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挹西江,細斟北斗佩谷,萬象為賓客”出自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
念奴嬌·過洞庭
張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旁壮、更無一點風色。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谐檀。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抡谐。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海經(jīng)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桐猬。短發(fā)蕭騷襟袖冷,穩(wěn)泛滄溟空闊童叠。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文唬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注]
①這首詞作于宋孝宗乾道二年五垮。當時詞人因讒言被貶職,從桂林北歸,途中經(jīng)過洞庭湖乍惊。
②嶺海:即嶺南。③蕭騷:蕭條稀少放仗。④挹:舀润绎。⑤斟:往杯子或碗里倒。
譯文
洞庭湖與青草湖相連诞挨,浩瀚無垠莉撇,在這個中秋將至的時候,沒有一絲風過的痕跡惶傻。是玉的世界棍郎,還是瓊的原野?三萬頃明鏡般的湖水银室,載著我一葉細小的扁舟涂佃。皎潔的明月和燦爛的銀河励翼,在這浩瀚的玉鏡中映出她們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辜荠。體會著萬物的空明汽抚,卻不知如何道出,與君分享伯病。
感懷這一輪孤光自照的明月啊造烁,多少年徘徊于嶺海之間,胸襟仍像冰雪一樣透明午笛。而此刻的我惭蟋,正披著蕭瑟幽冷的須發(fā)和衣袂,平靜的泛舟在這廣闊浩淼的蒼溟之中季研。讓我捧盡西江清澈的江水敞葛,細細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請?zhí)斓厝f象統(tǒng)統(tǒng)來做我的賓客与涡,我盡情的拍打著我的船舷惹谐,獨自的放聲高歌啊,怎能記得此時是何年驼卖!
賞析
《念奴嬌·過洞庭》是南宋文學家張孝祥泛舟洞庭湖時即景抒懷之作氨肌,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張孝祥因受政敵讒害而被免職酌畜。他從桂林北歸怎囚,途經(jīng)洞庭湖,即景生情桥胞,寫下這首詞恳守。詞人借洞庭夜月之景,抒發(fā)了自己的高潔忠貞和豪邁氣概贩虾,同時隱隱透露出作者被貶謫的悲涼催烘。
這首中秋詞是作者泛舟洞庭湖時即景抒懷之作。開篇直說地點與時間缎罢,然后寫湖面伊群、小舟、月亮策精、銀河舰始。此時作者想起嶺南一年的官宦生涯,感到自己無所作為而有所愧疚咽袜。而且想到人生苦短不免心酸丸卷,不過由于自己堅持正道,又使他稍感安慰询刹。他要用北斗做酒勺及老,舀盡長江做酒漿痛飲抽莱。全詞格調(diào)昂奮,一波三折骄恶。
“洞庭春草”指的是洞庭湖加上與之相連的春草湖食铐,點出地點,題目是《過洞庭》僧鲁,詞一開頭就緊扣題目虐呻。“近中秋”點出時間,秋天天高氣爽寞秃,“月到中秋分外明”斟叼,秋月對于生活在農(nóng)業(yè)社會與大自然息息相關的古代文人來說,當是別有意味春寿。“風色”二字值得注意朗涩,風有風向、強弱绑改,從來沒有聽說過風有色彩谢床,其實張孝祥用“風色”是有所本的,李白《廬山謠》“登高壯觀天地間厘线,大江茫茫去不還识腿。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造壮。”說的是黃云萬里改變了風的色彩渡讼;張孝祥的“更無一點風色”說的是洞庭青草湖上,萬里無云耳璧,水波不興成箫,不僅沒有風,而且連風的影子都沒有旨枯,這種表達方式富有新意蹬昌,增添了一分詩意。“玉界瓊田”形容的是秋月下浩浩湯湯召廷、一碧萬頃的湖水。“界”又作“鑒”账胧,玉界也好竞慢,玉鑒也好,美玉般的瓊田也好治泥,都是以玉比喻湖水清澈透明之美筹煮,“萬頃”則極言湖面之廣,如此良辰美景居夹,駕一葉扁舟游其中败潦,該是多么愜意本冲,這是一;點出了過洞庭的方式劫扒,進一層緊扣題目檬洞,這是二。
緊承“更無一點風色”沟饥,從秋月寫到秋水添怔。素月分輝是說皎潔的月亮把自己的光輝分給了湖水。水里的銀河是天上銀河的倒影贤旷,它們有著同輝的形象广料。“素月”、“明河”兩個意象點出了天空的特征幼驶,“分輝”艾杏、“共影”則寫出了秋水長天一色的美景,盡管只有八個字盅藻,卻具體而生動的顯示了詩人的才華购桑。“表里俱澄澈”是這首詞主旨所在,它包含了兩層意思萧求,一層是寫秋月秋水之美其兴,美在哪里,美在澄澈夸政。澄是水清元旬,澈也是水清,上上下下守问,里里外外匀归,沒有一絲一毫渾濁,沒有一絲一毫污染耗帕,這樣的清澈明亮穆端,有如非人間的琉璃世界;另一層是說三萬頃湖上扁舟上的我仿便,也有如秋月体啰,有如秋水,我就是一個光明磊落嗽仪,坦坦蕩蕩荒勇,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男子漢闻坚、大丈夫沽翔。所以表里俱澄澈不僅是寫景,而且也是寫人,寫自己品格之美仅偎。杜甫詩有“心跡喜雙清”跨蟹,行跡是表、心靈是里橘沥,“心跡喜雙清”是杜甫的夫子自道窗轩;“表里俱澄澈”則是張孝祥的夫子自道。中國文史館館長袁行霈認為威恼,“表里俱澄澈”“心跡喜雙清”可以集成一副對聯(lián)品姓,而且給人提供了一個為人處世的準則,此言良是箫措。
屈原《離騷》“紛吾既有此內(nèi)美兮腹备,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斤蔓,紉秋蘭以為佩”寫出了屈子自己內(nèi)美與外美的統(tǒng)一植酥。張孝祥則進一步寫外在世界與內(nèi)在世界澄澈的相會與相合。則是一種天人合一的會合弦牡,這一會合的美妙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友驮,是人生最高、最美驾锰、最富有詩意的高峰體驗卸留,因此詩人用“怡然心會,妙處難于君說”作為上片的結語椭豫、同時巧妙的引出了下闋耻瑟。上闋寫景,下闋則從回顧嶺表一年寫起赏酥,抒發(fā)感情喳整。
嶺表指五嶺之外,即今之廣西一帶裸扶】蚨迹《宋史》本傳載張孝祥于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知靜江府兼廣南西路經(jīng)略安撫使,次年因讒落職呵晨,由桂林北歸魏保,途徑岳陽,故有《過洞庭》之作摸屠。“應”谓罗,因也,杜甫詩“名豈文章著餐塘,官應老病休妥衣。”是說名難道以文章而著皂吮,官因老病而休戒傻。此處的“應”語氣相當肯定税手。詩人由洞庭湖的澄澈,想起自己在嶺表一年因被讒而免職的經(jīng)歷需纳,感慨系之矣芦倒。蘇軾《西江月》:“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不翩,張孝祥用了“孤光”這一典故源于此兵扬。“孤光自照”,一方面指月亮在天宇中口蝠,只能自我孤獨地照耀著器钟;另一方面想起自己的嶺表一年,不被人所理解妙蔗,同時詩人也無需別人理解傲霸,只能與孤月作伴,引清冷的月光相照眉反。冰雪的特點是潔白晶瑩昙啄,南朝詩人江總有“凈心抱冰雪”之句,所以“肝膽皆冰雪”之句寸五,唐王昌齡有“一片冰心在玉壺”之句梳凛,所以“肝膽皆冰雪”,實際上是說梳杏,盡管自己被免職韧拒,但自己是光明磊落、心地純潔秘狞、肝膽照人的叭莫;另一層意思是說,我問心無愧烁试,話語中有憤慨雇初、有失望、有自我安慰减响,但主要還夾雜著自豪靖诗、感情真摯而又復雜。
“短發(fā)蕭騷襟袖冷支示,穩(wěn)泛滄溟空闊刊橘。”這是從嶺表經(jīng)年回復到當下,“襟袖”則是以部分代全體颂鸿,月夜清冷促绵,衣服單薄,涼意頓生,更重要的是官場人情冷暖败晴,不免有蕭條冷落之感浓冒。盡管如此,自己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尖坤,任憑風浪起稳懒,穩(wěn)坐釣魚船,如今我正泛舟于橫無際涯的洞庭湖上慢味,不就是證明凡此種種场梆,體現(xiàn)了詩人的鮮明個性。
“盡挹西江纯路,細斟北斗或油,萬象為賓客。”這是全詞的高潮所在驰唬,也是詩人感情的高潮所在装哆。《景德傳燈錄》卷八記馬祖語曰:“侍女一口挹盡西江水”定嗓,此處界禪宗話語蜕琴,表明自己的心胸開闊。北斗星是由七顆星組成的星座宵溅,像舀酒的長把勺凌简,《詩經(jīng)·小雅·大東》:“維北有斗,不可挹酒漿”恃逻,而屈原《九歌·東君》則反其意而用之雏搂,“援北斗兮酌桂漿”。詩人作主人寇损,請萬象(天地萬物)作客人凸郑,舀盡西去長江的水,用北斗七星作酒器矛市,低斟淺酌的招待天地萬物芙沥,這是何等氣勢,一個被讒免官的人浊吏,如此自信而昨,如此心胸,真有李白當年“青天有月來幾時找田,我今停杯一向之”歌憨,或“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大無畏的浪漫主義精神墩衙。
“扣舷獨嘯务嫡,不知今夕何夕甲抖。”蘇軾《前赤壁賦》有“扣舷而歌之”之語,張孝祥則是敲擊船沿心铃、仰天長嘯惧眠,抒發(fā)出自己的滿腔豪情。受蘇軾《念奴嬌·中秋》:“我醉拍手狂歌于个,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暮顺。起舞徘徊風露下厅篓,今夕不知何夕”影像,張孝祥以“不知今夕何夕”作結捶码,從秋月秋水回歸自我羽氮,扣舷是動作,獨嘯是聲音惫恼,從空間上說是由洞庭之大到一己之械笛骸;從時間上說是由今夕之初泛到穩(wěn)泛祈纯;從心理上說是由知到不知令宿,通過對照,說明詩人已忘情這月白無風之夜腕窥,忘情于與大自然交融之中粒没。
此詞意象鮮明,意境深邃簇爆,結構嚴謹癞松,想象瑰麗,真正做到了“寵辱不驚入蛆,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响蓉,去留無意,漫觀天外云舒云卷”哨毁,是首表現(xiàn)浩然正氣的絕妙好詞枫甲。
關鍵詞:“盡挹西江,細斟北斗扼褪,萬象為賓客”全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