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而行”,是我們現(xiàn)在常說的一句話,是勸人做事不要魯莽嚣州,要仔細考慮鲫售,然后行動,則成功的可能性會大一些该肴,碰壁的可能性會小一些情竹。
三思而行
要數(shù)典而不忘祖,也并不難沙庐。這個典故就出在《論語·公冶長第五》:“季文子三思而后行鲤妥。子聞之曰:‘再,斯可矣拱雏。’”這說明棉安,孔老夫子是持反對意見的。吾家老祖宗文子(季孫行父)的三思而后行的舉動铸抑,二千六七百年以來贡耽,歷代都得到了幾乎全天下人的贊揚,包括許多大學者在內(nèi)鹊汛。查一查《十三經(jīng)注疏》蒲赂,就能一目了然〉蟊铮《論語正義》說:“三思者滥嘴,言思之多,能審慎也至耻。”許多書上還表揚了季文子若皱,說他是“忠而有賢行者”。甚至有人認為三思還不夠尘颓∽叽ィ《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注》中說:有人勸恪“每事必十思”“唐唬可是我們的孔圣人卻冒天下之大不韙互广,批評了季文子三思過多,只思二次(再)就夠了卧土。
三思過多 只思二次就夠了
這怎么解釋呢?究竟誰是誰非呢?
我們必須先弄明白惫皱,什么叫“三思”∮容海總起來說逸吵,對此有兩個解釋。一個是“言思之多”缝裁,這在上面已經(jīng)引過。一個是“君子之謀也,始捷绑、衷(中)韩脑、終皆舉之,而后入焉”粹污。這話雖為文子自己所說段多,然而孔子以及上萬上億的眾人卻不這樣理解。他們理解壮吩,一直到今天进苍,仍然是“多思”。
三思鸭叙,言思之多
多思有什么壞處呢?又有什么好處呢?根據(jù)我個人幾十年來的體會觉啊,除了下圍棋、象棋等等以外沈贝,多思有時候能使人昏昏杠人,容易誤事。平常罵人說是“不肖子孫”宋下,意思是與先人的行動不一樣的人嗡善。我是季文子的最“肖”子孫。我平常做事不但三思学歧,而且超過三思罩引,是否達到了人們要求諸葛恪做的“十思”,沒做統(tǒng)計枝笨,不敢亂說袁铐。反正是思過來,思過去伺帘,越思越糊涂昭躺,終而至于頭昏昏然,而仍不見行動伪嫁,不敢行動领炫。我這樣一個過于細心的人,有時會誤大事的张咳。我覺得帝洪,碰到一件事,決不能不思而行脚猾,魯莽行動葱峡。記得當年在德國時,法西斯統(tǒng)治正如火如荼龙助。一些盲目崇拜希特勒的人砰奕,常常使用一個詞兒Darauf-galngertum,意思是“說干就干,不必思考”军援。這是法西斯的做法仅淑,我們必須堅決拋棄。遇事必須深思熟慮胸哥。先考慮可行性涯竟,考慮的方面越廣越好;然后再考慮不可行性,也是考慮的方面越廣越好空厌。正反兩面仔細考慮完以后庐船,就必須加以比較,做出決定嘲更,立即行動筐钟。如果你考慮正面,又考慮反面之后哮内,再回頭來考慮正面盗棵,又再考慮反面,那么北发,如此循環(huán)往復纹因,終無寧日,最終成為考慮的巨人琳拨,行動的侏儒瞭恰。
莫做思考的巨人,行動的侏儒
所以狱庇,我贊成孔子的“再惊畏,斯可矣”。
關(guān)鍵詞:季羨林,國學人物