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中丞傳后敘》是中國唐代政治家俏站、文學家韓愈所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
《張中丞傳后敘》作于807年(唐憲宗元和二年)痊土,是表彰安史之亂期間睢陽(今河南商丘)守將張巡肄扎、許遠的一篇名作。是作者在閱讀李翰所寫的《張巡傳》后赁酝,對有關材料作的補充犯祠,對有關人物的議論,所以題為“后敘”赞哗。
張中丞傳后敘[1]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雷则,愈與吳郡張籍閱家中舊書[2],得李翰所為《張巡傳》[3]肪笋。翰以文章自名[4]月劈,為此傳頗詳密。然尚恨有闕者:不為許遠立傳[5]藤乙,又不載雷萬春事首尾[6]猜揪。
遠雖材若不及巡者,開門納巡[7]坛梁,位本在巡上而姐。授之柄而處其下[8],無所疑忌划咐,竟與巡俱守死拴念,成功名,城陷而虜褐缠,與巡死先后異耳[9]政鼠。兩家子弟材智下[10],不能通知二父志[11]队魏,以為巡死而遠就虜公般,疑畏死而辭服于賊。遠誠畏死胡桨,何苦守尺寸之地官帘,食其所愛之肉[12],以與賊抗而不降乎昧谊?當其圍守時刽虹,外無蚍蜉蟻子之援[13],所欲忠者揽浙,國與主耳状婶,而賊語以國亡主滅[14]意敛。遠見救援不至,而賊來益眾膛虫,必以其言為信草姻;外無待而猶死守[15],人相食且盡稍刀,雖愚人亦能數日而知死所矣撩独。遠之不畏死亦明矣!烏有城壞其徒俱死账月,獨蒙愧恥求活综膀?雖至愚者不忍為,嗚呼局齿!而謂遠之賢而為之邪剧劝?
說者又謂遠與巡分城而守,城之陷抓歼,自遠所分始[16]讥此。以此詬遠,此又與兒童之見無異谣妻。人之將死萄喳,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繩而絕之蹋半,其絕必有處他巨。觀者見其然,從而尤之减江,其亦不達于理矣染突!小人之好議論,不樂成人之美辈灼,如是哉觉痛!如巡、遠之所成就茵休,如此卓卓,猶不得免手蝎,其他則又何說榕莺!
當二公之初守也,寧能知人之卒不救棵介,棄城而逆遁钉鸯?茍此不能守,雖避之他處何益邮辽?及其無救而且窮也唠雕,將其創(chuàng)殘餓羸之余[17]贸营,雖欲去,必不達岩睁。二公之賢钞脂,其講之精矣[18]!守一城捕儒,捍天下冰啃,以千百就盡之卒,戰(zhàn)百萬日滋之師刘莹,蔽遮江淮阎毅,沮遏其勢[19],天下之不亡点弯,其誰之功也扇调!當是時,棄城而圖存者抢肛,不可一二數狼钮;擅強兵坐而觀者,相環(huán)也雌团。不追議此燃领,而責二公以死守,亦見其自比于逆亂锦援,設淫辭而助之攻也猛蔽。
愈嘗從事于汴徐二府[20],屢道于兩府間灵寺,親祭于其所謂雙廟者[21]曼库。其老人往往說巡、遠時事云:南霽云之乞救于賀蘭也[22]略板,賀蘭嫉巡毁枯、遠之聲威功績出己上,不肯出師救叮称;愛霽云之勇且壯种玛,不聽其語,強留之瓤檐,具食與樂赂韵,延霽云坐。霽云慷慨語曰:“云來時挠蛉,睢陽之人祭示,不食月余日矣!云雖欲獨食谴古,義不忍质涛;雖食稠歉,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汇陆,斷一指怒炸,血淋漓,以示賀蘭瞬测。一座大驚横媚,皆感激為云泣下。云知賀蘭終無為云出師意月趟,即馳去灯蝴;將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圖孝宗,矢著其上磚半箭穷躁,曰:“吾歸破賊,必滅賀蘭因妇!此矢所以志也问潭。”愈貞元中過泗州[23],船上人猶指以相語婚被。城陷狡忙,賊以刃脅降巡,巡不屈址芯,即牽去灾茁,將斬之;又降霽云谷炸,云未應北专。巡呼云曰:“南八[24],男兒死耳旬陡,不可為不義屈拓颓!”云笑曰:“欲將以有為也;公有言描孟,云敢不死驶睦!”即不屈。
張籍曰:“有于嵩者匿醒,少依于巡啥繁;及巡起事,嵩常在圍中[25]青抛。籍大歷中于和州烏江縣見嵩[26],嵩時年六十余矣酬核。以巡初嘗得臨渙縣尉[27]蜜另,好學無所不讀适室。籍時尚小,粗問巡举瑰、遠事捣辆,不能細也。云:巡長七尺余此迅,須髯若神汽畴。嘗見嵩讀《漢書》,謂嵩曰:“何為久讀此耸序?“嵩曰:“未熟也忍些。“巡曰:“吾于書讀不過三遍,終身不忘也坎怪。“因誦嵩所讀書罢坝,盡卷不錯一字。嵩驚搅窿,以為巡偶熟此卷嘁酿,因亂抽他帙以試[28],無不盡然男应。嵩又取架上諸書試以問巡闹司,巡應口誦無疑。嵩從巡久沐飘,亦不見巡常讀書也游桩。為文章,操紙筆立書薪铜,未嘗起草众弓。初守睢陽時,士卒僅萬人[29]隔箍,城中居人戶谓娃,亦且數萬,巡因一見問姓名蜒滩,其后無不識者滨达。巡怒,須髯輒張俯艰。及城陷捡遍,賊縛巡等數十人坐,且將戮竹握。巡起旋画株,其眾見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怖谓传!死蜈项,命也。“眾泣不能仰視续挟。巡就戮時紧卒,顏色不亂,陽陽如平常诗祸。遠寬厚長者跑芳,貌如其心;與巡同年生直颅,月日后于巡博个,呼巡為兄,死時年四十九际乘。”嵩貞元初死于亳宋間[30]坡倔。或傳嵩有田在亳宋間脖含,武人奪而有之罪塔,嵩將詣州訟理,為所殺养葵。嵩無子征堪。張籍云。[1]
作品注釋
[1]張中丞关拒,即張巡(709—757年)佃蚜,中丞,張巡駐守睢陽時朝廷所加的官銜着绊。
[2]元和二年:公元八0七年元和谐算,唐憲宗李純的年號(806—820年)。張籍(約767—約830年):字文昌归露,吳郡(治所在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洲脂,唐代著名詩人,韓愈學生剧包。
[3]李翰:字子羽恐锦,趙州贊皇(今河北省元氏縣)人,官至翰林學士疆液。與張巡友善一铅,客居睢陽時,曾親見張巡戰(zhàn)守事跡堕油。張巡死后潘飘,有人誣其降賊肮之,因撰《張巡傳》上肅宗,并有《進張中丞傳表》(見《全唐文》卷四三○)卜录。
[4]以文章自名:《舊唐書·文苑傳》:翰“為文精密局骤,用思苦澀”。自名暴凑,自許。
[5]許遠(709—757年):字令威赘来,杭州鹽官(今浙江省海寧縣)人现喳。安史亂時,任睢陽太守犬辰,后與張巡合守孤城嗦篱,城陷被擄往洛陽,至偃師被害幌缝。事見兩唐書本傳灸促。
[6]雷萬春:張巡部下勇將。按:此當是“南霽云”之誤涵卵,如此方與后文相應浴栽。
[7]開門納巡:肅宗至德二載(757年)正月,叛軍安慶緒部將尹子奇帶兵十三萬圍睢陽轿偎,許遠向張巡告急典鸡,張巡自寧陵率軍入睢陽城(見《資治通鑒》卷二一九)。
[8]柄:權柄坏晦。
[9]城陷而虜二句:此年十月萝玷,睢陽陷落,張巡昆婿、許遠被虜球碉。張巡與部將被斬,許遠被送往洛陽邀功仓蛆。
[10]兩家句:據《新唐書·許遠傳》載睁冬,安史亂平定后,大歷年間多律,張巡之子張去疾輕信小人挑撥痴突,上書代宗,謂城破后張巡等被害狼荞,惟許遠獨存辽装,是屈降叛軍,請追奪許遠官爵相味。詔令去疾與許遠之子許峴及百官議此事拾积。兩家子弟即指張去疾、許峴。
[11]通知:通曉拓巧。
[12]食其句:尹子奇圍睢陽時斯碌,城中糧盡,軍民以雀鼠為食肛度,最后只得以婦女與老弱男子充饑傻唾。當時,張巡曾殺愛妾承耿、許遠曾殺奴仆以充軍糧冠骄。
[13]蚍(pí)蜉(fǔ):黑色大蟻。蟻子:幼蟻加袋。
[14]而賊句:安史亂時凛辣,長安、洛陽陷落职烧,玄宗逃往西蜀扁誓,唐室岌岌可危。
[15]外無待:睢陽被圍后蚀之,河南節(jié)度使賀蘭進明等皆擁兵觀望蝗敢,不來相救。
[16]說者句:張巡和許遠分兵守城恬总,張守東北前普,許守西南。城破時叛軍先從西南處攻入壹堰,故有此說拭卿。
[17]羸(léi):瘦弱。
[18]二公二句:謂二公功績前人已有精當的評價贱纠。此指李翰《進張中丞傳表》所云:“巡退軍睢陽峻厚,扼其咽領,前后拒守谆焊,自春徂冬惠桃,大戰(zhàn)數十,小戰(zhàn)數百辖试,以少擊眾辜王,以弱擊強,出奇無窮罐孝,制勝如神呐馆,殺其兇丑九十余萬。賊所以不敢越睢陽而取江淮莲兢,江淮所以保全者汹来,巡之力也续膳。”
[19]沮(jǔ)遏:阻止。
[20]愈嘗句:韓愈曾先后在汴州(治所在今河南省開封市)收班、徐州(治所在今江蘇省徐州市)任推官之職坟岔。唐稱幕僚為從事。
[21]雙廟:張巡摔桦、許遠死后社付,后人在睢陽立廟祭祀,稱為雙廟邻耕。
[22]南霽云(瘦穆?一757年):魏州頓丘(今河南省清豐縣西南)人。安祿山反叛赊豌,被遣至睢陽與張巡議事,為張所感绵咱,遂留為部將碘饼。賀蘭:復姓,指賀蘭進明悲伶。時為御史大夫艾恼、河南節(jié)度使,駐節(jié)于臨淮一帶麸锉。
[23]貞元:唐德宗李適年號(785—805年)钠绍、泗州:唐屬河南道,州治在臨淮(今江蘇省泗洪縣東南)花沉,當年賀蘭屯兵于此柳爽。
[24]南八:南霽云排行第八,故稱碱屁。
[25]常:通“嘗”磷脯,曾經。
[26]大歷:唐代宗李豫年號(766—779年)娩脾。和州烏江縣:在今安徽省和縣東北赵誓。
[27]以巡句:張巡死后,朝廷封賞他的親戚柿赊、部下俩功,于嵩因此得官。臨渙:故城在今安徽省宿縣西南碰声。
[28]帙(zhì):書套诡蜓,也指書本。
[29]僅:幾乎奥邮。
[30]亳(bó):亳州万牺,治所在今安徽省亳縣罗珍。宋:宋州,治所在睢陽脚粟。
相關試題及答案
一覆旱、選擇題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嫉妒(jì) 嗚咽(yě) 殺戮(lù) 云霄雨霽(jì)
B.沮遏(jǔ è) 須髥(rán) 訴訟(sù sòng) 卷帙浩繁 (zhì)
C.蚍蜉(pífú) 遠遁(dùn) 詬罵(gòu) 流言蜚語(fēi)
D.羸弱(léi) 睢陽(suī)創(chuàng)傷(chuāng) 潛滋暗長(zī)
2.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竟與巡俱守死核无,成功名扣唱。竟,竟然 B.然尚恨有缺者团南,不為許遠立傳噪沙。恨,怨恨
C.擅強兵坐而觀者吐根,相環(huán)也正歼。擅,擅自 D.二公之賢拷橘,其講之精矣局义。講,謀劃
3.下列各組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
A.籍時尚小冗疮,粗聞巡萄唇、遠事,不能細也 宣德間术幔,宮中尚促織之戲 B.將其創(chuàng)殘餓羸之余另萤,雖欲去,必不達 草創(chuàng)為就诅挑,會遭此禍
C.因拔所佩刀斷一指四敞,血淋漓,以示賀蘭拔妥。 范增數目項王目养,舉所佩玉玦示之者三
D.強留之,具食與樂 臣具以表聞毒嫡,辭不就職
4.下列各組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而賊來益眾癌蚁,必以其言為信 以千百就盡之卒,戰(zhàn)百萬日滋之師
B.擅強兵坐而觀者兜畸,相環(huán)也 不追議此努释,而責二公以死守
C.因誦嵩所讀書,盡卷不錯一字 巡因一見問姓名咬摇,其后無不識者
D.疑畏死而辭服于賊 與巡同年生伐蒂,月日后于巡,呼巡為兄
5.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屢道于兩府間 道肛鹏,取道逸邦,經過 B.具食與樂恩沛,延霽云坐 延,邀請
C.云雖欲獨食缕减,義不忍 義雷客,恩情 D.此矢所以志也 志,通“識”桥狡,標記
6.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組是( )
①南霽云之乞救于賀蘭也 ②睢陽之人搅裙,不食月余日矣
③云知賀蘭終無為云出師意 ④不可為不義屈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相同裹芝,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不同部逮,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7.下列句子補出的成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巡不屈嫂易,即牽(巡)去兄朋。 B.(賊)又降霽云,云未應(賊)怜械。
C.(霽云)不聽其語蜈漓,強留之。 D.愈貞元中過泗州宫盔,船上人猶指(志)以相語。
8. 從課文行文方式看享完,本文的最大特色是( )
A.敘事與議論并重 B.著重敘事 C.分敘主要人物事跡 D.著重刻畫人物
9.下列四項是用細節(jié)描寫來寫南霽云的一項是( )
A.記憶超人 B.拔刀斷指 C.抽矢射賀蘭 D.怒則須髯張
10.本文刻畫的主要人物較多灼芭,其中作者歌頌的三個主要人物是( )
A.張巡、張籍般又、雷萬春 B.李翰彼绷、張巡、許遠
C.張巡茴迁、許遠寄悯、南霽云 D.雷萬春、許遠堕义、南霽云
11.文中在寫南霽云拔刀斷指時說:“一座大驚猜旬,皆感激為云泣下。”從刻畫南霽云的形象來說倦卖,這種表現方法是( )
A.對比反襯 B.心理刻畫 C.表情描寫 D.側面烘托
12洒擦、在《張中丞傳后敘》“以千百就盡之卒,戰(zhàn)百萬日滋之師”的句子中運用的修辭手法和表現手法是 ( )
A怕膛、對偶和對比 B熟嫩、對偶和反襯 C、排比和對比 D褐捻、比喻和暗示
13掸茅、《張中亟傳后敘》中張巡椅邓、許遠堅守的孤城是( )。 A.徐州 B.泅州 C.唯陽
二昧狮、解詞題
1.觀者見其然景馁、從而尤之。 2.遠雖材若不及巡者陵且。
3.將其創(chuàng)殘餓贏之余…… 4.以巡裁僧,初嘗得臨渙縣尉 。
5.士卒僅萬人 6.顏色不亂
7.必以其言為信 8.棄城而逆遁
9.其講之精也慕购。 10.巡因一見問姓名聊疲。
11.以此詬遠。 12.然尚恨有缺者沪悲。
13.授之柄而處其下获洲。 14.具食與樂,延霽云坐
15.不能通知二父志殿如。
三贡珊、翻譯題
(1).烏有城壞、其徒俱死涉馁,獨蒙愧恥求活门岔,雖至愚者不忍為。
(2).寧能知人之卒不救烤送。
(3).此矢所以志也寒随。
(4).疑畏死而辭服于賊。
(5).何為久讀此帮坚?
四妻往、簡答題
1、“后敘”是一種怎樣的文體试和?韓愈為什么要寫《張中丞傳后敘》讯泣?
2、閱讀韓愈《張中丞傳后敘》中的一段文字阅悍,回答問題:
南霽云之乞救于賀蘭也好渠,賀蘭嫉巡、遠之聲威节视、功績出自上晦墙,不肯出師救。愛霽云之勇且壯肴茄,不聽其語晌畅,強留之,具食與樂寡痰,延霽云坐抗楔。霽云慷慨語曰:“云來時棋凳,雎陽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雖欲獨食连躏,義不忍剩岳;雖食,且不下咽入热!”因拔所配刀拍棕,斷一指,血淋漓勺良,以示賀蘭绰播。一座大驚,皆感激為云泣下尚困。云知賀蘭終無為云出師意蠢箩,即馳去。將出城事甜,抽矢射佛寺浮圖谬泌,矢著其上磚半箭,曰:“吾歸破賊逻谦,必滅賀蘭掌实,此矢所以志也。”
(1)作者選用了哪些細節(jié)刻畫南霽云的形象邦马?
(2)從這段文字看贱鼻,南霽云的性格特點是什么?
(3)本段中除了用人物語言勇婴、動作描寫南霽云外,還用了什么手法來表現這個人物嘱腥?
參考答案:
一耕渴、1.A(嫉jí妒) 2.D.(A.竟,最終齿兔。 B.恨橱脸,遺憾 C.擅,掌握分苇,擁有)
3.C.示添诉,給……看 (A.尚,還 医寿;崇尚 B.創(chuàng)栏赴,傷;創(chuàng)靖秩,寫须眷;草創(chuàng)竖瘾,起草稿 D.具,備辦花颗;詳細)
4.B.表轉折捕传,卻(A.介詞,把扩劝;介詞庸论,憑借。C.副詞棒呛,于是聂示;介詞,憑借条霜。D.介詞催什,向;介詞宰睡,比蒲凶。 5.C(義,名詞用作狀語拆内,在道義上)
6.D.(①主謂之間旋圆。②結構助詞,的麸恍。③介詞灵巧,替。 4 介詞抹沪,表原因刻肄,因為。)
7.C(“霽云”應該為“賀蘭”)8. A 9.B 10.C 11.D12融欧、A13敏弃、C
二、1.尤:責備 2.若:似乎 3創(chuàng):傷.殘:弱 4 以:因為 5.僅:近
6.顏色:神氣噪馏、面容 7.信:真 8逆:預先 9講:考慮 10.因:憑惜
11垢:誹謗 12.恨:遺憾 13.柄:權柄 14.延:請 15.通知:理解
三麦到、翻譯
(1)譯:哪有城被攻破、他的部下都死了欠肾,唯獨蒙受羞愧恥辱而求活命的呢瓶颠?即使是最愚蠢的人也不忍心做。(采分點:烏刺桃,雖)
(2)譯:怎么能料到別人最終不來救援呢粹淋。(采分點:寧能:怎么。卒:副詞,最終廓啊。)
(3)譯:這支箭就是用來作標記的欢搜。(采分點:所以:用來……的。志:通“識”作標記谴轮。)(4)譯:懷疑他(許遠)害怕死而向敵人說了屈服的話炒瘟。(這句既是狀語后置句,又是省略句第步,應該是“疑之畏死而于賊辭服”疮装。)
(5) 譯:為什么總讀這本書呢。(賓語前置句粘都,應該是“為何久讀此”廓推。)
四、1翩隧、寫在文章后面的跋文叫后敘樊展。因為作者認為《張巡傳》對張巡等的記敘有所缺漏,所以寫“后敘”對張巡堆生,許遠等人的事跡作出補充(或“為彌補《張巡傳》的缺漏”)
2专缠、(1)兩個細節(jié):拔刀斷指,射塔明志淑仆。(2)嫉惡如仇涝婉,忠貞剛烈。
(3)一是對比反襯:用賀蘭的卑劣行徑反襯南霽云的凜然正氣蔗怠;二是側面烘托:以“一座大驚”來烘托南霽云的壯烈舉動墩弯。
譯文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晚上,我和吳郡張籍翻閱家中的舊書寞射,發(fā)現了李翰所寫的《張巡傳》渔工。李翰因文章而自負,寫這篇傳記十分詳密桥温。但遺憾的是還有缺陷:沒有為許遠立傳引矩,又沒有記載雷萬春事跡的始末。
許遠雖然才能似乎比不上張巡策治,打開城門迎接張巡脓魏,地位本在張巡之上兰吟。他把指揮權交給張巡通惫,甘居于其下,毫無猜疑妒忌混蔼,最終和張巡一起守城而死履腋,成就了功名,城破后被俘,不過和張巡死的時間有先后的不同罷了遵湖。張悔政、許兩家的子弟才智低下,不能了解其父輩的志向延旧,認為張巡戰(zhàn)死而許遠被俘谋国,懷疑許遠是怕死而投降了叛軍。如果許遠真的怕死迁沫,何苦守住這尺寸大小的地盤芦瘾,以他所愛之人的肉充饑,來和叛軍對壘而不投降呢集畅?當他在包圍中守城時近弟,外面沒有一點哪怕極為微弱的援助,所要效忠的挺智,就是國家和皇上祷愉,而叛軍會拿國家和皇上已被消滅的情況告訴他。許遠見救兵不來赦颇,而叛軍越來越多二鳄,一定會相信他們的話;外面毫無希望卻仍然死守沐扳,軍民相食泥从,人越來越少,即使是傻瓜也會計算日期而知道自己的死所了沪摄。許遠不怕死也可以清楚了躯嫉!哪有城破而自己的部下都已戰(zhàn)死,他卻偏偏蒙受恥辱茍且偷生杨拐?即使再笨的人也不愿這樣做祈餐,唉!難道說像許遠如此賢明的人會這樣做嗎哄陶?
議論的人又認為許遠和張巡分守城門帆阳,城陷落是從許遠分守的西南方開始的。拿這個理由來誹謗許遠屋吨,這又和小孩的見識沒有兩樣蜒谤。人將要死的時候,他的內臟必定有一個先受到侵害的地方至扰;扯緊繩子鳍徽,把它拉斷,繩斷必定有一個先裂的地方敢课。有人看到這種情況阶祭,就來責怪這個先受侵害和先裂的地步绷杜,他也太不通達事理了!小人喜歡議論濒募,不愿成人之美鞭盟,竟到了這樣的地步!像張巡瑰剃、許遠所造成的功業(yè)齿诉,如此杰出,尚且躲不掉小人的誹謗晌姚,其他人還有什么可說呢鹃两!當張、許二位剛守城的時候舀凛,哪能知道別人終不相救俊扳,從而預先棄城逃走呢?如果睢陽城守不住猛遍,即使逃到其他地方又有什么用處馋记?等到沒有救兵而且走投無路的時候,率領著那些受傷殘廢懊烤、饑餓瘦弱的殘兵梯醒,即使想逃走,也一定無法到達要去的地方腌紧。張茸习、許二位的功績,他們已經考慮得很周到了壁肋!守住孤城号胚,捍衛(wèi)天下,僅憑千百個瀕臨滅亡的士兵浸遗,來對付近百萬天天增加的敵軍猫胁,保護著江淮地區(qū),擋住了叛軍的攻勢跛锌,天下能夠不亡弃秆,這是誰的功勞啊髓帽!在那個時候菠赚,丟掉城池而只想保全性命的人,不在少數郑藏;擁有強兵卻安坐觀望的人衡查,一個接著一個。不追究討論這些译秦,卻拿死守睢陽來責備張峡捡、許二位,也可見這些人把自己放在與逆亂者同類的地位筑悴,捏造謊言來幫他們一起攻擊有功之人了们拙。
我曾經在汴州、徐州任職阁吝,多次經過兩州之間砚婆,親自在那叫做雙廟的地方祭祀張巡和許遠。那里的老人常常說起張巡突勇、許遠時候的事情:南霽云向賀蘭進明求救的時候装盯,賀蘭進明妒忌張巡、許遠的威望和功勞超過自己甲馋,不肯派兵相救埂奈;但看中了南霽云的勇敢和壯偉,不采納他的話定躏,卻勉力挽留他账磺,還準備了酒食和音樂,請南霽云入座痊远。南霽云義氣激昂說:“我來的時候垮抗,睢陽軍民已經一個多月沒有東西吃了!我即使想一個人享受碧聪,道義不能允許冒版;即使吃了,我也難以下咽逞姿!”于是拔出自己的佩刀辞嗡,砍斷一個手指,鮮血淋漓滞造,拿給賀蘭進明看欲间。在座的人大吃一驚,都感動得為南霽云流下了眼淚断部。南霽云知道賀蘭進明終究沒有為自己出兵的意思猎贴,立即騎馬離去;將出城時蝴光,他抽出箭射寺廟的佛塔她渴,那枝箭射進佛塔磚面半箭之深,說:“我回去打敗叛軍后蔑祟,一定要消滅賀蘭進明趁耗!就用這枝箭來作為標記。”我于貞元年間經過泗州疆虚,船上的人還指點著說給我聽苛败。城破后满葛,叛軍拿刀逼張巡投降,張巡堅貞不屈罢屈,馬上被綁走嘀韧,準備殺掉;叛軍又叫南霽云投降缠捌,南霽云沒有吱聲锄贷。張巡叫南霽云道:“南八,男子漢一死而已曼月,不能向不義之人屈服谊却!”南霽云笑道:“我本想有所作為;您既然這樣說哑芹,我哪敢不死炎辨!”于是誓不投降。
張籍說:“有一個人叫于嵩聪姿,年輕時跟隨張巡蹦魔;等到張巡起兵抗擊叛軍,于嵩曾在圍城之中咳燕。我大歷年間在和州烏江縣見到過于嵩勿决,那時他已六十多歲了。因為張巡的緣故起先曾得到臨渙縣尉的官職招盲,學習努力低缩,無所不讀。我那時還幼小曹货,簡單地詢問過張巡咆繁、許遠的事跡,不太詳細顶籽。他說:張巡身長七尺有余玩般,一口胡須活像神靈。他曾經看見于嵩在讀《漢書》礼饱,就對于嵩說:“你怎么老是在讀這本書坏为?“于嵩說:“沒有讀熟呀。“張巡說:“我讀書不超過三遍镊绪,一輩子不會忘記匀伏。“就背誦于嵩所讀的書,一卷背完不錯一個字蝴韭。于嵩很驚奇够颠,以為張巡是碰巧熟悉這一卷,就隨便抽出一卷來試他榄鉴,他都像剛才那樣能背誦出來履磨。于嵩又拿書架上其他書來試問張巡蛉抓,張巡隨口應聲都背得一字不錯。于嵩跟張巡時間較久剃诅,也不見張巡經常讀書巷送。寫起文章來,拿起紙筆一揮而就综苔,從來不打草稿。起先守睢陽時位岔,士兵將近萬把人如筛,城里居住的人家,也將近幾萬抒抬,張巡只要見一次問過姓名杨刨,以后沒有不認識的。張巡發(fā)起怒來擦剑,胡須都會豎起妖胀。等到城破后,叛軍綁住張巡等幾十人讓他們坐著惠勒,立即就要處死赚抡。張巡起身去小便(另說此處為”轉身“),他的部下見他起身纠屋,有的跟著站起涂臣,有的哭了起來。張巡說:“你們不要害怕售担!死是命中注定的赁遗。“大家都哭得不忍抬頭看他。張巡被殺時族铆,臉色毫不慌張岩四,神態(tài)安詳,就和平日一樣哥攘。許遠是個寬厚的長者剖煌,相貌也和他的內心一樣;和張巡同年出生逝淹,但時間比張巡稍晚末捣,稱張巡為兄,死時四十九歲创橄。”于嵩在貞元初年死在亳宋一帶箩做。有人傳說他在那里有塊田地,武人把它強奪霸占了妥畏,于嵩打算到州里提出訴訟邦邦,卻被武人殺死安吁。于嵩沒有后代。這些都是張籍告訴我的燃辖。
關鍵詞:張中丞傳后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