是他們能夠深深吸引住天下人的好辦法斑粱。
關鍵詞: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