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代趙孟頫的《岳鄂王墓》
鄂王墳上草離離梳虽,秋日荒涼石獸危址芯。
南渡君臣輕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谷炸,天下中分遂不支北专。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勝悲旬陡。
岳飛墓上荒草離離拓颓,一片荒涼,只有秋草描孟、石獸而已驶睦。
南渡君臣輕視社稷,可中原父老還在盼望著王師的旌旗匿醒。
英雄被害场航,后悔晚矣,天下滅亡已成定局青抛。
不要向西湖吟唱此詩旗闽,面對這樣的景致無從吟起酬核。
岳鄂王墓:即岳飛墓蜜另。在杭州西湖邊棲霞嶺下,岳飛于紹興十一年(1142年)被權奸秦檜等陰謀殺害嫡意。宋寧宗嘉泰四年(1204年)举瑰,追封為鄂王。
離離:野草茂盛的樣子蔬螟。
石獸危:石獸莊嚴屹立此迅。石獸,指墓前的石馬之類旧巾。危耸序,高聳屹立的樣子。
南渡君臣:指以宋高宗趙構為代表的統(tǒng)治集團鲁猩。北宋亡后坎怪,高宗渡過長江,遷于南方廓握,建都臨安(今杭州)搅窿,史稱南渡。
社稷:指國家隙券。社男应,土地神。稷娱仔,谷神沐飘。
望旌旗:意為盼望南宋大軍到來。旌旗,代指軍隊耐朴。
嗟何及:后悔嘆息已來不及众弓。
天下中分遂不支:意為從此國家被分割為南北兩半,而南宋的半壁江山也不能支持隔箍,終于滅亡谓娃。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臺侍御史程鉅夫“奉詔搜訪遺逸于江南”,趙孟頫當仁不讓蜒滩、毫不推辭滨达,到了京城立即受到元世祖的接見。此后官運亨通俯艰,做到了翰林學士承旨捡遍、榮祿大夫,官居從一品竹握。當時指責趙孟頫的人不少画株,但今人當更寬容地看待。這是首好詩啦辐,不能因人廢言谓传。
這是一支悲憤的悼歌。岳飛的慘死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大悲劇芹关。岳飛雖然冤死续挟,但他的英名卻永遠留在歷代人民的心中。宋寧宗嘉泰四年(1204年)侥衬,追封岳飛為鄂王诗祸,曠世冤案得以昭雪,離岳飛被害已62年轴总。岳墓建在風景秀麗的西湖岸邊直颅,岳飛雖封王建墓,但由于連年戰(zhàn)亂怀樟,陵園荒蕪功偿,景象凄涼。這首詩以反映這樣的現(xiàn)實入筆漂佩。
首聯(lián)以離離墓草渲染岳墓秋日的荒涼脖含,冷硬屹立的石獸,更增添了幾分悲思投蝉。接下來用南北君民作對比养葵,譴責南宋當局茍安享樂、不思北進瘩缆,同情中原父老忍受煎熬关拒,遙望南師。頸聯(lián)哀嘆有望承擔中興重任的英雄岳飛悲慘死去,使天下南北中分以至南宋最終被蒙古人滅亡着绊。作者在尾聯(lián)悲痛地吟道:“莫向西湖歌此曲谐算,水光山色不勝悲」槁叮”滿含湖光依舊洲脂,河山易主的深沉的感慨。
作者以趙宋后裔的身份為冤死于趙宋王朝的岳飛剧包,由衷地唱出這支哀痛傷惋的悼歌恐锦,分外感人。
趙孟頫 : 趙孟頫(1254—1322)堕油,字子昂潘飘,號松雪,松雪道人掉缺,又號水精宮道人卜录、鷗波,中年曾作孟俯攀圈,漢族暴凑,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峦甩。元代著名畫家赘来,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凯傲、柳公權犬辰、趙孟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