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魯國蒿往,眾弟子問道:“先生拜訪老子盛垦,可得見乎?”
孔子道:“見之!”
弟子問:“老子何樣?”
孔子道:“鳥,我知它能飛;魚瓤漏,吾知它能游;獸腾夯,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網縛之蔬充,游者可用鉤釣之蝶俱,飛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龍饥漫,吾不知其何以?龍乘風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見老子也榨呆,其猶龍乎?學識淵深而莫測,志趣高邈而難知;如蛇之隨時屈伸庸队,如龍之應時變化积蜻。老聃,真吾師也!”
01
第一段對話
老子送別孔子彻消,贈言道:“吾聞之竿拆,富貴者送人以財,仁義者送人以言宾尚。吾不富不貴丙笋,無財以送汝,愿以數(shù)言相送央勒。
當今之世不见,聰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難而幾至于死崔步,在于好譏人之非也稳吮;
善辯而通達者,其所以招禍而屢至于身井濒,在于好揚人之惡也灶似。
為人之子列林,勿以己為高;為人之臣酪惭,勿以己為上希痴,望汝切記。”
孔子頓首道:“弟子一定謹記在心春感!”
解釋 :聰明的人容易死砌创,是因為喜歡譏諷別人的過失。
喜歡辯論還很厲害的人容易招禍鲫懒,因為他們喜歡說別人的錯誤嫩实。
如果是別人的晚輩,就不要把自己態(tài)度放高;如果是別人的下屬窥岩,就不要顯擺自己的高明甲献。
感悟 :月明星稀,月亮明亮的時候颂翼,星星就很稀疏晃洒。
一個人太有才華的時候,就容易顯得別人黯淡無光朦乏。
每個人都愛面子球及,太聰明的人容易損傷別人的面子。
不顯山诲宇,不露水,默默把事情做好惶翻,才是避禍保身之道姑蓝。
02
第二段對話
行至黃河之濱,見河水滔滔吕粗,濁浪翻滾纺荧。
孔丘嘆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颅筋!黃河之水奔騰不息宙暇,人之年華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處去议泵,人生不知何處歸占贫?”
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間,乃與天地一體也先口。天地型奥,自然之物也瞳收;人生,亦自然之物厢汹;人有幼螟深、少、壯烫葬、老之變化界弧,猶如天地有春、夏搭综、秋夹纫、冬之交替,有何悲乎设凹?生于自然舰讹,死于自然,任其自然闪朱,則本性不亂月匣;不任自然,奔忙于仁義之間奋姿,則本性羈絆锄开。功名存于心,則焦慮之情生称诗;利欲留于心萍悴,則煩惱之情增。”
孔丘解釋道:“吾乃憂大道不行寓免,仁義不施癣诱,戰(zhàn)亂不止,國亂不治也袜香,故有人生短暫撕予,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為于民之感嘆矣”
老子道:“天地無人推而自行蜈首,日月無人燃而自明实抡,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欢策,此乃自然為之也吆寨,何勞人為乎?人之所以生踩寇、所以無啄清、所以榮、所以辱姑荷,皆有自然之理盒延、自然之道也缩擂。
順自然之理而趨,遵自然之道而行添寺,國則自治胯盯,人則自正,何須津津于禮樂而倡仁義哉计露?津津于禮樂而倡仁義博脑,則違人之本性遠矣!猶如人擊鼓尋求逃跑之人票罐,擊之愈響叉趣,則人逃跑得愈遠矣!”
解釋 :孔子面對河流感嘆该押,逝者如斯疗杉,自己年華老去,卻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蚕礼。
老子卻說:人生天地之間烟具,本來和自然一體,人的生老病死奠蹬,和大自然的春夏秋冬其實沒什么區(qū)別朝聋。自然而生,自然而死囤躁,順其自然冀痕,就不會迷失本性,心中常想功名利益狸演,心中才會焦慮言蛇,才會生出煩惱。
孔子解釋說:我是擔憂仁義不能施行天下严沥,戰(zhàn)亂不能停止猜极,國政不能清明,而匆匆一生幾十年消玄,所以我才會有一種大丈夫生于世間,卻不能建功立業(yè)丢胚,為民眾做些事情的感慨翩瓜。
老子說:天地沒人推動卻自然而行,日月沒有人推著卻可以井然有序携龟,飛禽走獸不用人造卻也欣欣向榮兔跌,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哪里用得著勞煩我們峡蟋。
人的生死榮辱坟桅,也都是自然之道罷了华望。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仅乓,國政自然清明赖舟,人心自然歸正,哪里用得著去提倡仁義禮樂呢夸楣。
越是提倡這些宾抓,離人的本性越遠,就像是擊鼓追人豫喧,敲的越響石洗,人跑的越遠。
感悟 :孔子要推行仁義紧显,但是人生短暫讲衫,怕不能施行,因此感嘆煩惱孵班。
老子卻說:仁義這個東西焦人,順其自然,不要人為推動重父。
對于老子的觀點花椭,胡適先生曾有發(fā)揮:
一個骯臟的國家,如果人人講規(guī)則而不是談道德房午,最終會變成一個有人味兒的正常國家矿辽,道德自然會逐漸回歸;
一個干凈的國家,如果人人都不講規(guī)則卻大談道德郭厌,談高尚袋倔,天天沒事兒就談道德規(guī)范,人人大公無私折柠, 最終這個國家會墮落成為一個偽君子遍布的骯臟國家宾娜。
03
第三段對話
老子手指浩浩黃河,對孔丘說:“汝何不學水之大德扇售?”
孔丘曰:“水有何德前塔?”
老子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承冰,此乃謙下之德也华弓;故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困乒,則能為百谷王寂屏。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也迁霎;故柔之勝剛吱抚,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考廉,故能入于無間秘豹,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芝此。”
孔丘聞言憋肖,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頓開茅塞也:眾人處上婚苹,水獨處下岸更;眾人處易,水獨處險膊升;眾人處潔怎炊,水獨處穢。所處盡人之所惡廓译,夫誰與之爭乎评肆?此所以為上善也。 ”
老子點頭說:“與世無爭非区,則天下無人能與之爭瓜挽,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幾於道:道無所不在征绸,水無所不利久橙,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管怠,善處地也淆衷;空處湛靜,深不可測渤弛。善為淵也祝拯;
損而不竭,施不求報她肯,善為仁也佳头;圜必旋,方必折辕宏,塞必止畜晰,決必流,善守信也瑞筐;洗滌群穢,平準高下,善治物也聚假;以載則浮块蚌,以鑒則清,以攻則堅強莫能敵膘格,善用能也峭范;不舍晝夜,盈科后進瘪贱,善待時也纱控。
故圣者隨時而行,賢者應事而變菜秦;智者無為而治甜害,達者順天而生。”“汝此去后球昨,應去驕氣于言表尔店,除志欲于容貌。否則主慰,人未至而聲已聞嚣州,體未至而風已動,張張揚揚共螺,如虎行于大街该肴,誰敢用你?”
老子曰:“欲觀大道藐不,須先游心于物之初匀哄。天地之內,環(huán)宇之外佳吞。天地人物拱雏,日月山河,形性不同底扳。所同者铸抑,皆順自然而生滅也,皆隨自然而行止也衷模。知其不同鹊汛,是見其表也;知其皆同阱冶,是知其本也刁憋。舍不同而觀其同,則可游心于物之初也木蹬。物之初至耻,混而為一,無形無性,無異也尘颓。”
孔子問:“觀其同走触,有何樂哉?”
老子道:“觀其同疤苹,則齊萬物也互广。齊物我也,齊是非也卧土。故可視生死為晝夜惫皱,禍與福同,吉與兇等尤莺,無貴無賤旅敷,無榮無辱,心如古井缝裁,我行我素扫皱,自得其樂,何處而不樂哉捷绑?”
孔丘道:“先生之言韩脑,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淺粹污,終生難忘段多。弟子將遵奉不怠,以謝先生之恩壮吩。”說完进苍,依依不舍地告別老子。
解釋 :老子說鸭叙,為什么不學習水的德行呢?
孔子說:水有什么德行觉啊。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利于萬物而不爭搶沈贝,處在眾人厭惡的地方杠人,這是謙卑的德行。
江海能這么廣闊宋下,都是因為他可以卑下嗡善。天下沒有比水更柔軟的,卻也沒有比它更剛強的学歧。
這就是柔德罩引。所以柔軟可以勝過剛強,它沒有“有”枝笨,所以可以自由出入于“無”袁铐。這就是不言之教揭蜒,這就是“無為”。
孔子說:我知道了昭躺,大家都往高處走忌锯,只有水往低處走伪嫁,大家都在容易的地方领炫,水獨自在困難的地方,大家都是潔凈的地方张咳,只有水在污穢的地方帝洪,它所在的地方,都是大家不喜歡待的地方脚猾,所以葱峡,誰能和他爭搶呢?
老子:與世無爭,所以誰也不能和它爭龙助。這就是水德砰奕。
水無處不在,道無處不在提鸟,水不曾失敗军援。
空而靜,適合為淵称勋。
損害自己胸哥,施恩不求報,這是仁赡鲜。
圓的地方一定打旋空厌,方的地方一定折轉,塞住一定停止银酬,掘開一定流出嘲更,這是守信。
洗凈萬物揩瞪,齊平高低赋朦,這是善于治理。
東西放上能浮壮韭,看東西能清楚北发,沖擊起來勢不可擋,這是善于使用他的才能喷屋。
晝夜不停琳拨,滿了再進,這是善于等待時機屯曹。
善于圣人隨機應變;智者順其自然狱庇。
你此去惊畏,一定要禮讓恭謙,戒掉驕矜之氣密任,去掉臉上的志向和欲望颜启,不然風風火火,氣勢逼人浪讳,誰敢用你缰盏。
感悟 :這段話在《道德經》中有類似的表述。
順其自然很難理解淹遵,所以老子用水來打比方口猜。
水就是懂得順其自然,所以可以成百谷王透揣。
無為不是消極應對济炎。
而是抓住時機,找準方法辐真,善于使用才能须尚,懂得尊重萬物必然存在的規(guī)律。
不要以人為尊侍咱,而以天為尊耐床,不要違逆天道,胡亂作為放坏。
04
第四段對話
老子曰:“欲觀大道咙咽,須先游心于物之初。天地之內淤年,環(huán)宇之外钧敞。天地人物,日月山河麸粮,形性不同溉苛。所同者,皆順自然而生滅也弄诲,皆隨自然而行止也愚战。知其不同,是見其表也齐遵;知
其皆同寂玲,是知其本也。舍不同而觀其同梗摇,則可游心于物之初也拓哟。物之初,混而為一伶授,無形無性断序,無異也流纹。”
孔子問:“觀其同,有何樂哉违诗?”
老子道:“觀其同漱凝,則齊萬物也。齊物我也诸迟,齊是非也茸炒。故可視生死為晝夜,禍與福同亮蒋,吉與兇等扣典,無貴無賤,無榮無辱慎玖,心如古井,我行我素笛粘,自得其樂趁怔,何處而不樂哉?”
孔丘道:“先生之言薪前,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润努,弟子受益匪淺,終生難忘示括。弟子將遵奉不怠铺浇,以謝先生之恩。”說完垛膝,依依不舍地告別老子鳍侣。
解釋 :老子說,想要窺伺大道吼拥,就一定要把心放在物的本源上倚聚。
天地萬物,看起來不一樣凿可,但是其實本質是相同的惑折,都隨著天地自然運行。
萬物不同只是表面枯跑,相同才是內在惨驶。舍不同,觀相同敛助,才能了解萬事萬物的道理粗卜。
萬物本源,是一辜腺,沒什么性狀休建,沒什么區(qū)別乍恐。
孔子:觀察到相同,有什么快樂的嗎?
老子說:物我齊一测砂,是非茵烈、物我、生死砌些、晝夜呜投、福禍、吉兇存璃、貴賤仑荐、榮辱,都沒什么區(qū)別纵东。
心中古井無波粘招,自得其樂。
感悟 :一念不生偎球,萬念不在洒扎,空空如也。
老子在講去“我執(zhí)”衰絮,把“我”放下袍冷,把自己腦子里的條條框框都放下,把所有的偏見都放下猫牡。
才能看到萬物相同的本質胡诗。
比如:你分辨好人壞人,那就無法懂得“人”的本質淌友,見識上有愚妄煌恢,情緒上就有波動。
只有萬物其一亩进,物我不分症虑,心靈才能真正安寧快樂。
關鍵詞:國學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